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语文基础_ 第九章 作文的素材和选材

第一节 概述

写文章需要材料。凡可用于文章写作的客观事物和事理统称为材料。材料在写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材料分为素材和题材两种。 素材 是作者从生活中搜集和积累起来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它往往是感性的、零碎的、分散的、不系统的,不能直接写进文章; 题材 是作者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素材进行概括、提炼而成为作品具体描述的生活内容。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不是素材的简单相加,而是作者对素材进行集中概括、加工提炼的结果。题材一般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三方面因素,其中人物是主体,事件是人物行动的历史,环境则是人物行动的依据。

第二节 观察和积累

我们知道解决写作材料的来源问题主要在于积累和观察。写作需要积累,积累包括生活阅历的积累、具体材料的积累等。积累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观察。

一、观

我们要了解“观察的作用”、“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步骤”、“观察的要求”、“观察的应注意的问题”。

(一)观察的作用 人有耳、目、鼻、舌等感官,物有声、形、色、味等表象,表象作用于感官,感官摄取表象,于是产生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积极启动感官,摄取各种具有特征感和表现力的表象,就是人们常说的“观察”。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的反映,作者想要反映客观事物,必须先了解认识客观事物,而观察是认识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周围事物不断进行系统而周密的观察,才能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并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观察越深入,认识才越深刻。

(二)观察的对象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实物、环境都可以成为观察的对象。观察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观察人物。 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观察的对象也首先应该是人。要观察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观察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只有对所写的人物细致观察,才能准确地写出人物的特点。

观察人物一般要从外表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表面上,需要由表及里,通过人物的外在特征去探索其思想感情和内在的性格。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作者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不仅显示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生活潦倒的程度,而且也初步揭示了他凄苦而又骄傲的内心世界。贫困潦倒却又不肯脱去长衫,正是这个悲剧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

2. 观察实物。 实物是指客观存在的物体,包括静物和动物,如房屋建筑、花草树木等。要观察它们的外形和形状,特别是它们不同于其它实物的特征,对于各类实物的观察,要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一些静物的观察,还要了解它们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如《苏州园林》一文, 课文先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再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这就是从主要到次要来具体说明特点的。

3. 观察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观察环境,也要捕捉它的特征。要把观察整体和观察局部结合起来,要观察它的发展演变过程,要选择好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

例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从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从形状、颜色和声音,对醉翁亭及其周围景物作了深入地观察,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地循序介绍了滁县四周群山环抱的气势,写得很有层次,而且捕捉住了景物的特征。

(三)观察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定点观察 。这是指站在一定位置上,从一定的角度去观察。既可由整体到部分,也可由部分到整体;既可由远及近,也可由近及远;既可只鸟瞰总体,也可通过一点去观察全局。用这种观察方法,必须选择好观察点,并且从这个观察点的角度去写能够观察的东西。

2. 移位观察 。即移动观察点,改换位置和角度,从多方面去对事物进行观察。由于位置和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所得也大不一样。 北宋文学家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用这种观察方法,写作时要交代清楚观察点的移动和变化的情况。如朱自清先生在《绿》里对梅雨潭瀑布的观察, 由于“山边”、“亭边”、“潭边”这三次立足点的变化,所以在作者眼前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景观,也就更显示了梅雨潭的特点。

3. 换时观察 。这是指改换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事物的本身是富有变化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辰,不同的气候,观察所得会不尽相同乃至大不相同,正像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到洞庭湖景象时所说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同是一个洞庭湖,雨天去观察和晴天去观察,所见就很不相同。

4. 比较观察 。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人。要发现某人或某物独具的特点,就需要进行比较观察。

(四)观察的步骤 观察大体上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1. 选好对象。 选择观察对象,要根据写作的目的,有的放矢,提高效益。选好对象之后,还要确定观察的范围和重点,在经过认真观察之后,捕捉住观察对象的特点,提高观察的质量。

2. 占有表象 。事物的表象具有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直观特性,我们通过感官便可直接而迅速地占有事物的表象。众多的表象映入脑海,便可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3. 比较分析。 不同事物当然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同类事物也会有一定差异,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会有这样那 样的变化。比较分析有两种情况,一是纵向比较,二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指观察某一事物在发展中不同阶段的细微化,它在观察分析人的活动时显得更为重要。横向比较是指观察同类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异。

(五)观察的要求 观察事物,一是要全面,二是要细致。二者在写作活动中往往同时进行,很难绝对分开。全面是指要对事物的全貌,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都观察清楚。它要求从头到尾、由此及彼地进行全面观察。

(六)观察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要做到以下四点。

1. 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所谓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以求知若渴的心理,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定的观察范围和观察中心,去寻找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把观察与写作结合起来。

2. 要在观察中体验 。观察不是无动于衷的参观,而需带了自己的心去体验。在社会生活中,客观世界的千差万别和主观世界的千变万化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从感觉反应到情绪变化,又从情绪变化到感觉反应,多次反复,不断融合,这种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和连锁影响,就是人们常说的体验。

3. 要坚持写观察笔记 。写观察笔记是观察与写作结合起来、培养自己观察能力的好方法。坚持写观察笔记,一可以练笔,二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三可以积累写作材料。

观察笔记的形式不拘一格,但基本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一要真实、准确;二要集中、具体;三要坚持不懈。

4. 要把观察和联想等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观察不仅可以获得生活素材,而且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某种联想,获得某种感受和认识,而跟随观察及感受、认识而来的,则是某种形式的表达,这一过程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过程。在观察中,要把观察和联想等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但要注意的是,联想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以观察为基础,与观察相结合。观察的对象与联想的内容应该或者形似,或者神肖,或者情理相同,都要自然贴切,毫不牵强。

二、积累

积累材料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深入生活,逐一观察。 文章要为现实服务,要反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推动生活向美好方向发展。作者要深入生活,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生活,长期体验,逐步积累。只有积累尽可能多的材料,才能在执笔时得心应手。

(二)计划详细,目的明确。 积累写作材料,仅仅依靠平时的观察还不够,当确定了写作的方向或主题后,还要深入下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采访,以便掌握更全面、更具体、更准确的材料。有可能时,最好自己亲自去体验,对材料的感受会更加真切。

(三)广泛阅读,占有资料。 积累写作材料,除了注意深入观察现实生活外,还要注意从书籍报刊中获取材料。无论写人还是写事,有关这个人或这件事的书面材料,应当尽可能收集齐全,这不仅能更全面地了解写作对象,有时还能提供生动的写作素材。毛泽东之所以写出博大精深的文章来,不仅因为他有极为丰富的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也因为他博览群书。凡去过中南海参观毛泽东旧居的同志都会看到,毛泽东的书之多,除了有固定的书房外,桌子上、床上都摞着很多书。他读书范围很广,并且从书中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是值得后人很好学习的。

(四)做到心记,尽量笔记。 记忆是人的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心记”是我们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它是不可缺少的。这种方法最简单、最快捷,在别人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就将资料记在心里,需要时随时提取。当你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或在书上看到某些材料时,既没有笔纸或者又来不及用笔记的时候,就需要记在“心上”。因此,积累材料一定要注意加强心记。“笔记”的特点是准确、牢靠、稳定,同时,在“笔记”材料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加深对材料的印象。所以,要尽量做到“笔记”。  

第三节 选材的基本要求

这一节要了解选材的四大基本要求。

一、选择材料要紧扣主题 材料是用来表现主题的,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做到“三要”:

一要文章主题突出。

二要观点、材料统一。

三要选用材料集中。

二、选用材料要典型。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它既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又能集中地表现文章主题。选用材料要典型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 选择事例要典型 。 魏巍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们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二是文体不同对典型材料的要求不尽相同 。 议论文要求其典型材料要有说服力,一般不必写出具体的情节,而记叙文 所选典型材料就必须具体形象生动地进行描写,达到感动人教育人的目的。

三、选择材料要真实 所谓材料真实,即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客观实际。对于材料的真实性,包括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要达到材料的真实,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没有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是不行的。凡属论说文、新闻、游记、日记、总结、调查报告之类的文体,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绝对真实,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数字等,都必须确凿无误,决不能添枝加叶,任意改变,无中生有。否则,所写的文章就失去了准确性,削弱了说服力。为了获得真实材料,必须深入生活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到“月夜蝉声”,有读者提出疑问,作者为了搞清蝉在夜晚有无鸣声这个问题,请教了很多人,还专门访问了昆虫专家,经过昆虫学专家的查证,加上他自己又几次亲耳听到夜晚的蝉鸣声,才最终确定了夜晚也有蝉鸣这一事实。这充分说明,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况。

艺术真实的材料是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的东西。 毛泽东曾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带有普遍性。”艺术真实虽然多半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但应当是生活中可能有或应该有的人和事,因此不能脱离生活的真实而胡编乱造。

四、选择材料要新颖 选择新颖的材料,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注意发现新人新事

2 .要善于挖掘新人新事 。选材时要善于选择别人没有写的人或事 。

3 .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发现新人新事

4 .要选择新奇有特色的材料 。 所谓 “ 新奇 ” 就是选择别人想不到及未能选择的材料,说出别人未说的话。例如明代的吴承恩,由于他选材“新”、人物“奇”,想象奇特和新奇,因而写出了留传千古、久兴不衰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作文指导:收集素材的方法
初中通用作文素材集,美得不像话,一定要收藏给孩子读读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素材如何积累
【焦点】| 焦小健:一种非对象性的看事物眼光——几则笔记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极其应对策略
【背】这些心理学名词是要重点记忆!〈10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