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歷史文化古跡——廣東肇慶古城墙【圖文】
     
        肇庆古城墙是一座体现宋代汉族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肇庆市区旧城区。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故又称为肇庆宋城墙。是肇庆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有肇庆小万里长城之称。
 
 
        宋代的肇庆古城墙,其城墙一共开有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因此在城墙的周边有四个名称分别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的公共汽车站。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现古城墙周长2801.2米,其中东段403.4米、西段376.9米、南段992.3米、北段1028.6米。城墙宽8米至18米,两边砌砖,中间填土,砖墙厚60厘米至120厘米。城墙外围有28个突出的敌台。城砖有9种不同的规格,是历史上多次修葺的见证。当时为御敌兵,筑土墙,规模“仅容廨宇”。城墙历代有扩大和修整。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郑敦义将土城扩大,筑为砖城,开4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4门之外各有半月形子城,称月城。月城各开一门,称廓门,月城之上各有小楼一座。城墙四角亦各有角楼一座,北城墙西段有披云楼,南城墙东段有文昌阁。城上有空心炮台6座,小炮台17座,兵房13间,城外有濠堑,城内有内濠。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江西行省郎中摄府事黄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明成化年间,又先后6次修葺,增加了串楼810间,加厚了城墙厚度,并刻了四门石匾额,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明清以来,先后10多次修整,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崇祯十四年(1614年),肇庆府总督张镜心将墙体增高3.5尺,改建4门月城。清顺治八年(1651年),总兵许尔显,知府张之璧增建炮台6座,窝铺148间,水城炮台2所,拆除城墙附近的房屋,增修楼堞等。
 

         史载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反宋,兵锋直逼端州,端州太守丁宝臣因无城墙防守,弃城逃跑,被朝廷撤职。狄青平定侬智高后(1053年),肇庆始筑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郡守郑敦义将土城扩大,筑为砖城,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西",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宋城建成之后,经历250多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作首次修葺。明成化元年(1465年)至清同治十一年的407年间,先后修葺了20次,其中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府李在披云楼护城濠的近濠处增建了楼下砖城堵,加大了部分城墙的厚度。并且刻了四门的石匾额,改东门为"庆云",西门为"景星",南门为"南薰",北门仍为"朝天"。崇祯十四年(1641年)肇庆府总督张镜心主持,对古城作了更大规模的修葺,把城墙增高了3尺5寸,使城墙之高度增至2丈5尺5寸。同时,改建了四门的月城,增筑了城门马路。清代,城墙多次在战火中损毁,为加强城池的防卫。清顺治八年(1651年)总兵许尔显、知府张之璧在城上增建炮台6座、窝铺148间、水城炮台2所,拆除离城4尺以内的房屋,增置修葺楼堞。此后直至民国初年,城池保持完好。
 

         1915年,乙卯洪灾,城垣抵御了洪灾,使城内仍安然无恙。但城垣因此受到损害。1916年,肇阳罗镇守使李耀汉即拨款修葺城墙,浚治东门外的濠道。从1924年至1926年,将城墙上的城门楼、雉角楼、文昌阁、月城炮台,城墙除披云楼段外全部拆低了约7市尺,并填塞城门,修成斜坡以利交通。
宋城内历史上曾有过端州府衙、两广总督府、端溪书院、校场、广济仓和商业街市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肇庆宋城墙差一点被拆除,幸好有个高要人救了它。
【肇庆】古城墙
正定古城墙媲美西安、南京,夜景美哭了!
正定古城墙
留住绍兴古城墙的一点记忆
毁建轮回——中国古城墙的命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