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清牧羊河 悠悠古桥情

清清牧羊河/悠悠古桥情

□箫寒

 

    20121111,我们不知道是什么节日,只知是个星期天,可以到滇池的河道走走看看。上次探寻牧羊河源头看过阿子营以上的一段之后,清澈的河水使我们流连忘返,牧羊河与冷水河的交汇点在哪里?牧羊河上幸存的古石拱桥听说还有几座?我与benmy再次怀着探宝的心情向牧羊河进发。

 

    我们取道茨坝后面的花鱼沟,从双哨岔进一条新修的乡间公路,行至山顶上的一个没有路标的岔路口,只好停车下来观景问路。一辆微型车司机告诉我们:“两条路一条通往小河,一条通往白邑坝子。小河这边远一点,要看风景就跟我走。”我们一时就拿不定主意。其实这两条路我都曾经在数年前走过,只不过那时候的路况很差,再加上当时大雾迷漫什么也看不清,跨没跨过牧羊河都没得印象,然而我还是凭直觉坚持要往左边走,经过一番争执之后还是我犟赢了。

    迤者桥

    果然,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从山顶绕下山谷,在一个叫迤者的村口看到了牧羊河。站在一座铁栏杆的现代桥上面,但见牧羊河弯弯曲曲的河道里流淌着清清的河水。我们沿着河堤往上走,绕过了两道弯,透过茂密芦苇丛,一座石拱桥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走近石拱桥,跑上跑下寻找着拍摄角度。桥畔正在修水泥路面,新修的公路从石拱桥的侧面沿山崖脚向对面的迤者小村延伸,意味着这座古老的小桥已经失去了功能。我们向正在修路的村民采访,他们说,这座依山伴水的古老石拱桥很有些岁数了,过去从桥上下来接着的是几级天然的石坎,只是如今修公路不得不将这天然石坎覆盖。这位老人还对我们说,依山伴水的迤者村自古以来的风水就非常好,站在桥头展望,村后面的山叫凤凰山,弯弯的牧羊河从村子中间流过,灌溉着河边的田地,我们吃的喝的都这清清的河水……

 

    中和桥

    我们望着刚刚打上水泥的公路,显然已经不可能继续往阿子营方向走,只好沿河往下走,好在前面不远处就是中和村。公路的桥头是一个国家级的基本水文站,中和村同样是建在陡峭的山坡上,而新修的公路则在水文站旁搭了一座桥梁,我们只好将车子停在桥头徒步进村,我们向一位在河边钓鱼的老人打听之后,然后兵分两路,我从村子里走,benmy则驾车往前,说好在桥头会合。

 

    我高一脚低一脚地从河堤上绕进村子,沿着一条弯弯的小路,终于找到了中和桥。桥头有一块石碑标明此桥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碑文上得知,这是一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之间的古桥。

    我刚在桥头站定,benmy也赶来了,我们站在桥头往上游望去,只见清清的河水里游动着一群白鹅,再望前看,有一家母女俩正在河中漂洗衣物。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讨论起来:如果严格起来,在河中洗衣物的作法显然不妥,但如果不在河中洗而是在家中洗,这洗涤之水同样会通过各种沟道流入河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将这些村庄全部搬迁,否则就只好让其在流动中自然净化了。

    中和桥算得上是牧羊河上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座,据文物保护碑记载,此桥身全长12米,宽6.2米,矢高6米,我们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几转,感觉似乎比宝象河上的安流桥略微小一点。

    抬头仰望天空,一堵乌云正好遮住了太阳,我们只好走下河堤,一边寻找拍摄角度,一边等等太阳。由于河岸两边芦苇丛生,要想找到一个理想的角度十分困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角度,我索性顺着河堤梭将下去,太阳出来了,河岸两边的白杨树在阳光的照射下透出微黄的色彩,映在河水里的倒影十分漂亮。

    金钟双孔石拱桥

    告别中和桥,我们继续上路,穿过对面金钟村,来到一个岔路口,新建的路标告诉我们,往右边的一条新修好年把的柏油路可以直通小河乡。往前走了几百米的样子就看到一座危桥的标志,一般的桥梁大多能载10吨,而此桥仅标明能载5吨,我们便将车辆停在路边,走下公路一看,哇——双孔石拱桥!

    石拱桥侧面,一位村子里的大嫂正在河中洗衣物,还有一位身背电瓶在拿鱼的农民。趁着太阳露出笑容,我们连忙寻找角度拍照。往上游看,这一段河道还算比较笔直,沿河边的小路往前走不远估计就是中和桥。

    告别金钟村的双孔石拱桥,我们沿着继续往下走。今天的运气真好,一下子就找到了三座石拱桥,云南的石拱桥在古代的建筑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依山伴水就地取材而建。与如今毫无美学价值的许多桥梁相比,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超的造桥技艺。

    回龙村留下一块警示纪念碑

     沿着牧羊河边曲曲弯弯的柏油路,我们绕到了一个叫回龙的地方,透过河岸边发红的树木,我们看到在一片种植的玫瑰丛中矗立着一个残缺的巨碑,碑上的字已经脱落了只剩下二个,依稀看得出是世纪两个字,而且还能分辨出字是我省的一位知名书法家所书。再往下方看,河边上和石碑旁有两幢废弃的房屋,我们向村口一位大妈打听得知,这里曾经火热过一时,可能是老板没有了钱而废弃的。我们走近一看,石碑下面的碑记可以看得出个大概,这里当年曾经以建世纪林为名而建了这个纪念碑,河边上的破房子看着像是一个大饭厅……也许是我们孤陋寡闻,不知当年这里为何而热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里是昆明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不管你打着什么招牌,在这里建些不协调的房屋显然只会是一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好在这一行为已经被制止,强留下的这块残缺的纪念碑算是一种警示吧!

 

    第四座石拱桥在小河

    柏油路走完了,我们继续沿着土路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小河的高枧槽村附近,从河流的流向和山势看,这里就是上一次与浅川网友等摘杨梅的地方,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小河乡所在地。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才发现已经是下午三点,看了许多桥走了不少的路,我们突然感觉到饿了,便找到一家牛肉馆赶紧吃中饭。

      吃完饭出来,我们准备了却多次未看到牧羊河与冷水河交汇的心愿,便急匆匆往回赶。我们将车子停在牧羊河小河段的桥头,往下一看却又意外发现在荒草丛中还有一座石拱桥,很显然,这里的公路修通后,这座石拱桥便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站在公路桥上拍照觉得不过瘾,便走下去继续找角度拍。再一次意外的发现,这座桥与河流走向不是垂直的,而是斜跨过去,但无论怎么看哪怕是斜跨的石拱桥也是美的。

 

    披荆斩棘看两河交汇

    我们曾经多次走过冷水河,一直想看看冷水河与牧羊河的交汇,然而每一次都未能如愿。这一次我们抱定了一定要看看的决心。为了少走冤枉路,我们连续向几位负责维护林木的工人打听,得知两条河的交汇点在三家村,但可以在山上看到见。我们便将车子停在路边上,沿着新植成的树木向下走去,走至一个较高的点,向下面俯视,牧羊河弯弯曲曲的,不仅绕成S型,甚至绕成了几个π字型回头弯。我们远远地看到,弯弯的牧羊河在一片悬崖边绕过一个急弯之后的前面可能就是与冷水河的交汇点,然而,我们无法走下去,就算走下去了也不可能跨得过河。只好折回来开车直接冷水河边,在一个山湾里,我们看到了冷水河的流向,同样是只可以判断出两条河交汇的山势,只好继续上车来到三家村,我们将车子停在村口已经拆除的旧房屋旁边,望着太阳快要落山的样子徒步穿过一处板栗林,朝着一个山头快步跑去。

    越往上爬路越难走,不仅是荆棘丛生,而且有数不清的粘粘果,连同挂在树技上的蜘蛛网,一不小心就整得我们一头一脸的都是,我们顺手摘下根枝枝,边走边刷,只听得被刷落的粘粘果落下唰啦啦的声响。好不容易走到山顶,看到的仍然是两条河交汇的山势。看来已经是无法看到两河的交汇点了,我们只好悻悻地下山。

    回到车前,我们感觉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浑身上下挂满的粘粘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朵花村两座古桥——龙里县北部游之三
天台首次发现马蹄形古石拱桥·台州日报
漫步绍兴
八字桥,横跨绍兴水城的古代立交桥
遇见|千年徽州系古桥
青阳古桥亟待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