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府势力——我们需要怎样的政府?
《牛奶可乐经济学》,书名有点娘娘腔,像是过去人们常用的而一个词,奶油小生。但是,这本书既然已经出到了“系列三”,应该还是有点值得一看的内容的,因为,读者并不是容易欺骗的。这本美国人写的书,读起来的确像喝牛奶、可乐一样,不累。不用像喝茶那样,还有一套程序和讲究;也不用像喝酒那样,皱着眉头,变成谁更不舒服的半友谊赛。所以很快就读完了,有几个问题感受比较明确。
    作者是美国人,对美国社会比较了解,因此,作者提到美国社会经常向大众灌输的一个观念:“人们自己挣的钱想要怎么用,那不关你的事。”作者提出这一观念是想说明,凡是想对美国民众多收税的政策,几乎都会遭到众多的反对,这常常成为美国很多政策的极大障碍。作者对于这种观念实际上是不欣赏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说:“要是这样的话,税收就成了纯自愿行为。”与自愿相对照,就是强迫。那么,缴税到底应该是自愿还是强迫?西方文化的特征之一是,过于强调个人权利。在个人权利意识占上风的情况下,缴税很容易被看成是政府的强迫。与权力相对应的是,其实每个人对于社会都有义务,有一句谚语说:每个人只有两件事情逃不掉,一是死亡,二是缴税。因此,在缴税问题上,比较合理的态度是,既认识到个人的权力,也认识到个人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相平衡,才是理性的。
    但是,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缴税最终都是交给政府,那么,怎样的政府才能让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到达平衡?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有一段话,经常被自由主义者引用:“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段话听起来的确有激动人的效果,但是,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想一想。
    第一,如果统治者不在笼子里就会害人,那么,他在笼子里还能干什么?既然如此,不如取消全部统治者,直接搞无政府主义不就完了?第二,小布什像表演苦肉计一样说,自己就在笼子里,但是,每个人都看到,小布什本人以及很多其他人,为了进入这个“笼子”,花费了多少精力和金钱,用打破脑袋来形容,大概不算过。这些人为何如此热衷把自己“关起来”、“被驯服”?第三,如果他们真是被关在笼子里,钥匙在谁手里?这就不太好说了,一般人们会认为钥匙在民主手里,但是,如此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关进笼子,钥匙在别人手里似乎不像。因此,作者弗兰克说,有一种“群体性的弱智”,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群体性弱智”会让人误以为民众自己拿着钥匙,以为那就是民主。其实,号称关在笼子里的人,自己就有钥匙。
    小布什总统的这番话,无非是为他所推崇的“小政府”概念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描述。但是,在《牛奶可乐经济学3》一书中,作者在很多地方对于主张“小政府”的人表示不屑,并且把这些人以及和他们相近的人称为“反政府势力”。在美国社会,如此鲜明地为政府说话,批评“小政府”主张,以及批评那些号称要把政府关进笼子的“反政府势力”的人,并不多见。我认为,这也算是该书的一个特色。作者不仅批评种种企图限制政府作为的观念,并且对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也表示了质疑,因为,从理论渊源上说,“看不见的手”主张市场力量高于一切,主张市场永远正确,实际上正是“小政府”或作者所称“反政府势力”的理论基础。
    所以,我们从缴税问题就看到了这样一个关系:如果突出强调个人权利,强调市场的自我矫正,那么,就会自然产生限制政府的要求,就会导致反对缴税,要求“小政府”或者“反政府势力”的强大;如果强调个人的义务,强调政府的调控能力,那么就会要求扩大政府权限,缴税不过是政府权限扩大的一个表现。从近几年美国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市场永远正确”,“市场能够实现自我矫正”的理论,已经越来越被现实否定,因此,“小政府”或“反政府势力”的理论也日益受到怀疑。事实上,人类社会自有文明以来,“小政府”的结局都不怎么好。美国历史上令人怀念或羡慕的成就,大都是政府权力强大时期实现的。
    因此,弗兰克在这本书中的观点,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很有意义的。人们首先应该抛弃“政府永远是坏的”这种观点,因为,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无政府主义就是唯一的正确选择,事实上这不可能。现代社会有大量的公共事务必须由政府来完成,例如教育、福利、外交、军事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一些人认为,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与政府对着干,实在没什么道理。但是,否定了“政府永远是坏的”,不等于说“政府永远是好的”,在此,我们应接受中国人“中庸”原则的合理性,避免西方人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然而,在两个极端之间,也并非就是一半的折中最好。事实上,合理的状态大概只能意会,不能明确,它只能是结合社会的现实,对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所以,对于小布什总统“关进笼子”一说,我们不得不看到他矫情的成分。
    《牛奶可乐经济学3》也有遗憾。书中所举的例证都是美国的事情,对于非美国人,对于没有切身经历的人,有些例子的感染力不够强,似乎离中国读者有一定的距离,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但是,他也给中国的学者提供了一种可能,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大众读物,不要那么死板,不要那么学究气。既然美国人无法用中国老百姓身边的事例向中国读者做感同身受的解读,就等于告诉中国的学者,这是一条可以自己开辟的道路。其实,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对于中国老百姓也是很需要的。但愿以后能看到中国人写的《饺子馄饨经济学》系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罗·克鲁格曼:荣获当代世界经济学的王冠-
保罗·克鲁格曼:新派巫毒经济学
白宫可能开错了救市药方
美国最成功富二代的成长史
人民的梦想是把统治者关进笼子
忠诚的代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