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是至今活跃一个“起于汉而形于唐 ”的稀有传统剧种。合阳提线木偶自成一家,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部是靠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空木偶完成的。同时,配合合阳线戏的唱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合阳人称之为线腔,线腔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悲怆苍凉而不是激情,委婉细腻而不失刚烈,颇具秦人秦地的风采和特点。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又称合阳线戏,俗称线胡胡戏。流传于渭北高原的陕西省合阳县及周边地区。合阳提线木偶是中国目前现存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传统戏剧种之一,合阳人把提线木偶戏爱称为“线猴”,也叫“线胡”,“线戏”,或者“小戏”,它是陕西东府特有的一个古老剧种。合阳提线木偶起于汉,而形于唐,繁荣于明清。尤其在明清,流派纷呈,名角辈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并且在合阳提线木偶里早已具备了后来戏剧里的主要行当,生,旦,净,丑。
​线戏的表演方法主要就是提线。表演时,在戏台上搭一高约1.2米左右的长板台,前面用布帐围起,表演时,演员站在布帐后的木台上,手提木偶在帐前表演。提偶的线根据角色不同,分别分为五到十根不等,旦角线最多,除了头,耳,收,腰,脚之外,还有腹及肘,膝等关节处的加线,算下来有十七八根之多,最长的线有三四米,操作难度非常大,。表演时,表演者巧妙地运用提,拔,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悬空通常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的偶人做出走,跑,跳,坐,骑马,坐轿,舞枪弄棒,腾空驾雾,抡水袖,踢纱帽,闪官翅等难易不等的复杂动作,赋予木偶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如旦角的“杨柳腰,步步俏”等。
​合阳线戏艺人都是由本地的农民组成,这些“半农半戏”的农民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搭台唱戏,所以他们的地位并不像传统意识中的“戏子”一样身份卑微,他们都是进的祠堂的农民艺人,在过去的老照片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表演时身穿长袍的身影。
​在合阳线戏的发展史上,历代著名艺人层出不穷,至今还被群众津津乐道。另外,乐于此道的文人墨客参与其中,或边写剧本,或参与剧目,曲目的改写改编,使合阳线戏能紧跟时代的变化,保持了长久的活力。
​线戏的剧目是十分丰富的,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现在的一些老艺人还能唱一二百本。最受欢迎的是“三箱二楼双钗”等。“三箱”指的是《百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就是《摘星楼》,《鸳鸯楼》,“双钗”是《金碗钗》和《双凤钗》。还有一部分艺人们即兴创作的线腔小戏,俗称“捎戏”。语言通俗上口,生活气息极浓。
​“线戏在清末民初的时候还十分流行”,合阳县文化馆的副研究员史耀增先生说:“那时合阳县就有20多个大的社演线戏,而且几乎村村有自己的戏班,乡民们都爱看戏。”解放后,合阳线戏一度辉煌过,但好景不长,和所有其他的传统剧种面临的问题相似,合阳线戏目前也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威胁。
​由于线戏自古以来都是以师徒口头相传的形式传承,现在这种师徒学艺的传授方式已经不在,加之现在线戏市场不好,人才成了大问题。另外,一次外演,至少要演两三场,一个演员只能挣四五十元。情况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演七八场,大部分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两场演出就不错了。演出收入少,逼迫地很多线戏演员转行做其它事了,年轻人也很少有学艺的,合阳线戏面临失传的窘境。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阳提线木偶 百媚佳人满台飞
提线木偶戏发展历史探微
木偶艺术 ——民间艺术常识(二十四)
【天下旅游】诗经合阳
岌岌可危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木偶戏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