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图案、符号和文字(3)-良渚文化陶器上出现图案、符号和文字的器型和截面

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图案、符号和文字(3)

陈逸民  陈莺

3、良渚文化陶器上出现图案、符号和文字的器型和截面

良渚陶器多数是素器,即没有图案、纹饰和符号,也没有文字,但其后期,相对不多的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图案、符号和文字,那么这些图案、符号和文字一般出现在什么器型和陶器的什么截面上呢?

从现有已知的陶器上,可以知道,出现图案、符号甚至文字的陶器器型众多,有杯、豆、壶、鬶、鼎、罐和根之类,而良渚文化刻画的图案和纹饰一般出现在陶器的外表的各个部位,从外壁到口沿和底足;而良渚文化的符号、文字一般出现在器表的外壁,至今还没有发现内壁或内腔出现图案、符号和文字的良渚文化陶器。

2-15 陶杯上的图案

杯,这种器型,在良渚陶器中并不多见,但有图案纹饰的良渚陶杯却非常精致,图案也十分精美,如图2-15所示,这种刻画在陶杯外壁的鸟纹和龙纹,足以和良渚玉器上经常出现的这两种纹饰媲美,而这两种纹饰,无论刻画在陶器上还是在玉器上,虽然有大小的区别,但其规范的形制如模刻一样精致,真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应该有统一的模型和单线传承的制作者。

2-16 良渚文化陶豆上的图案

豆,这种器型在良渚文化陶器中也是稀缺品。陶豆应该是最早的祭祀礼器之一,从其器型的稳定性来看,它不大适合实用,应该在重要的祭祀场合使用,庄重的气氛使它不容易被碰撞而导致损坏。陶豆的纹饰往往出现在豆心中,如图2-16所示。这件豆心的图案,廖廖几笔,却把一个奔跑的人形刻画得栩栩如生,他往那里奔跑?是追赶祖先还是迎接神仙?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一个人形图案而是一个昆虫类的图案或者是鸟的图案,为什么要在祭祀礼器的豆心刻画上一个昆虫一个鸟?难道是供应祖先或者上天的祭品?一个小小的图案,也许能引发许多思考。

2-17 陶壶上的刻画符号

2-18 陶壶上的乱码刻画符号

壶是最常见的良渚文化陶器。因为常见,良渚先民的陶工兴之沓来,就在陶壶上即兴刻画,因为是涂鸦,没有规律没有章法,图2-17和2-18的陶壶上的那些线条,有的规矩有的杂乱,这种古代先民的即兴创作,是对自己生活的激情律动,一开始自然没有规律,只是在器物的外表随心刻画,是一种最初的内心的美的愉悦。

2-19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原始文字

2-20 不同陶器上类同的字

2-21

鬶,绝对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重器!它复杂的造型增加了烧制的难度,它的三足设计,是人类对三足稳定结构的最初认知。在良渚文化陶鬶的袋足上往往刻画着图案、符号和文字,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见图2-13)。可能是陶鬶的珍贵,也可能是陶鬶的稳定结构,保存下来的陶鬶数量不少,从图2-19至图2-22可见一斑。和图2-13的陶鬶一样,它们的袋足上都有刻画的图案和符号,或者说根本就是文字。图2-19的陶鬶上的图案纹饰最为丰富,这件带眼睛的陶鬶向上昂着头,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向往蓝天向往翱翔。在它的陶把上刻画着一个图案,如图2-19的b所示,这个由不少圈纹、短直线和弧线组成的图案,如同一个外星飞碟,也许这是良渚先民观察到的一个罕见的天文现象,给他们的脑海留下了巨大的冲击和恐惧,为了把这种冲击和恐惧警告族人,因此刻画了这个陶把上的图案,以示警示。不管这种解释是否符合良渚先民当时的确切想法,但它的出现和太阳及天空中的现象相关联应该是确定的。

陶鬶的两个袋足的正面,都刻画着图案。右面的袋足上刻画着一个图案系两个挽手之“人”,如图2-19的c图所示。它和图2-8陶罐上的挽手双人图案十分相似,图2-20是两者放在一起的比较。也就是说,不同的陶器上出现了两个基本相同的符号。这种重复性,应该把这个符号看作成一个文字,不同语境下所要表达的同一个意思。这是一个象形而又指事的文字,像两个人挽手,又表示挽手后的行为。问题是陶壶上的字指事的意义更为广泛,和陶鬶的陶把上的字相比,意义有所延伸。把陶鬶上的字读作“行”或“友”似乎说得通,但它和后续的甲骨文同类字似乎脱节,应该是文字演变中的正常现象。

图2-19的d图和e图,是左面袋足上的三个文字,因袋足的半径小,曲面弯曲,一张图不能观其全貌,所以分开拍摄,其拼图应该是e在前d在后,如图2-21所示。把两个袋足上的三个字拼起来读,可能有点意思,当然究竟从左边开始还是右边开始,那就各取所需了。这种不同的读法,在相关的研究中,专家们往往采取不同的读法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是一个陶鬶上两个袋足都有文字的例证。

2-22 良渚陶鬶上的符号

图2-22也是一件陶鬶。两个袋足结合处的外壁上有三个刻画符号,应该是三个文字,都是短线、直线和斜线组成的字体结构,它们是象形的成分为多,而第三个横竖线组成的网状结构,是多见的良渚文化符号。

这是一个陶鬶上在袋足上方有文字的例证。

2-23 陶鬶上的刻画符号

图2-23又是一件陶鬶,有堆塑和刻画的装饰纹样,将陶鬶前面的两个袋足和陶鬶上部的嘴分成上下两部。而陶鬶的一个袋足上有着3个文字,同样的曲面,拍摄了两张图。由横竖线组成的网状结构又在此出现,只不过多了一竖。由此可见,用网捕捉鱼或者动物是良渚时期先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这种在实际语境中的需要是符号乃至文字产生的动因。

这是一件陶鬶上只有一个袋足有文字的例证。

2-24 陶器上的符号

图2-24的陶鬶,其文字不在袋足上,而是和图2-23的装饰纹样一样,刻画在袋足的上部。这4个字既有象形的成分,更有指事的功能。

可见,陶鬶上不仅出现的文字多,而且出现文字的截面也多,在陶把、袋足和其他外壁处都有发现文字或装饰纹样、刻画符号。

2-25 陶鼎上的图案

良渚文化陶鼎也有刻画纹样出现。图2-6上就有两个太阳符号,其象征的意义十分清晰。而图2-25是一个极其珍贵的良渚大陶鼎和它外壁上的刻画图案,其高49厘米,口径32厘米,因为有展开面积比较宽阔的外壁,在上面刻画的动物图案十分清晰,雕工有力,线条峻刻,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史前画作。李学勤先生曾经把这类图案称之为虎,其实它应该是最早的龙,或者说是鳄,全身上跷的鬃毛以刚劲的三角形表示,既是鳄的皮甲又是龙的鬃毛,这种从象形开始的图案,会慢慢指向龙这种概念中的动物。

大陶鼎的外壁是理想的刻画截面。

2-26 良渚陶根是的刻画符号

良渚文化陶罐的外壁也是理想的刻画截面,我们在本章的前文中已经做了介绍,而陶根这样的器型,因为其特别强烈的象征意义,其外壁也成为文字经常出现的截面。除了前文介绍的几件外,图2-26又是一例。这件男根类的良渚文化黑陶瓶,已经做了夸张变形,突出了龟头,因而由斜线构成的装饰纹样可以大胆展开,其中一个类文字的箭头,也许就是所谓的一箭钟情。

综上所述,出现刻画图案、符号和文字的良渚文化陶器,有杯、豆、壶、鬶、鼎、罐和根之类器型,应该还有更多,需要不断的观察和总结。而这些陶器的截面一般都是外壁,以顶部、身部和足部为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汶口文化原始陶器
良渚文物上的文字或符号(2)
汉字最早是东夷人创造的吗,有哪些相关依据?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大盘点—分清文化类型与遗址的区别和联系
迄今为止,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主角是TA ↓
考古发现的那些早于商代的刻画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