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物在民间,任何人都不应小看民间藏品

历史上,凡收藏成规模者,

要么是帝王将相,要么是达官显贵,要么就是名人仕子。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

一是“无以果腹,何以藏金”,

二是“居无定所,无以藏笈”,

三是“目不识丁,何谈文化”。

庶民百姓既无能力参与大规模收藏活动,

也无能力参与大规模古玩文物的破坏性活动。

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几千万平民百姓参与收藏活动的事情,

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

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们的“专利”,被极限地平民化了。

几千万平民百姓打着“破四旧”的旗号,大肆破坏古玩文物的事件,

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

甚至许多几百上千年的古刹名寺和历史名人墓地,也未能幸免。

现在70岁上下年纪的人都理当记得,

晚清、民国乃至明代的陶瓷、杂件、书画等古玩文物,

65年前是确凿的许多人家都有。

但那时日迁徙搬家是家常便饭,

而且大都像现在稍稍富有一点的人家乔迁新居,

旧的家具电器舍弃不要一样,瓶瓶罐罐以及墙上的书画大都舍弃不要。

这些瓶瓶罐罐成了累赘,砸碎扔进垃圾堆是上策。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视野》 下面精彩继续

傅正初先生说,“废兴之际,大家败落,传家之宝亦多湮没。抑或流落市肆,几经转手,岂易留得崭新整齐?犹忆十年浩劫,古旧物品一概视为罪证,唯恐弃之不速。故民间藏百器,是已销其九九矣”。

我国的一大批1966年以前在文博考古单位工作的专家学者的结论同傅正初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真正的宋、元、明三代乃至清代的官窑名瓷,

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故宫博物院,

后来从中调拨了一批支援部分省市博物馆。

因此,民间纵使流传有宋元明清四朝名瓷精品,几百上千年,历经天灾人祸战乱,已所剩无几。

清朝乾隆年间的宠臣纪晓岚,曾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

他偶遇一妇人出卖类似哥窑笔舔的出土小器,很是喜欢,

但该器有点小毛病,犹豫再三,终于放弃。

此后他研究了《广异志》等记述,发现那小器竟是“朱盏”,唐宋时期研磨朱砂的。

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古物,怎么就轻易放走了呢?

于是四处打探找到那名妇人,“朱盏”早已易主。

纪晓岚告诫后人,有人宁愿花大价钱去买仿制的赝品,

真正几百年的老古董,却因为一点必然会存在的小瑕疵,竟任它失之交臂,有眼无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玩”和“文物”区别
上海规范民间收藏文物经营活动 不得经营禁止买卖文物
浅谈常熟民间收藏群体
真正搞收藏并非个人事
还不懂文物和古董的区别?这里边有大门道
他向国家捐献文物高达1136亿,晚年想住高级病房,医院:级别不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