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伏彩瑞:人工智能,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教育

编者按




伏彩瑞:沪江网创始人、知名青年企业家

请输入标题     bcdef

原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五期“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未来十年教育界的一个发展,一定是人工智能 人的智能。如果一个老师说自己最大的兴趣是做重复的工作,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他肯定被替代掉,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效率优先。教育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标准化,让更多的人享受一样的资源。

每一年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60年前,在互联网还没有发明的时代,大家都想把机器训练成人。但那时并没有任何真实的需求存在,所以当科研资金烧完之后,大家也就不做了。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从1.0到2.0,又历经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大家忽然发现,原来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在做的事情,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

那么,人工智能是不是只是作为一种热点而出现的呢?我认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是靠谱的,这不是伪需求,不会昙花一现。在这里,我想从人工智能是如何改变教育的需求、教育的形式、教育的资源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这个观点。

第一,从需求来看,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压缩人的作用,将教育引向标准化。社会需要教育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标准化。所以我的观点是,未来十年教育界的一个发展,一定是人工智能 人的智能。如果一个老师说自己最大的兴趣只是做那些重复的工作,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他将无处可逃,肯定被替代掉。因为效率优先。但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会碾压一切?人就没有用了?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人”才是规则的制造者或者破坏者,没有机器能够超过人。你无法想像创造一个长得跟你一样,想得跟你一样的机器人。场景应用当中,教育很可能就是最实际的场景。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人类的各个行业当中,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刷掉的行业排名”,其中大家一致的观点是,教育有18%-25%的可能是要被替代掉的。但是怎么替代呢?这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情。

第二,从形式来看,人工智能将启动教育领域个性化的新浪潮。家长们经常碰到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问题。北上广深已经是中国最厉害的几座城市,但它们还是缺资源,为什么?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聪明人在教育行业待不住。据我所知,聪明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重复,喜欢不断探索。但教育这个行业,天生就要求不停地重复,比如改作业、布置作业、测试。人工智能在教学方面,恰恰可以替代掉老师和学生之间那些重复枯燥的事情,所以它能够真正做到个性化。

沪江教育曾经在春节之后,面向市场推出了一个智能教育产品,这个产品是面向大学四年级的考生推出的一个智能课程。课程原先价格1180元,现在是29元,只是一本书的价格,但成品的毛利却能达到75%以上。保守估计,这款产品今年给沪江带来的直接收入是4500万-5000万人民币。我们是怎么把教育的价格打下来的呢?沪江把在这个产品当中的所有老师都拿掉,没有授课老师、没有辅导老师,我们把所有积累下来的内容、课件,每一个课件的每一页,每一页课件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对应的每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对应的每一个选项,都做了标签记录。我们沪江有将近1.5亿的纯在线学习用户,这些用户学过哪些东西,想学哪些东西,是否勤奋,一周访问几次,都会有相应的数据记录,我们会让这些数据与他的标签动态相匹配。可以说,用户今天学的内容,决定了他明天看到的内容。学生们反映,他们用这个产品,并没有感觉是花了29块钱买了一本低廉的资料书。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是个性化的,是定制的。可能在学生进入考场的前一天,机器会很清楚地告诉他:“你大概还有20个点根本就不懂,你应该祈祷这20个点考场上不要出现。”所以机器是非常冷静的,它可以帮人省掉大量的时间。这也让大量的老师在人工智能时代,不需要去记忆重复的事情,会让他们觉得,教学是一件有趣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

最后,从资源的分配看,智能教育将会让更多的人享受一样的资源,得到一样的受教育权利。智能教育到底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实际需求?拿我们中国为例,在我看来,教育的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稀缺和不平衡问题。我们很容易理解,在乡村、偏远的地区非常缺资源。但是在我看来,不光是乡下,城市里教育资源也很稀缺和不平衡。而智能教育的出现,将会让所有的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不会因为资源的不同,被划分到不同的阵营当中。这对于教育的变化可能是颠覆性的。

中国的市场在全世界是最大的,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我们中国所面对的教育环境更大、更复杂,我们拥有最多的人口,我们中国人拥有把教育当成生命线一样重要的理念。所以,不要小看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它将给中国的教育基础设施领域带来更多的变革。我们一起努力!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刊2017年第4期《“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上篇包括: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未来学习中心构想》;徐子望(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共同创办人):《如果世界发展真的临近奇点,问教育之变与不变》;鲁白(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知识分子”主编):《人工智能与未来学校、未来教育》;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迎接智能时代》;蒲戈光(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的银弹——人工智能环境下未来教育的有效手段》;邹昊(机器学习与量化金融专家,硅谷Abundy科技公司创始人):《人工智能改变人类未来的教育与生活》;吴晓如(科大讯飞副总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博士,高级工程师):《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个性化教学

本刊2017年第5期《“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下篇包括:伏彩瑞(沪江网创始人、知名青年企业家),《人工智能,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教育》;关新(宽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奇点大学投资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精准教育与终身学习》;朱华勇(睿易研究院院长、原国防科技大学无人系统研究所所长),《人工智能与人是走向对立还是趋于共融》;汤敏(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人工智能与新师徒制》;项贤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任务》;张逸中(美国计算机协会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为表彰其杰出成绩将21825号小行星命名为“张逸中”星),《认知未知世界的STEM教育革命》;库逸轩(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记忆解码与未来教育》;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工智能的时代,依然会有诗和远方》。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特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头文件告诉你:人工智能+教育已成国家战略,自适应学习要火!
AI时代,教师如何定位自身角色?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价值初探
首家全面支持“新课标”AI智慧教育平台 百度智慧课堂新版上线
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
未来10年设计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