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传》结尾 人生不执着,笑看风云事

被贬黜的刘禹锡远离了朝堂,在连州采民风、调习俗、修名胜、治地方,虽有远放的不甘,但却也实实在在地为官做事,造福一方。但朝堂的纷争却并没有因为刘禹锡们的离开而停止,在刘禹锡到连州后的第二年,他曾经的政敌,宰相武元衡在长安被当街刺杀,再明年宪宗在宫中被宦官勒死,穆宗上位,穆宗在位3年,服长生药毒死了自己,又敬宗上位,结果没两年,又被宦官杀死在宫中,文宗继位,本想利用心腹大臣摆脱宦官的控制,结果反被宦官利用,成了人家的提线木偶。

中晚期的唐王朝其实已经烂到了芯里,宦官控制着皇帝,把持着国家的决策,朝堂上牛李党争,大批的官员无谓地被罢黜远方,这个国家最核心的力量已经消失殆尽,预示着这个曾辉煌无比的帝国已经走向衰落,离最后的没落已经不远。

在这些风云变化背后,晚年的刘禹锡却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春天。洛阳服丧期满,他先后被调到夔州、和州、苏州、汝州、同州任刺史,几乎每次调动都意味着是朝廷对他的赏识,带有升迁性质。刘禹锡也不负所望,在每一地任上都做出成绩,尤其是在和州、苏州,他到任的时候都是刚刚经历了天灾,百姓生活悲苦无望,他实地调研,一次次上表朝廷请求救济,才让当地的百姓躲过饥荒。所以,每一次他离开,当地的百姓都会结队相送。

后60多岁的刘禹锡因为生病,离开同州任,被朝廷优待回洛阳任闲置养老。这个飘零半身的老人,落叶归根,闲居洛阳,和朋友们一起作诗著书,安适地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时光。

记得红楼梦里有句判词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虽然这词说的是王熙凤,但道出的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曲折悲伤?我们想要的,心心念念、算算计计,可真的得到了吗?得到了就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年轻时候的刘禹锡满腔热情,一心想要为国家出力,虽然不能说是机关算尽,但对朝堂的热忱,包括前2此被贬后的愤懑以及不断想要重返朝堂的愿望都十分强烈。可偏偏事事不如意,一首桃花诗都能把他打回原位。年过50,经历了挚友柳宗元去世,政敌武元衡被杀,见过了曾经的好友,曾经的敌人在朝堂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刘禹锡逐渐看淡了人生的这些争夺,心境上更多的是随遇而安,做好当下的事情。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曾经求不得的那些东西,自己送上门来了。

人生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来临的到底是什么。你曾经那么执着想得到的,在你放弃后不久它出现了。你曾经那么痛恨的,失去之后,也觉得恨的其实毫无意义。面对这样的人生,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做好当下事,静待它在想开花的时候自然花开。

刘禹锡的后半生中,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我尤其特别喜欢的是他和白居易的合诗,当他从苏州任反洛阳的时候,途中遇到同样回洛阳的白居易,两个人在江边喝酒,白居易想起刘禹锡苦逼的前半身,就忍不住为他遗憾,写下了: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先生当场回复一首: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十三年的贬谪,二十三年的飘零,他还能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气,何等的豪迈气势,何等的洒脱恣意。我如何能不被他折服?!

最后一篇写得有些匆忙,自己不是很满意,但无论如何,先把它完成了。最后几章读起来有些琐碎,记录的多是唐朝大背景下的特定历史事件以及刘禹锡身边的人事物变化,我这里只能摘取了它的大概脉络做简单称述,无法细致一一展开。

读完整本书,沉默一会儿,再回忆刘先生的一生,我想或许每个人,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他的一生中,真正感觉到自己伟大或渺小的时刻其实是不多的,大多数时候,我们也不过都是在做那个特定时刻,努力的做着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只不过,等故事结束,从一个上帝视角来看,把每一次努力做的事情拼串起来,有的人成为了我们向往的英雄、智者、圣人,有的人成为了万人唾弃的恶人、愚者,而大多数人,或者从来没有人去想把他们一生的努力串起来,或者串起来了,也不过是些为了生存而用尽全力的吃喝小事,没什么人愿意看。而作为故事的主角,在当时,在当刻,他们也只是很努力的活着,活得更好。

在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引用了郦波老师对他的评价,说他是蒸不熟、煮不烂、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读完他的整个一生,非常认同这个评价,因为不论经历了怎样的打击和艰难,他的一生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务实、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尽管在他的前半身,朝廷从未厚待他,他却为朝廷每一次的割藩成功而由衷的高兴;尽管他的政敌几次三番地阻拦他,在他去世后,刘先生却真心实意地为他写诗祭奠,原谅了他政治上的分歧。他始终是他,始终保持着他作为文人学士的高傲和骄傲。漂泊半生,归来,他还是那个能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骄傲的刘禹锡。

这样的刘禹锡,我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吹尽狂沙始到金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看刘禹锡如何在诗中表现其性格与精神力量
唐宋文史之刘禹锡(十三)
铁骨铮铮、胸襟旷达的一代“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初心,是一生不可缺少的豪情
​周振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