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明代的行政区划

  (公元1368—1644年)
  元朝末年,朱元璋凭藉着农民起义军和人民的支持,先后战胜了各个武装集团。公元1368年在南京即皇帝位,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时,派兵北伐。八月,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成祖时定都北京。
  明王朝自洪武元年建立,至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凡传16帝,享国277年。
  明朝的行政建置,最初因袭元朝,除南京直隶中书省外,分全国为12个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六月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习称藩台),总管一省行政,它与负责刑法的按察使司(司称臬台)、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承宣布政使司辖区仍称为“省”。边防要地则设都指挥使司和卫所,统一管理一个地区的军事和行政。洪武十五年(1382)增设云南省,永乐元年(1403)罢北平省设立北京(后改为京师),五年增设交阯省,十一年增设贵州省,宣宗时又废交阯省。至此,全国共有京师、南京2直隶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浙江、福建、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3个省。
  省以下设立府或直隶州,府下辖州及县,直隶州和府属州亦辖县,不辖县的府属州称为散州。府的长官称为知府,州称知州,县称知县。

            明代陕西省全图

               明代陕西省东部图
                       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元陕西、甘肃两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四月合为一省,称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九年六月改称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辖地约为今陕西、甘肃、宁夏3省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及青海省西宁、海东地区,海北、黄南2藏族自治州北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部。治所设在西安府,领8府、2直隶州,属州21、属县95。洪武二十六年(1393)有户294526,人口2316569;万历六年(1578)有户394423,人口4502067。
  西安府 元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改为西安府。治所设在长安、咸宁,领14县、6州。州领17县。
  长安县 元故县,境内有龙首山、终南山、太一山、子午谷,渭水、丰水、

水和潏水,编设在城、善政、苑西、华林、丰邑、同乐6乡和三桥、乾河、斗门、贾村、郭杜、子午、黄良、姜村、马坊9镇,乡辖49里。辖区约为今西安市莲湖区全部,未央、碑林、雁塔3区西部,长安县西部及宁陕县东北部。
  咸宁县 元故县,境内有浐水、灞水和渭水,编设东、南、北3乡和鸣犊、灞桥、杜曲、王曲、草店、新筑、狄寨、引驾迴8镇,乡辖66里。辖区约为今西安市新城、灞桥2区全部,未央、碑林、雁塔3区东部,长安县东部及柞水县西北部。
  临潼县 元故县,境内有骊山、温泉、渭水、潼水、戏水和零水,编户52里。辖区约为今临潼县地及西安市阎良区。
  蓝田县 元故县,境内有七盘山、峣山、蓝田山、灞水和辋谷水,编设宁民、玉山、白鹿、故城4乡,乡辖16里。辖区约为今蓝田县地及柞水县东北部。
  渭南县 元故县,明初属华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改属西安府。境内有渭水,洪武年间编设石泉、神川、下渭、仕原4乡,乡辖66里;嘉靖年间并为56里。辖区约为今渭南市地。
  咸阳县 元故县,境内有泾水、渭水和沣水,编设渭阳、毕原、西宝、宝泉等5乡,乡辖10里。辖区约为今咸阳市渭城、秦都2区地。
  高陵县 元故县,境内有渭水和泾水,编设泰顺、庆安2乡,乡辖15里。辖区约为今高陵县地。
  三原县 元故县,明初属耀州,弘治三年(1490)改属西安府。境内有尧门山、漆沮水和清水,明初编设龙桥、清河、浮阳、雁陂4乡,乡辖28里,正统七年(1442)增为31里。辖区约为今三原县地(不含鲁桥镇)。
  泾阳县 元故县,境内有甘泉山、泾水、冶谷水和仲山,编设宜善、广吉、临泾、温丰、甘延、金圭、瑞安、清流8乡,乡辖48里。辖区约为今泾阳县地及三原县鲁桥镇。
  富平县 元故县,明初属耀州,万历三十六年(1608)改属西安府。境内有荆山和漆沮水,编设永润、招福、平皋、频阳4乡,乡辖44里。辖区约为今富平县地。
  兴平县 元故县,境内有渭水,编户17里。辖区约为今兴平县地。
  醴泉县 元故县,明初属乾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改属西安府。境内有九嵕山、武将山、泾水和甘谷水,编设十孝、四义、六仲3乡,乡辖18里。辖区约为今礼泉县地。
  鄠县 元故县,境内有牛首山、渭水、涝水、渼陂和甘泉,编设
阳、太平、宜善3乡,乡辖23里。辖区约为今户县界河、凤凰山以东地区。
  盩厔县 元故县,境内有骆谷、渭水、黑水和芒水,设有终南、临川、哑柏、清化、祖庵5镇,编户40里。辖区约为今周至县地及户县界河、凤凰山以西地区。
  华州 元故州,直辖区境内有少华山、赤水和渭水,编设将相、孝悌、仁义、丰原4乡,乡辖50里,后改为41里。辖区约为今华县地。州领2县。
  华阴县 元故县,境内有华山、黄河、渭水和潼关,明初编设望仙、华岳、还义、保德4乡,乡辖34里,隆庆三年(1569)改为30里。辖区约为今华阴、潼关2县地。
  蒲城县 元故县,境内有洛水、西卤池和东卤池,明初编设翔鸾、吕原、贤相、龙乐4乡,乡辖67里,后并为55里。辖区约为今蒲城县地及铜川市郊区的广阳、阿庄、高楼河3乡。
  商州 元故州,明洪武七年(1374)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复升为州。直辖区境内有商洛山、熊耳山、丹崖山、冢岭山和丹水,设有武关、秦岭2巡检司和龙驹寨,编户28里。辖区约为今商州市地及丹凤县大部分(包括商镇、凤冠、寺坪3区及铁峪铺区的桃花铺、花瓶子、苏沟、武关、白阳关、东毛坪、油房坪7乡)。州领4县。
  商南县 明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分商县东南部设立,因地处商州南部,故名商南。境内有丹水和沭河,设有富水堡巡检司,编户15里。辖区约为今商南县地(不含沙坪、两岔河2乡)。
  雒南县 元洛南县,明初属商州,洪武七年(1374)五月改属华州,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还属商州,天启元年(1621)为避光宗朱常洛名讳改为雒南县。境内有鱼难山、玄扈山和洛水,设有三要、石家坡2巡检司,明初编户12里,成化十 三年(1477)增为21里。辖区约为今洛南县地、丹凤县东北部(包括庾岭、峦庄2区及北赵川、梨园岔2乡)及商南县沙坪、两岔河2乡。
  山阳县 本为商县之丰阳巡检司,明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改设山阳县,境内有天柱山和甲河,设有漫川关、竹林关2巡检司,明初编户12里,明末分为20里。辖区约为今山阳县地。
  镇安县 明景泰三年(1452)分咸宁等县地在野猪坪设置,属西安府;天顺七年(1463)二月迁治谢家湾,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改属商州。境内有柞水和洵水,设有田县、五郎坝二巡检司。成化五年(1469)编户8里,后增为15里。辖区约为今镇安县地、宁陕县中部及柞水县南部。
  同州 元故州,直辖区境内有商原、渭水和洛水,明初编设华志、大德、美阳3乡,乡辖39里,后改为34里。辖区约为今大荔县袁官营、高城、太白池以西地区。州领5县。
  朝邑县 元故县,境内有黄河、渭水和洛水,明初编户82里,成化末年并为72里,正德二年(1510)又并为65里;万历年间设有大庆关、赵渡、新市、高城、洿谷,两女、苦泉、永兴、故现、白村、白冢11镇。辖区约为今大荔县袁官营、高城、太白池以东地区。
  郃阳县 元故县,境内有黄河、梁山和瀵水,明洪武十四年(1381)编设西河、万安、仙宫、长丰4乡,乡辖47里,万历年间并为44里。辖区约为今合阳县地。
  韩城县 元故县,境内有梁山、黄河和龙门山,明初编设山覭、德津、沃壤、梁下4乡,乡辖50里,成化年间并为40里,嘉靖年间又并为36里。辖区约为今韩城市及黄龙县东南部。
  澄城县 元故县,境内有洛水和壶梯山,明初编设太平、甘泉、王官、归义、加泉、高柏6乡,乡辖64里,天顺六年(1462)并为56里,弘治五年(1492)又并为太平、甘泉、王官3乡,乡辖40里。辖区约为今澄城县地。
  白水县 元故县,境内有洛水、白水和黄龙山,明初编设3乡30里,天顺年间并为28里,弘治年间又并为20里,设有马莲滩巡检司。辖区约为今白水县地。
  耀州 元故州,直辖区境内有漆水、沮水和清水,编户18里。辖区约为今耀县地(不含石柱、演池2乡,瑶曲、董家河2镇)。州领1县。
  同官县 元故县,境内有女华山,马兰山和石盘山,漆水、沮水和同官川。明初设有金锁关巡检司,编户22里,弘治十五年(1502)并为14里,崇祯八年(1635)又并为8里,十五年再并为6里。辖区约为今铜川市郊区中部、城区全部,宜君县县口、云梦2乡及耀县石柱、演池2乡和董家河镇。
  乾州 元故州,直辖区境内有梁山、漠谷水、甘谷水和武亭水,编设东、南、西、北4乡,乡辖27里。辖区约为今乾县地。州领2县。
  永寿县 元故县,境内有泾水和高泉山,明初编户20里,天启年间并为10里。辖区约为永寿县地。
  武功县 元故县,境内有渭水、漠谷水和武亭水,编户15里。辖区约为今武功县地及咸阳市杨陵区。
  邠州 元故州,直隶陕西行省,明洪武三年(1370)改属西安府,并将附郭新平县撤销并入。直辖区境内有邠山、泾水和白土川,明初编设新平、公刘、仁义、进贤4乡,乡辖27里。万历十一年(1583)将进贤乡8里划归长武县,后又合并为3乡17里。辖区约为今彬县地。州领3县。
  淳化县 元故县,境内有甘泉山、黄嶔山和泾水,明初编户33里,万历年间并为18里。辖区约为今淳化县地。
  三水县 明成化十三年(1477)九月分淳化县北部设立。境内有石门山和三水河,设有土桥、张空、职田、大羽、底庙5镇和石门巡检司,编户12里。辖区约为今旬邑县地(不含马栏乡及马栏农场)。
  长武县 明万历十一年(1538)三月分邠州西北部在宜禄镇设立,境内有泾水、汭水和黑水,设有停口、冉店等镇和窑店巡检司,编户12里。辖区约为今长武县地及甘肃省泾川县窑店乡。

   凤翔府 治所设在凤翔,领7县、1州。

   凤翔县 元故县,境内有杜阳山、雍山、杜水、雍水和横水,编户40里。辖区约为今凤翔县地及宝鸡县阳平镇辖区东部。
  岐山县 元故县,境内有岐山、梁山、五将山、渭水、

水和斜谷水,明初编设尚善、望云、永丰、栖凤4乡,乡辖31里,嘉靖四十四年(1565)改为30里。辖区约为今岐山县地及太白县东北部(龙窝、桃川、高码头3乡)。
  扶风县 元故县,境内有渭水、
水和漆水,明初编设32里,弘治十五年(1502)改设饴原、邰城、泰川、凤泉4乡和午井、绛账、文殊、杏林,召公、天度、崇正7镇,乡辖29里。辖区约为今扶风县地。
  郿县 元故县,属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属凤翔府。境内有衙岭山、太白山、渭水、斜水和五丈原,编设诸葛(驻斜城)、太白(驻教坊)、凤泉(驻太白庙)3乡,乡辖18里。辖区约为今眉县地及太白县鹦鸽乡。
  宝鸡县 元故县,境内有陈仓山、大散岭、渭水、汧水、磻溪、箕谷、和尚原,设有益门镇二里散关和虢川2巡检司,编户44里。辖区约为今宝鸡市金台、渭滨2区,宝鸡县地(不含桥镇和龟川以西以北地区)及太白县嘴头镇。
  麟游县 元故县,境内有漆水、杜水和天台山,明初编户17里,设有石窑巡检司,后将雪白里划归汧阳县。辖区约为今麟游县地。
  汧阳县 元故县,明初属陇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改属凤翔府。境内有汧水、隃麋泽和卧虎山,明初编户15里,后将麟游县雪白里划入。辖区约为今千阳县地。
  陇州 元故州,属巩昌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属凤翔府。境内有陇山、小陇山(又称关山)、吴山、汧水和渭水,编户18里,设有陇安、香泉2巡检司。辖区约为今陇县地、宝鸡县桥镇和龟川以西以北地区及甘肃省张家川县马鹿镇。
  延安府 元延安路,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改为延安府,治所设在肤施,领9县、3州,州领7县。
  肤施县 元故县,境内有延水和清化水,编户27里。辖区约为今延安市中部北部。
  甘泉县 元故县,境内有洛水、伏陆水、库利川和野猪峡,编户23里,设有临真、麻作2镇。辖区约为今甘泉县东南部(石门子以东地区)及延安市东南部。
  安定县 元故县,境内有高柏山、淮宁河、潘陵川和黑水。洪武三年(1370)筑有白洛城,编户9里。辖区约为今子长县地及横山县石湾乡。
  安塞县 元故县,境内有延水、洛水、西川水、金明水和芦关岭,设有敷政巡检司,编户16里。辖区约为今安塞县地及甘泉县西北部(石门子以西地区)。
  保安县 元故县,境内有洛水、吃莫河和大盐池,设有顺宁巡检司,编户8里。辖区约为今志丹县地。
  宜川县 元故县,境内有孟门山、汾川水、银川水、丹阳川和黄河,编设三宝、仁义、永和、承宁4乡,乡辖24里。辖区约为今宜川县地,延长县马山、白家河、庆家原以东地区及黄龙县东北部。
  延长县 元故县,境内有延水和黄河,编户11里。辖区约为今延长县马山、白家河、庆家原以西地区。
  延川县 元故县,境内有吐延川、清涧水和黄河,编户10里。辖区约为今延川县地。
  清涧县 元故县,明初属绥德州,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属延安府。境内有清涧水、无定河和黄河,编户10里。辖区约为今清涧县地及子洲县南部(淮宁河流域)。
  鄜州 元故州,直辖区境内有洛水和三川水。编设利民、忠义、思义、大安、好德5乡及直罗巡检司,乡辖51里。辖区约为今富县地。州领3县。
  洛川县 元故县,境内有洛水、黄龙山和烂柯山,设有鄜城巡检司,明初编户64里,万历年间并为50里。辖区约为今洛川县地及黄龙县西部。
  中部县 元故县,境内有桥山、沮水和洛水,编户24里。辖区约为今黄陵县平天村以东、沮水以北地区(不含仓村乡和店头镇)。
  宜君县 元故县,境内有玉华山、凤凰谷、洛水和沮水,编户38里。辖区约为今宜君县地(不含县口、云梦2乡)、黄陵县西南部(平天村以西沮水以南地区和仓村乡、店头镇)、旬邑县东北部、铜川市郊区西北部及耀县瑶曲镇。
  绥德州 元故州,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撤销,后复置。直辖区境内有黄河、无定河和大理河,编户10里。辖区约为今绥德县地。州领1县。
  米脂县 元故县,境内有无定河、大理河、小理河和明堂川。洪武二年(1369)设有13里及碎金镇、克戎寨2巡检司,四年将北部及西部划归绥德卫为屯地。嘉靖二十五年(1546)合并为万丰、泰安、双泉、德政、升平5里。辖区约为今米脂县地、子洲县东北部及横山县苦水河以东、殿市党岔以南地区。
  葭州 元故州,明洪武四年(1371)将葭芦川、五女川中上游川地及开荒川一带划归绥德卫为屯地,七年十一月降为县,往属绥德州,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隶延安府。直属区境内有葭芦河、真乡川及黄河、编户9里,辖区约为今佳县地(不含佳芦川、五女川中上游川地)。
  吴堡县 元故县,属葭州,明洪武七年(1374)十一月改属绥德州,十年五月撤销县制,十三年十一月复设,还属葭州。境内有黄河和寨西山、编户3里,辖区约为今吴堡县地。
  神木县 元故县,明初撤销县制,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设。境内有黄河、屈野川和浊轮川,编户5里。辖区约为今神木县地。
  府谷县 元故县,明初撤销县制,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设。境内有黄河、清水川和五龙山,编户6里。辖区约为今府谷县地。
  汉中府 元兴元路,明洪武三年(1370)五月改为兴元府,六月改称汉中府。治所设在南郑,领7县、1州,州领1县。
  南郑县 元故县,境内有汉水、沮水、褒水、梁山、汉山、米仓山和巴岭山,设有青石关巡检司,明初编户5里,正德年间增至20里。辖区约为今汉中市东部和南郑县东部(不含碑坝区)。
  褒城县 元故县,明洪武十年(1377)六月撤销县制,并入南郑,后来复设。境内有褒水、汉水、廉水和中梁山,设有鸡头关巡检司,编户2里。辖区约为今勉县歪帽山和欧家坡以东地区、汉中市西部、南郑县西部及留坝县南部。
  沔县 元沔州,属四川省广元路,明洪武三年(1370)撤销附郭铎水县,改隶汉中府,七年七月降为沔县,十年六月省入略阳县,后来分出复设县制,成化二十一年(1485)六月往属宁羌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还属汉中府。境内有定军山、嶓冢山、汉水、大安水、沮水和黄沙水、编户5里。辖区约为今勉县歪帽山和欧家坡以西及汉水以南地区。
  城固县 元故县,境内有汉水、湑水和黑水,编户10里。辖区约为今城固县地。
  洋县 元洋州,明洪武三年(1370)降为县,十年六月撤销县制,并入西乡县,后来分出复设洋县。境内有汉水、湑水、傥水、酉水、黄金谷和兴势山、编户36里。辖区约为今洋、佛坪2县地及宁陕县西部、太白县东南部。
  西乡县 元故县,境内有巴山、皂军山、饶风岭、汉水、洋水和木马河、编户5里,设有盐场关、大巴山和子午镇3巡检司。辖区约为今西乡、镇巴2县地。
  凤县 元凤州,明洪武七年(1374)七月降为县。境内有武都山、嘉陵江和大散水、编户6里,设有留坝、清风阁2巡检司。辖区约为今凤县地、留坝县北部及太白县西南部。
  宁羌州 元大安州,明洪武三年(1370)撤销,辖地划归沔州直辖。三十年九月设立宁羌卫,成化二十一年(1485)六月改为宁羌州。《通志》载:“本白马氐东境,成化中设宁羌州,取“辑宁氐羌”之义。直辖区境内有嶓冢山、五丁山、天台山、汉水、浕水、沮水和嘉陵江,设有阳平关巡检司,编户5里。辖区约为今宁强县地及南郑县元坝区。州领1县。
  略阳县 元故县,明初属沔州,洪武三年(1370)改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一年(1485)六月割属宁羌州。境内有盘龙山、飞仙岭、杀金岭、青泥岭、沮水、白水江、西汉水和嘉陵江,设有九股树、置口、白水镇3巡检司,编户4里。辖区约为今略阳县地。
  兴安州 元金州,属兴元路(明代改为汉中府),万历十一年(1583)八月改名兴安州,二十三年直隶陕西行省。直辖区境内有汉水、恒河、魏山和天柱山,洪武元年(1368)编户4里,成化十二年(1476)增为17里,弘治年间又增至22里。辖区约为今安康市及岚皋县地。州领6县。
  平利县 元代废,明洪武三年(1370)复设,属四川行省大宁州,五年二月改属陕西行省金州,十年六月撤销县制,后复设。境内有女娲山和灌溪水,设有镇坪巡检司,编户8里。辖区约为今平利、镇坪2县地。
  洵阳县 元代废,明洪武三年(1370)复设,属四川行省大宁州,五年二月改属陕西行省金州。境内有水银山、当门山、洵水、汉水和乾祐河,设有闾关、三岔2巡检司,编户17里,万历十年(1582)并为15里。辖区约为今旬阳县地。
  石泉县 元代废,明洪武三年(1370)复设,属四川行省大宁州,五年二月改属陕西行省金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往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1583)还属兴安州。境内有十八盘山、汉水、迟河和饶风河,设有饶风岭巡检司,编户8里。辖区约为今石泉县地。
  汉阴县 元代废,明洪武三年(1370)复设,属四川行省大宁州,五年二月改属陕西省金州,十年六月废入石泉县,后复设,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改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1583)还隶兴安州。境内有汉水,恒河、迟河和凤凰山,编户7里。辖区约为今汉阴县地及宁陕县太白庙区南部。
  白河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分洵阳县东部设立,属湖广行省郧阳府,十三年九月改属陕西行省的金州。境内有汉水、白石河,编户8里。辖区约为今白河县地。
  紫阳县 明正德七年(1512)十一月分金州西南部设立,以紫阳洞、紫阳滩得名。境内有汉水和任水,编户5里。辖区约为今紫阳县地。
  庆阳府 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直隶陕西行省,治所设在安化(今甘肃省庆阳县)。领4县、1州。
  安化县 元代废,明洪武年间复设。境内有白於山、马岭、洛水、白豹川、马莲河和黑水河,编户32里,初设槐安、定边、灵州、大盐池、驿马关5巡检司,后废灵州、大盐池、驿马关3巡检司。辖区约为今甘肃省庆阳、华池2县及陕西省吴旗县地。
  合水县 今甘肃省合水县合水旧城。
  环县 今甘肃省环县。
  真宁县 今甘肃省正宁县罗川镇。
  宁 州 今甘肃省宁县。
  平凉府 治所设在平凉,领5县、3州。州领2县。
  平凉县 今甘肃省平凉市。
  崇信县 今甘肃省崇信县。
  华亭县 今甘肃省华亭县。
  镇原县 今甘肃省镇原县。
  隆德县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泾州 今甘肃省泾川县。州领1县。
  灵台县 今甘肃省灵台县。
  静宁州 今甘肃省静宁县。州领1县。
  庄浪县 今甘肃省庄浪县通边镇。
  固原州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
  巩昌府 治所设在陇西,领9县、2州。州领5县。
  陇西县 今甘肃省陇西县。
  安定县 今甘肃省定西县。
  会宁县 今甘肃省会宁县。
  通渭县 今甘肃省通渭县。
  漳县 今甘肃省漳县。
  宁远县 今甘肃省武山县。
  伏羌县 今甘肃省甘谷县。
  西和县 今甘肃省西和县。
  成县 今甘肃省成县。
  秦州 今甘肃省天水市。州领3县。
  秦安县 今甘肃省秦安县。
  清水县 今甘肃省清水县。
  礼县 今甘肃省礼县。
  阶州 今甘肃省武都县。州领1县。
  文县 今甘肃省文县。
  徽州 今甘肃省徽县。州领1县。
  两当县 今甘肃省两当县。
  临洮府 治所设在狄道,领2县、2州。州领1县。
  狄道县 今甘肃省临洮县。
  渭源县 今甘肃省渭源县。
  兰州 今甘肃省兰州市。州领1县。
  金县 今甘肃省榆中县。
  河州 今甘肃省临夏县。
  灵州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
                      陕西都指挥使司
  明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设立西安都尉,八年十月改为陕西都指挥使司。治所设在西安府,领11卫。
  榆林卫 明永乐元年(1403)于此设立榆林寨,属绥德卫屯所,正统二年(1437)筑城,成化六年(1470)三月置榆林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并将延绥镇移治榆林城,为明“九边”之一。沿长城筑有若干营堡,东起清水营(今府谷东北25公里),接山西省偏头关;西至定边营(今定边县),接宁夏花马池(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分3路辖领,中路榆林道,驻长乐堡,辖双山等12营堡;东路神木道,驻神木堡,辖镇羌等9营堡;西路靖边道,驻安边营。辖永济等12营堡。防卫地区约为今榆林市地,横山(不含苦水河以东、殿市党岔以南地区)、靖边、定边3县地,神木、府谷2县长城沿线,佳县佳芦河、五女川中上游川道及内蒙古河套地区。
  绥德卫 明洪武四年(1371)设置,卫治绥德州城,屯地约为今榆林市地及横山、子洲2县地及佳县佳芦川、五女川中上游川道。成化六年(1470)三月分北部设立榆林卫,绥德卫屯地仅有今子洲县大理河川地及淮宁河和大理河分水岭以北地区。
  宁夏卫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前卫 与宁夏卫同驻一城。
  宁夏左屯卫 与宁夏卫同驻一城。
  宁夏右屯卫 与宁夏卫同驻一城。
  宁夏中卫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
  宁夏后卫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
  靖虏卫 今甘肃省靖远县。
  洮州卫 今甘肃省卓尼县新城。
  岷州卫 今甘肃省岷县。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明洪武十二年(1379)正月设立,初治庄浪卫城,二十六年迁治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县),领12卫、4个千户所。
  甘州左卫 今甘肃省张掖县。
  甘州中卫 与甘州左卫同驻一城。
  甘州右卫 与甘州左卫同驻一城。
  甘州前卫 与甘州左卫同驻一城。
  甘州后卫 与甘州左卫同驻一城。
  甘州卫 今甘肃省酒泉县。
  山丹卫 今甘肃省山丹县。
  永昌卫 今甘肃省永昌县。
  凉州卫 今甘肃省武威县。
  镇番卫 今甘肃省民勤县。
  庄浪卫 今甘肃省永登县。
  西宁卫 今青海省西宁市。
  碾伯守御千户所 今青海省乐都县。
  镇夷守御千户所 今甘肃省高台县正义峡。
  高台守御千户所 今甘肃省高台县。
  古浪守御千户所 今甘肃省古浪县。
  潼关卫 明洪武七年(1374)设置潼关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十一月升为潼关卫,改隶河南都指挥使司,永乐六年(1408)直隶中军都督府。辖潼关城及108个军屯,二十二年(1424)各军屯守兵解除戎装,从事农业,称为军籍,作务军田331893亩,错落于陕西华阴、同州、朝邑、华州、渭南、临潼、郃阳,河南省灵宝、阌乡等9个州县,税粮缴送潼关卫,不受地方管辖。108屯是:华阴县境内的金盆、吊桥、中凸、段谷、瑞村、阿彪、潼峪(以上七屯在今潼关县境)、长城、东敷水、西敷水、五方、段村、兴乐、孟村一、孟村二、马村、古城、鱼池、故真一、故真二、五里、焦家社、蒲峪、平洛、曲城、小张村、白云宫、东水28屯,同州(今大荔县)境内的柳池、程家庄、辛家庄、辛庄一、辛庄二、大壕、石槽、长安一、长安二、杨村、白猴一、白猴二、迷失、黄家庄、羌白、留村、七里、平原、大兴、潘驿一、潘驿二、田村、高家庄23屯,朝邑县(今并入大荔县)境内的石铁一、石铁二、违达、辛庄、盐池凹、焦家庄、永安、龙门、保安9屯,郃阳县(今合阳县)境内的韩庄、豆庄、西王庄、黑池、山羊、淤泥、保宁、吴庄、孟庄、蔡庄、官庄、北王庄12屯,华州(今华县)境内的宝胜屯,渭南县(今渭南市)境内有渠泉屯,临潼县境内的戏河、康桥2屯,阌乡县境内的歇马、兴益、马店、大留、七里、东马、东底、寺底、庄头(以上9屯在今潼关县境),狼寨、郭村、董社、伏伏、下原、庙底、张村、高柏、九龙、上董、杜村、杨家湾、石桥、营田、上阳、娄底、南阳、麻庄、西阎、西峪(以上20屯在今灵宝县境)29屯,以及灵宝县境内的娄下屯等。


编辑:秦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
甘肃省各县(市)命名的来历
广西第一古县
德庆州说-以德庆州为例简说明代州制的双重职能属性
袁州府乡宴(视频 图片)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