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赫拉巴尔(转帖)(转载)
    发现赫拉巴尔
  作者:Evany 时间:2003-01-20 17:58
  转帖自“远流博识网·绿蠹鱼森林·求文堂”
  
  上一个冬天,站在布拉格书店里捷克作家专区前随意翻阅时,一本薄薄小书的标题吸引了我的注意:Too Loud a Solitude。多么孤寂的意象,当下我仿佛被禁闭在幽黯空间中回荡着的巨大声响撞击到,脑中轰然一场震颤。翻过封面,扉页上有短短几行作者简介:「他拥有法学学位*,但从未任职律师。担任过铁路公司员工、旅行社业务员、邮差、舞台工作人员、电影临时演员,待过保险公司、铸铁工厂、废纸回收厂。早年写诗,行将五十才成为作家……。」
  我将书柜上同一作者的数本作品,连同传记 The Sad King of Czech Literature 一并带回旅馆,这样认识了捷克作家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
  
  之一【简历】
  
  赫拉巴尔生于1914年,1935年进入查尔斯大学法学院就读,1939年因纳粹关闭了捷克的高等学院而学业中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后,才继续修完课程。此后,如扉页所记,他多所杂役,就是没有从事本业。
  1962年起,年近半百的赫拉巴尔才开始较有系统地创作,1963年出版第一本作品,特殊的风格和文采旋即备受推崇瞩目。1968年共党政权掌控捷克斯洛伐克后,赫拉巴尔由于先前支持「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而被列入禁止出书名单,成为「被严密监视的作家」。1970到1976之间,赫氏隐居到布拉格城外他出生的小镇,完成了毕生最杰出的作品。
  赫氏一生创作颇丰,身后结集成十九卷合集,捷克文版前后发行了近三百万册,作品被移译成二十七个语文版本。最知名的包括《严密监视的列车》(Closely Watched Trains;或译 Closely Observed Trains)、《我服侍过英国国王》(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时间静止的小镇》(The Little Town Where Time Stood Still),以及带有自传色彩的《过于喧嚣的孤独》(Too Loud a Solitude)。
  赫氏在电影和戏剧方面也卓有贡献,除了创作过许多剧本外,几部知名小说陆续搬上银幕后也都成绩斐然。1965年的剧本「底层的珍珠」(The Pearl in the Deep),与一群年轻导演开启了捷克电影「新浪潮」的先端;搬上大银幕的「严密监视的列车」由捷克国际级导演伊利·曼佐(Jiří Menzel)执导,于1967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9年,曼佐在「温柔的野蛮人」(The Tender Barbarian)片中,还客串演出以赫氏为本的博士一角;1990年,改编自赫氏原著的「失翼灵雀」(Larks on a String),则获得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奖。
            ***
  赫拉巴尔嗜好啤酒,晚年常在布拉格旧城区的「金老虎」(the Golden Tiger)酒馆消耗终日。「金老虎」的历史可上溯至1702年,是布拉格老字号酒馆中文人汇淬的代表之一。正如「卡力恰」酒馆因为另一名捷克作家谢哈克的「好兵帅克」而扬名;赫拉巴尔则被「金老虎」奉为精神表征。赫氏生前固定坐在厨房左侧的那张桌子,整个酒馆所有酒客尽收眼底,这个位子在他过世后一直闲置以为纪念。多年来,曾有无数访客来到金老虎,就为了拜访或瞻仰赫氏的风采,络绎于途者包括捷克总统哈维尔和美国前总统柯林顿,还包括史哲学家、语言学者、作曲家、画家以及庶民百姓甚至观光客等等。赫氏光耀了金老虎酒馆,其实酒馆里的众声喧哗,也滋养了赫氏的创作,后文将进一步述及。
  赫氏一生际遇起伏,顺境少而逆境多。五○年代初期,工作不顺,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他的创作,是在一叠叠从工厂带回家的广告纸背面完成的。六○年代末,赫拉巴尔声名正炽,各方对他盛赞不已、期待有加,他却忙不迭地引述《道德经》章句:「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谦称自己「没那么好」,极力遮掩过露的锋芒。
  七○年代初期,在专制统治日趋强硬,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悉遭剥夺的氛围下,赫氏即使回故乡隐居,秘密警察的监视和搜查却愈益严紧,多部作品被迫透过地下出版的管道问世,甚至必须暗地流传到国外发行,再偷渡回国内。在这段期间,影响赫氏创作甚深、是他笔下许多人物原型的佩平舅舅过世了,继而,相依为命的母亲也走了,其后赫氏又罹患重症,必须开刀治疗。重重曲折,使得赫氏更加退缩到精神的孤绝角落。赫氏曾提及这个时期他在写作和生活上的态度是:
  
  ....Better listen to the inner monologue of your youth, when you’re surrounded by a wave of talk, better listen to the secret of sameness and the solitude into which you have entered, that won’t frighten you, and through silence you will get beyond the curtain of human conversation and you will stand face to face with quiet.
  
  赫氏刻意持守孤寂,世局却不让他安静度日。七○年代中期,赫氏的一篇文章遭到曲解,年轻人公开焚毁他的书籍,批评者则指责他没有签署「七七宪章」**(但为赫氏辩护者则指称,他与大多数文人不同,至少他也没有签署「反宪章」)。赫氏再度退回到文学中,保持沉默,并没有从众进行自我批判以争取较大的出版空间。他继续以地下出版的形式发表作品,而既然在公众领域中不允许讨论赫氏及其作品,他便在新作中自己写评论,自述写作的态度,并描绘未来的创作计划。
  随着著作移译传散到世界各地,赫氏在捷克文坛的地位,屡受国际肯定。米兰?昆德拉更曾宣称:「如若有人要为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结束后的时代命名,他必得称之为赫拉巴尔时代」。
  1997年,赫拉巴尔从接受整脊治疗的医院五楼坠楼身亡。目击者指称他是在喂食鸽子时从窗台上坠落,但熟悉赫氏作品的评论者则指出,赫氏晚年经常受困于「从五楼住处坠落」的魅象,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书中人物自五楼窗户跃下身亡的场景。赫氏的辞世是意外或自杀,永远只能留为后人苍凉的猜测。
  自高处坠落,因而拥有几秒钟脱离桎梏的自由,这个句点也许是赫拉巴尔对命运的最后反讽。如同《过于孤独的喧嚣》里的老打包工汉嘉,外界的喧嚣再也干扰不了赫拉巴尔内在的孤独了,但他孤独中的喧嚣,犹在世间不停地震慑回荡。
  
  
  *关于赫拉巴尔的学历一事,请参阅下文关于中译本的讨论。
  **「七七宪章」是捷克知识分子反抗斯大林主义的专制压迫、争取人权民主的运动,1977年由哈维尔等人发起。该运动非政党组织,没有政治纲领,专以揭露政府违反人权的事例为主,强调「无权者的团结」,运用唯一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性」来反抗集体的权力。「七七宪章」的理念及手段获得一定的政治成果,但同时也引起许多知识分子的质疑反对,米兰?昆德拉即曾直言批评。
  
  之二【中魔的人】
  
  赫拉巴尔在国际文坛的地位与哈谢克无分轩轾,被誉为「当代捷克最伟大的作家」,创作风格与主题对二十世纪的捷克文学有深远影响。赫氏以细微敏锐的洞察力,捕捉众生百态的欢颜愁容,树立了以市井小民为主轴、「非英雄」式主角的创作典型。他阅历丰富又博学强记,从古希腊哲学到超现实主义;从道家思想到机械原理,文字灵巧幽默,能在乡野杂谈与辉宏论理之间出入自由,饶有独特的魅力。
  赫氏最杰出的作品,故事主人翁都是一群草根气息浓厚、平凡无奇却带点痴傻性格,话语不休却风趣又耐人寻味的人物。赫氏为这些「由于疯疯颠颠而越发显得天真自然,由于行事荒谬而具有某种非凡气势」的人物创造了一个新词:pábetelé,《过于喧嚣的孤独》中译本译为「中魔的人」,该书导读「中魔者的爱情故事」中有关于这个词的详细解释。
  赫氏笔下这些卑微平凡的小人物,角色原型一是承袭自哈谢克的「好兵帅克」,其次则取样自赫氏周遭所遇所见的各种社会底层居民(其中最重要的「中魔者」代表,是赫氏的舅舅佩平〔Pepin〕)。他们都是没有权势的市井小民,在历史的涛动中,坚韧自得地悠游。这群小人物反映了整个国家民族在近代历史上的坎坷无奈。从奥匈帝国、纳粹到共党统治,捷克斯洛伐克这块土地历经了各种政治强权的侵凌压迫,动乱的时代、重重的掠夺,弱如草芥的平民百姓只好以近乎痴傻的态度,面对非理性的生活和荒谬乖违的命运。
  谢哈克的帅克摆明了是个白痴,只是在混乱昏昧的世局中,这个心地善良却几近智障的好兵瞎打乱撞的结果,反倒造成了同时具破坏与建设性的巨大力量。读《好兵帅克》可以让人捧腹大笑、击掌称好,仿佛胸中一口闷气终于透过呆子帅克出清尽净。好兵帅克迷人处在他卡通化的冷冽和讥讽,相较之下,赫拉巴尔笔下的人物多了几分真实性,虽然同样用谦卑、自嘲、清明又热情的态度面对生命,赫氏的主角们在喋喋不休的同时多了一点诗意,也带有较浓厚的悲剧性。读赫拉巴尔的平凡百姓故事,在微笑的同时,却又难免怅然一叹。
  在《我服侍过英国国王》里,出身饭店小弟的迪惕(Ditie)终于致富之后,听到共产党正四处捉捕有钱人而他却安然无恙,大感愤概。他从小唯一的愿望就是成为百万富翁,现在共产党忽略了他,岂不表示他的财富不被承认?因此,他主动跑到警察局自首,要求他们立刻逮捕他。在《老人家的舞蹈课》(Dancing Lessons for the Advanced in Age)书中有对孪生兄弟L和V,小时候洗澡时其中一个不幸溺毙,由于他们实在长得太像了,家人于是决定掷铜板,出现人头则死的是L、反面的话死的是V。活存下来的V长大之后,开始怀疑当初溺毙的到底是谁?会不会现在走在路上的这个人其实是L,而他(V)早就上天堂了?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他喝了酒,跑到水边游泳,最后也溺毙了,终于证明了当初死的那个人真的不是他。
  这类看似荒诞离奇的故事,大多取材自真实故事(许多故事来自金老虎酒馆的乡野闲谈)。许多事例之所以荒谬,若说是由于主人翁神智不明,毋宁更是因为外在世界的无序和疯狂有以致之。赫拉巴尔的作品时而明确反映了纳粹与共党统治下的民生疾苦(如吉普赛女孩在集中营被当成垃圾「处理」掉);时而将题旨提升到天道乖违不彰的时代命运层次。他的颠峰之作《过于喧嚣的孤独》,便是一首环绕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主题不断变奏的作品。
  《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在铁路局工作了四十年的舅舅和几个当过火车司机的伙伴,退休后用存款买了小铁轨和三节平板车,装上一套信号装置,运到自己园里,在树丛中弯弯曲曲铺设了轨道,每个周末便让一群小孩乘火车玩,或者醉醺醺地自己坐在车上行驶,「只见车头亮着灯正行驶到老苹果树和梨树之间的弯道上,舅舅坐在信号塔里扳动分道闸,他是那样神采飞扬……他们个个都全心沉醉到游戏中去了,而他们玩的游戏,其实只是他们终生热爱的工作而已。」
  轻描一笔,将庶民百姓的生活底韵以及顺从命分的精神勾勒清楚。然而天道运行的结果是,这个热爱火车的舅舅「在信号塔里得了脑溢血……,就这么去世了,躺在信号塔的地板上过了半个月,等到有个司机发现他时,他周身已爬满了苍蝇和蛆虫,尸体像融化了的卡蒙贝尔起司似的在漆布地板上淌水。」
  赫拉巴尔是善于说故事的,他可以在最寻常的人物身上,探出如温润珍珠般不可预期的灵魂深度;即使在悲伤的情境,也能写得令人含泪微笑;在荒谬滑稽的喧闹中,触及真正的悲伤。
  
  之三【过于喧嚣的孤独】
  
  一路上阅读《过于喧嚣的孤独》时,我屡屡在书中看到熟悉的影子。想到几个爱书成痴的朋友也是这般,宁可让书本泛滥堆栈蔓延,留下仅容旋身的狭隘空间,也舍不得让好书流落到无名的天涯(更多时候可能是积尘于仓库的一角)。这些朋友多少都是孤独的,以各自的方式。幸而他们都没有赫拉巴尔笔下的孤独,多带几分无奈的苦涩。
  《过于喧嚣的孤独》主要场景设置于一家废纸回收厂的地下室,通篇故事并没有明确的时间流程,在老打包工汉嘉一段又一段的沉思和絮絮独语之间,我们大致了解他的生平遭遇,他窒涩的爱情、羞赧的个性、心灵的渴慕,以及从旧书里学得的智能。
  汉嘉是赫拉巴尔笔下人物中,最接近他本人的一个角色。赫氏曾于1954到1959年间在一家废纸回收厂工作(十年之后,在斯大林政权的统治下,赫氏的两本着作甫出版即遭查禁,被拆解回收的书籍,正是送到这家废纸回收厂,而他的太太当时也在这家回收厂工作)。如同汉嘉一般,赫氏在回收厂的四年期间,也捡回了成堆的旧书,甚至最后在布拉格城外成立了一间图书馆。汉嘉从被废弃的旧书中饱学经纶,与其说这是博览群籍的赫氏借力发挥,不如说他正是作者内在自我的沛然外现。
  在废纸回收厂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汉嘉,战战兢兢地珍惜着每一本书籍蕴涵的知识和意义。他深情地「抢救」了三吨多重的书本,堆放到居住的处所几无立锥之地仍孜孜不息;他在眼见整批珍贵书籍被贱价廉卖到国外时,痛心得要求警察以违反人性的罪名拘捕自己;即使工作中将成堆纸张压缩打包准备回收时,他还不忘温柔地在一捆捆废纸上,覆盖以艺术大师的名画复制品或思想巨擘的篇章,为旧书送上最后的荣耀。
  汉嘉的孤独之所以「过于喧嚣」,一方面显示他内在的孤独空间中,思维彼此交谈碰撞的力量如此繁复响亮,犹如一场不停止的喧嚣。而另一方面,汉嘉的生活又不断受到无情不仁的外在秩序和制度干扰,在他的孤独中制造了无可避免的喧闹。
  赫拉巴尔的幽默文笔,让汉嘉的引经据典不致显得僵硬沉重,老打包工的喃喃独语和回忆片段,随时如秋风中的孤叶般飘然而至,看似干枯却充满诗意。而所有的故事集结起来,不过都见证了生命的反讽与无奈。
  旧书报象征着逐渐雕萎的「旧时代」,旧书不停被报废回收,甚至新型压缩机取代旧的打包机器,都暗喻着世代递移及科技更替导致的文明变迁、价值扭转,其中更带有遗弃与背叛的意味。
  书中一位屡次出现都与「粪便」有所牵连的人物,从来未有一丝高远理想,脑中空无一物,最后却被世人赋予纯白的天使形象,一双翅膀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一生中除却为了催眠从未读完一本正经书的人,如今在生命的旅程将要结束时赢得了圣洁」。而毕生对书籍与知识怀抱崇高敬意的汉嘉呢?「我不断地读书,从书本中寻找预兆,可是书本却联合起来与我作对,我一次也没有得到上天的启示。」汉嘉唯一能印证的启示,是赫氏在书中不断借用的《道德经》概念: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和孤独地守在潮湿阴暗地下室的汉嘉比起来,「在上面」的主任、穿著笔挺制服的年轻工人,以及庞大崭新的新机器,虽然有着明朗的阳光照耀,有快速的工作效率,但对生命、知识和美感却是麻木无觉的。当整个世界踏着所谓进步美好的步伐前进时,人群对周遭存在的细微感动却越是麻木不仁。
  另一方面,吸取了人类文明精华,心灵厚实伟岸的汉嘉,却只被当成垃圾废物般对待,和下水道的老鼠、追逐尸血的绿头苍蝇一般挤在幽暗地底,安静地面对最终的命运。「天地不仁」的结果,是没有任何怜悯同情的死亡。
  赫拉巴尔的小人物或生或死,在时代流转下不过如烟雾升起淡去,没有任何声音、不留一点痕迹。但这些平凡的死亡,却有令人悚然心惊的力量。那力量究竟如何震撼?无法一语道尽,必得你亲自去阅读才能体会。
  
  之四【关于中译本的一点疑义】
  
  不管是捷克文版编辑,或英文版的译者都曾提及,翻译赫拉巴尔作品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必须追随着他广博的学识,穷究四方文学哲学义理以及各种技术用词;最大的难题,在于他作品中大量出现的俚语和方言,那些来自市井小民的生活化用词深入捷克文化底层,并非其它语文能轻易移译(据闻在原书中,只要人物一开口,他的出身便可一目了然);此外还有赫氏自创的新词汇,在在加深翻译上的困难。
  大块文化已取得中文版权的数本赫拉巴尔作品,据闻都将交由大陆地区熟谙捷克文的资深译者翻译,尊重原著的严谨作法值得称许。已问世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是系列中译本的前锋。我不懂捷克文,无从比对原文,自然无法评述译者的正确性问题。只是纯就阅读中译本的角度,辅以部分英文资料后,发现了几个小问题,基于求全心态,特此列出以就教各方。
  杨乐云女士的某些专有名词,与台湾惯见的译法有所出入,譬如:伦勃朗(林布兰)、莫奈(莫内)、克里木特(克林姆),这类在台湾几已成为「定译」的名词,似乎应予以统一,才不至造成读者阅读时的困扰。
  不过较大的困扰,在于译者笔下的「大陆语法」,尤其是贯穿全书,经由压缩处理后的回收废纸一律译成一个「包」字,读来非常不顺畅(不管是口语或书写,我们称钱包、邮包、茶包,却很少单独用一个包字指称特定被裹扎起来的东西)。老打包工的喃喃自语配上大陆腔调后,变成:「三十五年来我从工作中和通过工作学到的一切统统放进包里……」、「我干活老是完不成任务」、「怎么样,大叔,咱们干?」读来特别有种突梯荒谬感。
  至于「天道不仁慈,一个有头脑的人因而也不仁慈」这个全书主轴词句,有没有必要还原为更接近《道德经》原文的「天地是不仁的,而且圣人也是不仁的」,由于涉及赫拉巴尔原文的解读及翻译诠释的问题,在此不予讨论。
  另外,不知是原著如此,或者译者/编辑处理上有所疏漏,中译本里完全没有分段,形成了全书八章「一章一段」的特殊景观。英文版里倒是章章都有分段,从最少五段到最多十六段,尤其头两章,每段几乎都以「三十五年来……」起头,阅读时形成特殊的韵律感,令人印象强烈。
  最后,中译本译序里提及,赫拉巴尔于战后取得法学博士学位。这个说法,在负责编辑与出版赫氏全集的Václav Kadlec撰写的一篇赫氏传记中亦可得见(“ he graduated doctor of laws “);而在另一本由赫拉巴尔相识三十余年的文学史研究者 Radko Pytlik 撰写的 “Bohumil Hrabal : The Sad King of Czech Literature“ 书中,并没有强调赫氏取得的是博士学位,唯在书末的附图中,有一张年轻赫拉巴尔与母亲的合影,图说为: “ The New Doctor of Law “。然而在其它英文资料(包括英文版书籍的作者简介),都找不到赫氏拥有博士学位的说法。实际推算:赫氏于1935年进入查尔斯大学法学院就读;1939年纳粹下令关闭捷克各大学;战后(1945年)重回校园;1946年取得学位,前后加起来,顶多只有五至六年的修业时间。究竟赫拉巴尔是否真获得博士学位,或者乃捷克学制与西方惯用制度有别所致?还请识者赐教。
  
  之五【作品年表】
  
  按:赫拉巴尔的作品常在完成后历经数年始得发行,许多短篇屡屡改写后收录于不同合集中,因而创作年表整理不易。以下仅就数份英文资料中整理所得,依创作完成的时间排序。
  
  著作
  1956-People’s Talk (privately published)
  1959-Larks on a String(1969年改编成电影「失翼灵雀」,1990年始正式发行,并获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奖)
  1963-The Pearl in the Deep(短篇小说集)
  1964- Palaverers(《中魔的人们》;短篇小说集)
  1964-Dancing Lessons for the Advanced in Age
  1965-Closely Observed Trains
  1965-Advertisement For A House In Which I No Longer Want to Live(短篇集)
  1967-This City is in the Joint Care of the Residents(与摄影师Miroslav Peterka合着)
  1967-Bohumil Hrabal Presents
  1968-Broodside Ballads and Legends
  1968-Buds(被禁)
  1968-Homework(被禁)
  1970-Homework in Assiduous Application(诗集、散论及受访纪录)
  1970-Tonsure(中篇小说,1976年出版)
  1970-A Ceremonial Haircut
  1971-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1980年出版)
  1973-The Gentle Barbarian
  1973-The Little Town Where Time Stood Still
  1975-The Celebrations of Snowdrops
  1976-Too Loud a Solitude(1980年正式出版)
  1980-Cutting it Short
  1981-Poetry Clubs
  1981-Harlequin’s Millions
  1982-Extra Homework by a Diligent Pupil
  1986-Life Without a Smoking-Jacket
  1987-Weddings in the House
  1989-Who I Am
  1990-The November Hurricane
  1991-Subterranean Streams
  1992-The Aurora is grounded
  1993-Bedtime Stories for Cassius
  1998-Total Fears(短篇小说集)
  The Death of Mr Baltisberger(短篇小说集)
  
  剧本:
  1968-A Boring Afternoon(with Ivan Passer)
  1965-Pearls of the Deep (捷克电影「新浪潮」的开端)
  1966-Closely Observed Trains (1967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69-Larks on a String (with Jiří Menzell, released in 1990,中译「失翼灵雀」)
  1981-Cutting it Short (with Jiří Menzell)
  1983-The Snowdrop Festival
  1989-Tender Barbarian (Jiří Menzel在片中客串演出以赫拉巴尔为原型的博士一角)
  1994-Angel Eyes
  1995-Too Loud a Solitude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by Jan Hrebejk and Petr Jarchovsky)
  
  与赫拉巴尔有关的电影:
  At the World Cafeteria, (by Vera Chytilova,赫拉巴尔的自传改编)
  Romance(by Jaromil Jires,描述赫拉巴尔与一位吉普赛女郎的恋情)
  House of Joy(by Evald Schorm)
  A Blonde in Love (by Milos Forman)
  The Firemen’s Ball (by Milos Forman)
  Intimate Lighting (by Ivan Pass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值得你一读再读的一本书
独白与复调
叶克飞:捷克人心目中超过卡夫卡和昆德拉的国宝作家
在阅读中毁灭阅读
过于喧嚣的孤独(全文)
每周只读一本书 · 压垮他的不是这种孤独,是被时代所抛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