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明起源》新论节选 | 古北欧亚人和玉器文化起源新论
注:本文节选自《鹰蛇之夏·文明起源》第三篇第十一章。


古北欧亚人和玉器文化起源

鸟蛇和太阳崇拜文化起源于古北欧亚人,经过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进一步丰富发展并传播到全球各地。玉器最初实际是鸟蛇和太阳崇拜文化的一种载体。玉器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的显著特征,其产生年代久远,与欧亚大陆北方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细石器文化产生和早期古北欧亚黄种人群传播有极大的渊源关系,黄种人生理特征似乎也是为适应寒温带气候而产生的。在1.7万年前的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谷的阿丰托瓦(AfontovaGora)遗址,就发现有最早的类玉璧器物,具有玉器起源特征。大约1.6万~1万年前,存在以克洛维斯- 梭鲁特-阿丰托瓦文化为代表特征的第一波次全球性文化传播现象。这时期传播文化的人群主要是通过发展细石器矛刃枪头猎取猛犸象等大型哺乳动物。在狩猎文化时期,表现为枪头和骨针的发展,从欧亚大陆传播到美洲,形成美洲早期的克洛维斯(Clovis)文化。

图11-1阿丰托瓦遗址出土的三联孔玉器(2.0 万~1.6 万年前)

图片来源:The Hermitage Museum,Saint Petersburg。

细石器文化人群在中国北方也曾比较活跃。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和红山文化的前身兴隆洼文化,距今约10000~8000年前,出土了大量玉器,在阿丰托瓦遗址玉器起源与中国新石器文化玉器之间可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过渡传承角色。美洲土著人也爱玉,有玉面具,甚至有更早的翡翠,美洲玉器文化与黑龙江-兴隆洼-红山玉器文化有共同的源头。

图11-2 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遗址出

土的红山文化老岫玉(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也许现代中国人太固守于现代中国的国境意识,但史前时代是不存在现代国境线的。在阿丰托瓦考古地点,除了发现有玉璧,还发现有一些三联孔石器或玉器,而这种三联孔器与红山文化、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双联璧或三联璧都极为相似。在众多的红山文化玉器中,双联璧、三联璧是至今还不知其用途的玉器。出土的红山文化双联璧和三联璧很多。现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的双联璧就有4个。在黑龙江地区,也出土过双联璧。2005年9月出版的《中国玉文化玉学丛书》说:“迄今为止,三孔器只发现了5件,其中3件为出土器,2件为传世品。”1979年在牛河梁第16号地点1号墓,还出土1件兽
首三孔器。三联璧的流散比较多,胡头沟出土的两个三联璧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流散民间的双联璧和三联璧当不在少数。红山文化的三联孔玉器与阿丰托瓦三联孔器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因此有理由相信二者之间存在源流关系。

图11-3 辽西牛河梁出土兽首三联璧


2017年12月新浪黑龙江新闻频道报道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出土墓葬群,已发掘40多个墓坑,陪葬品中惊现大量玉器。出土玉器包括玉玦、玉璧、玉环、玉珠、玉管等装饰物,甚至还有玉斧。这里发现的确实是真玉,与岫岩玉、和田玉一样,是软玉。墓坑里的木头碎屑被拿到美国贝尔实验室,用碳十四测得墓葬是9000年前的。

2016年7月俄罗斯考古学家在贝加尔湖边发现了众多的古墓,这些古墓大多是夫妻合葬墓,遗骸里夫妻双手交叉握在一起,头上还有兽骨制作的头饰,胸前佩戴着玉器。在《丁哲论古玉:贝加尔湖畔,藏匿着红山古玉的龙脉》一文中说:邓淑苹、邓聪、杨伯达、郭大顺等人曾论述过东北史前玉料的来源可能与贝加尔湖地区有关。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周边地区透闪石玉矿资源丰富,贝加尔湖闪石玉以白色、灰白、青白、青灰色为主。从现有的材料看,呼伦贝尔地区的哈克文化玉器、吉黑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玉器、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科尔沁地区的哈民忙哈和南宝力皋吐遗址出土玉器确有不少为贝加尔湖闪石玉制成。山东龙山文化玉器以及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玉器中也出现一些疑似贝加尔湖闪石玉质者。贝加尔湖地区,可谓岫岩、赤峰之外,东北史前闪石玉料的又一重要来源地。贝加尔湖闪石玉为史前“东北玉石之路”的主角之一,其在新石器时代南传的路线大致为贝加尔湖一带→呼伦贝尔地区→黑吉地区→科尔沁地区→西辽河流域,直至龙山时代晚期进入山东和陕北地区。传统认识中,中国玉文化是由中原“从南至北”发展的,也有个别专家发出“微弱”的异议,比如中国科学院专家刘国祥,很早提出了玉器最早是从北方来的观点。认为玉器来源于北方的专家,还提出这样的证据:玉器制作不应该是农业人群“发明”的,而更应该是出自擅长狩猎的北方人群。

玉器文化曾被认为是中国华夏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然而美洲印第安人、古埃及人,甚至新西兰毛利人,也喜爱玉石。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展出的奥尔梅克文化、玛雅文化等本土文化精品中,绿色玉石雕刻而成的人脸面具比比皆是。玛雅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赋予玉石种种神秘内涵,制成形制特别的器物,艺术技法高超,构思别开生面,不少玉石器的用途与中国早期玉石文化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用于丧葬、祭祀天地鬼神等。对古老的奥尔梅克人来说,绿色的玉石意味着永生。后来的玛雅人则把玉石看成是生命、肥沃和权力的象征,特别是绿色玉石,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在玛雅时代的雕塑以及陪葬品中,玉制的面具、项链、手链、脚链、耳环、器皿等不计其数。在很多玛雅人的古墓里都发现了惊人的翡翠面具,类似中国汉代的金缕玉衣。玉石与永生的关 联,古代中国人也有同样的认知,比如在汉代,认为玉石可以让逝者身躯不腐烂,并且能转世等。

图 11-4 玛雅玉器
古埃及人喜爱用雪花玉石制作大型雕像和各种生活器皿,制作工艺高超。用滑石或青玉等美石材料制作的圣甲虫护身符,通常也会放在墓葬死者的心脏附近,以保护死者。考虑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古北欧亚人已经迁徙到美洲,所以玉文化已经随“第一波美洲人”迁徙美洲而传播到美洲,且大概率是向东经过白令陆桥而到达美洲。但是这并不排除在商或者更晚时期,由中国本土沿海经阿留申“天之浮桥”群岛再次把东亚新发展玉文化元素传播到美洲的可能。而马耳他-布里特文化也已经表现出了某些古埃及文化元素的起源特征,比如灵魂、生死、太阳神崇拜、鸟、蛇等文化元素。那么古北欧亚人的玉文化向西传播到尼罗河流域,当是在可期待之中。

图11-5 玉文化起源与传播图

玉器六瑞

华夏礼仪玉器为夏、商、周三代琢玉品种,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据《周礼》,周人选取其中六种形状各异的玉器作为礼玉,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用来祭祀天地和四方。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玉璧起源时间最早,可能至少有1.7万年历史,最早见于西伯利亚古代遗址,可能代表太阳崇拜,因而顺理成章,用来礼天。

玉璜的起源与苏美尔人双头鹰文化东传之后的本土化发展可能有关,起源时间大约在9000~7000年前。因苏美尔人来自西伯利亚古北欧亚人移民,可能与玉璜被用来礼北方有关。而玉琮、玉璋、玉圭文化起源于古埃及夏人,分别与泰柱、开口仪式刀具和太阳神庙方尖碑文化有关。古埃及泰柱代表稳定,因而用来礼地;或因为古埃及人沿海路从南方而来,玉璋被用来礼南方;而玉圭象征的方尖碑与太阳神崇拜有关,因太阳从东方升起,故玉圭被用来礼东方。玉琮、玉璋、玉圭所代表的文化原型虽然最初起源于古埃及,但是传播到中国地区后,得到了本土化改造和进一步发展,并向广域中国地区传播。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有近东地区的类似玉琥形状的狮子造型装饰品,图11-36奔跑形状的狮子装饰品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900年,匍匐形状的卧狮装饰品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700年。

图11-36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近东艺术品

玉琥被用来礼西方。中国玉琥为虎形玉器,出现时间较晚,大约从商代开始出现,是商周时期常见的佩饰物之一。笔者推测,中国玉琥起源时间可能晚于距今4000年,最初与中亚的晚期青铜文化有关,也与殷商的迁徙有关。这时期青铜兵器兴起,战争频发,虎符被用作调兵遣将用的信用兵符。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圆雕和浮雕玉琥各4件,都有孔,称为虎形玉佩。春秋玉琥仍呈扁平片状,俯首,或躬身,或直背。

图11-37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来源:作者摄于安阳博物馆大邑商展,20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玉器时代与华夏文明的起源(上)
漫谈和田玉系列之十三:玉文化与宗教崇拜(一)
岫岩玉“身价”有多高?它奠定中国玉文化的根基
中国玉器几时从石器中分化出来?
红山文化的发现与流源
仰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