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之辨

中西医之辨---人类究竟有多少种病?

 

“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只要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将得到自然的帮助”。

 

阳密乃固说:五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预言,人类的疾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说现在可以讲出病名的疾病就有两万多种,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新的疾病谱也还在不断涌现,病人在医院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病叫某某某,但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办法解决”或者“你这个病发病率只有千万分之三,很可惜被你碰到”,病名一定很科学很得体,但就是治不好,被你碰到只能怪运气不好了,多么冠冕堂皇的托辞,所以我认为除了外科以外,西医对许多的疾病都表现出无能为力,一个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甚至一个最普通的感冒就花费了人类数十年时间而不得解,更何况这层出不穷的两万多种疾病。

 

在中医到观念里面疾病有多少种呢?六大症!《伤寒论》将疾病分成六大证,我们叫六经辨证,它们是太阳症、阳明症、少阳症、太阴症、少阴症和厥阴症,如果再讲它们细分,就可以分成113个证,《伤寒论》里面叫做113个方证,以太阳症为例,首先可分成太阳经症与太阳腑症,经症里面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腑症里面有太阳蓄水症、太阳蓄血症等,另外还有一些变症,它们共同组成太阳症的一个症候群。六大症还可以继续细分,但基本的方证就止于这113个,当然疾病是复杂的,113证还可能两两相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理论上讲掌握了这113个基本方证就可以对付所有的疾病,这就是中医观念下的疾病谱,谁繁谁简,你们自己去判断。

 

造成中西医对疾病的不同认识的原因在哪里?其实,两大医疗体系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分歧。中医是辨症论治,将病人的症状作分类研究,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症状能有多少?无非就是中医十问里面的那些事,写下来不过一页纸,而且今后的新到疾病谱也包括在里面了,永远不会过时,也不需要分门别类,中医辨症不辨病就必然是整体论治,因为症就是整体的,所以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西医呢?是辨病论治,从一开始就以疾病为研究对象,期望每一种病都有一种对应的药,结果是病的显现永远比药的研究来的快,而且所有的疾病都是在控制,无法断根而痊愈,所以西医从200多年的发展来看,走到今天走的就是一条不归路,如果西医真的能走的通,那中医早就被取代了,也没有今天中医的复兴,因为西医方便简单,更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这也是中医难以推广的原因,因为中医是对症,讲究的是同症同治,而不是同病同治,病很容易讲清楚,但症是什么,面对病人连医生也很难讲得清,这就是中医不被接受的原因,也造成了中医没有一种药方也不可能有一种药方通治一种病。就拿糖尿病来说,西医可以拿降糖药通治糖尿病,也可以拿胰岛素通治糖尿病,但那是控制血糖不要太高,不是治愈,中医呢,我们有很多方子治疗糖尿病,这些从历代的医案中都可以看到,但针对不同的病人的时候,因为会有不同的症,所以又不可能用一种方子去通治,我们研究的是症,而糖尿病是一种病,药与病之间,动作与目的之间不是对应的,当然就不能对治了,遗憾的是现在的人认病不认证,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医发展了,深入人心了,对应不同的症,处不同的方也许就成了习以为常,那时才是中医扬眉吐气的时候,也是大众之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下中医话题之辨22:中医西医的病名的对应与统一
症?证?病?综合征?这些都有啥区别?
施今墨诊疗糖尿病:倡导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方法
名老中医之路之(31 )洪子云
中西结合的日志
证和病能否统一是临床最重要的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