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语文课程基地一起发展

语文课程基地一起发展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曹勇军

   我校语文组自2011年8月成功申报“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以来,全体十三中语文人,走在课程基地建设的大路上,与课程基地一起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基地建设思路,从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专业发展五个方面入手,彼此支撑,互相渗透,开始形成我们语文基地的课程文化。

 

教学环境:使学科特色更加鲜明

   江苏省开展的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是一次“技术化课改”的新尝试,试图超越原先那种宏大的纯理念的课改思路。具体地说,它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基地是现有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转型升级,重点就是就是把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形成实体化的新型学习环境,让目前被升学应试割裂的碎片化的教育和教学,整合改造成师生生命成长的大学堂。

   根据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的精神和方向,结合我校语文组近十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特色以及取得的成果,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提出“一鼎三足”的课程建设模型,作为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的规划图。



    我们首先重点建设四个“研学中心”:“金陵文化研学中心”、“戏剧影视研学中心”、“传统经典研学中心”、“特长写作研学中心”,并以此为载体,建设语文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基地。四个“研学中心”使我校语文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实体化、系统化、网络化、制度化,进而带动其他学科校本选修的建设,从而构建我校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的“大文科”课程布局,凸显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



   我校课程基地建设的四个“研学中心”强调并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体验性、实践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从课程设置上看,不同的“中心”在学习方式上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形成整体和合力,既包含了应用、审美和探究这三项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能力,又突出了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传统经典研学中心”侧重经典文本和文化的探究学习方式,“戏剧影视研学中心”侧重舞台作品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特长写作研学中心”突出实践性和动手能力,而“金陵文化研学中心”侧重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借助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样四个“研学中心”形成经纬分明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扎扎实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四个研学中心所辖各门选修课不仅具有学习特点的一致性,而且每一门校本选修内部,又根据学科课程内容的不同,采取多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这样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突出学习过程和内容的综合性与生态型,真正突破学科重点难点,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策略乃至素养。 

   在全体语文组老师参与下,课程基地以四个“研学中心”为课程支撑点,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成功开设22门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安排每周五下午3~4节课为教学时间,定时定点,实施校本选修。校本选修课程要求做到:有时间,有计划,有设计,有评价,重体验,得实惠,受欢迎。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1.高级写作工作坊

2.少年文学工作坊

3.楹联写作工作坊

4.新闻写作工作坊

5.戏剧欣赏与表演

6.“文化名人与南京”研究性学习

7.“古诗词与金陵文化”研究性学习

8.“辛亥革命与南京”研究性学习

9.“物理与金陵文化”研究性学习

10.“金陵水资源研究”研究性学习

11.“旅游与金陵文化”研究性学习

1.高级写作工作坊

2.少年文学工作坊

3.楹联写作工作坊

4.新闻写作工作坊

5.朗诵和吟诵

6.演讲与辩论

7.《论语》《孟子》研读

8.《红楼梦》研读

9.英语名诗鉴赏

10.影视欣赏与评论

11.微电影创作、拍摄和制作

 

   在语文基地建设中,我们坚守一种接地气的“生态课程观”,就是说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不仅要适合学校的教育文化土壤,有学科传统的血缘,有教师专业优势的支撑,更要与我们的必修选修常规教学自然衔接起来,是我们常规教学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地自然生长,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反过来又有助于促进丰富深化我们的日常教学。就如同我校那100多棵树龄50多年的大树一样,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互动平台:让平面语文变成立体语文

   我们在交互平台的建设上走多元化的道路,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探索语文学习的新时空。

   2011年11月16日,在语文组老师努力下,我们建成了江苏省语文实验课程基地网(http://www.ywjd.cn)。网站的建成、上线开通和日常维护,使基地建设有了“网上家园”,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载体,有了更高的起点,为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提供物质化的载体,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规划设计了“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设施场地”,决定把信息中心大楼的三楼作为学科基地专用楼层,建设一个专用的语文学习天地,建设一个全新的语文学习的大环境、大学堂。基本建设包括:(1)四个研学中心;(2)门厅及语文学习走廊;(3)教育剧场;(4)教室图书角。

   三楼走廊则设计布置成“中外文学画廊”。走廊两侧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中西文学问题、现象和人物,设计成11块中西文学展板,中国文学有“儒道与中国文学”、“《诗经》与楚辞”等,西方文学有“两希文化与西方文学”“酒神精神的歌者”等。设计中力求做到“三化”:具象化、问题化、系列化,给学生几个感受点、思考点、探究点,点点相连,给学生几把理解中西文学的钥匙,使之有张力,有冲击力,让学生过目难忘,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讨的欲望。我们还撰写了展板解说词,让校广播站学生朗读录音,连同展板画面,以及相关的链接思考,交由电脑公司制作成学习软件,内置在走廊上的电子触屏中,以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这样中西文学走廊就不是简单罗列呈现知识,而是精选知识,突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生活甚至休闲状态中,短时间浏览过程中,获得对中西文学总体的感知和认识。

   课程基地开列“十三中50本学生必读书目”,运用专项建设经费,给每个班购买配备图书,把图书馆搬进教室,已经建成“班级图书角”,并设计读书季海报,建立管理章程,定期开展“大树下读书”系列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课程基地组织语文组老师,开发了“十三中50本必读书学习软件”。我们依据学生阅读中的困难,针对每一本推荐书,分别从“作者简介”、“作品导读”、“精彩章节”、“有关评价”、“其他作品”等5个方面收集资料,撰写文字,配以照片和视频,与电脑公司合作,设计制作出学习软件,免费赠送给学生,并在网上开通读书交流平台,使“大树下读书”有了生活化的时尚气息,走进学生的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

   自主学习并不能完全依赖现代技术,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其不可替代性。当然,传统学习方式必须改造。我们的“戏剧影视研学中心”利用戏剧影视的特点,组织表演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展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推动学生的发展;而“金陵文化研学中心”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选修课程老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实地调查寻访,突出体验性探究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程资源:让校本课程血肉丰满

   如果说理念和模型是校本课程的骨骼,那么课程资源就是校本课程的血肉。开发校本课程关键在于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条腿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就是把目前使用的必修选修课程,在国家课程标准和省里制定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方案”,保证每个模块教学的底线,便于教师集体备课和个人钻研,保证教学正常有序的实施。另一条腿是“学校课程课堂化”,就是结合课堂学习、研究性学习,把社会实践、竞赛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整合为课程,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互相渗透,发挥出它的课程功能,使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配合,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使课程在学校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

   要做到学校课程课堂化,关键要开发独特的课程资源。可资源在哪里?

   资源藏在老师的身上和口袋里。课程基地建设焕发了老师课程开发巨大积极性,老师们利用各自的兴趣、特长和优势,开发出不少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选修课程,如“高级写作工作坊”、“戏剧研读与表演”、“楹联的欣赏与写作”、“英语名诗鉴赏”“微电影拍摄与制作”“辛亥革命与南京”等,并不断精益求精,提升课程的品质,发展学生的特长,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资源藏在环境和地域文化之中。我校环境优美,位于六朝文化古都南京中心区域,这里地理环境独特,文化积淀深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依据这些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拆掉师生心中的校园围墙,把大树参天的校园当做我们学习的教室,把玄武湖当做我们学习的教室,把明城墙当做我们学习的教室,把大学校园当做我们学习的教室,不断突破束缚我们的条条框框,巧妙配置开发这些独特的资源,使这些资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教,人人得进步”,这句话正好可以拿来概括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和追求。

   资源藏在我们课程建设的眼光之中。我们重视放大课程资源的潜在课程价值。课程基地不惜血本,先后为“《》《》研学室”和“《红楼梦》研学室”配置论孟的线装书和《红楼梦》绣像线装本,教学中人手一册,让传统文化变成可以触摸的实物,让课程具有传统经典的课程意蕴。

   资源更藏在保障积累传承的制度之中。我们重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使之推动课程建设,比如教师编写的讲义、教学课件、学生的优秀作业、教学活动的精彩视频、学习活动指导手册,还有学生创作的海报、招贴以及各种logo等,使之构成具有生活学习情景感的环境。每有重大的校本选修活动,都要求师生合作编制“选修活动指南”,确定学习活动的主题、内容、要求、步骤和评价,指导学生,使活动更具有学科特色,切实有效。

 

学习方式:使之成为生活内容

   我们的“研学中心”不是普通办公室,而是四个“室”:一是“资料室”,二是“问学室”,三是“活动室”,四是“研究室”,这样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研学中心”传达出一种学习态度,就是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即学即教,亦学亦教,使学习成为终身的生活内容。这正是我们语文课程基地倡导并实践的学习方式。

   课程需要“学习方式”的支撑。学习方式表现为学习态度、习惯、做法等等,背后则是权力结构、人际关系、教育哲学和精神价值。有了“学习方式”,课程才成为现实的、鲜活的、有生命的东西。

   我们把基地搬进高一戏剧节。2012年6月9日,语文课程基地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在东南大学礼堂举办第六届的“十三中戏剧节”,盛况空前。这是一项传统语文活动课程,每年五六月在高一年级举办,已举办五届,在课程基地和师生共同努力下,每一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产生巨大的育人效应。从宣传发动到班级自由组团,从导演到服装音响灯光美工,从废寝忘食排练到别出心裁的海报,从每班15分钟演出,到同学家长的热情参与……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精彩异常,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受到戏剧艺术的启蒙教育,更领悟到“做中学”的真谛与魅力。

   我们把基地搬进玄武湖。2012年9月28日,课程基地在玄武湖举行“青春·明月·梦想——高一年级月光诗会(首届)”,台城脚下,玄武湖畔,明月当空,现场热气腾腾,高一13个班级的同学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命美好,抒发青春激情。这样的课程不仅与语文基地“朗诵和吟诵”选修课挂钩,与大唐诗社社团活动挂钩,与苏教版教材“向青春举杯”专题学习内容挂钩,更大的价值在于把诗歌与生命的成长联系起来,通过高峰体验,自然习得对文学作品健康的阅读态度和方法,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把基地课堂搬进教室。曹勇军老师带领备课组,把语文基地“演讲与辩论”搬进课堂,在高三开设“时事演讲”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读写的积极性,而且用时事演讲的方式把“听说读写思”整合起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隐含着学生公民素养提升的追求,是渗透着公民教育的写作教学。通过一次次演讲现场,比较、辨析、对话、合作,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会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分析、辩证的表达,教给学生一辈子有用的真语文,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突破了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开辟了议论文写作的第二条道路。

   表面上看,这类校本课程只是“搬来搬去”,但实际上我们搬来的是开发的资源,是新的学习理念、方法和路径,是融合课程要素新的学习环境,是全新的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使之构建生命成长的大学堂,生成我们师生的经验、知识和故事。课程基地建设的所有学习活动与生活勾联,其意在于消解传统课堂教学的权力结构,解放学生。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而关照他们的日常生活。把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打通,把学生眼前的学业成绩与终生发展打通,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课程基地建设的丰硕成果带来了常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面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

 

专业发展:促成教师职业生活的集体转身

   基地建设和发展呼唤新的教研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我们尝试把教研组搬到课程基地,把教研活动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

为了教师更好地发展,基地建设之初,就成立了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由作家、文学家、教育家、教授、教育领导等36名专家组成),指导课程基地的建设。学校就给每位选修任课教师配备启动资金,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和开展活动,不断组织课程基地老师参观学习,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实施能力。基地召开专家论坛,定期研讨,先后出版了9期《基地建设简讯》,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帮助老师克服困难,共享成果。

   2011年11月课程基地邀请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王洁博士,开设《基于课堂的教师专业成长》讲座,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考和新探索,倡导一种立足一线、基于教学现场的专业发展路径。2013年5月11日又邀请北大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开设讲座《教师实践性知识与专业发展》,介绍她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成果。“教师实践性知识”即“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和提炼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倡导“做中学”、“做中教”,提升自己,改善教学,最终在教育教学中收获硕果。

   过去我们曾倡导让教师成为专家,这种说法容易造成专业指导思想的偏差。其实,教师不是理论专家,而是善于反思的实践家(舍恩、范梅南、佐藤学)。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教师是经验技能型的行业,而教育教学情境是复杂的,没有现成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必须依靠自己的行动,采取情境化的策略去尝试解决问题,在“做中学”(learnbydoing),生成对教育教学的个体化认识,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在此过程中反思是关键。反思对自身行为、观念、经验在思考、再认识,作出价值判断,讲得直白些,就是“长期有心去做”(陈向明)。反思型知识的提取有各种方法,但最具有公共知识价值的是“语言类方式”,主要有叙事和案例两种。

   根据语文组教师发展的不同水平,课程基地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反思”,而比较成熟的教师则要求学写“反思札记”。写什么?举凡成功的课例、失败的教训、重要的理念、师生的交流、同行的言论、生活的感悟等等,都可以记下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提高对教学的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辟教师教学反思的专栏,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札记,课程基地定期举办“沙龙式”研讨交流,形成热气腾腾的研修气氛,不仅推动了教师的教学实践,更构建了教师富有职业理想的专业生活。

   我们重视这种对教学实践“小思考”、“小探索”,因势利导及时总结推广,使“个人见识”放大成为“小众共识”,最终成为“团队常识”,使之不仅成为老师的教学特色,更成为教研组的教学财富,让教师感受到教学的魅力,让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强制的“外铄”转为自觉地“内发”,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和素养的紧迫感,有了更广大的职业伦理和更坚定的职业抱负,为专业化理想的实现而不懈追求,增强了身份和职业认同感,完成教师职业生涯的集体转身和飞跃。

 

(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13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9期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程基地:高中育人的新载体
课程关怀_带给每一个学生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学科基地培育学校赴江苏考察报告
对课程基地建设的新认识和新思考
海南中学通用技术课程培育基地建设的反思与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