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昱昊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三十四课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六神类方解伤寒》之白虎汤类方。
在本轮课程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对治痞证的二旦类方、对治凉滞证的青龙类方、对治寒饮证的玄武类方。7 b: p1 K) m7 f# M( ^6 c- {
前面学了,寒饮证和凉滞证对“病理性质偏寒”的程度进行了细分,偏寒的程度较轻为凉滞证,较重则为寒饮证。7 u' {) p. Z0 [" y6 T! b+ p' l
上周课后,有同学提问关于“除燥和除烦”的问题。/ _6 O. S9 x- T* r/ X% ]
这里需要注意,本轮课中反复提及的“烦温、燥热”,是根据五证的寒热病理量化标准把“病理性质偏热”的程度进行细分成的,偏热的程度较轻为烦温证,较重则为燥热证。
这就需要把它们与“烦躁”、“烦热”、“口燥渴(口干舌燥)”等症状名词区别开来。
见到“烦热”症状,不见得能辨为烦温证,要参合四诊综合衡量病理寒热的偏重,才能辨之。
若偏热程度较重,则“烦热”症状亦能见于燥热证;若偏热程度较轻,则“口燥渴”症状亦能见于烦温证。
更有甚者,虚寒或阴痞病理导致津液不能上呈的“口干舌燥”症状,还能见于寒饮证、凉滞证、阴痞证等,例如前面讲过的五苓散证。+ W% u/ Z9 W5 b2 m. |* _
“烦躁”症状亦能见于寒饮证或阳痞证,如前面讲的茯苓四逆汤证(本对治阳痞证,可被借用于治寒饮证)。- x5 r/ z7 X) x1 s# u2 {
许多症状都是可以在多种病理下出现的,待会讲到方证条文的时候也会提到,大家亦可自行推衍。
论及对治,烦温证我们要用白虎类方对治,用寒药则太过,应以凉药为主;3 c9 U! A4 ?3 t; n: ^; D. f7 D
若对治燥热证,则需朱雀类方对治,用白虎类方则力度不及。( [+ x* g* @, \. q9 |
以五行而言,白虎为西方金神,先天本温而后天反用凉。% Q+ O: c7 o6 B$ C2 b+ \- k: I+ S2 C2 c
为对治烦温证,白虎类方反用凉药,正合此义,冠名“白虎”名副其实。
白虎类方可以有使药吗?白虎类的“小方”无使药,“大方”则至多有一味使药。(六味药以内的方剂属“小方”,七味药及以上的属“大方”。)( h4 @: G( d  J
“白虎”之名,以及这里的“小”、“大”之数,都源自古代天文学的四神七宿,这些内容在前面的课里已经详细讲述过了,故此不赘述。0 s% F8 i4 D* e; _/ x2 V
接下来看第一个方剂:
【白虎汤】3 t1 p0 r7 J8 ?+ V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A* f4 Y% B1 J$ a. n
此方以白虎为名,有四味药故属小方,我们来解析一下。7 I+ ]8 [, z* a
【白虎汤】0 }: G# _2 S9 {+ t6 v& g7 u' K3 y
汉传经方解析法% V- M( g; A1 O4 w8 O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无. E% Z# {% Y7 y/ O4 H( W
平性药:炙甘草(平)、粳米(平)& S0 M. g7 w0 \6 Y0 ~* f
阴性药:石膏(凉)16、知母(凉)6& ~4 l, p# F' Y# X
凉性药与平性药各2味,方剂整体为凉性,属白虎类方。
四象解析法
君:石膏(凉 酸)16两
臣:知母(凉 甘滋苦)6两
佐:炙甘草(平 甘滋)2两
粳米(平 甘滋)**
使:无/ s  z: h# N) y
石膏性凉,正是对治烦温证的典型药,本方用16两为君。9 p! A1 S( z& Z, h& `0 Z/ E
2味平性的甘滋药能固护胃气,滋养津液而助阴。3 @3 ]% q# ~  m3 |. F* V
接下来看看具体药症:; Q8 `- y# Q  _/ T3 k% x1 M
石膏  凉  酸. q7 t$ D$ }, Q2 ^
《本经》: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知母  凉  甘滋苦! o  o4 v3 h# F  x
《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热,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甘草  平  甘滋
《本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粳米  平  甘滋。2 n: v, @3 }! s) S- f. Y7 W" f; m
《别录》:益气,止烦,止泄。
石膏能除热,适用于烦温证,它的药力能清里也能达表,《名医别录》说它能治“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鬲热”。
石膏主要针对气病,能降逆气、对治热性的喘咳以及惊厥。) f8 r; J# z$ \5 a9 q- Z
烦温气滞造成的腹中坚痛,它也善于对治。
需要注意的是,若热的程度重到了燥热证的地步,仅用石膏这类的凉药是力度不足的,此时需加用寒性药。
知母也性凉,此方中它能协助君药解热、止渴,亦能利水消肿,能对治君药照顾不周的饮病。
阳明病或太阳病烦渴引饮,容易导致胃肠水饮不化,即“水渍入胃”,
水饮内停而与热互结,津液不化,更导致烦渴加剧。. V: Q) ?* c0 G) T3 u" C
水热互结程度不重的,知母能对治;8 ~: d" g5 K) O$ g
若热甚,到燥热证的情况的需要加用寒性药;0 M, p4 n2 N, O$ s
若水饮甚,则需要配伍具有甘淡之味的药物。
佐药炙甘草和粳米,都能甘滋津液。( s) d# |# {6 `! E
甘草人称国老,配伍在方中能起到“和事佬”一般的作用;
粳米更是日常食物,很容易吸收而发挥养胃、生津液之功。& R. z& }7 {" L5 B$ x% K& r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西汉时期随葬的《六十病方》,其所载医方用甘草较为罕见,而用黍米类较多。
用甘草也好黍米类也罢,皆能侧面反映当时对使用佐药固护胃气的重视。
**粳米有多重呢?
《汉书·律历志》记载的一两是一龠黑黍米重量的2倍,而2龠的体积正是1合,
由此可知**黑黍米重量为6两,9 y+ r9 s; O/ n* T, x" z, k
而**粳米的重量亦与6两相差不远,约95g。6 Y* p) u$ H5 n
如今不少学者的研究与测量也证实了这点。" ?9 i& P. f* T  K
现代研究表明,在白虎汤煎煮过程中,粳米还能增大药液浓度使之质地更黏稠,
这利于方中石膏、知母微细颗粒的悬浮,能增加其有效成分的实际服入量。: f  Z# D7 L4 H! O/ E3 E7 ]
接下来说说白虎汤的相关条文。" b" M5 [+ R/ M8 b
65、阳明外证中风,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拟补)
阳明外证,是里病的外在表现,
本质上是表里实热同病,即太阳阳明合病。
白虎汤整体性凉,能清里也能达表,能对治此证吗?
刚刚学过,烦温证它能对治。此证有自汗出,提示其津液很可能还未伤,其热很可能还未至燥热证的地步。% B: V6 `- f) r0 y/ q5 J
临床处之,则仍需详查形候以明辨之。% F: G) I8 k# J
“自汗出”的症状,方中石膏能对治,其味酸以敛化,适宜对治烦温导致的汗泄不收。
188、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宋176)
188、修正:伤寒脉浮涩,此表有热、里有寒,白通汤主之。
此条宋本有错简,《伤寒论类编补遗》参考唐本等进行了修正,应该以白通汤为主去对治。7 g; w  w4 u- @3 E2 t
临床遇到表热里寒的情形,我们要警惕,注意是不是阴阳格拒导致的虚阳外越,+ g( v6 i$ p$ e
我们关联下这个条文看看:0 p2 G; F; F0 K) K1 D# V
2、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宋11)
看前半条,“骨髓”在此指人体的里病位,并非具体指骨内之髓。
这种情况俗称“真寒假热”,会出现阴阳格拒导致的身热面赤、颧红、口渴等热象;
身热却反而想要添衣、盖被,口渴却想喝热水,喝的往往不多,脉大而无力,6 b  M- z  n$ \* o3 u, k
且还能见到腹冷痛、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寒象。! e4 P$ U) k6 N) v
所谓“真寒假热”,其实此证表病位的热症也不见得是虚假的,只是较里虚寒的主病机而言相对次要。
服白通汤后部分此证患者会反应剧烈的,则考虑加用沟通阴阳的使药,
大家可以参考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去理解。
若里虚寒见“下利清谷”症状的,考虑四逆汤证。
若并非阴阳格拒导致虚阳外越的表热里寒呢?! M9 O8 \; x) q, l( M3 L( ]
我们反复强调,还需辨表热的程度、里寒的程度。( z( \, `% Z5 u2 w/ s9 _
若表烦温里寒饮证,可考虑用白虎类方与玄武类方合方对治;% D( [; [& q) t* u7 y
若表烦温里凉滞证,则用白虎类方与青龙类方合方对治。1 b- B9 _4 c( [
若表为燥热证呢?大伙请以此类推。6 g8 {9 [5 s) a) b* b
189、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宋350)
这条则是里病位有热,表病位有寒象。
“厥”字的意思很多,在《伤寒论》中主要有2层意思,. A0 m! D+ ]* z6 S( u' I
一个是就病机而言,指阴阳之“屰”;另一个是就症状而言,指手足逆冷。' d7 x' n( A- ~. i1 T
《说文·干部》“屰,不顺也,从干下屮,屰之也。”
「屰」字,甲骨文象颠倒的人形,经过金文、篆文、隶文的演变写作「屰」,本义是倒逆不顺,是「逆」的本字。
先温习下《伤寒》专论「厥」字的相关条文:; W4 F5 W3 \+ M  L7 a
171、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宋337)
「厥」字在汉代已经产生了多种意思,其中有不少缘自借用而非引申。与医学、病症相关的几个意思,据考证可能缘于「瘚」、「蹶」二字。
汉字六书所谓“假借”,虽不能产生新的文字构型,却能使文字产生新的意思,亦能使其中原本不表义的字符发挥表义的作用。六书“假借”本指“本无其字”的借用,故后人称“本有其字”的借用为“通假”。, Q% i$ A/ W, d8 h& \9 [: {/ H
若按「厥」字本义,「欮」仅作声符而不表义。1 z! A, k2 S  |4 t* H3 [
「瘚」则不然,作为亦声字,它的「欮」既表音又表义。
而「蹶」字,亦作「蹷」,是以「厥」为声符、以「足」为义符的形声字(此字引申义也不少)。
在使用过程中,「厥」字频繁地被借作「瘚」、「蹶」二字,久而久之获得了此二字构形中「疒」、「屰」、「欠」、「足」四个义符的用意;
而「蹶」的本义及部分引申义也被「厥」字“借”得。+ J6 W( s& W* Y- |+ O% U' ?! O
《伤寒》一书用“厥”字,主要与「屰」字符义合;言手足,可看作从「足」字符引申而至的四肢义;言阴阳气,则可看作「欠」字符的引申。6 q& l7 d, @$ z/ b
而唐代王冰补入《素问》的篇幅中那句“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n8 j. M3 N- n, L+ V% w3 o
则可能是从「蹶」字的引申义“竭尽、穷尽”处借用而得,亦可能与「绝」字有关。: _$ t9 t& |0 E5 ^, |/ |8 t+ b
恩师在《伤寒论类编补遗》里还讲了营卫气血不相接续造成的“厥”(晕厥甚至短暂的昏迷),
前文则讲了石膏能对治烦温性的惊厥,& g# Y. x& s! v, h% e) v9 n
此二义则主要与「瘚」有关。
汉代刘熙《释名·释疾病》“厥,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胁也”之说,
亦明显是缘自「瘚」——《说文·疒部》“瘚,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可见在刘熙著书之时,「厥」作此义已然是常态。
晕厥,有「瘚」的气上逆义,也有「蹶」引申的跌倒、昏仆义。8 a) D+ i& G4 m& |$ F
关于《伤寒》中“厥”字的用意,恩师还讲了个很重要的要点,在《伤寒论类编补遗》第165条前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翻书温习一番。- I/ v7 B4 Y  W' \
回到第189条“伤寒脉滑而厥”,
此处「厥」指手足逆冷的症状,也提示我们需辨别是否有阴阳乖逆、寒热错杂的痞证病机。
“里有热”,需要辨热的程度轻重,
轻的可以考虑白虎类方化裁对治;重的,到燥热证了,就需要用寒性药,得用朱雀类方。% u+ f  R$ d' X' u# U* M; o
表里同病,寒热错杂的,得加用温热药,或合用青龙类甚至玄武类的方证化裁对治。$ P4 e- Y5 {/ f( _
此条若仅考虑套用白虎汤原方,则难以吻合寒热病理,
临证尚需审慎。再看下一条:
242、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宋219)
此条讲三阳合病。
其太阳纲病症“身重,难以转侧”很可能是由于太阳病合并外感伤寒,饮停于表而导致的,病理本质上要考虑寒热错杂;( C; |, A- y' e5 c/ Y
少阳纲病症的病理更是寒热错杂、以热为主;
阳明里实热,需要辨轻重,这个反复讲过多次了。7 \$ w1 h& j; `7 ~* Z4 O& d
“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是设举一例,推论误下可能导致的不良症状,
可以参考第427条(宋6)的温病误治来理解。
此句推论的是亡阳汗出而逆冷的后果,提示有里虚寒的病理。8 d+ \: V+ z3 k- C$ P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与这节课最先讲的第65条类似,
有“自汗出”,提示其津液还未严重受损,其热很可能还未至燥热证的地步。, s" `: m- n- Z$ S! b1 ~  X% z
病理上有表里的烦温,亦有里虚寒,/ |, e3 n/ y  Q, K4 x1 P; t) l
考虑用白虎类方加用温热药对治,或合方论治,皆本寒热偏胜、轻重尔。
综合相关条文,白虎汤主要对治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等症。. u! W( {7 n* Y# f1 ^
从药症看它的效用远不止于此,但终归为烦温证所致。" ^' y/ A" ~* d$ L+ M& I
若临床遇到热重至燥热证,则需加用寒药;( Q' Y7 {6 I: q' ?; ?$ |; |) M
若夹杂有虚寒证,则需加用温热药。
接下来讲第二个方剂:% D/ g/ k+ e! s& T, M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 人参(三两) 4 J0 o! p; P6 x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L4 h) c. p9 e$ U4 F  Z- Q
汉传经方解析法$ W7 D) @/ N# T# {# N1 V
三才解析法: {0 m. x) W" }5 ^
阳性药:无5 y$ l8 h" Y: g' k/ y& v: H
平性药:炙甘草2、粳米**8 p  ]6 r. H& M* C
阴性药:石膏16、知母6、人参3. l4 j3 h! L4 @6 u
四象解析法2 w  A4 E6 n8 Q% q2 i
君:石膏(凉 酸)16两8 I# k- o& f+ M5 D
臣:知母(凉 甘滋苦)6两, [2 u- Y1 X6 F
人参(凉 甘滋)3两
佐:炙甘草(平 甘滋)2两
粳米(平 甘滋)**
使:无6 v6 w  f/ F2 D% ]
本方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了3两人参,仍归属对治烦温证的白虎类方。
人参性凉,在此方中作臣药,来看下这味药的药症:
人参  凉  甘滋3 q3 t6 y+ r$ o6 t
《本经》: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味甘滋,能益津液,适宜对治烦温证导致的伤津口渴,能养护胃气。《别录》说它能“调中,止消渴”。
在本方中它主要协助君药石膏对治惊厥抽搐及烦渴引饮,也能加强对胃气的固护作用。. A. `, j, u, d% P& X3 A- z
看下相关条文:' U9 y( x( u7 q8 S% ~
66、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222)% P! j/ W! F6 v, ?& E
67、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168)
68、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169)' F5 E; r0 X% ]6 B9 d
69、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170)4 x6 I% H) E4 e3 i+ K# j
33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26)% s% y/ _: @6 _- e7 V  ?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0 L9 R; h, v& x1 |/ `
统言之,共同点就是烦温证所导致的口干口渴。
津液损伤的程度比白虎汤证厉害,但热邪的程度亦是还未到燥热证,不需要加用寒性药物。
注意第68条的“无大热、口燥渴”,并不意味着燥热证哦,这节课开头专门讲过这个问题的。
总结下,其主要对治的症状为:口干舌燥、大烦渴不解、欲饮水数升,发热或无大热,汗出,恶热,心烦,脉洪大等。
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白虎汤(阳明经热)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6服桂枝汤 大汗出后 大烦渴不解 脉洪大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06:条辨二六至二九,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白虎加人参汤。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四本|温病篇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