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俩孙女双双脱离“黑户”72 岁老人“今年春节心里特亮堂”(新春走基层,双创双服)

本报记者潘超

“今年春节心里特亮堂,比以往哪年都舒心。”坐在自家客厅沙发上,72 岁的赵庆玉老人满足地笑着,“这么多年了,我的俩孙女终于都有了户口,我是真的高兴啊!”

提起过去,赵庆玉深叹一口气,说了3 个字——不省心。

赵庆玉是兴隆县大杖子镇永和堂村人,前些年,他和老伴儿、儿子一起生活,日子不富裕倒也还过得去。生活起波澜,得从儿子赵文国先后和两个贵州籍女子的“纠葛”说起……

“那年,我儿子在外面打工认识了一个女青年杨某,贵州的,领回了家。”赵庆玉回忆道,“俩人没领证,就那么稀里糊涂地过起了日子。1999年,大孙女出生了。我寻思着,赶紧让俩人去领结婚证吧,好给我孙女上户口,万万没想到杨某悄无生息地就离家出走了,之后再也没回来过。”

孩子是非婚生的,当时没能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上户口的事儿稀里糊涂地就搁置了,小学也是“蹭课”似的上完的,之后就辍学在家了。

让老两口没想到的是,10 年后,同样的“戏码”又上演了——儿子在外打工时又结识了一个贵州女青年, 又领回来一个非婚生女孩儿,之后女青年又离家出走了,又一个孩子没户口……

“你不知道,我们老两口的心里多苦。”赵庆玉的老伴儿王大娘接过话,“孙女身上流着我们的血液,拉扯她们长大我们心甘情愿,但俩孩子都没户口,上学、上班、结婚……一层层地可咋办啊?”

俩孩子没妈本来就够可怜的了。2015 年8 月,她们的父亲赵文国又在打工时因意外离世,爷爷奶奶成了她们全部的依靠。

大孙女眼见成年了,想出去打工,拿不出身份证没人要;小孙女上三年级了,再上不了户口难免重蹈姐姐辍学的覆辙。赵庆玉和老伴儿没头苍蝇似的东跑西问,却一直未寻得解决方法。

去年8 月中旬,王大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了兴隆县公安局大杖子派出所,向刚上任不久的所长佟达求助。

“佟所长的一句话让我心里点起了希望,他说公安机关有了关于给无户人员上户口的新政策,让我别着急,说一定帮忙解决。”王大娘告诉记者。

到永和堂村实地了解情况后,佟达开车载王大娘跑了好几趟俩孩子出生时的助产机构,申领了《出生医学证明》;随后,按照程序,带着俩孩子先后到县、市相关部门采集和送检血样,录入到全国DNA 数据比对库中……相关手续俱备后,终于可以填报“疑难户口落户”申请了,又是佟达带着俩孩子奔走,补录了落户手续。

“从佟所长手里接过那个崭新的户口本时,我们老两口都哭得稀里哗啦的了。十几年了,我们等了十几年了。”赵庆玉笑中带泪。

有了户口,大孙女没多久就出去打工了。春节,她用挣到的钱给爷爷奶奶买了礼物。

有了户口,小孙女高兴得抱着爷爷奶奶亲了又亲,她终于可以安心地继续学业了。

赵庆玉说,今年春节,他要说两声“感谢”。一是感谢好人,二是感谢好政策。是这“两好”,成全了他们全家的“一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抗疫作品六辑——大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老干部大学文学班主办
八旬大娘陪“初恋”六十载,一生粗茶淡饭,晚年想带老伴儿逛逛
两个老人的冰火结局
江湖秘术《英耀篇》
28岁女子,结婚4年,育有2个女儿,丈夫不在了,公公说:“你还年轻,孩子我帮你带大,不要你出一分抚养费。” 可谁想,女子断然拒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