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歷史文化古跡——河南濟源大明寺(一)【圖文】
 
        大明寺,位于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南6公里轵城镇,西临泥沟河。西汉时期,轵城曾两度封为侯国。大明寺前身是轵侯祭祖的焚修香院。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改建为寺院,名通慧禅院,金末毁于兵燹。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前后用三十年时间进行重修,改称今名。明、清以来,多有修葺。
 
大明寺文保碑

        现存古建筑有山门、中佛殿、后佛殿及左右配殿、僧房等共13座计41间。主体建筑中佛殿建于元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殿身方形,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造,五铺作斗拱,施真昂,殿内平面采用减柱造,建筑纯度高,为河南省现存四座元代单体木结构建筑之一。后佛殿为清代重修,单檐悬山造,殿内彩绘保存较好,色泽鲜艳,是研究中原地区古建筑彩绘艺术的宝贵资料。中佛殿月台两侧有元、明、清碑碣四通。月台前,有千年梭罗树一棵,大可三围。
        大明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在战国和西汉的时候,已经有了轵国,到了吕后元年,封刘昭为轵候,已经成为侯国,刘昭就在自己的城里建了大量的宫殿。大明寺的前身,就是轵侯刘昭用于祭祖的焚修香院。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的兴盛,以及后来佛、道、儒的三教合流,到了宋仁宗时期,作为儒学思想载体的古轵侯宗庙,变成了一座寺院,改建后称通慧禅院。
 
大明寺后佛殿精美的梁架彩绘

        在金朝末年,这座寺院又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劫难。元代刻立的这通《大明恩公勤德之碑》,记录了当年的历史。据碑刻记载,通慧禅院在金朝末年历经战乱,“既罹兵烬,倒为丘墟”。一直到公元1277年,也就是元代的至元十四年,禅院主持总公、恩公开始重修寺院,历时三十年之久,通慧禅院从此更名为大明寺。
 
大明寺前佛殿层层收缩的大梁

        历经风霜雪雨八百年,大明寺,依然屹立于这块古老的土地。寺院内,存古建筑依次为山门、金刚殿、阎君殿、中佛殿、伽蓝殿、僧房、后佛殿等,虽然仅仅十五座四十一间的建筑,但因为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这个寺院的维修和生存,却牵动着河南乃至全国众多古建专家的心。中国遗留下来的彩画非常少,尤其河南更少。可以说河南的彩画是以平方计算的,而大明寺内外梁架和斗拱上通体使用彩画,这在河南是不多见的。
 
大明寺前佛殿直立的承重柱

        大明寺内有古碑多通,其中重要的有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大明院恩公勤德之碑》,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大明寺前殿之记7.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大明寺重建后佛殿碑记》等。寺内还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石狮一对和千年梭罗树1株。现存的最早建筑是建于元代的中佛殿,这也是河南省仅存的、建筑结构纯度极高的四座元代单体建筑之一。历经近千年的风吹雨打,这座蕴含着厚重历史的寺院,随处可见岁月刻下的累累伤痕。
 
大明寺前佛殿精巧的木结构梁体

        山门,面阔三间,硬山灰瓦顶.有斗拱,为明代晚期建筑。山门后天王殿已无存。向北为前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坐落在直壁台基之上,为元代建筑。再向北为后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清代建筑,殿内有精美的梁架彩绘。中轴线两侧还有迦蓝殿、金刚殿、地藏殿、阎君殿等明清悬山式、硬山式或卷棚式建筑。大明寺院内,现存古建筑依次为山门、金刚殿、阎君殿、中佛殿、伽蓝殿、僧房、后佛殿等,虽然仅仅十五座四十一间的建筑。
 
大明寺古轵国历史文化展(第一展厅)

        大明寺中佛殿,建筑手法粗犷豪放,木材使用随意自然,就势而搭,就质而用,体现出鲜明的元代工艺风格。中佛殿是元代的建筑,却更多的继承和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元代的特点,宋代的遗风,跨越时空的建筑风格,是大明寺珍贵的历史价值之一。中佛殿前,千年的娑罗树仿佛在诉说大明寺沧桑的历史,山门两旁,残缺的石狮依稀记忆着大明寺曾经的辉煌。
 
大明寺古轵国历史文化展(第二展厅)

        建造于明代万历年间、在清代嘉庆年间又重新修缮的后佛殿,也具有非常突出的历史价值。后佛殿的后檐斗拱上使用替木,柱头上使用厚而宽的大额方,这些采用袭古手法的建筑工艺非常罕见,是研究明代、清代建筑重要的实物例证。而且,后佛殿的外檐、梁架、檩条、斗拱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各式各样的彩画。
 
大明寺山门

山门简介

山门下部


       中佛殿  
中佛殿为守内主体建筑,重建于元至元年间,单檐歇山造,平面布局为身内单槽,减柱造。整体早期木构纯度极高,手法豪放,艺术构件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中佛殿简介
 
        后佛殿  建造于明代万历年间、在清代嘉庆年间又重新修缮的后佛殿,具有非常突出的历史价值。后佛殿的后檐斗拱上使用替木,柱头上使用厚而宽的大额方,这些采用袭古手法的建筑工艺非常罕见,是研究明代、清代建筑重要的实物例证。而且,后佛殿的外檐、梁架、檩条、斗拱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各式各样的彩画。

后佛殿简介

后佛殿

 
       这棵娑罗树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它又叫七叶树,顾名思义就是每枝叶子有七片小叶。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无忧树下出生,菩提树下觉悟,在娑罗树下涅槃,所以娑罗树是佛家三宝树之一,多种植在佛家寺庙里。

济源大明寺千年娑罗树依然茂盛,遮盖了中佛殿前的大半个院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娑罗树下元代佛殿宋代遗风——大明寺
【原创】济源国宝大明寺
行走长治之-平顺县大云院(五代、清.国3)
河南济源:大明寺
梁架 斗拱怎么看——山西古建筑的群体与个体之晋中篇
一座古寺,让一座古城被看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