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愁在心,追梦有恒

 

乡愁在心,追梦有恒

 

邓海建

 

月上柳梢,花市灯如昼。

 

网友说,“没有花灯,你可能过了一个假元宵节”。不管有灯没灯,当元宵节的主题从手机APP上翻过去,你是真真切切过完了一整个鸡年春节。俗话说得好,“十五过完,年才算圆。”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大数据呈现了2017年春节的点滴变化:比如春节期间分别有超过1000万人离开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交通拥堵缓解30%;春节刷卡消费额同比增长48%,银联卡境外交易同比增长40%;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鸡年春节期间全国快递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1375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9.86%……快与慢的变奏,新与旧的更迭,日子总在向好,征程总会顺遂。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家,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往家里赶。变化的是时代的台阶,不变的是传统的根脉。中国人的春节,就是一场乡愁的浩荡抒情,虽天南地北、千姿百态,却荡气回肠、入骨入髓。

 

在十数亿华人的心里,“年”大概早不复是一个传说中的小怪兽,亦不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日子,而更像是张扬家国情怀、凝聚家风共识、承续文明传统的“洗礼日”。不久前,英国BBC打造了一部良心巨制:《中国春节》。几名老外主持人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都市到乡村,走心费力地向世界真实展示了中国人的春节。在光影之间、在镜头之中,你会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除夕了,过年了,那些氤氲在民风民俗之间,宛若全世界华人联系中华文明母体精神脐带的力量,升腾起浩然奔腾的家国情怀。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

 

一方面,在年节的洗礼中,国与家的凝聚力在增强。从精神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惟有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中,才能真正做到“上下同欲者胜”,才能在新长征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另一方面,在过年的仪轨里,观照与思考让人回归灵魂本位。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有一段精辟的阐释:中国乡村秩序是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开始的。此后时空流转,纵使百转千回,讨生活也好、讨理想也罢,走出去的中国人,还是会被故土的浓烈情思所牵绊。这就是千丝万缕的“乡愁”。有了这份乡愁,才有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春晚;才有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春运……才有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执念,才有了“常回家看看、时间去哪儿了”的思忖,才有了对时间与时代的哲学思辨,才有了对家庭与社会的价值皈依。

 

这,就是中国人的“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年的意义,除了慰藉乡愁、聊表孝心,更重要的,恐怕还有为一年之计而充电蓄能。节日总是短暂的,奋斗才是长久的。在春节假期的蛰伏休憩之后,精神狂欢之后,是情绪饱满地迎着春风上路。有了家庭的馨暖与期盼,美好愿景更有奔头;有了民族的共识与祝愿,辽阔梦想更有指望。

 

一程风雪一程暖,一城山水一程光。从除夕到元宵——年,过去了,春天扑面而来,节日里的情怀与感触,节日里的誓言与坚守,在接下来的平凡日子,也许终会绽放成最踏实、最持久的光与亮——乡愁在心,追梦有恒。

 

 

元宵诗情中的文化认同

 

刘巽达

 

又到一年元宵时。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元夕、灯节。《隋书·音乐志》这样描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由此可见当年元宵节的热闹。大年初一是春节的灿烂开头,元宵节是浪漫结尾。过了元宵,人们才收拾过年的心情,融入世俗生活的洪流。

 

今年,笔者在古城西安过春节。岳母家就在曲江大唐芙蓉园大门边,这里的灯会闻名遐迩,所以免不了裹挟进观灯的人流,充分感受民俗节日的浓浓气氛。不瞒各位,如今再也听不到爆竹声响,总觉得有点冷寂,似与习惯的节日氛围不搭。要不是有这样满目琳琅的灯会养眼,“感受春节”的触角就难有所向。

 

关于吟咏元宵节的诗词比比皆是,随便摘取两首,便觉赏心悦目,比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看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不管是“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喧闹,还是“泪湿春衫袖”的伤感,民俗心理总是伴随着民俗节日应运而生。一个民族的存在,说到底是与她的民俗文化相伴相生。

 

笔者一直提倡,应用各种可行的方法途径,让全民拥抱民族民俗节日,让这些节日化成一场精神盛宴,以此激活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最能激发爱国情怀的,就是可感可爱的民俗场景,如果我们善于做出一篇篇“继承和发展”的好文章,继承传统之美、赋予现代之美,为民俗节日和谐地注入更多内涵,那将是功德无量。

 

完善和重修节日文化,丰富节日的文化内涵,已然成为重要的文化战略课题。古代诗人为何总在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民俗节日之际留下名篇?那恰恰是因为节日不但具有呼朋引类、亲人团聚的功能,更有慎终追远、启发哲思等深层功能。不要小看了“猜灯谜”或“吃元宵”的小传统,正是这些传承千年的民俗形式,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笔墨点染,让传统节日涂上雅俗共赏的色彩,成为民族文化的底色,光耀千年,薪火不灭。

 

当此时,我们不妨打开诗卷,读一读唐朝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宋朝词人李清照的《永遇乐》,明朝文人唐寅的《元宵》……历朝历代的诗人才子,在同一轮明月下,描摹、感怀,将人间之情尽情挥洒。我们不妨从这儿入手,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培育持久而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宵节习俗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
元宵节民俗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之节日民俗
萧放:闹元宵——元宵节俗的文化精神|文史知识
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元宵节将至,民间有什么习俗和讲究?元宵节的来历你了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