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東湖路,東平路,嘉善路【圖文】
东湖路
东湖路是徐汇区的一条街道,西北起长乐路,东南至淮海中路。长474米,宽15米到20米。该路原名杜美路,由上海法租界修筑于1902年,得名于法国驻越南总督。
东湖路7号大公馆
东湖路7号“大公馆”是1921年建造的,设计师是法国人,房东是犹太人俩兄弟,太太也是姐妹俩。他们不仅拥有东湖路7号,且淮海大楼也在他们名下。这座公馆自为犹太商人建成之日起,到1949年一直作私宅之用。杜月笙的门人因为做“航空彩票”发了财而将这幢洋房买下,送给了杜月笙。1946年杜月笙将“大公馆”转赠横极一时的军统特务戴笠,想以此贿赂他,可以坐上上海市长的宝座。不料戴笠得了房子后便遭遇空难,杜月笙的市长梦也就破灭了。后戴笠及时将大公馆转于当红明星胡蝶名下。从1952年5月5日至1962年12月26日,这里一直作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上海分处的驻地。苏方走后,东湖路7号闲置了一段时光,直到1963年12月租给日本工业展会作接待之用,第二年3月又调拨给上海市国际俱乐部使用。后来归市政府接管,有许多高级领导人在此下榻过。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的谈判讨论便在这里进行。
东湖路7号大公馆后门--杜月笙,戴笠,胡蝶曾居住
杜月笙(1888 8.22-1951 8.16) 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连获大胜,上海解放指日可待。5月1日杜月笙携家仓惶逃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
戴笠(1896年--1946年),浙江江山人。曾担任国民党军统局局长。在任8年期间,曾密令逮捕或处死了许多中国共产党人和解放革命进步人士,当时被国际上称为“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希姆莱”等。1946年3月17日,从北平飞往上海转南京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身亡。
胡蝶(1907年-1989年4月23日)上世纪上海滩电影皇后。广东鹤山人,1907年生于上海。幼年跟随父亲迁居天津、北京等地。1924年回上海,入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结业后参加无声片的拍摄。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一度经商。后被戴笠软禁,戴笠死后才得以脱身。1967年定居加拿大。1989年4月23日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温哥华谢世。享年81岁。
东湖路56弄22号京剧大师“活武松”盖叫天50年代旧居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曾住东湖路56弄22号,盖老、两个儿子、儿媳妇、七个孙女和保姆住在一起,这里的房子是人民政府拨给盖老的。这以前他住马当路上的一幢小房子里,马当路的房子有一个小天井。东湖路房子后面有一块地坪,这是盖老练功的地方。由于他在武松戏方面的突出创造,被世人誉为“活武松”。
盖叫天(1888年-1971年1月15日),著名京剧演员,河北人。幼时入天津隆庆和科班,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以短打武生为主。长期在上海等地演出,世称“盖派”。代表剧目有《武松》等。1949年后任浙江省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 1934年他在演出《狮子楼》时,为了不压伤同台演出的同伴,不慎摔断了右腿腿骨,但却继续演出,强忍疼痛直到幕布被拉上。1966年,文革爆发,盖叫天受到了残酷的批斗和迫害,双腿再次被压断,他在度过5年凄凉的晚年生活后溘然病逝。其墓址坐落于杭州西湖丁家山,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墓前门楼和石牌坊题有黄宾虹手书的“学到老”匾额,沙孟海等人撰写的楹联“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和“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现为东湖旅游设备公司的办公地点。
东湖路70号东湖宾馆大门
东湖路70号东湖宾馆,原杜月笙公馆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为开发财源,推出“航空奖券”并交由杜月笙包办发行。而杜又将这机会送给了自己的门人金廷荪并帮助金包销航空奖券,让金发了横财。金廷荪知恩图报,耗资30万美元,于1934年在杜美路(今东湖路)建造了一幢花园豪宅,送给杜月笙。新公馆主楼陈设均为法式家具,餐厅、客厅、宴会厅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中国南方的庭院建筑风格。杜月笙接受了这份厚礼。打算举家迁入,他甚至将四位夫人的居所也安排妥当:二楼供二夫人陈帼英居住;三楼给大夫人沈月英居住;主楼西边一幢小洋楼供三夫人孙佩豪居住;东边一幢小洋楼给四夫人姚玉兰居住。当杜月笙准备搬入新公馆时,恰逢“八·一三”事变爆发,杜月笙逃往香港,所以,杜月笙一天也未入住。抗日战争期间,日伪汉奸吴绍澍曾在此处小住。抗战胜利后,杜月笙以6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栋楼卖给美国新闻处并一度作为美国领事馆。他自己则住到了华懋公寓(今锦江饭店北楼)。解放后这栋楼被人民政府收归国有,1950年改作中共华东局东湖路招待所;1954年改为中共上海市委招待所;1982年改为东湖宾馆,接待了一批批国内外政要。
东平路
东平路是徐汇区的一条街道。东起岳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全长400米,宽11.5米到12.4米。该路原名贾尔业爱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13年,以1880年法国驻沪总领事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东平路。东平路沿路绿化甚好,行人稀少,是上海著名的“情侣路”。
东平路1号国府中央银行行长席德懿旧居
清康熙年间苏州东山有一户姓席的人家,靠经营丝绸生意而成为当地最知名的富商。于是席家在太湖边上,依山傍水建起了一座占地千亩的豪华庄园,取名席家花园。这座庄园至今仍保留完好成为一处旅游景点供人游览。后来,席家许多后代来到上海经商,他们大多数从事金融业。其中有二人事业非常成功,为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位叫席德茂,曾任上海汇丰银行的买办;另一位叫席德懿,官任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坐落在东平路1号的一座1913年建造的欧式花园别墅,就是席德懿的私人住宅。解放后,这栋房子被收归国有,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办公楼。1998年此房被出租并改建成酒家。根据此栋别墅的来历起名席家花园酒家,即现在的席家花园酒家总店。
东平路7号,1916年建造
住宅的第一代主人是赫劳森,北欧人,专做船务、煤炭,地产生意。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西欧风格的花园住宅。30年代初期,赫劳森把房子租给了生意上有往来的客户沙逊船长和麦克伊万船长。但到1935年,上海城建档案馆收藏的一份工程领照单上显示的业主是孔祥熙,这表明孔祥熙在1935年或之前已购入东平路7号住宅。孔祥熙在民国政府四大家族中排名第三。孔祥熙的夫人是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宋蔼龄,1948年孔祥熙夫妇转赴美国定居.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孔祥熙(1880.9.11-1967.8.16),原籍山东曲阜,孔子第75代孙,生于山西太谷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后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祥熙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1948年1月,孔辞去中国银行董事长职务,同年赴美国定居。1949年大陆解放,蒋介石集团退处台湾,曾聘孔祥熙为“资政”。1955年8月宣布辞去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职。1962年孔祥熙赴台湾暂住。1966年宿疾复发赴美治病,1967年8月16日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7岁。
1914年春天在日本横滨孔祥熙与宋蔼龄(25岁)结为夫妇。宋霭龄是宋氏三姐妹当中唯一有子嗣的,共生育了四个儿女,即孔令仪、孔令侃、孔令伟、孔令杰。孔氏家族是当时中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携带着万贯家财和他们的子女仓皇跑到了美国。长女孔令仪与世无争,也活得最洒脱、最长久的一位,性格很温和。孔令侃年纪轻轻就坐到了财政部秘书的位子,作为中央信托局的代行理事长被派到香港,替孔祥熙行使职权。为了及时和重庆取得联系,他违反港英当局的规定,在办公楼里秘密设立了一部电台,结果被港英当局查获,把电台说成是间谍情报电台。宋霭龄说通宋美龄让孔令侃去美国留学,孔令侃在美国时争取美国各大公司在中国产品的经销权,回国后孔令侃开了一家扬子公司大赚了一把。1966年决定特聘孔令侃为“总统府国策顾问”。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孔令伟被称之为“孔二”小姐,负面评价和她的谜一样多。12岁之后,孔令伟不再穿女装,女扮男装,不男不女,是留给全国人民的主要印象,逝世于1995年。孔令杰原本的职务是外交官,1960年辞职专营石油,成为旅美军人中的石油大亨。他拥有4架飞机,一辆装甲车,雇有一队武装卫士。孔令杰是惟一有子嗣的一个。几十年来,孔家子女一直在美国定居,显得十分低调、神秘,除了至亲好友外,他们绝少与其他中国人来往。孔家目前无人从政,家族成员人丁稀少。
东平路9号蒋介石宋美龄新婚“爱庐”九号楼,1930年建
东平路9号始建于1916年(住宅门口挂的铜牌标注为1930年建造,实则不然),现保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由地产经纪人兼建筑设计的美商中国营业公司填报的建造申请书,落款处明确无误地写着1916年11月21日。住宅最早的业主是英国人E. J. 康福特,上海义记洋行的大班。1928年和1932年住宅经过了两次扩建。1927年12月1日蒋宋联姻后经常来沪,却无适当住宅,宋子文通过普益地产公司的介绍,于1928年从英国人康福特手中购入9号住宅,又委托该公司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和扩建后被宋子文赠送给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以作蒋宋短栖上海的行宫别墅。“爱庐”(蒋介石亲自命名)房子高两层,由主楼和东西侧楼组成。二楼的卧室与大卫生间相通。特别是卧室前有条暗道通向楼外,以备不测。西部须从边门进入,有数条过道、暗道与中部相通,住着侍卫、警卫,流露着安全机关"密不见光"的气氛。现在被上海京剧院和上音附中使用。
东平路9号蒋介石侍卫长旧居
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同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抗战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开罗会议。抗日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解放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1949年5月17日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与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逝世。
东平路11号宋子文旧居-1921年建
东平路11号,建于1921年,荷兰风格的花园住宅。建筑有典型的荷兰式屋顶。所谓荷兰式屋顶,是两折式坡屋顶,上下两折之间有明显的折檐,上坡顶缓而下坡陡,下坡近檐口处略向上翘起。这幢建筑的南立面原是宽大的弧形露台,现全加装了玻璃门窗。该住宅二十年代曾为宋子文的私宅,现为Sasha’s 餐厅。
东平路11号宋子文旧居--1921年建
宋子文(1894-1971年)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海南人。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8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1947年3月辞去行政院长。1947年9月任广东省主席,行营主任,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宋子文辞去广东各职,移居香港。1949年6月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于旧金山吃饭时哽咽呛死。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卒于旧金山。终年77岁。  宋子文是宋氏家族的一员,是宋庆龄的弟弟。与宋子文同辈的宋氏家族成员还有宋霭龄(姐) ,宋庆龄(姐),宋美龄(妹),宋子良(弟),宋子安(弟)。
1927年6月14日,宋子文和张乐怡喜结良缘。从此,宋子文正式成为庐山建筑业老板的乘龙快婿。张乐怡与宋子文结婚后成为宋家掌门人,为宋家奉献终身。婚后,张乐怡每年都偕同宋子文回到庐山张谋之家探亲,拜会岳父岳母。1988年,张乐怡在纽约病逝,终年79岁。宋子文没有儿子,生有三个女儿,长女琼颐,嫁与冯颜达,次女曼颐,嫁与余经鹏,小女瑞颐,嫁与杨成竹。有的从政,有的从商,都定居美国。
东平路16号和平官邸
一向在花园洋房里开设餐厅的和平官邸,在东平路16号陈立夫私宅开出了叁号店。和平官邸餐厅的风格,倒也一直是走这种名人花园洋房的路线,是谓“官邸”的由来。上下三层楼,8个房间,还有一个不小的花园,可以说公共区域大大多过用餐区域,这种舒适而私密的设计风格,特别适合小型密会或者商务宴请。
嘉善路(法租界时称甘世东路)
嘉善路101弄36号国府常州公署少将参仪李启蒙旧居
李启蒙虽还有少将头衔,但实际已脱离军界,在上海杨树浦开爿颜料厂,家住嘉善路的一条弄堂里。
嘉善路117弄4号中共地下党钱壮飞1928年初--1931年4月底旧居
1928年初钱壮飞到上海,居住在法租界甘世东路兴顺里(今嘉善路新兴顺里)4号。不久,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上海无线电训练班,进入国府建委下属的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担任画广告的工作,获得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徐恩曾信任。1929年12月下旬徐恩曾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科长,钱壮飞在总务科做无线电技术工作。1931年徐任党务调查科科长,钱壮飞任其机要秘书。徐恩曾的致命弱点是贪财好色,姘上王素卿后,为避免老婆吵闹,求钱壮飞帮助他找僻静的房子。经“特科”同意,钱壮飞就把自己住的一幢三层楼房的二层前楼让给了徐恩曾,从此两人关系更亲密了。4号为钱壮飞设立的中共秘密联络处,今为民居。
钱壮飞(1895—1935年),浙江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的龙潭三杰之一。1915年在族亲钱玄同的帮助下考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后在医院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政治身份暴露遭北洋政府通缉。1928年初到上海,考入上海无线电训练班。国际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徐恩曾得知同乡人钱壮飞才华出众,1929年底破格将他提拔为机要秘书;从此打入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中统局前身)。当时,钱壮飞已和组织接上关系,受中央特科领导。 1931年4月25日他及时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消息告知中央,周恩来指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各机关立刻全部转移,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后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等重要职务。1934年10月任总参二局(情报局)副局长的钱壮飞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同年4月牺牲(一说失踪)。新中国成立后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钱壮飞墓址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县后山乡张家垭口。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钱壮飞的原配夫人:徐双英,生有二女,钱椒、钱蓁蓁(黎莉莉),分别生于1914,1915年。钱壮飞的第二任妻子:张振华,两人于1915年相识,1919年结婚,同年得子钱江,后有钱一平。1931年留在南京的是长女和女婿及两个儿子。钱壮飞和张振华是同学,学的是妇产科,结婚以后曾在北京克美医院工作。
钱壮飞女儿:已故电影明星黎莉莉是钱壮飞的女儿。黎莉莉(1915年6月2日-2005年8月7日)原名钱蓁蓁,1927年移居上海,父亲送她进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团学习歌舞。由于她表演出色,与王人美、胡蝶被称为歌舞三杰。黎锦晖也十分喜爱她,认她为干女儿,改姓黎。钱壮飞儿子(长子):钱江(1919-2005.4)1935年后入上海新华艺专美术系学习。1938年后任中国电影制片厂录音员。1941年入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导演,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嘉善路140弄15号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址(1941.3建,1942年底撤销)
嘉善路140弄15号,为两层砖木结构。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东南局、新四军军部为便于从上海输送人员到根据地,在同年3月秘密建立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由杨斌同志担任主任。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新办”开辟了从上海去苏北、淮南的两条地下秘密交通线,陆续安全护送了近1700人,其中有曾山、李一氓、薛慕桥等。掩护了苏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和新四军干部刘炎、邓六金等来沪治病,还为根据地购置了电台设备、医疗器械、药品等。1942年底因“新办”完成历史使命,加之环境日益险恶,党组织决定撤销该机构。现为民宅。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前期位于巨鹿路251号,1941年3月迁至甘世东路兴顺里(今嘉善路140弄15号)。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还设有三个秘密联络点,分别位于延安东路(原爱多亚路)益星商店、重庆南路(原吕班路)一家烟纸店和延安中路(原福煦路)华北煤业公司。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散步 组图 (109)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
传奇人物已离去,这10家花园洋房如今在食色中光影绰绰
看懂上海:东湖路的四个故事
杜公馆探访记(上)
东湖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