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小宝 | 针灸行路,功不唐捐

导言:

我和小宝、高峰、大田,认识有段时间了,一起在针路上磨练数年,也将之前的一些经历感悟诉诸笔端,《听针灸大拿的话》《针·魔力》《针灸  |  刘高峰和我的乌眼青》《针灸,不过是打开了人体的自愈开关而己》,有兴趣者,亦可点开一看。我相信,很多人都对针灸很好奇。于是,今天

今天,我向小宝邀了一篇稿子,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学习经历,也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张缙张老——硕果仅存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

另外,看完文章后,如果对朱小宝感兴趣,可以去搜他的公众号:中医朱小宝








针灸行路,功不唐捐

作者:朱小宝

2017.06.19


五月十号是周三,晚九点我讲完了坤鹤的公开课:《不安腿,不安心,不安分的青春》刚刚想起还没有吃晚饭。转身出门觅食,小哥麻利的切着驴肉,火烧也刚刚出炉,喝一口北冰洋,忽然想到五月十五日,张缙老先生要在衢州建立工作室,二十三人众的几个兄弟要一起拜访张老。

一是大家的针法突飞猛进,都拜张老所赐,高峰大田自是不必说,在东北读研耳濡目染。我和老范属于本有基础,又被张老点拨,手法突进。李爽良俊吴斌陈亮道渺,也都按着张老思路在勤奋的习练针法。

二是大家天南海北,虽然整日在小群里探讨医学,但是很难有机会见面。即能瞻仰拜访高人,又可与兄弟们见面,很难得。

于是微信高峰,哪日机票比较合适。

咬一口驴肉火烧,手机也跟着脆响,高峰回复:我在北京,刚接到老师,正在吃饭。

我心里一阵激动,老师在北京,我就在保定,好近!

连火烧里的驴肉都在和我一起颤抖。瞬间就有了扔掉火烧奔北京的冲动。

但张老刚刚从加拿大飞回来,第二天还要和两个出版社谈出书的事情,确不忍心加重张老负担。于是和高峰商量后,定在后天上午拜访,然后送张老登机。


5月29日上午九点,我来到张老下榻的酒店。

在大厅安静的等高峰消息,但我内心确是万分激动。这种感觉很难表述的清,虽然从小针灸并接触临床,于针灸稍有些悟性,但终归会有瓶颈,大学四年级我作出了烧山火手法,有效但极为笨拙,而且六脉神剑般时灵时不灵。

大四开始重点转入学习伤寒,针灸久久没有长足进步。

毕业工作,考执业医师,京津进修,全国游学,最后考研,五年的时间,虽然一直在针灸临床,也在读书思悟,于针刺手法一直长进不大,期间自己研习了董针、火针、眼针、耳针、腕踝针、头皮针等等针法,临床实战皆有战绩,但感觉甚是庞杂,没有自己的完整操作系统。

直至去年考研面试去了哈尔滨,才有幸从大田高峰那里,得知了张老的针法精妙,如饥似渴又醍醐灌顶。

五年的瓶颈终于了走出来。

我还在出神,高峰已然到了大厅,拍我肩膀笑着引我上电梯。

我还是很激动,出电梯就踩了高峰的鞋子。

一路紧张的小碎步到了张老房间。

进屋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床边,虽然在视频里见到过老先生,有把先生的课听了五遍,但第一次见真人还是被气场震住了,真的是大师风范。

高峰引荐后张老与我握手,因为紧张手心有汗场面有些尴尬,我双手边外伸边说:“张老您好,我是朱小宝,来自河北保定,学习……”


话还没说完,碰到先生的手,我紧张,尴尬,惶恐,一并消减了大半,因为这一握感觉温暖厚重特别熟悉。

没错了,小时候父亲带我玩耍,成年后我带父亲出游,提携搀扶就是这个感觉。


落座,阳光明亮的照在杯子上,热气袅袅而起,高峰坐在不远处微笑,我心情由此也平复了许多,然后开始了交谈。

“我是从小和家里学针灸的,但是针刺手法是听了您的课之后,才有的突破。现在我已经可以做出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这些手法了,所以特地来拜访您,感谢您。”

张老点头,看得出来我不是第一个遥传成才的学生了,比如专门去东北拜访张老的好友范怨武


张老问:”你现在在哪里工作?“

“保定!”

我连忙答话说:“在保定医院里上班,也在北京医馆里坐堂,每周两边跑。现在在北京开了培训班教授针灸,重点讲您的针刺手法,也包括我的一些临床思路。”

先生突然转头看着我样子很认真的。

我像一个期待被夸奖的孩子,声音也高了不少。

“到现在已经开了三期班,因为手法需要亲自指导,所以为了大家能学会,学好,每期只有二十个学员。而且已经有七个同学可以操作出烧山火和透天凉了,临床效果也很好。”

还要继续时,先生打断了我问:“你~今年多大了?”

我有些受宠若惊,但还是很从容的说:“比高峰小一些,89年的今年28岁了。”

先生很开心说:“很不错啊,28岁就能操作出这些手法,还是自学很不容易啊。”

目光又转到高峰那说:“我28岁时在干啥?”

高峰笑着说:“您那会儿还是右派呢。”

先生忽然严肃起来:“有几点要纠正一下,这个针法不是我的,我是外科大夫,后来才对针灸有的兴趣。不能把他据为己有,我是把我们那个时代的针灸精英的成果汇集起来罢了。”

先生的手还在空中指点着,仿佛那些大家都历历在目,启蒙老师朱琏,北方的郑氏父子,广东的文介峰先生等等。



此时我忽然想到了《论语》中的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能做到这三戒才可为谦谦君子,先生能在这个年纪做空自己,不在乎什么头衔名誉青史留名,这太让我感动。

江湖上欺世盗名的比比皆是,即便是功成名就的大医,有时都忍不住这一个得字,搞得晚节不保的大有人在。

而先生对一个仰慕他的后生,竟然如此坦诚,君子也。


回过神来,先生问我:“你有学员,可以操作出寒热了是吧?”

我频频点头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让只是在古书上的针法落地,我觉的这给我很大鼓励。”

先生长叹一口气有很激动道:“你能学会,而且可以讲出去,讲出去还能教的会,做的出。这个事,让我对针刺手法的传承,变得更有信心了。”

先生这几句话声音洪亮,觉不出这位老人为针灸事业,遍飞全球百余个国家有任何疲惫。

忽然我热血翻涌道:“您把您那个时代最精华的针法继承并传播,那这个时代,就要我和高峰这样的年轻人,把针灸这衣钵传下去。”

先生点头道:“中医中药被认可,只在中国和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而针灸不同,在全球一百八十六个国家都有人在从事和学习,所以针灸的继承传播事业要有人来继续。”

先生看看高峰又看着我说:“我们如果多一些你这样的人才就好了。”


先生喝茶,放下杯,我被夸奖后自在了许多,于是说:“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

看先生点头,便继续道:“凡是寒热手法操作好的,没有一个不是基本功扎实,纸板扎越是认真,越是多,手法操作就越是得心应手。而且我觉得您提出的扎纸板这个功夫,真的是太妙了,针感,指感,守神,灵活,一下子全练了。”

说到得意处,我起身打开手机让先生看学员扎的纸板照片,无意间翻到一张学员扎纸板时抓拍的照片,我还兴致勃勃的介绍,学员们平时听课,课间练针很用心。

先生突然说,你把照片放大我看一下,我忽然有种小时候被老爸检查作业的感觉,果然照片放大后,先生说:“这是你教的?”

声音里有些严厉。

我懵懵的点着头。

先生说:“这样练针可不行。”

我很想解释这是大家课间自己在练,虽然讲了,守神练针要领是:

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得之于心,用之于手,步步为营,勤学苦练,欲速则不达。


但是刚刚操作还是不甚明了。

先生转而说:“你要知道你做的是老师,万万不可出错,不然那责任可担不起。针刺手法千年以来,如不是有人掉书袋以讹传讹,怎么会到这般田地,寒热手法后人以为只是传说。”


沉默片刻后,我聊到了先生提出的“井合流注”理论,以及循经感传规律对针刺手法的指导意义。

我忽然说:“老师,您听听我对经络和穴位的认识吧。”

先生允诺后,我说:“不久前我去了新疆吐鲁番,因为灌溉多用天山雪水,然而如果直接引流会在当地高温下流失太多。于是当地人发明了坎儿井。也就是挖地下河,每隔一段在向地下河打井,这样既可以灌溉沿途农田,又不会有太多减损。在高处瞭望整个吐鲁番,看到星罗棋布的大小井口,忽然想到这不就是人身上的穴位嘛!那下面的暗河就是经络了,所有的河流都从山顶到山下,所有的经气都是由四肢末端到躯干。”



结论有两个 

1.我们看到的穴位连线并不是经络,最多只是一个投影,病理时河流改道,穴位如想起效,必须也要有偏移,所谓的得气,就是能从井里打上水来。

2.我们针灸治病最主要就是顺势而为,疏通河道,许多问题在河水浇灌下,都会一并消失。所以气至病所是针灸手法起效的关键。

先生看着我说:“能从生活中发现医理,并且又用回到临床,你很聪明。但是,要知道一个学术的传播要标准和规范,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久。你聪明临床效果不会差,所以你要把自己的技术和理论结合起来,变得标准和规范精简之后可传就是道,不然不会长久的流传。”

高峰说的没错,先生眼光非常独到,几句话聊聊就知道你的水平。


先生问:“你喜欢读什么书。”

我说:“看的最多的是家里大量的针灸各家临床经验集。理论方面只读了针灸大成,尤其喜欢歌赋,从小就朗读背诵。”

先生又问:“你最喜欢哪一首歌赋?”

“《标幽赋》!”我脱口而出,“现在在按着自己的临床经验讲解《标幽赋》,也让我的每一期学员抄三遍《标幽赋》。”

话还没说完,先生摇头说:“抄不行,要背诵,背下来才能得心应手。”

说着竟然开始背起了:“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我马上接:“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高峰在旁边笑着,我们也不禁笑了起来。


先生说:“《标幽赋》真的是写的太好,不只是对针灸的宏观概览,而且其文笔极美,堪比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

我看一眼高峰,想起他说他是上大学做家教的路上背下来的。

有时觉得小时候有点幼功还是很必要的。

然而先生喝口茶对我说:“你聪明有余,踏实不足。古书吃透方见神奇,聪明,还要下笨功夫多读书。“

这句话和我父亲说的竟然一样。


中午要赶往去机场 高峰用滴滴打了车,先生突然说:”高峰你这方面很保守啊。“

高峰一愣然后笑着问:”什么保守啊?“

”这个手机你有很多东西没教我啊。“

”我一直以为我的手机没那么多功能,后来才知道,我手机比你的还先进呢。“

听完我们都赔笑说:”这些事我们帮你做就好,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

先生不悦道:”学习嘛,是个终身的事,触类旁通很重要的。“


上车先生不让扶道,能自己做的就要多练,不然以后就真的不行了。

到了机场我们陪着先生步伐慢慢走进大厅,感觉拥着一位将军。

临行先生没说话,只是紧握了我的手,目光有神。

背影挺拔而伟岸。



PS:

来来来,大家欣赏一下这位88岁的老人家的热血,向全世界传播针灸。

好幸运曾经能听张老一席话。


再附上小宝的另一篇文章《中医不负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一代宗师承淡安先生针刺手法经验
中国十大针灸流派之甘肃郑氏针法流派
四期训练营感悟(上篇)
张树剑|承淡安针灸学术思想特点简析
转:承淡安与澄江针灸学派?中国中药报?2011
针灸行路一二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