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杨振宁院士对《易经》的批判值得赞许

刚刚看到关于杨振宁院士对中国《易经》的批判,我非常欣慰,这是因为杨振宁院士真的从“易经”对国人“思维模式”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虽然我也非常的喜欢“易经”,但是,我也在中国人刚刚开始撰写博客的时候,我也曾对“易经”进行过批判。我批判“易经”是因为“易经”中的“阴阳论”和“物极必反”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力,比如“阴阳论”,虽然“阴阳”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是它却导致了我们中国人认为这个世界必须是“阴阳共存”的,换言之这个世界必然是要“善恶共存”的,甚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人还会认为如何突出自己的“阳”,唯有“阴”的存在。再比如“易经”中的“物极必反”,导致了国人在“邪恶”面前总是有一种等待其自生自灭的思想意识,中国最经典的名言就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思想。大家要知道“等待”只能阻碍社会或民族的发展与快速的进步。

中国的一些从事文化研究的人士,动辄以中国古人名人的言论或近代仅仅从事文学的所谓的国学大师的言论来反驳科技界人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甚至还有一些人站在力保自己“饭碗”或力保“自己当下收入不下降”的角度排斥科学家对“易经”的传统文化的批评,甚至还有一些人总是有着一种“夜郎自大”的“个性”,拒绝反思、拒绝批评和自我批评,……岂不知如此行为只能会导致中华民族的发展缓慢。

“易经”是哲学,这一点也不假,我承认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认知是非常的伟大的,但是,我们必须还要看到,人类的哲学体系未必只有“易经”,所以我们应该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去学习其他的一些哲学思想,进而把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其他的哲学思想加以融合,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我并不是说国外的哲学思想就是伟大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加以参考或借鉴,因为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不能忘记我们的唯一目标,那就是要使我们中华民族能够永远的立于世界的前列。

杨振宁院士对“易经”的批判,不管“科学”与否,但是他为中国有识之士开了一个好头,更应该引发国人(特别是从事人文)研究的人士的思考。但愿各位有识之士能够总结“易经”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性格、科学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力,并加以讨论。

                                                                                         (原创-草木青青33)


下面转载网文:

《科学家是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杨振宁痛批<易经>》

传承虞翻、邵雍、朱熹等博大精深的《汉易》、《宋易》以及《理学》传统,是清朝儒学的主流,它对今天的国学影响仍然明显。比如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说:“《易经》是宇宙的真理”。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之智慧;我怀疑《易经》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期留下来的,因为它的科学、哲学道理太高明了”。

然而科学家却不买账,1953年爱因斯坦给斯威泽写信说:“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数学家发明形式逻辑(symbolic logic),和文艺复兴时期发现实验验证法。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如果能才是令人惊讶的”。形式逻辑也叫数学逻辑(mathematical logic)或正规逻辑(formal logic)。

中国传统不注重逻辑

杨振宁也不买账,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批评《易经》对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并在《自然》杂志2005年第1期发表。后面的阐述以杨振宁为第一人语: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归纳起来大概有五种道理:1.中国的传统是入世,而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而不注重抽像的理论架构。2.科举制度。3.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4.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5.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第4项和第5项,我认为跟《易经》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却没有推演法。其中“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都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是向上求整体“像”的方法。可是,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引用明朝徐光启(1562-1633)的话:“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

意思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徐光启又有这样几句很有名的话:“似至晦,实至明,似至繁,实至简,似至难,实至易。”

对第5项,“天人合一”的观念,我认为“天人一物”、“理一分殊”和“内外一理”,起源于《易经》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内,认为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王阳明格竹,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

当然我讲这句话会使得很多人,尤其是研究中国哲学的,觉得我对中国传统哲学攻击得太厉害。我完全没有攻击的意思。“天人合一”的内涵绝不止内外一理,还有更重要的“天人和谐”。天人和谐对于中国的传统影响极大,而且从今天的世界现状讲起来,我们可以问,摒弃“天人合一”而完全用西方的办法发展下去是否将要有天人对立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不过不在我今天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家是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杨振宁痛批《易经》
科学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杨振宁痛批《易经》
国人对《易经》不感冒,西方很多人却奉为经典,难道我们没看懂?
《易经》阻碍科学启蒙?易经专家反驳
杨振宁“跨行”谈《易经》,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杨振宁:中国没能产生科学,《易经》是罪魁祸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