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尧学校长在中南大学改革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讨论改革发展的文件。在听了几位校领导和七个试点单位的发言后,我还参加了分组讨论,今天又听了六个组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非常好。下面讲几点个人的看法。 
    我们办学要讲究三个效益,一个是社会效益,一个是学术效益,再一个就是经济效益。我们可能对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讲得比较多,但对经济效益讲的比较少。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当然也有科学研究的影响和辐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一些讲授基础课的学院做得比较好,在此,我要表扬一些学院,这些学院的科研经费少,但对学校的贡献大。因为学校有这么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课的量非常大,他们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如数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学院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数学学院不仅承担了全校学生的基础课,而且还培养出了能够解决国际数学难题的这么好的学生。在医疗服务方面,湘雅几所医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关于学术效益,粉末冶金研究院、机电学院、湘雅医学院等也做得非常好。关于经济效益,大家也看到了,清华大学对外公布的科研经费一年是38个亿,实际上是不算“985工程”、“211工程”的经费,它的科研经费是44个亿,清华大学的师生员工数量比我们还少。我们一年的科研经费是7个亿,把“985工程”、“211工程”的经费加在里面,报了10个亿,我们的人均科研经费只有清华大学的七分之一。同样,华中科技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有17个亿,我们能没有紧迫感吗?浙江大学的科研经费、论文以及专利数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人均科研活动经费只有浙大的二分之一不到,人均专利产出只有浙大的三分之一不到。我们平时看成绩、看成果很多,看问题很少。关于经济效益,我要表扬两个单位,一个是网络教育学院,十几个人每年给学校贡献4000多万,大家反复说我们的科研经费提成比例高了,其实全校每年只有3000万,还都放在科研部给大家搞项目去了,没有一分钱进到学校财务账上。另一个是继续教育学院,四十来个人,一年也贡献了3000多万,当然他们用了学校的品牌、学校的无形资产和学校的老师,但是就那么几个人,兢兢业业,不断地把事情做大做好。同时,人家还是管理岗,这两个单位的人员都是按管理部门来算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收入要给办学中心分49%,给学校交43%,大家算算看还剩几个点?他们只拿了8个点来办学,来发他们的人员工资、买设备,我觉得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有很多地方要向他们学习。还有几个单位也不错,如软件学院、商学院,他们的MPA、MBA、软件工程硕士等,经济效益也是不错的。我不是鼓励大家不要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都非常重要,没有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也就没有经济效益,但是不考虑经济效益,工资从哪儿发?学校怎样持续发展?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大家要想好好发展,要涨工资,就要考虑学校的经济效益。关于改革大家今天讲了很多,我觉得改革的落脚点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今年的科研经费、项目要大幅度增长。责任落在谁头上,落在在座的各位头上。不管哪个学院,如果你的科研经费是下降的,你的项目搞不起来或者很少,那就有问题。问题在哪?一个是学校的问题,就是你们提出的,学校的体制机制没放开。你们认为应该改什么,学校改,你们认为学校还应该支持什么,学校提供。如果学校努力了,你们挑不出毛病来,可你们的经费还没上来,还是这么点钱,那就打你们的板子,是你们在管理上还没下功夫,还没有做到位。 
    第二,要努力抓好本科教学。刚才很多人提到,为什么没讲研究生培养费?研究生是一种资源,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科研不仅需要拿项目,拿了项目还要有人干。研究生是通过和导师共同做研究来提高的,如果不把研究生放到项目中间去培养,那研究生的水平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的重点是要加强本科教学投入,把本科生的教学抓好。我们的院长、书记要带头给本科生讲课,我今年已讲了两次课,接下来还准备讲一至两次课。我们的院长、书记都是教授,不能只要求其他教授上讲台,而自己不上讲台。另外,本科教学一定要通过科研带教学。教授也不能只教课,不搞科研。据了解,学校还有部分教授是“三无”教授,他们无项目、无论文、无成果,而且是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大家可以给院里的教授排个队,看看有哪些教授什么都没有,只靠讲一、两门课的?光讲课是不行的。不是说不给大家安居乐业的环境,太安居乐业了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有责、有权、有利,学校不断创造好的环境,教授也得好好做学术、教书育人。大家只讲钱少了,但是怎么去找钱,靠谁来找?还得靠自己。学校就是要通过改革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第三,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今年要做的事还要把青年教师这块儿激活。大家总认为青年教师不去讲课甚至少讲课、不讲课是加重他们的负担。我们提出青年教师不讲课的出发点是让他集中精力把自己的科研地位和科研能力提上来。青年教师既要搞科研又要讲课,时间上不够,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把科研做好,显然是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为什么认为是加重他们的负担呢?同时,今年要做一件事,就是把科研事业费拿来给新进校的年轻教师以“第一桶金”。这件事情在校务会上已经明确了,不再像原来那样把这笔经费放在科研部去培育一些973项目这样的大项目。学校把这笔经费拿过来,按照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的要求,为新进校的年轻教师提供第一笔科研经费,让他们用这笔钱去打下发展的基础。学校给了年轻教师这笔钱,让大家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地做科研,然后去争取国家支持。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年一百多个亿,如果我们的青年教师在学校支持了一段时间后,还连一个面上基金也拿不到,更别说拿863、973项目了,这说出去有点勉强。我原想给大家三年时间,后来学校有关部门还是给了“2+6”共8年时间,这是很宽松的条件。给青年教师的压力就这么一点,你留下来,学校给你一笔钱,工资、津贴照发给你,然后只要你好好地把科研做上来。 
    第四,在学科交叉或学科新的增长点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具体怎么办?就是进行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改革。一个就是二级学科的自主设置。现在很多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没有博士授权,比如说商学院的应用经济学,还有建筑艺术学院等。大家迫切需要带博士,但是又没有授权,这件事怎么办?学校今年一揽子解决,以后每年也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学院可以根据研究生院设定的条件,当然这些条件不是太难,也不是太复杂,核心就是你要有名教授,同时这个教授还要有大项目,要有经费,没经费你设个博士点干什么?都等着学校拿钱,学校没有那么多钱。学院争取到了经费,又有比较有名的教授,你就可以向学校申请设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这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置权在学校。所有一级学科都是学校的共同资产,不存在某个学院的博士点挂在别的学院的情况。学位委员会也是学校统一的学位委员会。任何没有一级学科的学院只要有名教授,有科研项目,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没有项目、没有经费、没有名教授的学院,研究生院也可以取消他们的二级学科博士点,这个取消是按照条件取消,不是行政取消。关于交叉学科,我们鼓励文科的搞点工科的东西,工科的搞点文科的东西。对这类博士学位的授予,我们建议都在所在二级学院讨论后,再到学校统一解决。这件事大家可以进一步讨论。通过这个办法,可以解决学校新的学科点的设立或学科交叉的问题。 
    第五,要设立一批新的以科研为主的虚拟平台和中心。我们谈协同创新,其实协同是件很难的事。事实上,我们搞“大部制”,就是想把项目做得大一点,基础更好一点,比别人强一点。刚才王司长谈到,国家协同创新主要支持后续发展,这需要我们在前面做很多工作,还要面对需求,要明确是给行业做,还是为地方做,不要自己琢磨没有需求的项目,此外还要机制体制适应。“大部制”就是要适应协同创新,它是一个虚实结合的、开放的组织,以项目为纽带,让大家整合资源,共同做一件事。如果大家在“大部制”纽带下能够把项目整合好,通过学校努力,逐步往上报,争取国家协同创新的项目。否则,不通过这种科技平台,不通过虚实结合的新机制新体制,我们想要拿大项目,我估计是有困难的。 
    最后,我还要为这次改革的文件说几句。这次改革,人事是龙头。人事制度的改革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包括文件的起草,我这里要替人事处等几个部门向大家说明一下,这些同志的确非常辛苦,因为他们是在承担每天必须的、大量的日常工作基础上,再来起草新的文件。当然,文件难免有很多不妥的地方,还要进一步修改。大家认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最好把它写下来,并尽快交给学校,我们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补充进去。我们的原则是稳中求进,也就是方案成熟了,大家觉得可以了,我们再推进。如果大家觉得有不够成熟、还没弄清楚的地方,那就暂不执行。我们所要出台的文件肯定是可操作的,比如二级学科的设置,现在已经可以操作了,国家的文件有了,自主设置条件也已经明确,我们也很清楚该怎么设置,就是经费、教授这两个条件,如果你有名教授、有科研经费,但没有二级学科博士点,你就可以申请,按照学校的统一规定设置,这是很好操作的。另外,青年教师上讲台还是不上讲台专心搞科研?这个事情也很好操作,年轻教师留下来以后,由学校按规定拨给科研经费支持其搞科研,这些事情都是可操作的。我们一步一步来,大家认真思考,多讨论,多商量,改革是有希望的。 
    我们常说惟楚有才,中南人都敢干,又聪明,我觉得是可以干得好的,希望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把中南大学建设得更好!  
                                                                             谢谢大家!  
                                                                             2012年4月1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教师将入职!早稻田大学是如何帮助新教师开展工作的?
当教授变成争大基金的“机器”……
张尧学校长在四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上的讲话
当前大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高校中层干部专题研修班工作交流第一组讨论综述
湖南文理学院:人才磁场如何造就?
上海交大:综合改革变“资源激励”为"制度激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