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 试论儒家思想与动物世界的迥异
  
     在一个草原上,如果有老虎和狮子,更有兔子、羚羊、梅花鹿、野驴、山鸡、野马等动物。那么请问,如何确保这一草原的和谐安康?我想大家一定会说:只要肉食性动物老虎、狮子等能够遵守规则不随意伤害那些草食性动物即可。

      如此简单的道理,就是道德“立论”的基础,即在一个草原之上,只有强悍的狮子和老虎能够遵守“草原动物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那么草原就是和谐安宁的。无疑,“草原动物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人类社会所说的道德。

      我们知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它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我们也知道,《礼记》也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文集之一。试想,现在我们如果将“刑不上大夫”这句话视作““草原大律法””并用于草原动物界之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草原上永远不会遭到“刑法”处罚的就是草原上的狮子等肉食性动物,相反时时都有可能遭到处罚的却是羚羊、兔子等草食性动物。在此“草原大律法”的“捍卫”之下,连3岁的小孩都能明白:草原动物之间永远充满了“血雨腥风”,永远是没有安宁,永远都是“弱肉强食”。

      由此可见,数千年的中国史,正是儒家思想纵容了中国古人的邪恶,并推动了中国古人“兽性”的大发挥。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正是“置”动物世界和谐相处之“大道”于不顾,却为人类的“兽性的培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疑它成为了人类最邪恶的一套道德体系。由此我们也就彻底明白儒家思想的内涵,即:占山为王者如此强大,我们又怎能以卵击石呢?天下是王者的,我们必须依照王者的意愿建立起满足王者意愿的社会秩序,以便让我们能够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的空间并相互取暖;而后我们再祈求“王者”推行仁政。

      毋庸置疑,儒家思想即为凶猛的肉食性动物为柔弱的草食性动物制定的一部“求生准则”。毋庸置疑,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的本质却是在强权统治体系中弱者对强者的一种一厢情愿下“哀求”;进而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民为本”的思想又是这一“哀求”的思想立论的基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 | 儒家思想
见过“诡辩”吗,儒家思想荼毒千年?放屁!
肉食性动物的致命弱点【寓言】
狮子和老虎谁更厉害
儒家思想值得现在推崇么?
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恶劣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