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43——暴露感染与复盘
userphoto

2023.06.11 江苏

关注
这几天在和各位读者沟通交流的时候,有读者跟我说他的朋友最近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躲过了去年的高峰期但在低谷期中招了,所以想让我帮着一起复盘下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虽然我很怀疑这位读者说的到底是他还是他朋友。

在征得了这位读者和他朋友(读者转达)的同意的前提下,我将复盘内容进行了文字汇总作为本期的分享。当然,如果大家永远都用不上本期的分享内容是最好的。


一、什么是复盘

(一)复盘的定义
“复盘”其实从围棋中的一种术语,它是指在对局完毕后,要重新在棋盘上走一遍,看看哪些子下得好,哪些子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其他思路。也就是运行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发现以往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在未来避免出现同样类似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复盘并不等于总结,复盘的关键是推演,通过对过去工作的行为和思考进行回顾,来推演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探究,探索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找到新的方法和出路。

(二)复盘的意义
简单地说复盘的意义就是为了查漏补缺。而具体到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复盘,大家都知道在被迫共存后会和新冠病毒的较量将会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并不是感染一次就结束了的,比赛会有很多很多的轮次。虽然不同医学和统计学上的群体对感染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我们很清楚无基础疾病且免疫力较强的年轻人重症率是非常低的,相对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BMI高于30的人群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是相对较高的。在很难做到零感染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尽量减少感染次数,从而给感染后的身体尽量长的恢复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冠对健康的长远影响。

二、具体案例复盘

(一)时间线整理
按照读者提供的他朋友自己整理的时间流程,我又稍微汇总了一下。从密接到出现症状再到抗原检测呈阳性,大约是四天的时间。

3月18日
  • 13:45-15:00,在自己工位,脚下开着空气净化器,戴N95口罩,医芯挂脖。

  • 15:00-16:00,出工位去自己车上喝水,车内有车载空气净化器。

  • 16:00-18:30,进入不通风的小会议室,总共五人,我戴n95口罩+医芯挂脖,佩戴普通近视眼镜,其余人未戴口罩,正对面同事有咳嗽的症状,约6:30会议结束。

  • 18:30-19:30,开车回家路上去银行atm,取快递。

  • 19:30,到家,快递在院子里拆开,外包装丢弃,内容物放置院内七天,无法久放的用酒精棉片擦拭拿入屋内,将口罩扔入院内垃圾桶,手涂酒精凝胶,开门在独立玄关全身喷酒精,鞋子脱在玄关,然后再出门把消毒快递拿进屋。进屋后先去卫生间七步洗手法,然后酒精棉片擦拭手机,洗鼻子,漱口,用餐。

3月19日
  • 1:00,发现开会同事的抗原阳性朋友圈,同事是第二次感染,紧急再洗鼻子一次,西吡氯铵漱口一次,再补两片锌片。

3月20日
  • 早上体温上升,下午开始发烧,抗原阴性。

3月21日
  • 抗原检测阳性。

(二)实际分析
在正式分析前,我们先确定两个事情,首先是需要假定读者提供的流程是完成且正确的,没有隐瞒其他事情;另一个就是读者朋友所佩戴的口罩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佩戴正确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在,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了。
整体看下来,读者的这位朋友的防护意识和相关措施与大多数人相比已经很到位了,但还是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从他出现症状到抗原呈阳性,基本可以判断他是在3月18日感染的病毒,所以我们从3月18日的行程开始逐条查看。
13:45-15:00,在自己工位,脚下开着空气净化器,戴n95口罩,医芯挂脖。

在正确佩戴口罩、携带医芯且有空气净化器的情况下,感染风险非常低,基本可以确认这个时间点读者的朋友还没有感染。(医芯是便携式空气杀毒机,原理为羟基自由基杀毒。)
15:00-16:00,出工位去自己车上喝水,车内有车载空气净化器。

在车内环境确保清洁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稳妥且安全的。但考虑到他的同事在3月19日凌晨新冠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那么在3月18日白天应该就已经具备传染性了,如果之前他们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且有过接触,那么读者的朋友的口罩表面和衣物可能已经存在污染,他在车内喝水时如果没有完整的手卫生或进行衣物消杀那有可能会在这时感染。
16:00-18:30,进入不通风的小会议室,总共五人,我戴n95口罩+医芯挂脖,佩戴普通近视眼镜,其余人未戴口罩,正对面同事有咳嗽的症状,约6:30会议结束。

按照我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 67-2019当中的要求,小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但现实中通常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在不知道实际的具体面积的情况下我们假定他们开会的这个会议室达到了30㎡;小会议室由于结构限制通常也不会采用圆桌,在使用方桌的情况下面对面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m;且这个小会议室是没有窗户的不通风会议室。读者的朋友在一个典型的三密环境中与感染者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了大约150分钟,且只有他自己佩戴了口罩。我们知道在三密环境中随着感染者不停地说话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室内颗粒物浓度(飞沫和气溶胶)会迅速上升,即便佩戴了N95口罩相应的感染风险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上升。另外读者的朋友只佩戴了普通的近视眼镜,虽然可以抵挡住绝大多数飞沫(飞沫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1.5m)从眼睛处进行感染,但却无法完全有效地降低气溶胶感染风险。由此推测,读者的朋友有极大的概率是这会议室开会期间由于密接新冠感染者而被感染的。
18:30-19:30,开车回家路上去银行atm,取快递。
从描述上看这一时间段应该没有感染的风险。但根据读者的朋友将车内作为清洁区并在车中喝水的情况看,如果他在上车前没有进行完成的衣物和物品消杀,那么也是有可能在开车过程中感染的。
19:30,到家,快递在院子里拆开,外包装丢弃,内容物放置院内七天,无法久放的用酒精棉片擦拭拿入屋内,将口罩扔入院内垃圾桶,手涂酒精凝胶,开门在独立玄关全身喷酒精,鞋子脱在玄关,然后再出门把消毒快递拿进屋。进屋后先去卫生间七步洗手法,然后酒精棉片擦拭手机,洗鼻子,漱口,用餐。
从描述上看读者朋友的入门消杀其实做已经做的很到位了,而且还设置了相应的入户缓冲区,理论上这一阶段也是安全的,但也有极小的概率他在开会时并没有被感染。首先是院内放置的快递,对于部分材质的物品来说放置七天并不足以让新冠病毒死亡,在现在的温度湿度环境下且排除二次污染的可能性,九天以上会更加稳妥,且如果读者的朋友在拿去放置过的快递过程中,也能会由于衣物等沾染了新冠病毒而造成二次污染(在会议室密接的前提下,他衣物肯定已经被污染了)。其次他是选择了在进门离开缓冲区再进行手机的消毒,那么同样由于在会议室密接的原因,他在对手机进行消杀时也能对室内清洁区造成了二次污染。

之后的行程目前看来并不存在感染的风险。所以汇总一下,大体可以认为这位读者的朋友有极大的概率是在开会过程中因为长时间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而感染,有小概率是因为在上车和回家过程中的消杀失误而被感染。
另外由于读者的朋友很重视个人防护始终佩戴口罩,并在疑似暴露感染后进行了漱口和洗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时的载毒量,所以感染后的症状相对较轻病程也相对较短。也极大降低了之后各种LC的风险。(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个体的感染的难易度及在感染后的病症程度是与“病毒载量”相关的,在高载毒量环境下,呼吸道内的免疫屏障更容易被突破,体内的炎症反应也更剧烈,病毒在感染者体内也会形成更多的聚落。)

(三)经验总结

1.可能的漏洞
  • 个人汽车内部可以作为移动的清洁区,但请注意进入清洁区前的消杀工作,如果存在困难请视作污染区。

  • 三密环境中感染风险极高,类似的会议活动可以提议更换较大的通风会议室或在室外进行。

  • 如果无法避免前往三密环境, 请尽量升级防护等级,包括但不限于口罩等级、额外佩戴全包围式护目镜、增加空气净化器等。

  • 便携羟基自由基杀毒杀器在原理上可行,但现实使用中受限于应用场景和具体发生量,在本次案例中实际表现不佳。其他类似的便携杀毒机可能也存在同意的问题。

  • 尽量避免采用放置的方式处理快递,依然存在较小的风险。

  • 尽量在进入清洁区前(比如在缓冲区)完成随身物品的消杀工作。

2.有效的经验
  •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并在疑似暴露感染后进行一些紧急处理,尽可能降低载毒量,可以减轻感染的症状并降低LC症状的发生概率。

  • 长期补充一些特定补剂理论上可以提高免疫力并降低感染后的症状。(有机会单开一期分享)
  • 入户消杀流程很完善,但仍有细节可以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这样做,感染风险几乎为零!
疫情期间出行指南,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日常出行如何正确防护?
收个快递就感染? 有关“物传人”,这几件事要知道
与阳性人员擦肩而过,感染概率有多大?做到这两点,感染风险或为0
协作者经验 | 困境农民工家庭防护物资发放指引
真的有人不会戴口罩!“大白”示范戴好口罩,新冠感染降到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