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假新闻看我国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缺失

从假新闻看我国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缺失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事业也迅猛发展,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社会的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它繁荣发展的同 时,“假新闻”这类俎虫也在新闻这个大身体里频繁生长,对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产生的原因,除了个体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外,更重要的是新闻法规的缺失。


关键词:假新闻 新闻法规 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开始连续十年评出“十大假新闻”。从2007年的《美枪击案凶手认定为中国留学生》,2008年的《比尔·盖茨花亿元租房看奥运》,2009年的《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到2010年的《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2011年的《李娜怀孕》,假新闻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这和我国的新闻法规及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新闻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一直是众人对我国新闻业发展状况是否稳定所谈论的焦点。

一、 假新闻的表现及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事业也迅猛发展,但在它发展的同时,“假新闻”也在不断滋长,对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针对近年来假新闻层出不穷的现象,《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 年起每年都会推出十大假新闻盘点。评出来的假新闻不仅受到新闻从业者的关注,也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尽管如此,假新闻还是屡禁

不止,越来越多。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假新闻”字样,随时都能看到上万条链接。这些假新闻不仅数量繁多,而且还涉及到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以2010年的假新闻为例,从“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到“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从“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到“70%举报人遭打击报复”,从“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到“喀什房价两个月就翻倍”,乃至“传我军数百战机青岛上空军演”,“‘偷菜’游戏或被取消”,“金庸去世”等等。这些假新闻可谓形形色色,涉及的领域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等。这些假新闻有的是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有的是将旧闻的重新包装成新闻,有的是主观臆测,凭空捏造,总之造假方式五花八门,每条都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利用假新闻来谋求短期的注意力和经济利益,损害其自身的形象与威信,同时危害社会意识和道德等方面的良性发展。

二、 假新闻何以泛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不仅纸质媒体之间、电视之间、广播之间存在竞争,而且还发展为多媒体的复合竞争和跨地区、跨行业媒体间的竞争。竞争一方面大大促进了新闻产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媒体生存压力陡然增大。在“份数决定力量”“市场左右生存”的现状和观念的引导下,一些小报小刊、子报刊和网站的编辑、记者更热衷于追求新闻事件的趣味性、轰动性、新奇性,而对新闻存在的根本特性真实的追

求,却显得有点无力。

假新闻事件的泛滥原因有多种,有市场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但究其传媒本身,主要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媒体从业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不高,行业自律不到位。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一条真实新闻产生失实也在所难免,但不能打破常规太离谱。可是,在同样存在激烈竞争的传媒行业,一条能够引起轰动的新闻,不管是真是假,如同强心针,可以使奄奄一息的报纸神奇地起死回生,在新闻人职业准则和赖以生存的钞票面前,一些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二是新闻体制和法制不够完善和健全。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壮大,近几年,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出版的条例或规定,比如《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新闻出版管理规定》《期刊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但似乎还没有一条是关于惩治和打击假新闻的。国家没有一个明确的、专门的针对该行业的法律条文,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惩戒机制的缺失使媒体少了一层具体的约束力。这就使得某些人和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杜撰和刊发假新闻。

三、 虚假新闻的防治途径

假新闻是很难杜绝的,因为它存在的条件,是背后的利益驱使、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及对公众媒体的基本信任。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做到减少假新闻。

(1)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社会已有的新闻规则和新闻道德准则中,对假新闻及有悖于新闻准则的行为都已有明确的规定,可见我们对付假新闻的规定不是不多,而是不够深入人心。。

所以,我们要对新闻从业人士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要对其进行业务素质的教育,还要对其进行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并最终在潜移默化中使其自觉地把新闻道德准则付诸实践。

(2)营造法制环境。我国有关新闻的法规法渗透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之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但其并非相当完善,存在制约力不够的现象。要加强对新闻事业的依法管理,首先,要完善和修补现有司法体系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对现有法律的补充与修正,加强已有的行政法规的可操作性。其次,细化处罚措施、加强违规新闻媒体的处罚力度。

杜绝虚假新闻,不仅要依赖媒体及新闻从业者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律,而且需要国家对本行业制定合理有效的规范进行管理。将内在约束和外在管理相结合,最终形成合力,共同抵制虚假新闻,使虚假新闻最终走向消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交媒体信任缺失之痛
“95后萌妹性游”假新闻怎炮制
有多少人被“一眼假”新闻套路
追流量放任假新闻 媒体组织难脱罪
明德先生|“千万寻狗”假新闻,吸引69家媒体一拥而上,悲哀呀!
真实性背后的道德缺失及其辩证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