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江苏电大_简明现代汉语21_5.2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
   
          学习目标:(1)认识汉字的构成单位及其功能 (2)掌握独体字与合体字的构成方式 (3)掌握汉字结构的基本方式
                        
一、汉字的构成单位
        (一)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书写正楷字时,从起笔到落笔,这样书写出来的单位,就是一个一个的笔画。除了像“一”、“乙”这样少数几个汉字是由1画构成的之外,绝大多数汉字都由好几画构成,例如“山”、“三”、“工”由3画构成,“毛”、“手”、“王”由4画构成,“都”、“郭”、“部”由10画构成;少数汉字也有20多画的,如“矗”、“攮”、“ 爨 ”等。据统计,现代常用汉字平均笔画是10画左右,大部分汉字的笔画是在6~12画之间。
         各种笔画都有一定的形状,叫做笔形。点、横、竖、撇、捺是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基本的5种笔形,汉字“术”中的5个笔画,可以作为这5种笔形的代表。由于基本笔形运笔方向的改变和相互联系,又产生了提、折、钩3种笔形, 这3种笔形可用“刁”字作为代表。 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是构成现代汉字的8种主要笔形。8种主要笔形在具体运用中又衍生出许多变化笔形,例如钩有横钩、竖钩、斜钩、弯钩、卧钩等,例如“买”、“了”、“ 弋”、“心”字中的钩,笔形就各不相同。
        (二)偏旁
         绝大部分汉字,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析出两个以上的基本构成单位,这种构字的基本单位叫偏旁。偏旁由笔画构成,是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例如“恩”、“鸣”、“需”、“穿”等字,都是由两个偏旁构成的。各个偏旁都有一定的名称,在字中的位置一般也是比较固定的。为了便于称说,根据偏旁在字中的位置的不同,人们还给各个部位的偏旁定出了不同的名称:在上叫头,如草字头(花、苗)、 宝盖头(家、安); 在下叫底, 如心字底(态、怨)、 皿字底(孟、盅);在左右的叫旁,如竖心旁(情、恨)、单人旁(仁、们)、双人旁(徘、行)、提手旁(拉、推)、立刀旁(刘、剃)等。
         现代汉字的偏旁,最初本身也是一个一个的字, 有些今天依然独立成字, 如“恩”中的
“因”、“心”, “贡”中的“工”、“贝”等都是成字偏旁。 其他又如“火、水、心、手、
日、月、山、土、木、目”等也都是成字的独立偏旁。
        由于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有些偏旁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不能独立成字,只是作为构字要素而存在于汉字系统中。例如“水”、“心”、“手”在下列几组汉字中,分别变成了三点水、竖心旁、提手旁:
        浪、涛、汹、涌、澎、湃、河、江、渴
        怪、怅、惨、惋、惯、愤、慌、快、愧
        抗、扣、抡、投、抛、抄、抱、抢、打
        根据偏旁在字中的意义作用,现代汉字的偏旁可分为表义偏旁、表音偏旁、记号偏旁三种。
        表义偏旁:表义偏旁是表示字义特征、类属的偏旁,它表示一个汉字所属的类别的意义,而不是表示具体的意义。例如:
         ① 鸳、鸯、鹧、鸪、鹈、鹕
         ② 岭、峰、峨、岗、峦、岩
         ③ 鲤、鲫、鱽、鳜、鲢、鲈
        第①组汉字中的偏旁“鸟”,表示这些字的意义属于鸟类;第②组汉字中的偏旁“山”,表示这些字的意义与山有关;第③组中的偏旁“鱼”,说明这些汉字代表的意义与鱼有关。
        表音偏旁:表音偏旁是汉字中表示字音的偏旁。例如:
         ① 妈、码、玛、蚂、犸、吗、骂
         ② 湖、糊、蝴、葫、瑚、猢、鹕
         ③ 领、零、铃、龄、玲、羚、囹
        第①组汉字中的表音偏旁是“马”,第②组汉字的表音偏旁是“胡”,第③组汉字中的表音偏旁是“令”。 借助这些表音偏旁, 这三组汉字与音节ma,hu,ling的联系便有了形式上的标志,学习者通过这些表音偏旁,可以比较容易地推出一系列汉字的读音。
        从现代汉字的角度看,有些表音偏旁已经失去了表音的作用,但从它们在字中的地位看、从来源看仍然是表音偏旁,如“治、怡”中的“台”。 
     记号偏旁:记号偏旁是汉字中与字音和字义没有任何关系的偏旁,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区别字形。记号偏旁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改造原来的表音偏旁或表义偏旁而形成的,这些偏旁笔画结
构比原来的偏旁要简单得多,与字音字义毫无联系,例如:
     ① 歡、漢、嘆、艱、觀、權、僅、對、戲、鷄、鄧、鳯、雙、樹、轟、聶
     ② 欢、汉、叹、艰、观、权、仅、对、戏、鸡、邓、凤、双、树、轰、聂
    上面两组汉字,第①组是繁体字,第②组是相对应的简体字。繁体字中的一些复杂的偏旁,
原来在字中的作用各不相同,简化后,都用“又”代替,这里的偏旁“又”既不表示字音,也不
表示字义,同字音、字义没有一点联系,纯粹是一个区别字形的符号,就是记号偏旁。
    现代汉字的偏旁约有1000多个,常用的约有500个,其中不少能独立成字。所以现代汉字虽然
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构字偏旁,学习汉字相对就比较容易了。常用偏
旁的数量十分有限,而构字频率相当高,掌握了常用偏旁,对识字、用字、检字都有重要意义。
   (三)偏旁和部首
    
从偏旁构字角度看,汉字的构成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规律的。有些汉字,由于字
义上相关联,构字时常用同一个偏旁来表示,像提手旁、木字旁、口字旁、三点水、草字头等偏
旁,都统率着上百个汉字。现代汉字字典编纂者根据汉字结构的这个特点,把一组汉字共有的偏
旁提出来作标目, 以便排列和查检汉字, 这个用作标目的偏旁就是部首。  例如凡是有偏旁“木”的汉字排在一起,作为一部,将“木”排在一部之首,如果要查找“桉、柳、桔、树”等字,只要找到了“木”,就可以在这部中进一步查找了。
    部首和偏旁不是一回事,偏旁是汉字结构单位名称,部首是字典排列汉字的依据。部首绝大
多数是偏旁,但是偏旁不一定是部首,部首包含在偏旁之中, 只是偏旁的一部分, 二者不能等同。例如“灯、炒、炸、炬”等字都有两个偏旁,但只有“火”是部首,“丁、少、乍、巨”只是偏旁,不是部首。有些部首如“一”、“|”、“丿”不是偏旁。现代汉字常用部首约有200多个, 而偏旁却有1000多个,可见,偏旁的范围要比部首大得多。

                                二、独体字与合体字
    (一)独体字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例如“人、山、手、毛、水、土、本、甘“等字。
    笔画与笔画组合成独体字,有下列几种组合关系:
    1、离散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互不接触,例如“八、二、儿、川、心、六”等字。
    2、连接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互相连接,例如“人、工、入、上、下、正、丁、月、几、己、韭”等字。
    3、交叉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例如“十、卅、丈、夫、井、车、力”等字。
    4、综合关系:即离散、连接、交叉等多种关系综合在一起,一个汉字包括好几种笔画组合关系,例如“巾、长、本、无、手、牛、士、毛”等字。
    不少形近字的区别,主要是由笔画组合关系的不同来体现的,例如“八”与“人”是离散与连接的区别,  “午”和“牛”是一笔交叉和多笔交叉的区别。  其他又如“九—几”、“天—夫”、“刀—力”、“开—井”等字。
    独体字的笔画形状及笔画组合,往往是因字而异,学习时只能一个一个死记,不能类推。初学汉字的人感到汉字难学,与此不无关系。独体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字从古使用至今,而且绝大部分同时又都是合体字的构成部件,作为偏旁构成合体字,构字能力极强,把它们看作是汉字系统的核心一点也不过分。例如以“木”为偏旁构成的现代常用汉字就有400多个,其他如 “口、人、日、土、王、月、马、车、贝、火、心、石、目、田、虫、米、雨”等, 构字频度都相当高。 掌握了这些常用的独体字,进而学习其他汉字也就不难了。从这个角度看,汉字又有易学的一面。

   (二)合体字

    合体字是以偏旁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在汉字系统中占大多数。

    合体字由偏旁组合而成, 因此内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分析, 例如“赶”由“走”、“干”构

成,“烧”由“火”、“尧”构成,“呼”由“口”、“乎”组成。构成合体字的偏旁,最初和

字音、字义都有一定的联系,后来由于字义的发展,语音变化,字形演变,这种联系就不大容易

看出来了,有的甚至毫无联系可言。如“取”字,是用手(又)割取耳朵,古代对战死者割取耳

朵作为记功的凭证, 现在表示拿、获得的意思, 与“耳”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又如“羞”从

“羊”,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同“羊”有关,本义是“珍馐”,但现在表示“羞涩”之意,本义用

“馐”字代替,所以从现代字义考察,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了。
   偏旁与偏旁组成合体字,其组合方式有下列几种情况:
    1、左右结构:即偏旁左右并列构成汉字。 这类合体字最多,约占汉字的60%以上。 例如“深、推、杭、理、肝、线、难、彬”等字。
    2、上下结构:即偏旁上下重叠构成汉字,这类合体字也不少,约占汉字的20%左右,例如“思、盅、家、它、草、篱、意、冀”等字。
    3、内外结构:即构字偏旁在方位上有内外之分,可分全包围和半包围两种情况。全包围是一
个偏旁把另一个偏旁围在中间, 例如“国、团、圆、囡”等字。 半包围是一个偏旁从上、下、左、右的某两边或三边把另一个偏旁围住,  例如:“同、闷、幽、区、凶、厅、病、氧、边、起、司、建”等字。
    另外还有“品”字形结构,如“聂、轰、森、众、鑫、淼、磊”等字。
    以上这些基本模式还可以互相拼合,  综合多种结构方式, 组成更为复杂的类型, 例如“燥”字从整体看是左右结构,右边又是上下结构,其上面部分又是一个品字结构。如果一个合体字用一个结构本身已经十分复杂的结构成分充当构字偏旁,  那么这个合体字的结构就更加复杂,层层往下分析,可以看到多种组合方式。例如“礴”,第一层是左右结构,第二层是上下结构,第三层是左右结构,第四层是上下结构。又如“凰”、“蹼”、“飙”、“籀”、“罐”、“戆”等字,都包含了两种以上的结构模式。
    了解合体字的这些构字模式,以及各种模式内的一些差别,有助于写好汉字。例如同样是上
下结构的汉字, “恩”字两个偏旁上下空间相等, “烈”字上宽下窄,“安”字上窄下宽,“冀”字中的田要写得窄一些。如果不注意偏旁的这些比例关系,写出来的字就不好看。

                             
                          三、汉字的结构方式
    (一)象形

   
象形是比照实物形体模拟描画成字的方式,所造的汉字具有十分明显的图画特征。例如:  
    伞:像一把伞撑开的形状。
    山:像绵延起伏的山峰形状。 
    人: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的形状。
    羊:像突出双角的羊头的形状。
    雨:像空中落雨的形状。
    木:像一棵树的形状。
    象形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构字方法,许多民族在最初造字时都使用过这种方式。这种造字方式虽然简单但却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客观事物既多又复杂,任何一种文字符号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事物都用一个符号表示, 也不可能都可以描画成字; 同时,语言中有许多概念,如思想感情、行为方式等,根本就无形可象。所以汉字系统中象形字比较少,自汉代以后几乎就没有出现新的象形字。
    (二)指事
  
 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构字,或者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指示性的符号来构造新字的方式。例如:
    一:用一条横线表示。
    三:用三条横线表示。
    本: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部加指事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是“树根”。
    刃:在象形字“刀”上加一点,表示一点之处就是这个字的意义。
    寸:在象形字“手”的基础上加一符号,表示人手腕边按到脉的地方,即所谓寸口
    末:在象形字“木”的上部加一指事符号,表示树梢。
    指事造字法虽然比象形进了一步,但是局限性也比较大,因为许多事物不是用简单的指示性符号就能表示出来,所造的字也就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的用字需要。
    (三)会意
    
会意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为偏旁,组合成一个新字的方式。原来的象形字、指事字作为新造字的构成要素,其意义与新造字的意义有某种联系,可以意会。例如:
    吠:从口从犬,表示狗叫。
    林:用两个“木”字构成,表示树木多就是“林”。
    从:两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
    休:从人从木,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益:从水从皿,表示溢出,这是“溢”的本字。
    烦:从火从页(页是人头形),表示发热头痛。
    会意方式可以造出表示抽象意义的字,选用偏旁可以用相同的符号,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构字方式可以左右并列,也可以上下重叠。这种造字方式比象形、指事无疑要优越得多。
    (四)形声
    
形声就是用已有的汉字充当形旁或声旁来构成新字的方式。形旁和声旁都是原有的字,用作形旁的那个字,表示新造字的意义类属; 用作声旁的那个字, 表示新造字的读音。例如“柑”字,其中的象形字“木”是形旁,表示“柑”字的意义同“木”有关;“甘”是声旁,表示“柑”字的读音与“甘”相同。又如:
    姨:从女夷声        糕:从米羔声
    案:从木安声        岭:从山令声
    牦:从牛毛声        蜘:从虫知声
    坊:从土方声        喑:从口音声
    形声造字法同象形、指事、会意相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因为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方法所造出来的汉字,字形结构只与所记录的语素或词的意义相联系,没有考虑到读音;形声结构方式则考虑到了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两个要素,所创造的形声字,既能表示字的意义,又能表示字的读音,无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形声字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汉字不表字音的局限,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使汉字由过去的纯粹表义过渡到音义兼表阶段,创造了全新的汉字结构模式,强化了文字的符号特征。形声字将语素的读音、意义巧妙地统一于一体,为人们的识读、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正因为形声这种结构方式的先进性、优越性,所以发展成为汉字的主要结构方式。后来许多新字,几乎都用形声方式创造,甚至原有的非形声字,出于强调音义或分化字义的需要,有的也加上形旁,变成了形声字。例如“益——溢”、“莫——暮”、“羞——馐“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结构
? 汉字基础知识
独体字的界定
邮票图说《中国汉字》(二)
对话偏旁和部首(二)
发现汉字之美 追寻文化之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