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斗茶”是怎么一回事

斗茶。又称“斗茗”、“茗战”,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是古时王宫贵族、文人雅客们的一种“雅玩”。斗茶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新茶制成之际,茶农、茶客们就会以新茶的优良次劣进行排名,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比赛活动。


斗茶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普遍流行斗茶的风俗。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就曾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

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斗茶则与品茶不同。斗,就是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具有强烈的胜负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1、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等则为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培火候过了头。

2、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

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个标准:

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为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

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面,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文化之“斗茶”
中国茶文化之 -- 斗茶
话说斗茶
所谓皋卢也就是苦艼茶斗茶
【现场】 第二届“岩绿杯”斗茶大赛在龟山成功举行
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