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歷史——靜安區志>>道路橋樑
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殖民者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越界修筑7条军路。其中新闸路、麦根路(今淮安路等)、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徐家汇路(今华山路)等4条军路通过境内,连同当年修筑的静安寺路,均为英租界越界筑路之嚆矢。清光绪九年(1883年),英商自来水公司利用消火栓供水,为公用给水站的雏形。民国10年(1921年),境内建成胶州路水库唧站。
20世纪20年代,境内道路网已基本形成,市政和公用事业设施初具规模。日伪统治时期,并无多大变化。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部门对这些设施一般只是维修养护,新建改建很少。由于当年英法租界分割,各成系统,市政设施布局混乱,残缺不全,能力不足。道路网东密西疏,形成东西向为主干,南北向辅之的格局。公用事业设施管网、线路互不贯通。市政和公用事业设施陈旧落后。境内陆势低洼,地面高程2.5米左右,排水设施不配套,标准低,积水严重。道路曲折狭窄,路面等级低,瓶颈多,影响交通。棚户简屋地区街坊路多系弹街路、土路、砂石路面,用不上自来水,缺乏路灯。到1949年5月,境内有道路72条,桥梁1座,防汛泵站2座,污水泵站4座。
80年代,新建静安寺人行地道1座,南京西路石门路人行天桥1座,改善了交叉路口人车混流、交通拥挤状况。改建恒丰路桥,拓宽石门二路自新闸路至南苏州路段,初步缓解铁路上海站建成后的车、人交通需要和桥下航运畅通。辟通延平路、武定西路、长乐路、北京西路堵头,拓宽延安西路华山路至乌鲁木齐北路段,新建延安中路、延安西路、华山路3处港湾式停车站。改建里弄、棚户区街坊路,提高路面技术状况,弹街路、土路、碎石路改建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
1992年底,全区共有道路67条,下水道105.6公里,桥梁、天桥、地道各1座,防汛泵站8座,污水泵站4座,水库唧站1处,变电站4座,液化气供应站1座。区内道路密度8.36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2.17平方米。城市道路面积受到城区建筑物及各种公用设施的约束,增长不快,不少道路狭窄;高层建筑、宾馆多,地下各种管线密布,改造困难;排水设施标准低,不配套,下水道陈旧口径小,雨量大时,排水能力不适应,暴雨后积水严重。城市基础设施的能力和容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市、区市政部门及有关方面正在共同努力,抓紧旧区设施改造。随着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水平的提高,随着现代城市高速发展,市政建设的落后状况,将不断地得到改善。
境内的城区建设规划,在租界时期,受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控制,他们各自为政,形成市政建设不统一的格局。上海解放后,市政府开始统一规划城市建设。1979年起,区设立建筑管理科,进行规划管理。1984年起,开始制订区的中长期规划,先后制订七五计划、静安城规划和八五计划。1992年又编制了南京西路现代化建设和旧区改造规划。按照市的总体规划,在20世纪末将静安区建成现代化多功能的商业商务中心城区。
一、道路、桥梁
境内古时是河汊同布的水乡。19世纪中叶,境内有赵家浜、陈家浜等大小河浜10多处,道路的主要格局是由乡间小路环绕农田或穿越村落集镇或循河架桥相连,圩田状况延续到清末民初。河道虽多,无大渡大桥,只有一些圩村之间的渔舟小渡和人行木桥,后俱废于填浜筑路。
清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越界筑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恒丰路桥。20世纪20年代境内道路网基本形成。
1949年5月后,对市政设施进行逐步改造和建设,填浜筑路,埋设下水道。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境内市政设施发展较快。1985年,建立区市政建设公司,进行市政动迁、辟路、拓宽等。区内道路、下水道由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静安工务所管理。桥梁由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工务所管理。雨水泵站由市城市排水管理处西区防汛站管理。污水泵站由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天山污水处理厂管理。里弄街坊路、下水道由区房产局管理。棚户区街坊路、下水道,1986年由静安区小型市政管理养护队管理,1987年改由静安区市政管理所管理。
(一)道路
境内道路辟筑自清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到民国9年(1920年)已有道路52条,总长55830米,基本形成全区道路网。道路东西向27条,长33078米,南北向25条,长22752米,其长度比例约为3:2。东西向多于南北向,这是由于英租界东临黄浦江,北濒吴淞江(即苏州河),南交法租界,只能由东向西延伸扩展后形成的格局。
全区有道路67条,总长63735米,总面积1057513平方米。其中属区管理的主要道路有13条,长19395米,面积444452平方米;次要道路15条,长21299米,面积316233平方米;一般道路32条,长17059米,面积203925平方米。属邻区管理的区界道路7条,长5982米,面积90903平方米。境内组成的道路网络,是市区贯通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
境地越界筑路情况表
1992年静安区道路数量总表  
说明:1.道路分类:
(1)主要道路:市级主干道。包括主要商业区道路;机场、码头、车站的主要通道;文化娱乐中心及历史纪念场所周围的道路;经常有大量公共车辆通行的道路。行车密度为5000辆以上/每昼夜,最小车行道宽度9米以上,路面为高级路面。(2)次要道路:区级主干道。具有与上述主要道路相仿的条件,有中量公共车辆行驶的道路。行车密度为1000~5000辆/每昼夜,最小车行道宽度6~9米。路面为高级或中级路面。(3)一般道路:有少量公共车辆行驶的道路。行车密度在1000辆以下/每昼夜,最小车行道宽度4~8米。路面为高、中级路面,个别道路仍有低级路面。(4)街坊路:包括公房里弄、私房里弄及棚户简屋区小路在内,以及不符合上海市地名办公室规定的城市道路标准的路。路面为高、中、低级路面。数量见另表。
2.一条道路上有涉及二个等级时,按所占比重大的一级算。如万航渡路、陕西北路均按主要道路计。
3.1988年9月出版的《静安区地名志》中,共有大小道路72条,除上述三种道路67条外,尚有金家巷东弄,金家巷西弄,康家桥,梅家桥四条,不符合市地名办规定的城市道路要求以及有些因地区改造拆除面除名;还有一条武宁南路原路已废,现已计划开辟新路,仍称武宁南路,北起长寿路接武宁路,南接万航渡路,新闸路北首康家桥附近,长1220米,宽40米,是区内又一新辟南北向主要交通干道。计划1994年动迁,1995年底竣工通车,因目前尚无路,故本表暂不列入。
4.南京西路1912弄,亦称永源浜,西端称梅家桥,原为街坊路,1993年通过旧区改造后改名永源路,现尚未定型无资料。
1992年静安区区界道路(由邻区管)数量表
路名
曾用名
属何区
管辖
道路等级
起迄地点区境
(全线)
始建
年份
长度(米)
区境(全长)
路幅宽
(米)
车行道宽
(米)
面积
(平方米)
合计
7条
5982
90903
1
成都北路
成都路、大王庙路
黄浦区
主要道路
延安中路—南苏州路
1905
2023
18.4~7.4
13.5~5.0
24793
2
长寿路
劳勃生路
普陀区
主要道路
万航渡路—安远路(西苏州路)
190O
765(2805)
28.6~14.0
22.0~10.0
15861
3
长宁路
白利南路
长宁区
主要道路
万航渡路—江苏路(哈密路)
1901
623(5540)
17.2~13.0
11.0~9.0
12004
4
长宁支路
白利南支路
长宁区
次要道路
万航渡路—长宁路(秀水路)
1942年前
90(576)
14.8
8.6
1301
5
江苏路
忆定盘路
长宁区
主要道路
长宁路—武定西路(华山路)
1905
170(1649)
12.9
8.7
2105
6
长乐路
蒲石路、杜美路、淮河路、刘家弄
徐汇区
次要道路
华山路—陕西南路(淡水路)
1902
1909(3327)
16.3~4.2
10.0~3.0
27904
7
陕西南路
亚尔培路、宝隆路、咸阳路
卢湾区
主要道路
延安东路—长乐路(肇家浜路)
1911
402(2361)
19.9~15.3
11.7~9.0
6935
1、主要道路
南京西路 同治元年,由英租界上海跑马场股东出资越界向西辟筑一条跑马道,通向静安寺,长2英里。同治五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此基础上修筑成第一条西式马路。英译涌泉路,华名静安寺路。民国10年,又往西延伸辟筑至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民国34年,改名为南京西路。静安寺门前路中央有“天下第六泉”(即涌泉)古井一口,占去不少路面。英商电车公司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铺设的有轨电车铁轨,1963年南京路全线拓宽改建时,拆轨拓路。1966年填没涌泉。境内南京西路全长2927米,宽21.25~66.47米,其中车行道宽12.86~19.94米,面积82263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路跨静安、黄浦两区。静安区路段东起成都北路,西迄延安西路,与沿线干道相交连接的有16条。南京西路是贯穿市区交通运输的主要干道。1985年,在上海展览中心后门铺设长230.5米,宽6~14米,面积1698平方米的彩色人行道板。1987年,上海电视台门前又铺长144.5米,宽3.6~3.7米,面积469平方米的彩色人行道板。1986年5月,在石门路工家厍五叉路口,建有全长185.02米的人行立交桥,是当时国内最长的跨越路口最多的人行天桥,缓解了交通紧张、人流拥挤的局面,确保交通安全。
北京西路 跨静安、黄浦两区。静安区路段东起成都北路,西至乌鲁木齐北路愚园路。长2734米,宽20.98~27.15米,其中车行道宽14.09~19.55米,面积72086平方米。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市区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之一。光绪二十二年辟筑,初名爱文义路,东段称平桥路,光绪三十二年,卡德路(今石门二路)至赫德路(今常德路)段铺筑石子路面。民国3年时,路段东起派克路(今黄河路),西至赫德路(今常德路),赫德路以西尚未辟通。与寺浜路(今慈溪路)相交处为河流(寺浜),上架桥(中寺浜桥),沟通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民国11年,延筑到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民国32年,更名为大同路,其时,慈溪路已填浜筑路,桥废。民国34年,始称今名。1952年,改建北京西路胶州路口安全岛(街心花圃)。1953年,成都北路至泰兴路段,西康路至常德路段;1954年,成都北路至大通路(今大田路)段;1959年,大通路(今大田路)至江宁路段;江宁路至西康路段;1962年,石门二路至张家宅路段;不断进行拓宽改建,升高路面,拆除“瓶颈”房屋。1963年,为了行车安全,拓宽改建并拆除英商电车公司在光绪三十三年铺设的赫德路至卡德路的有轨电车铁轨,改驶无轨电车。1974年,常德路至胶州路段;1977年,成都北路至石门二路段拓宽改建。为改善万航渡路和愚园路口道路阻塞交通不畅,1990年3月,辟筑北京西路西端万航渡路至乌鲁木齐北路段,新路长169米,路幅宽24.5米,车行道宽1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排φ600毫米雨水管170米,φ450毫米污水管109米,由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江湾工务所施工。堵头辟通,共动迁10家单位,居民101户。辟通前车辆向西必须绕道,由北京西路万航渡路口折南至万航渡路愚园路口,长194米,再由此折西沿愚园路至乌鲁木齐北路口,长258米,两段共长452米;辟通后由北京西路万航渡路口向西直插乌鲁木齐北路愚园路口,仅长169米,比原路线缩短283米。既解决愚园路蛇形瓶颈交通拥挤阻塞局面,又提高交通车辆运输效益。
延安中路 清宣统二年辟筑,石子泥土路面。因有北长浜位于路南,故以浜得名,称长浜路。为当时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之界路。民国3年填长浜扩路,民国5年完成。民国7年,成都路(今成都北路)至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段铺筑沥青路面。民国9年,改称福煦路。民国32年,改称洛阳路。民国34年,更名为中正中路。1950年,更名为延安中路。延安中路路面宽坦,车辆频繁。民国36年,上海市工务局因海格路(今华山路)至威海卫路(今威海路)原沥青路面太薄,新铺沥青砂3~5厘米。1958年,陕西北路至常德路段改建路基路面。1963~1964年,威海路至华山路段进行改建翻挖,新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砌预制水泥混凝土板,铜仁路至华山路段,平均升高15厘米,威海路至铜仁路段,平均升高74厘米。1975年8月,成都北路至陕西南路翻挖改建。1985年,静安工务所在威海路至铜仁路北侧、上海展览中心前门,铺设长320米、宽7.5米、面积2311平方米的彩色人行道板。1990年,为迎接第十二届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在茂名北路至陕西北路段、上海仪表局东侧,新辟长55米、宽4米的港湾式停车站。区内路段东起成都北路接延安东路,西至华山路接延安西路。长2166米,宽21.42~48.06米,其中车行道宽14.01~35.46米,面积54783平方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路两侧种植悬铃木,是市区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之一。
延安西路 宣统三年,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浜筑路,初名长浜路。其时,仅今乌鲁木齐北路以东一小段,民国7年,向东与海格路(今华山路)以东的长浜路接通,向西至忆定盘路(今江苏路)。英译路名大西路。民国19年修筑成沥青路面,沿路两旁陆续盖起平房,并营建花园住宅,开设商店工厂。民国32年,更名长安路。民国34年,易名中正西路。1950年,改名延安西路。延安西路在区境西南部。是市区东西向交通运输的主要干道之一。区内路段东起华山路接延安中路,西至镇宁路。长767米,宽18.2~52.62米,其中车行道宽11.12~44.82米,面积25322平方米。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为迎接亚运会,华山路-乌鲁木齐北路段拓宽,国际贵都大酒店门前新建港湾式停车站。
石门一路 同治八年筑,初名同孚路。民国6年,称晏芝路。民国32年10月,更名为正阳路。民国34年,更名为中正北一路。1950年,更为今名。南起延安中路接瑞金一路,北迄南京西路接石门二路。长786米,宽18.3~19.3米,其中车行道宽11.05~12.00米,面积15920平方米。1985年,道路大修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石门二路 清同治八年辟筑今南京西路至新闸路段,名卡德路。光绪十七年,铺成石子路面。民国15~18年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民国32年,更名为嘉定路。民国34年,更名中正北二路。1950年,更为今名。新闸路至南苏州路段原是麦根路之一段,民国32年,称淮安路。1959年,改称石门二路。1986年,为配合铁路上海站兴建,新闸路以北路面拓宽为46米。该路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南苏州路接恒丰路桥南堍。长876米,宽14.74~18.66米,其中车行道宽10.25~12.35米,面积25476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常熟路 光绪二十七年,填朱丝浜辟筑,跨静安、徐汇两区。是法租界越界筑路之一,初名善钟路,民国32年,更为今名。区内路段北起华山路,南至长乐路,长311米,宽21.66~24.90米,其中车行道宽12.79~14.90米,面积6079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华山路 跨静安、长宁、徐汇三区。同治元年,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由美籍人华尔率军队辟筑的军路之一,初名徐家汇路。民国3年,法租界当局扩建此路南段,遂成华界与法租界的界路。西南段是沥青路面,东北段是泥结碎石路面,20世纪20年代末铺筑沥青路面。民国9年,更名海格路。民国32年,更为今名。区内路段弯曲。北起愚园路,初辟时与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起点均为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至常熟路折西至长乐路,长1576米,宽16.22~34.30米,其中车行道宽9.45~21.22米,面积30993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983年2月,为改善静安寺地区的人车分流、交通拥挤状况,在南京西路北侧建造人行地道,全长27.05米,是全市最早的过街人行地道。1985年,常熟路至乌鲁木齐北路铺设800平方米彩色人行道板。1992年,延安中路至常熟路段东侧辟筑港湾式停车站。
万航渡路 同治元年辟筑,是英殖民者为镇压太平军而越界辟筑的军路之一。其时从静安寺起沿华界筑至梵皇渡(今曹家渡附近),名极司非而路。光绪十七年铺成石子路面。民国2年,向西延伸,道路起迄成今之规模,与今新闸路、镇宁路相交口附近有两条小河浜与该路相交,上架小桥,周围是乡景,有首歌谣是当时路况的写照:“小雨赤脚,大雨成河,蚊蝇成群,盗匪横行。”民国32年,更名为梵皇渡路,1964年,改称今名。静安区路段南起愚园路,北至长宁路与长寿路的衔接处。长2027米,宽15.07~21.65米,其中车行道宽8.78~13.90米,面积34585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江宁路 光绪二十六年辟筑,初名戈登路。民国32年,更为今名。是区内南北向的主要干道,路面宽度不一,瓶颈较多。1959年以来,为适应运输需要和确保行车安全,道路分段大修拓宽。区内路段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安远路。长1694米,宽15.3~24.8米,其中车行道宽9.89~16.1米,面积43059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985年,在南京西路至北京西路道路大修同时,在梅龙镇酒家分部门口,铺设长6米、宽5米、面积30平方米的彩色人行道板。
陕西北路 民国3年辟筑,南起今延安中路,北端近今康定路。新闸路以南初名西摩路,新闸路以北段称李诵清堂路。民国32年,全路更名为祁门路。民国35年,改为今名。据民国36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载,该路武定路至康定路一段及北近昌平路一段尚未筑通。至1958年,区内路段自延安中路至昌平路段全部筑通,长1669米,宽12.15~16.74米,其中车行道宽8.50~11.32米,面积20473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茂名北路 在区境东南部。宣统二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拟筹建。民国6年《上海南北全市图》已载该路,路段南起长浜路(今延安中路),北至威海卫路(今威海路)。名慕尔鸣路。民国11年,路已向北筑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民国32年,更名为茂名路。民国35年,改为今名。路长644米,宽12.07~14.62米,其中:车行道宽8.60~9.30米,面积7961平方米。1986年,排Ф1050毫米管径的下水道,路面大修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愚园路 宣统三年辟筑,以路东端赫德路(今常德路)口著名园林“愚园”命名。民国3年,路东首尚有小河与之相交,位在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西面。赫德路至极司非而路路段已形成,但未标路名,路西端止于今镇宁路附近。民国7年,区内路段起迄成今之规模。1963年,胶州路至常德路段路面升高。1966年,华山路至镇宁路段道路改建,清除人行道阶梯双层踏步侧石,疏浚沟槽。1967年,乌鲁木齐北路至镇宁路段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1979年,胶州路至华山路段整修道路和下水道,雨、污水分流,垫高人行道斜坡。
区内路段东起常德路,西至镇宁路,长1218米,宽15.23~18.49米,其中车行道宽9.92~10.95米,面积31452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成都北路 光绪三十一年辟筑。位于区境东部,与黄浦区接壤。路段昔为陈家浜。北端先填筑成大王庙路。光绪三十一年前,被公共租界工部局接管,称成都路。民国3年,自南苏州路到今凤阳路,今江阴路至延安中路两段筑成。民国25年,全路贯通。民国35年,改称成都北路。南起延安中路接成都南路,北至南苏州路,长2023米,宽7.4~18.4米,其中车行道宽5.3~13.0米,面积24793平方米。除南京西路至凤阳路一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外,余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1995年9月建成的南北高架成都路段
成都北路建成较早,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尚存多处地段瓶颈,双向行车困难。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需要,1993年上始,辟筑成都路高架道路。静安区范围长2.1公里,道路走向基本上在原成都北路基础上拓宽取直并架设高架道路。1993年7月28日开始动迁,动迁居民2512户,单位189家。11月24日开工建设。1994年,主体高架框架结构全线贯通,1995年,全线建成通车。是市区首条条南北向的重要快速干道。
2、次要道路和一般道路
境内有15条区级主干道列为次要道路,这些道路的行车密度每昼夜在1000~5000辆之间,仅次于主要道路。其中东西向7条,南北向8条。道路总长度21299米,面积318233平方米,平均路宽在16米左右。
一般道路是指公共车辆行驶少,每昼夜行车密度在1000辆以下,路幅较窄,有的路面级别较低的道路。境内共有一般道路32条,其中东西向18条,南北向14条。
1992年静安区主要道路一览表
路名
曾用名
始建
年份
区境范围(全线)
起迄地点
区境范围(全长)
长度(米)
宽度(米)
面积
(平方米)
路幅宽
车行道宽
小计
13条
19395
444452
1
南京西路
静安寺路、涌泉路、西靶子路
1862
成都北路(西藏中路)-延安西路
2927(3866)
66.47~21.25
19.94~12.86
82263
2
北京西路
爱文义路、大同路、平桥路、林荫路
1896
成都北路(西藏中路)-愚园路
2734(3502)
27.15~20.98
19.55~14.09
72086
3
延安中路
福煦路、长浜路、洛阳路、中正中路、孟纳拉路
1910
成都北路(金陵西路)-华山路
2166(2300)
48.06~21.42
35.46~14.01
54783
4
延安西路
大西路、长安路、白安福路、中正西路、拿拉物生路
1911
华山路-镇宁路(虹桥路)
767(4950)
52.62~18.20
44.82~11.12
25322
5
石门一路
同孚路、正阳路、晏芝路、中正北一路、晏玛太路
1865
延安中路-南京西路
786
19.30~18.30
12.00~11.05
15920
6
石门二路
卡德路、嘉定路、中正北二路北端为原麦根路之一段
1869
南京西路-南苏州路
876
18.66~14.74
12.35~10.25
25476
7
常熟路
善钟路
1901
华山路-长乐路(淮海中路)
311(716)
24.90~21.66
14.90~12.79
6079
8
华山路
海格路、徐家汇路
1862
愚园路-镇宁路(衡山路)
1576(4320)
34.30~16.22
21.22~9.45
30993
9
万航渡路
极司非而路、梵皇渡路
1862
愚园路-长寿路(长宁路)
2027(4831)
21.65~15.07
13.90~8.78
34585
10
江宁路
戈登路
1900
南京西路-安远路(宜昌路)
1694(2594)
24.80~15.30
16.10~9.89
43059
11
陕西北路
西摩路、李诵清堂路、祁门路
1914
延安中路-昌平路(宜昌路)
1669(2460)
16.74~12.15
11.32~8.50
20473
12
茂名北路
慕尔鸣路、茂名路
1917
延安中路-南京西路
644
14.62~12.07
9.30~8.60
7961
13
愚园路
田鸡浜路、峨嵋月路
1911
常德路一镇宁路(长宁路)
1218(2775)
18.49~15.23
10.95~9.92
25452
1992年静安区次要道路一览表
路名
曾用名
始建
年份
区境范围(全线)
起迄地点
区境范围(全长)
长度(米)
宽度(米)
面积
(平方米)
路幅宽
车行道宽
小计
15条
21299
318233
1
乌鲁木齐
中路
麦琪路、迪化中路、地丰路南段
1911
华山路-长乐路(淮海中路)
190(881)
1555~15.32
9.12~9.10
2403
2
乌鲁木齐北路
地丰路、迪化北路、田丰路
1911
万航渡路-华山路
1028
27.70~12.39
14.20~8.60
13194
3
凤阳路
白克路
1901
石门二路-成都北路(西藏中路)
468(1398)
13.00~12.35
8.66~8.02
4748
4
西康路
小沙渡路
1901
南京西路-安远路(宜昌路)
1821(2811)
16.00~15.25
9.98~9.70
28770
5
安远路
槟榔路
1911
长寿路-西苏州路
2003
16.95~11.98
10.15~8.04
26195
6
余姚路
星加坡路
1907
康定路-西康路
1673
18.61~14.65
10.50~9.50
25478
7
威海路
威海卫路
1901
延安中路-成都北路(黄陂北路)
1324(1735)
25.65~16.54
14.08~10.02
26008
8
胶州路
1902
愚园路-安远路(长寿路)
1600(1868)
18.34~15.47
10.22~9.65
23847
9
铜仁路
哈同路
1909
延安中路-北京西路
659
16.84~12.29
12.25~6.68
9240
10
泰兴路
麦特赫司脱路、麦根路
1862
吴江路-西苏州路
1125
15.51~12.30
9.03~7.67
12070
11
海防路
1908
余姚路-西苏州路
1039
18.75~6.02
10.02~3.52
14496
12
常德路
赫德路
19世纪后期
延安中路-安远路(宜昌路)
2065(2811)
30.12~500
25.22~3.45
26397
13
康定路
康脑脱路
1906
万航渡路-泰兴路
2852
17.52~12.84
10.25~9.00
53479
14
富民路
古拔路
1913
延安中路-长乐路(新乐路)
565(625)
15.65~15.40
9.30~9.20
7533
15
新闸路
1862
万航渡路-成都北路(西藏中路)
2887(3855)
28.04~9.16
21.30~6.02
44375
1992年静安区一般道路一览表
1
路名
曾用名
始建
年份
区境范围(全线)
起迄地点
区境范围(全长)
长度(米)
宽度(米)
面积
(平方米)
路幅宽
车行道宽
小计
32条
17059
203925
l
人和街
竞华路、人和路
1937
安远路-海防路
279
8.50~4.50
7.20~3.50
1723
2
大田路
大通路、水门汀路
1909
南苏州路-凤阳路
849
13.00~9.20
8.60~6.00
8319
3
大沽路
新大沽路、老大沽路
1898
石门一路-成都北路(黄陂北路)
425(841)
13.90~13.3O
9.50~8.80
5438
4
万春街
金司徒庙街
1937
康定路-万春街206弄
420
6.00~4.20
4.30~3.30
2052
5
山海关路
1905
1906
石门二路-成都北路(新昌路)
523(740)
12.70~7.60
8.70~6.30
6266
6
昇平街
昇平街
20世纪40年代
茂名北路-升平街91号
251
12.80~8.80
8.90~5.20
2616
7
巨鹿路
巨籁达路、钜鹿路
1907
常熟路-陕西南路(金陵西路)
1047(2239)
17.00~15.60
9.60~8.90
16535
8
句容路
马崎路
1917
安远路-海防路
297
12.50~3.70
7.00~2.50
1844
9
西苏州路
麦根路、淮安路
1862
泰兴路-安远路(莫干山路)
716(2603)
13.00~11.50
10.00~8.60
8826
10
安义路
安南路、安源路、威海卫路西段
1914
常德路-铜仁路
264
20.00~15.60
9.90~9.80
4059
11
延平路
1922
余姚路-延平路1号
782
16.10~14.90
10.10~9.90
12505
12
张家宅路
1931
北京西路-张家宅路145号
250
6.40~5.00
4.40~4.20
1510
12
吴江路
斜桥弄、纳物巷、西石家浜
1894
茂名北路-青海路
562
14.00~9.50
10.50~6.30
5922
14
奉贤路
麦边路
1932
江宁路-奉贤路1号
168
12.40~12.30
8.80~8.40
1873
15
武定路
1925
石门二路-延平路
1650
16.10~14.00
10.00~9.40
21062
16
武定西路
开原路、开纳路、武定路(西段)
1911
江苏路-万春街
814
17.00~8.00
9.50~6.10
10541
17
昌化路
东京路、归化路
1908
新闸路-安远路(昌
lll2(2055)
15.60~6.20
9.50~2.00
8278
18
昌平路
1922
西苏州路-昌平路990
1654
17.30~8.30
11.40~6.90
27665
19
和平路
1920
南京西路-愚园路
109
5.20~4.70
3.20~1.90
527
20
青海路
1905
南京西路-青海路105
237
12.50~12.40
8.50~8.30
2108
21
赵家桥路
1917
常德路-胶州路
224
5.50
5.50
1232
22
南苏州路
西苏州路
1908
石门路-成都北路
559(3054)
13.00~9.00
8.60~7.00
5750
22
南汇路
麦吉司梯克路、大华路
1932
南京西路-北京西路
233
12.30~12.00
9.00~8.50
2448
24
南阳路
南洋路
1906
陕西北路-铜仁路
472
12.40~10.00
8.70~8.50
5471
25
长寿支路
20世纪30年代
长寿路-长寿支路104号
189
7.00~5.00
4.20
945
26
顺德路
1926
石门二路-顺德路
109
16.00~7.90
11.40~5.90
1157
27
淮安路
麦根路
1862
江宁路-西苏州路
465
12.00~11.20
8.00~7.20
7574
28
康定东路
麦根路、淮安路
1862
石门二路-泰兴路
341
20.90~12.90
14.00~9.00
6433
29
慈溪路
池浜路
1932
北京西路-新闸路
417
11.60~9.40
6.00
4412
30
新丰路
拉皮路、新化路、荔浦路、莱浦路
1922
西康路-人和街
129
15.60~7.30
9.80~6.00
1254
31
镇宁路
1938
华山路-万航渡路
1284
17.20~8.80
9.50~6.10
14824
32
襄阳北路
劳尔登路、劳尔东路、淳化路
1918
巨鹿路-长乐路
228(631)
15.60~15.30
9.30
2756
3、街坊路
棚户区街坊路 境内棚户简屋地区多泥石小路。上海解放后,为改善环境条件,逐步辟建街坊路,但路面结构除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外,仍多为泥结碎石、弹街路面。改革开放以来,分期分批进行路面、下水道整修改建。1987年,成立区市政管理所,进一步加强棚户区街坊路管理养护,改善和提高路面技术状况,路面基本改建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小莘庄棚户简屋区,上海解放后填平臭水浜,辟建弹街街坊路。1985年,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路况,改善了环境条件。太平里,人口密集,住房98%为简屋,1949年为弹街路面,1984年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网布的人行道均铺筑水泥混凝土板。
里弄街坊路 境内多新式里弄,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建工房新村,建房同时,修筑了里弄街坊路,由区房产局加强管理养护,有计划地进行整修。1980~1991年,共改建路面255787平方米,现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较好。愚园路361弄(愚谷村),属新式里弄房屋,被定为外宾参观点。由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年久,呈破旧且积水。1982年,进行路面大修改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无积水,主弄两侧种植花木,外观舒畅,整弄格调较高。万航渡路175弄,因层建房单位施工后遗症和弄内进出车辆较多,致使路面和下水道损坏,路面不平,污水满溢。1991年,由愚园房管所和上海警备区司令部联建,军民合作,翻修路面和下水道,如今弄内路面平整,下水道畅通,被誉为“军民友谊之路”。
1992年静安区街坊路数量表
管理单位
条数
总长度
(米)
总面积
(平方米)
路面结构类型(平方米)
水泥
沥青
弹街
其他
合计
1492
167831
664263
622711
24008
13934
3610
1
市政管理所
127
17816
50135
19840
21666
7996
633
2
华山房管所
112
13382
67906
67906
3
延中房管所
129
15946
70748
70568
180
4
武定房管所
93
15767
51636
45209
5238
1189
5
江宁房管所
150
12538
53219
50670
1332
1217
6
愚园房管所
124
14974
65672
65672
7
康定房管所
174
14929
57742
56972
770
8
张家宅房管所
183
18279
69796
69796
9
余姚房管所
64
9220
46825
46051
688
86
10
万航房管所
125
8592
31099
30847
240
12
11
威海房管所
211
26388
99485
99180
305
(二)桥梁
境内历史上是圩田水乡,纵横河道甚多,但均为小河浜。19世纪60年代起,逐年填浜筑路,迄今已全部消失。过去的小河、浜、浦之上均修筑过一些小木桥,随着时代变迁,陆续拆除,现已荡然无存。仅存留下一些河、浜、桥名作为现在的路名或地区名称(如姚桥浜、田鸡浜、康家桥、赵家桥等)。现流经静安区的河道仅剩1条作为与闸北区界河的苏州河。因其四通八达,并经过多年养护改善,尚能发挥交通运输能量,各种船舶(60~100吨)往返穿梭其间,在上海市的内河航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境内1631.33米苏州河段,曾设有多处桥梁和船渡。由于种种原因,境内船渡早已全部停航。现沟通两岸的交通工具,仅剩由南岸石门二路通往北岸恒丰路的恒丰路桥一处。1983年2月,建成静安寺人行地道。1986年5月,建成南京西路石门路人行立交桥。 1、恒丰路桥
恒丰路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系粤商沈镛、祝承桂、浙商钱康荣等集资建造的木桥,初名汇通桥,俗称新大桥,因南岸有舢舨厂,又称舢舨厂新桥。桥南接麦根路(今石门二路和康定东路),故亦名麦根路桥。原桥初建为3孔木桥,南孔跨径105英尺(32米),系一木桁架桥,北端2孔共长66英尺(20.12米),系承梁式木桥。桥面宽25英尺(7.62米),西侧设单向人行道,宽5英尺(1.52米)。南台为桩基重力式桥台,中一墩(支承木桁架之北端)为双排架墩,中二墩(支承相邻二小孔木梁)和边墩(北岸墩)均为排架墩。该桥于光绪三十一年竣工。因年久失修,于民国3年(1914年)7月6日坍塌。
原桥坍塌以后,每日早晚来往过河的数千市民,惟赖渡船济渡,危险殊甚。因牵涉到辖权问题,多次经闸北华界集资9000余两银子与公共租界当局洽议,双方共建新桥。于民国3年设计,民国5年施工,民国6年1月竣工。重建的正桥与光绪三十一年建造的桥型结构完全一样。在重新建桥前,在上游15~20英尺(4.57~6.10米)处搭建中孔63英尺(19.20米),边孔(南3孔北5孔)21~30英尺(6.4~9.14米),9孔全长250英尺(76.20米)临时人行木桥,以便施工和行人船只交通。该重建桥复于民国16年7月23日桁断桥坍。
为维持车辆、行人交通的迫切需要,民国16年即在原桥断坍的南孔桁架下,增设2个木排架,并将原木珩架加固修复,于9月10日恢复通车,随即正式定名为恒丰路桥。抗战期间,桥被日伪拆除,南北交通又告中断。
抗战胜利后,沪市渐复旧观,独闸北一隅荒凉如故。闸北与市中心的市民往来,不得不绕行苏州河其他桥梁。当时,上海市政府工务局有鉴于此,于民国36年2月重建永久性恒丰路桥,民国37年3月,竣工通车。桥全长52.7米,宽17米,是一座上部为5孔10米钢筋混凝土T型肋板梁,梁底标高为5.42米,下部桥台为混凝土重力式桥台,台高6.3米,每台基桩35根,长16.8米,桥墩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桩,每墩12根,长22.9米。桥梁载重20吨。但因净空偏低,涨潮期间船只无法通过,枯潮时又受吃水所限,妨碍航行,造成大量船只抢潮行驶,加之净跨过小,又处于河弯地段,水流湍急,极易发生横船、闷桥、翻船、撞桥事故。
上海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铁路上海站建设,恒丰路桥和两岸道路的路幅及线型,已远远不能满足车、人交通流量的需要。因此,市政府决定重建恒丰路新桥,作为铁路上海站的同步配套工程之一。
1987年12月新建的恒丰路桥
新建的恒丰路桥,位于老桥下游(东侧)约34米处。主桥为3孔(30米+55米+30米)箱型现浇三向预应力连续梁,梁最低处标高7.1米。主桥边孔跨越两岸光复路和南苏州路设车行立交,桥下净空4米,以解决原有道路横向通车。在主桥南北两岸各设4孔20米预应力板梁作为引桥,引桥纵坡3%,与主桥以竖曲线连接。桥全宽为29米,其中车行道为23米。下部构造设有桥台2座,主桥墩2座,引桥墩8座,均为钢筋混凝土桩承台(墩)。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桥梁全长275米。建筑总造价(包括附属工程)为1884.86万元。于1986年6月13日开工,1987年12月20日竣工。在恒丰路桥修建过程中,动迁居民344户,商店、单位31家。
恒丰路桥重建后,新桥两端道路亦随之改善,线型取直,路基提高,路面加宽,路幅宽增为40米。其中快车道16米,两侧各设慢车道5米,绿化带2米,人行道5米。道路施工总面积7625平方米。其他附属工程还有防汛墙34米,驳岸323米(包括基桩102根),埋设各种水管903.5米。民国37年所建旧桥1座于1989年7月拆除。
2、人行立交桥(天桥)
位于区境东部南京西路石门路口,是上海众多的人行立交桥中最长的1座,也是当时国内最长的人行立交桥。它跨越石门一路、石门二路、凤阳路和两跨南京西路,共5个交叉口,在上海人行天桥中是跨越路口最多的。于1985年12月24日开工,1986年5月底建成。全长185.02米,桥宽4米,桥下净空5.44米。造价177.55万元。
天桥上部构造为梯形薄壁箱梁钢结构,内设纵肋和横隔板,平面呈“S”形,用2个半径为26.5米和18.92米的曲梁,中间由一直梁联系,人群荷载为400公斤/平方米,桥中段并设有2个对称的2米半径的半圆形眺台,供行人休息、观景,桥面用钢筋混凝土铺装。下部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圆锥形钢管立柱桥墩8根,桥墩下部用橡胶支座与基础相铰接,墩柱与梁为固接。上下共设钢扶梯7部,宽2.5米和3米,其中双梯4部,单梯3部,扶梯中部均设转折平台。
桥面、平台、扶梯踏步面层用彩色霹雳砖铺砌,栏杆、扶梯扶手用黄铜管,管线全部安于梁内,并设有路灯、交通讯号和自动控制等电缆。立交桥的栏杆、桥面、扶梯的色彩搭配协调、优美、壮观,点缀了繁华的王家厍地区,使街景增色。
天桥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设计院设计,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施工。该项设计曾得奖,吊装方案颇为先进、科学,深得行家好评。
3、人行地道
位于区境西部静安古寺西侧,在繁华的南京西路、华山路交叉口北侧。全长27.05米,净长21.3米,宽5.4米,净宽4.2米,净空高2.4米,洞顶车辆荷载汽20挂100,人群荷载400公斤/平方米,设计人流每小时6700人。1982年11月17日开工,1983年2月9日竣工,是全市建造最早的过街人行地道。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室设计,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处桥梁工务所施工。工程造价47.77万元。
地道平面呈“一”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在路中线处深埋1米,出入口为双向扶梯形式,扶梯净宽2.5米,扶梯转角平台处设铁栅拉门,地面入口处设可关闭护栏,在地道关闭时可开放地面人行横道,地道西北端设有配电泵房。建筑装饰用彩色马赛克、磨光大理石、花岗石贴面,地面铺设橡胶带,地道内采用灯光照明,自然通风,两侧进出口处的花坛内植有棕榈树。地道的建成,改善了静安寺地区的人车混流、交通拥挤状况。點擊進入更多閲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政工程中平缘石和立缘石是怎么区分的?
铜川街道地名的由来,你知道几个?
今年起,河源新市区这4条道路将改造升级!
东营将新建或改造这些道路 市民出行更便捷
市政道路识图,必看必看必看!
闵行区这5条公路将进行大修,涉及多个地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