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踩三轮的外公
踩三轮的外公



本文于“一片风景一片远方”征文比赛 获得二等奖







踩三轮的外公

文/未来学家

看着看着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不觉得有什么。突然,一声老杨头还收破烂,虽然没什么积蓄,但是老伴的一万多的医药费都没有向子女伸手。让我回忆起了,我亲爱的外公。在一想,眼泪就出来了。

我的外公和老杨头一样,70多岁时身体也倍硬朗,靠着踩三轮车收废品,赚点小钱过过日子,也是给常年服药多病的外婆补贴点药钱。其实这时候,外公的两儿两女(我的大小舅舅阿姨和我妈)早已自力更生,再不济也不需要外公来挣钱养家。所以早就听过大小舅舅、阿姨和我妈唠叨外公别干了。也赚不了什么钱,人还辛苦。外公屡屡拒绝,还有点潇洒昂扬地说,我又不是为了赚大钱。我就是图点事情做做,还得了个锻练身体的好处。说着并且示意你看看我身体,还是很硬朗嘛不是。

确实,外公在农忙时节的劳动贡献力还是比得上我的中年爸爸。平日里,带着外婆去几十公里的城区院买药也是常有的事。我的自行车骑到外婆家回程时没气了,外公也快速还会蹲下为我充气,然后站起来也不头晕。还不忘叮嘱我不要弄,脏。我小时候两岁就和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妈妈去远方卖橘子。所以从小我就觉得外公形象高大,事实上外公身高确实很高骨架也大。我也一直对外公身体很好这一点不大怀疑。估计全家人也是如是想的。

外公就一直踩着三轮车。从航埠镇小街道坑坑洼洼,大街道一般般,周围都是小吃摊、旧杂货店,住在大溪边的老砖瓦房子,街坊邻居都是年纪一般的老人踩到航埠镇小摊消失不见,大路改的宽敞明亮,各店铺也改造成整齐划一的,外公搬到小舅建的新家。是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疯狂改造拆建,外公始终如一。时间仿佛在外公处静止了。和他站在一起,总觉得宁静安稳。他的外表始终如一,衣服永远是深色,夏鞋子是解放鞋,冬鞋是棉靴。他做的事也是一样,踩三轮到各村收废品再去航埠镇卖了,然后回来路上去小摊买点喜欢的白酒或者黄酒,另外还有两个外甥女的小油炸饼。因为我们家和外公家就隔了一个村,正好外公回到家得经过,我们村,所以总是顺道把镇上来的油炸饼给我和姐姐送来,给了饼之后,就叮嘱记得来外婆家玩,然后就登上三轮车回去,从不留下吃饭或者喝口茶。我妈央他也没用。但是每一次妈妈还是会挽留,我也应和,帮忙挽留。

外公的饼可好吃了,小时候,我觉得镇上的东西就是好吃,没有为什么,可能事因为觉得镇上的都好,琳琅的货物,各色的吃食,看不过来的衣服。说来莞尔,我小时还傲娇得意的说志在嫁到镇上。外公也察觉我的喜爱,就一直坚持带两个饼给亲爱的可爱的宝贝的外甥女,一来宠爱我们,二来外公可能觉得自己对于从小看大的外孙女还是有用的,这让外公感到高兴和满足。这个习惯可以说风雨无阻,当然没那么夸张,但是回忆起那段时间总是觉得每天都有饼吃。虽然妈妈总说饼有什么好吃的,当然我从来没说过,更没有表现过,但其实是妈妈怕爸爸劳累,外公还是风雨无阻。外公一直如此,但是事情还是变了。姐姐去城里上初中了。两个饼变成了一个饼。再后来,我好像不再吃烧饼了。烧饼就不再买了。也可能外公买了,但是再羞于拿出来了。后来的后来,我上了初中,一星期回家看外公外婆一次,但是不会想起吃烧饼,甚至再不会想起烧饼。

偶尔烧饼再撞入记忆,就是在妈妈电瓶车后座从航埠回家经过卖烧饼摊时。因为以前也坐在过外公三轮车后面,看着外公刹车停在那里,和熟络的考烧饼的老板娘要两个烧饼交给我,然后启程回家。所以我还记得,那个小摊,很神奇,小摊生命力也很强,直到现在我18岁,小摊一直在,只是不再是简单搭的棚,而住进的划一的白墙房。还有,我也不怎么吃烧饼了。

说回来外公给外婆买菜买药。外公的钱大部分会给家用,买菜买药,可能外婆会不承认,反而指责外公都用来喝酒。外公是嗜酒,但是我从没觉得外公有一般嗜酒人显而易见的渴求,外公喝酒的时候也很沉静,外公喝酒时也没见到急急忙忙,还是稳稳定定,慢悠倒满再抿一口,有大口吞咽,但少。外公家前有片小菜园,平时是外公营生些蔬菜,稍带点瓜果。但瓜果成不了大气候,西瓜结出来的果都是小小的,还是白的,甜瓜也大抵如此。蔬菜才是吃成果的,茄子,白菜,洋卷心,生菜,黄瓜,葱,蒜,四季都有,可能冬天少点。可总有小菜园装不下的,这时,外公外婆就早早起来,一个踩三轮,一个做后头,去到早市菜场,买点菜肉。去的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回来也才稍稍露出点头或半个头。妈妈总是唠叨甚至有点骂的意味,让他们晚点起,老人家好像特别喜欢早上。妈妈习惯唠叨和外公外婆习惯不听,还是早早起来,蹬三轮买菜。有时我想这妈妈和妈妈的妈妈爸爸的拉锯战,顿时觉得外公外婆太顽固了,同时也从顽固中生出点可爱来。

买药的路可就远了,比起买菜的路,可长了二三十倍。早年,外公晚年的青年,七十来岁吧,外公也是早早起来,蹲下充好轮胎气,放好外婆坐的泡沫垫,扶着外婆上了三轮车,再走到前头,松开车刹,熟练又利索跨上座子,骑上路。把锁的好好的三层小洋房撇在后面,钥匙就放在门口塑料筐的破粗布鞋里。这回事早早去,得中午回了。我一次也没参与过这样的长途旅程。但总是会抓到尾巴。每每妈妈和我回娘家看望两位老人时,发现外婆屋里小桌上塑料袋多了些药,就推知两位老人又秉着自力更生不麻烦儿女的信条去了城里看医生买药了。妈妈表达爱,总是喜欢骂人。骂是爱,形容妈妈最贴切不过。我虽然当当和事佬,偶尔劝妈妈,也总是没效果。妈妈依旧脱口而出:儿女死光啦,你要自己出去买药,贪劳啊,公交车也不坐。外公外婆也不慌乱,该吃饭吃饭,该收拾碗筷收拾碗筷,有时也辩驳一句,自己去也没什么,有手有腿的,回来也好手好腿的。妈妈总是骂,妈妈的妈妈爸爸还是一如既往蹬三轮去城里买药,始终如一。有时候我看着这三个较真的顽童,觉出些爱的味道。不过上一二代的人比较迂回,他们的爱比较叙事,不很抒情。

踩三轮开初最多还是收货卖货用的。外公青年干教书,后来回家种地了。这些我都没亲见,但从小见证了外公拉三轮收废品。刚开始两岁在大溪边老房子看着外公骑进骑出。大部分是空车回来,偶尔满车而归,剩余部分而归。满车是收了太多,来不及买了。余下的是外公觉得卖亏,等等再看。后来外公外婆搬到了同村马路边的小舅的三层小洋房,外公也是如此。故而,菜园边上可以看见外公堆着的铁丝,电线,红白蓝色,零散的易拉罐矿泉水瓶也有自制土工具箱,老虎钳、锤子、不认识的,还有车轮充气桶。

外公蹬三轮就好像工作一样,我也习以为常。一生下来,外公就这么骑三轮,也会这么一直骑下去。后来有一天,我听到有个邻居大妈说外公从来不来我家在的村里收废品。这句话戳了我一下,猛然觉察出,好像如此。大妈又说不想给你丢脸,是对妈妈说的。又是猛然彻悟,我心一震,脑子好久还是萦绕外公真的不来我们村哎。长大点,还是会想起这件事。每每都感慨外公的贴心入微的爱。外公内心不觉得骑三轮收废品是丢脸的,反而应该是有些自豪。但是不能让女儿被别人议论说父亲收废品,故而避开女儿所在的村,但是来给孙女送饼也不藏着掖着,不管车上有货没货。想到这又对外公多了一层尊敬,外公的人生智慧总是张弛有度,拿捏得当。再想想就感动得想哭了。爱啊。爱啊。

踩三轮的外公后来就不大踩了。因为那次冠心病突发住院,回来家人纷纷告诫不要踩三轮,别人觉得不行但如果外公觉得自己还可以,外公是不太会退步的。大约,倔强执着的外公自己也隐隐觉得身体是不如从前了,也就顺着众意没再踩下去。只是偶尔带着外婆去乡镇医院买买药,城里的药店,如今是坐公交了。闲置在家的外公没啥事,就在家读读书、杂志。我也高兴和外公谈论这些,一是感叹外公难得的书香气,二是陪伴他老人家。我大多是听他讲,然后适时地附和几句。当然我也不全听,偶尔也和外公外婆聊天,我想了解他们和他们生活的时代。外公其实读过书,后来也教过书,再后来就回家种田了。是他爸爸让他回去的,因为外公是独子,家里的地没人种。那个年代种地是比教师好的一门营生。所以读书是外公早年未完成的梦,现在大半辈子过去后,再拾起那朵朝花。我们子女儿孙辈的当然也看得到,舅舅每年回来的时候就会特意带一大摞杂志,虽然我没这样干过,但其实想过,但由于零花钱较少而放弃了,,可我心里总惦记着,外公爱看书爱读报,外公爱看书爱读报。

现如今,我已长大成人,和外公天各一方。我念外公在故乡,外公忆我在远方。我在远方看着青年的风景,外公在家乡看着远方的我。一片惆怅。

(版权所有,禁止他用)



作者介绍

翁凯灵武汉大学本科在读生,喜欢看书读诗,爱电影画画,平凡独立,偶尔深刻多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朴实的身影
父母残疾,姐姐被遗传,爷爷干活摔死,外公捡废品供外孙上学
贺恩宁《我眼中的春节》指导老师:陈美华
母亲节前夕随记
不能忘却的思念
珍惜眼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