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铭传故居“十一”前迎客

刘铭传故居“十一”前迎客

本报记者独家先行游览,探访故居展陈及特色;新的故居纪念馆正在筹建中

2015年09月11日 新安晚报

    刘铭传是晚清著名爱国将领、台湾首任巡抚。其故居自去年4月1日正式开始布展后,一直备受关注。如今布展情况如何?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昨日独家先行游览,发现整体布展已基本结束,展陈集刘老圩江淮特色民居、军事防御、休闲观光和爱国主义教育四大功能为一体,定于“十一”前开放。届时,游客可实地感受刘铭传故居和江淮圩堡文化。

    纪念馆

    读书岛

    北更楼

    拴马场

    刘氏宗族子弟每天日出登岛读书,日落返回家中。私塾先生轮流上岛授课。

    读书岛

    场内青砖铺地,立有两根代表刘氏家族荣耀的旗杆。这里也是日常家丁训练和接待客人落轿、歇马的地方。四周还有仿雕的黑马正在饮水,栩栩如生。

    东门楼

    西更楼

    盘亭

    西更楼

    集中体现了刘老圩军事堡垒特点。一层陈列了一些家丁们驻守所需生活用品;二层放置若干西式洋枪和火炮。

    门厅

    拴马场

    堂楼

    南更楼

    南门楼

    刘铭传故居示意图

    堂楼

    刘铭传及家人生活场所。二楼展有一封李鸿章写给刘铭传的书信。在信中,李鸿章训诫刘铭传辞官后不要丧志。

    外景  古树环绕清雅静谧

    远远望去,刘铭传故居黑瓦白墙,壕沟环绕,圩内生长着浓郁葱茏的古树,让整个圩堡显得清雅静谧。圩内有数棵古树,其中一棵是120年的广玉兰。“这棵广玉兰有着特别意义:它一根双叉,寓意两岸同根,骨肉连理。”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鲍雷介绍。

    经过吊桥,来到东门楼前,门楼上“大潜山房”四个字赫然入目。穿过东门楼,放眼望去,故居里的亭台楼榭全都笼罩在树林中。故居正东边,是一处拴马场,场内青砖铺地,立有两根代表刘氏家族荣耀的旗杆。这里也是日常家丁训练和接待客人落轿、歇马的地方。

    拴马场四周还有仿雕的黑马正在饮水,栩栩如生。

    布局  四进院落曲径通幽

    从拴马场经过拱桥,即进入主宅。主宅位于故居中心位置,砖木结构,从前到后依次是门厅、前厅、中厅、堂楼。首进为门厅。在门厅上方,悬挂着“宫保第”的门匾。

    穿过门厅,两边是家丁居住的门房。“前厅是刘铭传会见普通客人的场所,如果会见重要客人或商议大事,则要进入第三进:中厅。”鲍雷介绍。在中厅左右次间墙壁上,共六块版面。专家团队设计和制作了大型画幅,简略介绍了刘氏源流、加入淮军、抗法保台、建设台湾、惠泽乡里、返乡乡居六大主题。

    参观完中厅,最后一进是刘铭传生活的两层堂楼。中厅与堂楼间的回廊墙壁上,镶嵌着刘铭传手迹以及友人与他唱和的诗文手迹等大小石刻。进入堂楼,迎面是一幅山水壁画,大厅两边陈列着古玩和书籍。

    内景  故居展陈再现旧景

    在堂楼二楼,一封当年李鸿章写给刘铭传的书信悬挂在墙上。鲍雷说,当年刘铭传辞官归隐后,曾一度不思进取、放浪形骸、意志消沉。后来,李鸿章特意写信训诫他,希望他“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乃可敛浮气而曾定力……”刘铭传将此信挂于墙头,从此痛改前非,不再玩物丧志。

    书信旁边挂有清朝时期台湾省的地图和曾国藩为刘铭传诗集所作的序。书桌旁陈列了一把刘铭传抗法保台时缴获的洋刀。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4月1日开始,在展陈布置中,专家团队参阅大量文史资料,在房间内部布置及家具上,力求恢复当时原貌,展现当时的建筑风格。

    特色  三栋更楼防卫圩堡

    纵观整个圩堡,四面环水,乃是一座防卫严密的军事重地,设有南、北、西三个更楼作为军事堡垒。其中,西更楼是游览线路上重要的一环,这里集中体现了刘老圩军事堡垒特点。一层陈列了一些民间日用桌椅等,旨在还原当年家丁们驻守更楼、轮流值夜的生活场景,并将用蜡像展现当年刘府家丁擦枪、处理杂物的情景。二层放置若干西式洋枪和火炮,旨在体现那个时代‘土’‘洋’并举的军事装备现状。

    此外,位于故居北部的子药房是圩堡存放枪械之处,西侧有门连接小岛,岛上存放弹药。

    典故  送子弟上孤岛读书

    登上西更楼两边高台向北望去,可以看见一座小岛。不过,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岛。“当年刘铭传辞官隐退后,为了让宗族子弟发奋读书,每天一早用小船将孩子们送上岛,中午送饭,直到夕阳西下才将其接回,私塾老师则轮流上岛授课。就这样,孩子们在岛上既无物可玩,又无人干扰,静心学习。”鲍雷介绍。

    位于主宅北面的盘亭也是故居一大看点。工作人员介绍,公元1864年4月,刘铭传率部占领常州后,住在原太平军将领陈坤书的护王府里。一天夜里,刘铭传听到院子里有金属撞击之声,急呼亲兵到院中搜查,结果发现是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马槽发出的声音。他命亲兵将马槽移开并刷洗干净,发现原来是一个铜盘。

    经人鉴定,这个铜盘叫“虢季子白盘”,是个宝物。后来,刘铭传回乡,为陈列“虢季子白盘”而特地建造盘亭,各地名士纷纷慕名参观此盘。

    □相关新闻

    新纪念馆正在筹建

    在北更楼北侧,是刘铭传故居纪念馆。馆内展陈分多个单元,包括“闯荡乡里  殊途入仕”“南征北战  文韬武略”“临危受命  抗法保台”“建省治台 敢开先河”“两岸同心  共仰铭传”等内容。这些资料展示了在乱世中,农民出身的刘铭传办团练,入淮军,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从直隶提督到首任台湾巡抚的传奇人生。

    展厅中央,摆放着虢季子白盘的复制品。其真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当年,刘铭传得到虢季子白盘后,给全家四代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白盘埋于深土。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将白盘挖出,献给国家。

    据悉,该纪念馆为临时展厅。目前一座现代化的刘铭传故居纪念馆正在筹建中,招投标工作已开始进行。

    本版稿件由 阮露露 本报记者 陶娜/文 

    王从启/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亚子纪念馆
平江路四大故居
中国目前唯一专门介绍“学界泰斗” 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
寻访苏州小园林(二十八)桃园(下)
绍兴百景:蔡元培故居
纪晓岚故居纪念馆(手机学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