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中国现代文学15_ 后记

此书是一本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教材。2004年,以我为主讲授的德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促成了写这部书的动机。在大学讲台上教授了20多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一直使用的是别人编写的教材。作为一名治学多年的教师,没有自己的教材,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如今这部书的完稿,算是了却了我的这桩心事。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大学讲台上使用的教材,多是集体编写的。集体编写的教材,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高质量的,但大多数由于编写者的情况复杂、水平不一,难以避免粗制滥造的弊端,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集体编写的教材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艺术品味、价值尺度和学术风格很难取得统一,在对文学现象的体会、作品解读、写作方式上也很难体现出学者个人的才识与个性。这给教师在授课时自圆其说带来很多麻烦。其实,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的大学讲台上,使用的大多是一些学者个人的著述,很少有集体编写的教材。他们的著述尽管今天看来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内在艺术品味、价值尺度和学术风格的同一性。集体编写教材的风气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原因是社会政治环境对学者个人思想、学术观点和个性的排斥,企图要用一种统一的东西把大家都束缚起来,后来这种方式就蜕变为一种学者自我躲避政治责任、急功近利和学术偷懒的途径。

我认为,大学的讲台应该是一个能够体现学术自由、学术创新和学术个性的地方。学者面对学生应该有展示自己思想、观点、方法、才识的强烈欲望,不能陈陈相因、亦步亦趋。各个学校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不能都讲成一种模式、一个调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教材应该提倡学者的个人著述,应该鼓励学者在学术问题上的个人探求及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出于这种考虑,我在4年前开始着手这部教材的编写。

编写这部教材,我所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力图在文学史观念上有个人的统一性,即对文学历史现象的基本观念、认知态度、评判标准与价值衡量等应该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避免说张三是一个尺度,道李四又是另一个尺度,避免出现个人观点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要解决一个我在《文学的“现代性”与文学史观问题——代自序》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历史学的前提”问题。这个原则在这部教材中是否完全贯彻了呢?我还不敢充分肯定,但至少自己一直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在这个总的原则下,我为这部教材设计了如下几个具体特点:

其一,要能够体现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学术训练的特点,从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学科基本内容的考虑出发,确定教材的范围、内容和体例。中国现代文学课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中国现代文学生成、发展及性质、内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这些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方法,让学生建构起对中国现代文学认知的基础性的学科知识结构。因此,教材编写的范围、内容和体例都要围绕着这一目的来确立。现在有些教材忽视课程教学的这一特点,为了追求教材的“学术深度”,采用以论代述的方法,过多地用论述性的内容代替对基本知识的解析,让学生在还没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盲目接受编写者的研究性观点,起不到教材应该起到的效果。

其二,要体现“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特点,把讲清楚这段文学如何沿着现代性方向发展变化作为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文学”,是因为它体现了文学的“现代性”。所以解决好何为“现代性”的问题是讲明这段文学的前提。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都与“现代性”问题息息相关。本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描述,是以“现代性”作为主要线索,来考察这一段文学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现代性”特征,以及“现代性”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当然,对于何为文学“现代性”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文学史研究有不同的理解,目前的学术界也未能完全达成一致意见。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主要是基于我个人的研究。

其三,要体现文学史的特点,突出文学内在的发展脉络,强调从“文学性”出发对主要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解读。美国的韦勒克、沃伦在他们著名的《文学理论》一书中说过:文学史应该是对“作为艺术的文学的进化过程”的研究,而不是用文学来演绎社会发展、思想发展。为此他们两人重视对文学进行内部研究的重要性。毫不隐讳地说,我赞成韦勒克、沃伦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强调了文学史的“文学性”,是对我们以往文学史研究模式的一种突破。在本书中,我力图从文学“作为艺术”的角度来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并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认识和评价各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还原文学史作为“文学的历史”的本来面目。

其四,要体现学术研究与时俱进的特点,尽量把本学科新的研究动向、信息吸收进来,把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学科前沿的知识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实际上一代也有一代对文学的研究。学术研究是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我们在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把本科学科新的研究动向、信息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尽量接触学科前沿的知识,在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站到时代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以往的历史。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尽量在向着这方面努力,但最终的结果却并非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在研究方面、学识方面的局限性。

最后,向为本书的编写提供帮助的我的同事,向出版社的编辑同志表达诚挚的感谢。

 2008318记于德州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最高荣誉!北大这本书你读过吗?
谭桂林丨与时代对话中的知识谱系建构——新中国70年现代文学研究成就概述
走向多元化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
优秀教科书的阅读何以重要
荐读|陆胤:通识教育应该立足于让“人”去完成其天性的禀赋
《文史知识》栏目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