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魔都上海:市井,也是景!

地砖的花纹、木质门框的雕刻、

窗户栅栏的造型、井盖的图案,

甚至砖墙的斑驳痕迹,

这些细微之处构成了城市建筑的纹理。

你注意到这些细节之美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上海这座城市的迷人纹理,

有关建筑、生活,人情。



早在1924年,

就有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

在代表作《魔都》中用'魔都'一词 

来形容他眼中魔幻迷离的上海



而这组火遍INS的摄影照片

则是由现居上海的德国摄影师

Mark Siegemund用无人机拍摄的

他眼中的上海

也是一座魔力之城



更有意思的是

如此繁荣的全球化盛景下

上海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的魅力


上海:现代的衣裳,复古的“魂”


高楼与高楼间的缝隙 


当你穿过灯火辉煌的摩登大楼

半小时不到的车程

就能到达另一个世界

看起来平和又寂静


彩色花窗 


墨绿色门牌 


街道上的花纹 


斑驳的木质信箱 


辫子车的架空电缆 


晾衣架 


下一个转角的未知风景 


金色夕阳洒进来的老弄堂

老弄堂的风生水起:市井也是“景”


国西路这一片的法租界

保留了很多同样的里弄房。

晴空下,坐着仰望蓝天,

或许会遇到盘旋的鸽群。

那是上海的市井。



上海夜晚,闸北区天目东路

一条老弄堂里,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正在行走。



静静的弄堂,

忙碌的阿姨,

悠闲的小猫,

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




老弄堂里的萨克斯风

虹口武进路一老房子外

老人们在乘凉



这样的上海

是王安忆笔下的小城

记得的只是将近家门时刻,

华灯初上,肚子饿得咕咕叫,

弯进弄堂,

听见自己家那扇后门里边的油锅爆响声,

心里涌起的一股厌倦又安定的复杂心情。



这些最日常最平淡的场景

却特别熨帖人心

“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

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

是可感可知的。”



很难想象

此种人间烟火人气

和阳光下闪亮的耀眼摩天大楼

夜幕下的霓虹灯

竟然能奇妙又和谐地共处

从鸟瞰的角度

也能发现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街角美食:吃的艺术,艺术的吃


上海有许多耀眼的咖啡厅

有一些藏在街角

坐落在襄阳南路的咖啡厅,更是讨喜。

亮蓝色的美式风格,明快清新。

一楼小橱窗售卖美式冰淇淋

和琳琅满目的小点心。



二楼是休息区,

空间明亮开阔,

透过巨大玻璃窗,

便是翠绿斑驳的梧桐树。



奶灰色的清新色调,

也给眼睛降降温。

而除了街角的咖啡厅,

上海也隐藏着许多艺术气息浓郁的地方。


例如这家”石库门“咖啡馆。

全白的色调,

保留了石库门的建筑,

整个空间呈现出高雅、流动的美感,

自然也成了沪上热门的摄影圣地。





一进门便可以看到螺旋向上的白色楼梯,

延展开来的是一个个半椭圆形规则小包间,

像花骨朵一般围绕在一起,

这样为客人们提供私密环境的同时,

又不会与外界脱节。





除了咖啡厅,

上海的本地特色菜

也尤为值得尝鲜。

永远听不清说话的老吉士天平店,

真正靠口味留客。



老吉士的菜单万年不变,

味道依旧勾魂。

就像家族中见惯变迁的老族长,

面上热闹着,

心中笃定着把食客给摆平了。


老吉士咸鸡是吾等嗜肉者的候菜零食。

鲜中带咸,皮是脆中带韧。



蟹膏肥美,酒味带甜,吃到后来,

酒劲上来了,面颊绯红。



绿叶菜里选了鸡毛菜百叶丝,

是那种家常式的好吃。

大火快炒,临上桌前又浇了热油,

青菜油亮亮的,翠色欲滴,

好看又心动。



花雕黄油煎桂鱼,

蟹粉番茄土豆浓汤,

幸福又温暖。



当我们整日沉浸在一个个

钢筋水泥搭建的城市里,

喧嚣和繁杂充斥生活与工作,

常常感受枯燥乏味。

何不向往一种简约,朴质,舒适的生活, 

哪怕在魔都上海

依然可以找寻一种直抵生活本质的感受。

一半惊艳,一半惊喜!

市井,也是“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螺蛳壳里做道场,探寻上海田子坊,体验老上海的市井生活
海伦路站,雕刻的时光
八十年代上海的市井影像 隐藏在马路与弄堂里的烟火气
市井皆是温柔,弄堂藏匿浪漫。
市井皆是温柔,弄堂藏匿浪漫
弄堂里的叫卖声—老上海风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