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宽带降费提速,公众为啥不买账?



By政商内参 


李克强总理最近先后就网速网费,证明你妈是你妈、你是你、你妹是你妹,国务院批了的文件还被部门卡着过审,官员在一亩三分地上办事难等一系列奇葩丑恶现象提出批评。此前,中国媒体对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广泛而透彻的报道,但似乎并未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注意。也没有什么反应。于是人们给这种懒得理睬公众的不想损失利益的不愿支持变革给社会带来进步的现象和行为,亲切地称为“装睡”。而一直以来,中国媒体的报道和舆论的质疑,则多次试图通过“喊话”,叫醒这些装睡的人,不了事实往往是收效甚微。这很不妙。


高层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无视公众呼声的严重性,于是多次指名点出问题要害,直至问题核心。李克强总理也不顾上一些部门和国企的面子,开会直接“甩出”这些问题,以此来“推醒”、甚至是“摇醒”这些装睡的部门、装睡的企业、装睡的人。尽管,工信部迅速表示,今年将大力提高网速,三大通信运营商,联通、移动、电信纷纷出台网络增速,手机流量费用优惠的措施。然而,工信部的表态过去多日,网速提升也未落地,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惠民措施,细心的公众研究其方案后认为,半夜流量优惠,其改革诚意不足。可见,即便是总理亲自上阵去摇,一些利益集团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马上醒来支持总理、民众的需求。


垄断之害,何其之深!奇怪的是,中国通信行业,当初为了增强竞争,有意划给了三家企业,如今这三家企业的网速不仅比国外的慢,费用比国外的高,而且服务保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手机流量清零制度、网费断网不但不道歉,还要继续收费的奇葩做法,备受诟病。为什么他们三家之间不但没行有成有力竞争给中国用户带来实惠,反而落后于世界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通信产业?


糟糕的是,装睡而“不思进取”的不仅仅是中国的通信行业,像银行、交通、石油等行业,像居委会以及其他一些政府机关和部门,装睡摇都摇不醒的人又岂在少数?


问题来了,如果一些人装睡,摇了都不愿意醒来,该怎么办?有两个绝招。装睡的一般是相关部门相关人,用办法把他弄成不相关,这样,他想装睡多久,都不会拖延社会的脚步,那时恐怕他就要自己赶紧醒来了。第二就是对于有应激反应还有“救”的,喊了摇了还不醒,那就该拖的拖、该拽的拽,实在不行的就学学容嬷嬷,扎上几针,或者将他的床用火烤,不信他还能装下去。


来源:凤凰博报 作者 闫桥

~~~~~~~~~~~~~~~~~~~~~~~~~~~~~~~~~~~


让利于民究竟有多难?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三大运营商在此之前公布的“提速降费”方案,显然并未引爆节日狂欢浪潮,类似于“10元1GB夜间流量”的优惠套餐,以中看不中用的“优惠”手段,遭遇大量用户吐槽,让人啼笑皆非。要实现货真价实的“提网速、降网费”,究竟有多难?


宽带降价提速,中看不中用?

从某网站公布的实时投票数据来看,有87%的网友认为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价方案根本没有“诚意”,某些方面看似降价,其实还是惯用的营销手段。以中国移动为例,首次推出了夜间流量套餐,每月花10元可获得1GB夜间流量(夜间时间是从23:00至次日早7:00),这时套餐内流量资费降低至0.01元/MB。此外,中国移动还将推出“4G流量卡”,50元含2GB流量,根据其测算,调整后流量资费降幅为50%。虽然降幅确实很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套餐中的流量用完。


至于中国联通的降价,专家也认为其更带有促销的倾向,而且从全国层面来看,总体而言更加偏重低端用户。中国联通尽管也提了降低固定宽带资费,但下调措施仅限北京,20M固定宽带资费从1780元/年降至1480元/年,50M资费从2680元/年降至1780元/年,100M资费从3280元/年降至1980元/年。对别的城市并未提及,也被认为有些“遮遮掩掩”。


综合分析来看,在三大运营商中,这次中国电信的降幅最大,算是“最有诚意”的:百兆宽带包年费用下调30%以上,从3000元左右下调至2000元以内。对于299元/月及以上档的天翼手机套餐用户,在具备网络能力的条件下,还将获得免费使用百兆光纤宽带的优惠。预计到今年年底,单位宽带价格下降35%左右。但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每GB流量价格降至25元,以及所有套餐外另外收费,相比越南60元包3GB流量,超出套餐后不再收费,仍然不便宜。


资费仍有下调空间

以往每次说通信资费下调,运营商虽然都相继采取了措施,但显得有些吞吞吐吐。这次集体降幅在20%至35%,可谓是史上幅度最大的降价。究其原因,必须为李克强总理叫好。正是由于他从今年两会开始,短短三个月内三次提到上网资费,才促成了这次大降价。


不过网速与资费的沉疴宿疾不是简单的方案倏忽治愈,同理,三大运营商的此番表态同样难解公众积聚的渴求。吐槽也好,不买账也罢,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手机流量和固定宽带资费长期居高难下,而高价的背后却难买高质的服务,网络带宽被瓜分、手机流量被清零,电信行业垄断,“霸王条款”横行,消费者被绑架,怨声在所难免。


而运营商之间降价幅度并不相同,这也看出彼此之间有激烈博弈。而且,整体都还有进一步下调资费幅度的空间,并可以措施更彻底,而不是打“擦边球”。根据国外的测算,运营商的盈利约为10%,而国内运营商的盈利则达到20%左右。今后还可以有5%至10%的降价空间,而且降价应该更实在,直接在每兆、每条短信、每个语音通话的价格上降价,而不是简单在套餐上进行叠加,从而变相降价。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内电信资费在绝对价位上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但综合消费水平来看,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来自一份对10万多名网友的最新调查显示,近7成的网友每个月上网花费为50元至200元。然而,73.6%的网友认为,每个月可以接受的网费在50元以内。这就意味着运营商当前的资费套餐与用户的期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用户对资费和网速的不满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游戏规则不变,资费很难真正下调

在外界看来,网费资费的降低与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息息相关。但实际上,宽带资费贵的原因没有其他,就是运营商市场竞争不充分。当前,我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大部分被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瓜分,两者分别在中国南方和北方享受部分垄断优势,中国宽带产业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处境,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尤其是中国电信,拥有最多最好的固网资源,占据着宽带流量的大部分出口。


虽然运营商也有自己的苦衷,宽带价格高、速度慢是因为固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投资周期长等。不过更主要的是,电信运营商之间存在大量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尤其是用户庞大的网间结算费,导致了竞争不充分,宽带价格居高不下。


三大运营商之间利益瓜葛一直处于博弈之中,电信宽带占优势,但是中国移动却在移动网络中占优势,中国电信的电话用户打中国移动的手机,也要交网间结算费用,固网、移动网络的网间结算费用目前处于一个均衡的状态,如果单纯降低固网宽带的结算费用,中国电信肯定不乐意,网间结算费用只有固网、宽带、移动等多张网络之间同步、平衡进行才有可能。因此,短期内,只要游戏规则没有变,资费就不可能有本质上的下调。


在运营商内部,很多人都叫苦:“现在物价逐年上涨,只有通信行业才是每年价格都在下调。”一方面为了架设基础通信网络,每年的投资成本都非常庞大,另一方面,国资委对他们也有考核指标,因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确实很“冤”。有专家提出,多年来运营商的资费问题一直争议不断,根本症结还是在于电信运营商尴尬的定位,既要盈利还要兼顾公共服务。以往运营商尽管在资费下调上也做了很多努力,公众依然不满的主要原因,并非仅仅是认为费用高,更多还是用户体验不太好,这就需要活跃体制,支持民营资本的引入,从而激发更大的创新。


来源:搜狐新闻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发送消息到微信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信突然实施宽带新规, 移动措不及防, 网友: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宽带提速降费?数学不好就别想太多
始料未及!中国电信突然宣布宽带新规,网友:太晚了
三大运营商今年提速降费方案6月1号开始!用户:坑
移动、电信、联通,哪家运营商最便宜?
一边割肉一边被吐槽,运营商去哪喊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