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晋东南长子县“西南呈”的古DNA论文
userphoto

2022.09.10 北京

关注
关键词:古DNA,周人王族Y单倍群,黎城西关,长子西南呈
笔者在一个月前的文章“兵策儒剑 | 山西黎城西关墓地古DNA与姬周王族Y单倍群之争议”提到,“三年已经过去,关于'西南呈’墓地的古DNA论文迄今未见踪影”。这几天网络上就开始流传几张图片,然后就有无知的Y纳粹分子向我叫骂。Y纳粹通常都十分无知,极容易相信谣言。也正因为他们无知,所以通常都极其“脾气暴躁”,不给他们讲清楚是怎么回事,他是真以为是你在造谣。什么图片呢,有四张图片,看下方:
就是说复旦系关于山西长子县“西南呈”的古DNA论文“出来”了,然后就有人跑到我的微博上进行辱骂,说我“造谣”。不回应还不行。先不说内容,从第一章图片看,这明显是一本论文集书,而且只是样稿,封面设计都还没有,估计还没有印刷出来?难道是被我一个月前的文章催出来的?所以,我一个月前的文章压根没有造谣啊!更何况,一般的古DNA论文都应该是先发到正式的国内外杂志上,他们这个是否已经付之印刷的论文集,显然不能叫“已经出来了吧”,又何来造谣一说?为何这种论文不先发到杂志上去发表,却要放到山西考古研究所的论文集里?有没有逃避同行评议的嫌疑?小编就先不猜这个了。
很快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做了下面这个图(左图蓝色字是小编添加)。
开始时候,我就很奇怪,同是西南呈墓地的“小墓”,为啥有的标“小贵族”,有的标“平民”。有朋友提醒“黎国”那两个“小贵族”是不是黎城西关的两个古DNA?登时吐血,原来做图者是把黎城西关和长子西南呈的古DNA合到一块了。至于西关两个“小贵族”到底是啥情况,已经在一个月前的文章里有说。关于“西南呈”所谓“大墓”背景,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博客文章“姬周N系谣言由来,与相关真相求证”,大致交代了“大墓”的考古背景。2016年《考古》杂志第三期发表有山西省考古所的关于西南呈村西周墓地的考古报告。该墓地挖掘于2012-2014年。西南呈村位于晋东南长治(上党)地区西南方向长子县。
根据考古简报得知,这个墓地随葬品都非常简陋(比较穷),随葬品最多的是生活器物,以陶器和车马器件为主。唯一大墓M15号墓的墓道内有马车14辆,均是一车二马。因为被盗,墓中基本不见文物,从简报上的M15描绘图看,几乎也看不到尸骨,但简报附录表格上文字描述M15尸骨“被扰乱”,被测的大墓人骨都不知道是谁的,好像是在墓道口有一个人头。M15墓还有殉狗两只。从漏出的复旦系“西南呈古DNA”文章内容三页照片的第一页看,西南呈发掘墓葬108座,这可能是后来又发现发掘的。有趣的是,从漏出的复旦系这篇论文三页照片的第二页看,之前所说的大墓M15,只有一个女性殉人的古DNA给出,却没有给出男性的古DNA。给出Y单倍群结果的是另一个大墓M18。文章作者还吹牛说“如此规模的西周大型墓葬在晋东南地区还从未发现过”,不知道他们又如何看横水北墓地已挖掘三、四千座墓葬?还出土许多有铭文的青铜器,许多铭文都提到了晋国国君的名字,砖家们为啥不会解读?
西南呈M15号墓
2016年的考古报告说,整个墓地出土青铜礼器非常少,简报上只看到两个鼎。未见有青铜铭文。商周墓葬等级制度主要是以青铜礼器来确定的,殉葬车马(通常埋在车马坑中,而不是墓道内)后来与青铜礼器制度结合,也出现在贵族墓葬中。简报对墓葬性质进行了猜想,就想往“姬周”靠,但从历史记载上看,这个地区很长时间都是在戎狄控制之下(下面会详说),并未存在所谓的“姬姓封国”。就西南呈整个墓地而言,远不是宣传所说的“高等级贵族墓地”,更无法与所谓绛县横水北所谓的“倗国”和翼城县所谓的“霸国”墓葬相比。
先不说历史,就考古本身而言,在没有任何铭文情况下,自然就不可能做出可靠判断。这个时候他们就又开始琢磨同样位于长治盆地的黎城西关墓地(在西南呈东北方向直线60公里开外),因为这里有青铜铭文识别出了“楷侯”,然后某些砖家:就非要说这个“楷侯”就是“黎侯”;就非要说这个墓地就是西周初年的那个在商末期的那个被西伯灭掉的古黎国;
就非要说古黎国姓姬,是姬姓封国。商末期周王就开始进行姬姓分封?然后周文王又亲手灭掉了自己的姬姓封国?此外,黎城西关墓地和长子西南呈墓地的具体年代,我好像一直没有找到,不知道他们到底测过没有,如果有知道的,希望能告知。
总之,以现有的考古证据,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长子县西南呈是什么“姬姓封国”,甚至都无法得出是“西周封国”。而复旦系这篇古DNA论文,秉承了他们一贯的风格,充满了主观偏见性,充满了以Y定族群的典型Y纳粹思维(见漏出的图第三页),毕竟有“李辉”压阵嘛!(参考:批判复旦李辉教授“Y染色体O系优越论”——急欲借尸还魂的Y纳粹种族主义该休矣)。这就不展开说了,小编还有一个好奇,这个西南呈墓地居然一个O系的Y单倍群都没有,似乎很不合乎逻辑!不好意思,恕我以小人之心胡思乱想一下:有没有把O系都删除呢?如果是,又为什么?不方面看吗?还是李辉把姬周就“分封”给了N了?O系不跟N争了?还是要挑拨N系的网友们出来跳啊?
不瞎扯了,因为不是正式论文,也没有看到全文,现在还不是进行分析评论时候。只是因为有人叫骂,还必须得回应。但毕竟考古界和分子界联手了,却还没有看到历史界人出来评说评说?
那笔者暂时代劳,欢迎大家看一下晋东南的地理和历史。黎城西关墓地和长子西南呈墓地都位于晋东南上党高地的长治盆地。上党高地,也称晋东南高原,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为四周群山环绕起来的一块高原盆地,依丹朱岭和羊头山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北部浊、清漳河流域形成长治盆地,南部丹河与沁河流域形成晋城盆地。上党高地,地势高险,自古为战略要地。
五个西周到春秋时期山西古墓地位置
上党高原这一块地,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曾经长期被赤狄所占据。赤狄亦作“赤翟”,根据清华简记载赤狄王为“留吁氏”,是春秋时狄人的一支,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史书对赤狄有很多记载,主要原因是赤狄曾经一度坐大,威胁中原华夏诸侯国的生存,赤狄伐邢灭卫,幸得齐桓公联合多国部队,救邢安卫。后来晋文公重耳在当世子时,又逃难到他母亲的“国家”,属于戎狄的一部分。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援助燕国,征伐山戎,肃清了诸夏东北边境的戎狄之患,并把燕山以南的地区尽数纳入疆土。由于关中部分地区、洛阳盆地的上游已经沦为戎狄领地,春秋早期的诸夏,不再以洛邑周王都为地理中心,而是以郑宋鲁卫这几个诸侯国为地理中心。此时山西的晋东南地区成为诸夏的西北方,除了晋西南河东盆地外,山西大部分都是戎狄的地盘。这些戎狄,被周人称作“北戎”,其中分布在晋东南上党高原和长治盆地的北戎分支,又被称作“赤狄”。赤狄大体上有六个部落,分别是皋落氏、潞氏、甲氏、留吁氏、铎辰氏、廧咎如氏。
早在春秋伊始的郑庄公、齐僖公时代,公元前710年左右,赤狄就频繁入侵中原,侵扰郑、卫、齐等国。郑庄公在位时期的郑国实力如日中天,两次击退赤狄(北戎)的侵扰。由于郑国忙于争霸,无法集中精力对付赤狄(北戎),以至于赤狄中的一支深入到中原腹地,在郑宋卫曹鲁五国边境的葵丘之北,现在的开封东部兰考县一带,占据了一块小地盘,被诸夏各国称作“戎国”。郑国衰落后,更加无力阻挡赤狄侵扰。齐国也忙于壮大自身实力和谋求中原霸权。这都给了赤狄继续壮大的机会。赤狄主要进攻的对象,是东面的邻居,邢国和卫国。早在西周早期,周康王时代,邢卫两国就曾经与赤狄大战,阻挡了赤狄东进河北平原的步伐。邢侯搏戎就是对那段历史的总结。齐桓公中前期的邢卫两国,则已衰落不堪。公元前662年(齐桓公24年)冬季,赤狄攻打邢国。第二年,公元前661年春季,齐桓公联合宋、曹等国援救邢国,打退了赤狄的第一波进攻。这段历史在史书中都有记载。暂时退却后的赤狄,在下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60年的冬季,又突然攻打邢国南面的卫国。卫军应战失败,卫懿公被赤狄杀死。赤狄攻破了卫国的都城朝歌(前朝商王故都),将其抢掠一空。卫国败退的太过迅速,以至于齐国为首的中原各国来不及援救。赤狄大军随机迅速北上,打败邢国军队,攻破了邢国的都城,将邢邑也抢掠一空。等齐宋曹三国联军抵达邢国境内时,赤狄大军早已退去,联军扑了个空。而赤狄所在的上党高原易守难攻,联军暂时也无力反攻上党高原。
如果没有齐国主持大局,以各国分散的局面各自为战,很有可能不仅仅只是邢卫两国丢失领土,还可能有更多的诸侯国被赤狄攻灭。那样的话,戎狄入主中原,灭亡华夏文明,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说没有管仲(齐国),他就要披发左衽(尊称戎狄的习俗)了。此时的晋国已经结束了小宗与大宗的内斗,小宗取得了胜利。此时在位的君主是曲沃桓叔的重孙子晋献公。晋国在阻挡赤狄进一步东迁也尽了一份微薄之力。在赤狄东下攻打邢卫的同时,为了缓解东部的压力,晋献公委派世子申生率军攻打东山皋落氏,并占领了皋落氏的地盘。这一年是公元前660年,正是赤狄第一波攻邢与第二波攻邢卫之间的间歇期。皋落氏被打败后,往北方的赤狄腹地迁徙。晋国的雄起让赤狄各部的后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在第二次攻邢卫之后,赤狄也无力继续东下进攻其他诸侯国。至于晋献公从西部攻打赤狄的大后方,是晋献公自己的谋略,还是齐国与晋国商议的结果,暂时还没有确切的考证。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记载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重耳就是后来的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的母亲为大戎狐姬,其舅父为狐偃。当时晋国,戎与狄不分,驱戎、大戎、小戎又都称之为狄。公元前656年,晋献公逼太子申生自杀。重耳逃奔母亲的狄国,夷吾从与狄接境的屈邑奔梁(今陕西省韩城县)。前653年, 晋进攻屈邑(今山西省吉县北)以南的狄地采桑,狄人败退。在重耳居狄时,曾向赤狄廧咎如氏进攻,掠取其二女叔隗、季隗。叔隗嫁给重耳,季隗嫁给赵衰。从地图上看,廧咎如正好位于西南呈的东边不远,由此可以推测重耳逃奔的“母国”大致就在西南呈附近不远。到公元前638年秦穆公与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姜氏戎被安置于晋国南部,公元前627年白狄又单独以其部名见于记载,于是晋国南有姜戎,西北有白狄,北面与东南面有赤狄,戎狄的区分较为清楚。前594年晋灭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部。公元前588年,晋、卫两国联合攻伐廧咎如氏,廧咎如氏迁到了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的中部。
再回到复旦系这篇文章,其最后说“西南呈墓地M18大墓将是第一个西周封国国君的古DNA结果”,西周封国,有姬姓国和异姓国,没有敢直接说“姬姓封国”?当然了,距离晋国都城翼城30公里左右的横水北墓地在他们眼中,那都是戎狄了。那么还有曾国、虢国、应国。。。,你们都打算啥时候公布啊?到时候又要编、怎样圆呢?拭目以待!不要把天下人都当成是傻子!
更多参考文章6000年时间跨度的动态古DNA信息揭示欧亚大草原路线的青铜文明传播
匈奴时代的蒙古高原古DNA揭示匈奴人形成和基因结构
蒙古人古DNA和成吉思汗Y类型
中原仰韶龙山古DNA证实兵策儒剑多项预测
山西绛县横水北西周遗址古DNA研究2022年最新情况
哈瓦斯团队新论文 | 图坦卡蒙家族的父系和母系基因单倍群
【分子历史连载8】Y-N系的迁徙与俄罗斯人兴起
批判复旦李辉教授“Y染色体O系优越论”——急欲借尸还魂的Y纳粹种族主义该休矣
兵策儒剑 | 山西黎城西关墓地古DNA与姬周王族Y单倍群之争议
重大发现 | 横水西周墓地M2055发现楚公逆短剑,打脸学术界年代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屯留前行方向在哪里?
宣公六年
《早动不如晚动》
虢国史迹考略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今河北省境内的诸侯国列表及最后归宿
春秋繁露·灭国下第八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