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5岁母亲照顾脑瘫儿子半个世纪
付瑞兰正在给儿子张亚宁喂水。 刘倩玉 摄
在青海省西宁市有这样一位85岁的老人,她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儿子,凭着母爱,52年来无怨无悔。
老人名叫付瑞兰,共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早已成家,如今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儿子。由于儿子张亚宁患有先天性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从出生至今无法自己行走,言语不清,吃饭、喝水等一切琐碎的事情都需要人来照顾。
而由于疾病的原因,现在52岁的儿子张亚宁每天需要大量饮水,但是一次性喝多了又会吐出来,如此反复,食道和胃造成极大的损害,为减轻这种伤害,老人常年守在儿子身边不停给他喂水,至今已几十年没有出过远门了,平时去买菜也是快去快回。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亚宁的体质越来越差,由于长期缺乏锻炼,导致他的肌肉过早萎缩,如今的他连坐一会都做不到了,只能长期卧床,就连大小便也只能在床上解决。“那时,他爸爸偏瘫的时候我一直在照顾他爸爸,儿子还可以坐在轮椅上帮我拖地。如今我们都老了,他坐不起来,我也拉不动,只能一点一点的去挪动他。”老人一边艰难的扶起儿子一边说着。
张亚宁的外甥女时常来看看他。 刘倩玉 摄
付瑞兰年事已高,牙齿已经全部掉光,吃不了坚硬的食物,每天都以菜汤泡馍馍果腹,就算有好吃的,她也只留给儿子,自己舍不得吃一点,所以身体格外瘦弱,因此对于付瑞兰而言,给儿子擦洗、更换床单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除了照顾儿子的身体,付瑞兰还得照顾儿子的心理。因为病痛,张亚宁有时还会莫名的发脾气,老人总会耐心地疏导儿子的情绪,就像哄小孩子一样。付瑞兰说:“有时他会抱怨,说我生下他却不把病给他治好,甚至还说想要买毒药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时候也特别害怕,害怕有一天我离开了只留他一个人。”
由于照顾儿子,付瑞兰一直没有工作,早年间,她的丈夫在西宁照相馆工作,家人靠着他的工资生活还算可以,但1996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付瑞兰和儿子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窘。现在付瑞兰的家中,除了一台14寸的老式电视机外,再没什么家电了,房间狭小而拥挤,但被老人收拾的干净而整洁。由于楼房老旧,他们的房间里的墙壁上已经出现了裂缝,还有雨水渗透的痕迹。
付瑞兰不能出远门,闲暇时就站在家门口望望外面的世界。 刘倩玉 摄
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母子俩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得知付瑞兰的家庭情况后,母子俩所在的石坡街社区为他们申请了每月900元左右的低保,此外,社区的残联每年会给母子俩600元的补助,逢年过节的时候社区人员也会买些鸡蛋、牛奶等营养品去看望他们。
眼下,张亚宁最大的心愿是要一个数码照相机,因为张亚宁希望能用相机记录下他和母亲的点点滴滴。
延伸阅读:儿子早逝 88岁婆婆照顾瘫痪儿媳20年
20年如一日,伺候瘫痪在床的儿媳妇,88岁的陈兆兰老人做到了。陈兆兰是山东莒县城阳街道墩头社区大崖头村人,28年前,她的大儿子患癌症去世。祸不单行,8年后,儿媳妇宋花又患上脑血栓瘫痪在床。此后的20年里,陈兆兰老人每天伺候儿媳妇吃喝拉撒。现在宋花已能慢慢拄着拐杖走路,“她好起来,我也放心了。”陈兆兰老人说。
老人个子不到一米五,背有些驼,虽然已经88岁高龄,说起话来声音却非常洪亮,左眼因为白内障已经失明,但耳朵听得很清楚。见到记者到来,老人热情地往屋里招呼。不大的屋子里有些杂乱,但老人收拾得非常干净,屋里没有一点异味。在谈话间,老人也停不下来收拾,“忙了一辈子了,闲不住。”她笑呵呵地说。对陈兆兰来说,上天太不公平。她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可60岁那年,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却遭遇大儿子患上肝癌不幸去世的打击。大儿子离去,留下的是儿媳妇母子三人,两个孩子中,大孙子16岁,小孙女才13岁。屋漏偏逢连阴雨,陈兆兰的孙子结婚第二年,也就是儿子去世后的第八个年头,眼看最困难的时候就要过去了,年仅45岁的儿媳妇宋花突然得了脑血栓住院。老人说,儿媳妇刚得病那阵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有些好转,但整个右侧肢体处于瘫痪状态。
早饭过后,她就跟儿媳妇聊聊天,边聊边给儿媳妇捏捏腿和手、翻翻身等。不仅如此,儿媳妇的大小便,也全是老人伺候着。宋花坦言,刚得病那阵,她感觉活着几乎没意义,而且也不好意思活着,“本来应该我们照顾老人的,这反过来让老人照顾,还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我大小便,我心里很难受。”宋花说。宋花也曾想过要离开这个世界,但陈兆兰一直安慰她。“活着就好,活着就能说个话拉个呱(聊天),只要好好锻炼一定能站起来。”陈兆兰虽然不懂大道理,但她会用最通俗的话去宽慰儿媳妇的心。宋花知道婆婆受了多少累,因此为了不让婆婆太过操劳,她每天只吃两顿饭。“真比我自己母亲对我还要好,没有老人我肯定活不到现在。”宋花说。对于婆婆,她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内疚,她愧疚不能照顾老人,还成为家里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兆兰老人看上去虽还硬朗,但体力已明显有些不支,提一壶水走路都颤巍巍的。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媳妇能好起来,“她好起来,我也放心了。”
延伸阅读:九旬老人照顾失明女儿67年
女儿3岁时就双目失明,拉扯到女儿成人成家后,丈夫与女婿又早早过世。面对接连遭受的不幸打击,91岁的桂仲英老人选择了坚持,她用67年的相随相伴照亮女儿的黑暗世界,演绎了人间大爱真情,当选“安徽好人”。
在舒城县晓天镇汪冲村,桂仲英老人常常牵着女儿杨成兰的手,洗衣、做饭、上山、种田,这一对特殊的母女相伴相随已整整67年。杨成兰3岁时便双目失明,每天,桂仲英老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帮女儿梳洗,然后她又忙着烧火做饭、洗衣扫地。
由于女儿看不见,加上桂仲英渐渐年事已高,母女两人跌倒受伤是常有的事,桂仲英的额上、腰间至今留下多处伤痕,手腕还骨折变形,但她对此却无怨无悔。 5年前,女儿不慎摔倒,卧床不起长达一年多,是母亲桂仲英忙里忙外,最终帮助女儿又重新站了起来。
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母女两人住上了两层小楼,但桂仲英并没有把照顾女儿的担子推给远在外地务工的孙辈们,她说:“我就是女儿的眼睛,女儿就是我的腿,我俩谁也离不开谁。”
闲不住的桂仲英还时常牵着女儿在菜园子里种种菜,上山采些茶,她用一根拐杖撑起了自己和女儿的衣食住行。
(责任编辑:CN03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2岁老人,3天没吃饭,同住一屋檐下的儿媳妇却毫不知情!在大儿子的提醒下,老人只得通过不得已的办法,来解决自己未来的生活问题
新潮养老:不找老伴,不请保姆,不去养老院,孩子放心,老人开心
人老了不能自理时,女儿和儿媳妇谁更靠得住?张大妈的经历让人唏嘘
我退休金6千存款80万,我花钱雇女儿照顾老伴工资日结,还有奖金
人到晩年,儿媳和女儿谁更靠得住?三位老人的实话,很现实
老人久病在床,儿女却盼早死早解脱:谁能给老人最后的尊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