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画卖不出去到9.3亿,齐白石是如何一步步发家的? | 意外




昨天艺术圈有一个重磅新闻,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拍出了9.315亿元的天价!

 

就是这些!

 

编辑部一位学国画学了十几年,都没卖出去一幅画的小哥哥听到消息后瞬间折断了自己的毛笔。

 

我十分理解这位小哥哥的心情,要知道那会儿,能成为画家的,哪个不是书香门第?

 

身为一个放牛娃,齐白石怎么就能成为这位卖出天价画的幸运儿?

 

潜心研究齐白石的成名史,我总结出了三步速成方法,本着好物共享的精神,现在分享给大家。



 白石成功学第1步:

不想当画匠的木匠没法成为艺术家

 

1864年的元旦,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叫星斗塘的山沟沟里,乳名叫做阿芝。

 

阿芝同学自幼体弱多病,但是因为家里太穷没法养闲人,幼小的阿芝只好挑起了放牛养家的重担。

 

好在村里有个池塘,里面很多小动物小水草,阿芝放牛的时候还能偷个懒在池塘边玩耍,拿着芦苇杆,伸进水底,去逗那些成群结队的虾。

 

就这样晃晃悠悠到14岁,阿芝迎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木匠!

 

虽然距离艺术还很远,但好歹有了点接触的机会。木匠阿芝每天下班回家,就以家里一本残破的《芥子园画谱》为师,学习花鸟画,好歹也是多学一门手艺。

 

《芥子园画谱》

 

慢慢地,会画画的木匠阿芝就出了名,终于在25岁的时候,一位正经大画家胡沁园一看,这孩子不错,收了。

 

从此阿芝就脱离了苦逼的木匠生活,成了一名光荣的…画匠,给人作肖像养家。

 

阿芝的早年肖像画作品。是不是很美呢

 

至此,齐白石终于算是一只脚踏入了艺术圈的大门。

 

所以说人在本职工作之外,就得多学点儿东西,增加自己的复合竞争力。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

白石成功学第2步:

人啊,就得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成为画匠的齐白石生活水平直接奔向了小康。钱有了,媳妇娶了,孩子生了,房子也盖了。生活非常安定。

 

每天就是给人画画像,还有大把的时间和哥们搞诗社,吟吟诗诗、作作画,搞搞篆刻。

 

齐白石篆刻作品(不确定是否为早期)

 

按理说,放牛娃出身的齐白石能过上这种小资文青生活应该挺满足了吧?

 

不,他没有,还想折腾。

 

因为,他发现自己太没文化。

 

随着交际圈的扩大,艺术生齐白石越来越觉得自己文化课基础太差。人家都说,增加学问要么就是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齐白石选择了后者,不顾自己40岁的“高龄”,勇敢地走出了家门,开始了自己“五出五归”的游学路。

 


先去西安,然后绕到北京、天津。之后又去了江西南昌,在这遇到了自己的贵人,当时的文化名人王湘绮,拜人家为师,顺便又扩展了一波人脉。

 

然后又去了庐山、桂林、广州等地,把全国游览了一遍。

 

游览途中,又遇到了第二位贵人,把人家收藏的徐渭、八大山人、金农等多位名家的真迹看了个遍,也把这些名家的画法都学了一遍。

 

他学扬州八怪中金农的工笔,


左,齐白石。右,金农


学八大山人的白眼,


左,齐白石。右,八大


甚至连西洋画法都尝试了一下,学人家的明暗对比。


左齐白石(黄框区域高光,红框区域暗);右18-19世纪普吕东的人物像


至此,学遍百家的齐白石终于修炼出“画什么像什么”深厚功底。

 

所以在第二步,齐白石又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成功法则:得狠得下心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啊同学们。不下狠手,人脉哪里来,资源哪里来?

 


 ▼

白石成功学第3步:

从零开始,才能成为最强的王者

 

学遍名家的齐白石再次回到家乡,已经算的得上小有名气的文化名人了。这个时候他也打算修身养性,潜心研究绘画,在家里给自己修了一座“寄萍堂”,开始了8年的山居生活。

 

然而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土匪就打来了。为了躲避匪患,57岁的齐白石只好去了北京。

 

北京这个地方,龙潭虎穴。区区一个地方画家在这里根本不算啥,自降价格也没人买他的画。

 

已经穷到叮当响的齐白石一看这样不行啊,得变。然而咋变呢?

 

齐白石就这么苦思冥想啊,然后有一天,凑巧看到了清代画家黄慎的画册。这一看,醍醐灌顶。

 

黄慎的《山水·梅花》

 

原来自己的画,就是差在画的像。

 

画的像,它就俗啊。要想超凡脱俗,就得不像!谁也别劝我!

 

痛定思痛的齐白石决定废了自己修炼几十年的一身画艺,从零开始,重新炼级。

 

他先是听从好友陈师曾的建议,开始研究当时“海派”领袖吴昌硕的花鸟画。但是学习的方法全面创新,不再按照原作全面临摹,而是仔细品味人家的笔墨、构图、色彩等。

 

吴昌硕的花卉瓜果

 

学完之后,不是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特色融会贯通,返璞归真,化繁就简,把所画对象的特点抓住,让笔下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山水画都真正“活起来”。

 

比如最知名的虾,从60岁到70岁后,他画的虾身节越来越少,虾腿的对数也越来越少。

 

虾的变化

 

而且他画虾的时候,会趁淡墨还没干,在虾头的地方加一笔重墨。这样一来,不仅显示出了虾头的坚硬,也衬托出虾的身体在水中那种透明的感觉。

 

而简简单单两道横笔点出虾的眼睛,一下子就把虾在水中游动,争先恐后的那种神态展现了出来明明一丝水波纹也没画,却让人感到水气淋漓。


90岁所画游虾

 

而拍出9亿天价的《山水十二条屏》也是一样。你看这幅《烟深帆影》,这里用泼墨法所画的山和海,从近处望去,就是简简单单泼上去的几片墨块,根本不像山和海,和看到那些古代精心描刻的山石完全不一样。

 

左,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之九《烟深帆影》;右,李唐《万壑松风图》

 

但是从远处整体看去,淡墨的海,浓墨的山,不同墨色相撞处正是像海与山的“交接”,而泼墨带来的晕染又会让人感到那种“烟”的模糊和氤氲感。



这种不确定与模模糊糊的意境才最动人。好像印象派的画作,简简单单的一幅,却可以让人看很久很久。

 

《山水十二条屏》另外几幅画作




回顾看齐白石的这一生,你会觉得他真的挺传奇的。


好像一个骨骼根本不清奇却对武学有极大憧憬的孩童。前半生苦苦修炼出一身武艺。然而发现已经拥有的东西已经成为理想的阻碍时,却能下定决心自废武功,从零开始,直至成为真正的绝世高手。

 

我想这就是白石成功学的第三个道理吧。

 

一无所有的时候根本不可怕。

 

但等你开始拥有的时候,时刻问一问自己:现在的我,还能有从零开始的勇气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 | 从画卖不出去到拍出9.3亿,看齐白石的成名之路
黄宾虹说齐白石的画,用墨胜过用笔
比起齐白石9.3亿的天价画作,我更欣赏他的人格和骨气!
这个放牛娃的涂鸦凭什么卖9亿?
[转]大画家齐白石的故事
白石画虾 叹为观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