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贴]谢晋生将军在片马地区抗日始末
谢晋生将军在片马地区抗日始末
怒江泸水文史资料第一辑
作者:马秉坤(原第一纵队政治部政委)

谢晋生,字乃常,湖南省郴州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至一九三五年期间,历任国民党部队排、连、营长职务。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亲历“西安事变”,并任西北军杨虎城部特务团中校副团长。这次事变,在共产党的和平调处下,虽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揭开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序幕,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张学良和杨虎城两将军,却先后遭到蒋介石的排挤和不信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谢晋生长期担任团长而未受到提拔。一九四一年底,“珍珠港”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向美、英、法挑起太平洋战争,实行南进政策,侵占了东南亚和缅甸。我国应英国之请,组成远征军敦促入缅战时。谢晋生属国民党第五军杜聿明部所辖的后勤部运输十三团团长,担负入缅远征军的弹药物资运输任务。
一九四二年春,因入缅远征军对日作战失利,日军占领缅甸后,从腊戌组成机械化快速部队冲到惠通桥,腾、龙失守,保山危急,昆明震动。我入缅部队溃不成军,纷纷败退回境。谢晋生在滇缅公路保畹段运输途中,趁机收容了散兵三百余名,编为一个营,谢即图对抗战进一步贡献,便将这部收容的溃军带到大理,晋谒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将军。要求按边境战局需要,给予分配任务,以图发展。这时,在历史上曾侵占我片马、江心坡地区的英国军队,因缅甸战局失利而撤退,致使中缅北段片马、江心坡一带成为不设防的空旷地区。
正值远征军溃退、滇西战局吃紧之际,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离昆西上,驻节大理,协同宋希濂筹划滇西军事于帷幄之间。泸水设治局长刘公度率段承经等各土司,在李根源五月一日发出《告滇西父老书》的号召下,函电速报向李根源输诚。并表示“相约趋辕领教,歼此顽敌,集此大勋”的抗日决心。随派茶继周、杨子亮、杨庆云代表各土司驰赴大理。晋见李根源和宋希濂。请示抗日军事机宜,经研究决定,在六库成立“福、碧、泸、练民众自卫队”。征调编练地方壮勇,配合国军抗日。委任六库土司段浩为少将司令,谢晋生为上校副司令。一九四二年秋初,谢随带少量兵员到六库组建支队。支队之下分设四个大队,并设政治部、特务大队、军需室、副官室、参议室、组训科、总务科等部门。当时,笔者在大理师范求学,因风闻泸水已经沦陷,无心读书,便奔返家园,参加了支队政治部的抗日救亡工作。
支队组建之后,谢晋生为扩张其势力,以图恢复我国对片马地区的主权,便到鲁掌向茶光周部选调兵员二十余名,深入片马地区了解边境情况,以窥探当地人民的态度。一个多月后,返大理向总司令部会报。总部鉴于滇缅边境必须设防的特殊重要性,即将谢部改为驻“茶里边区军政特派员公署”,段浩仍任司令。并成立“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以郑波(浙江人)为总指挥。董仲箎(湖南人)为副总指挥。下辖三个纵队,谢晋生又被委任第一纵队少将司令。一九四三年夏秋之间,总指挥又将直属步兵第一团余子述部调防泸水,驻鲁祖、古炭河、双米地一带,准备从正面进攻片马口之敌,仍拨归谢晋生统一指挥。
谢晋生向大理总部请示会报后,即率领副团长曾冠雄、营长郝光发、黄维先、连长李光浩等全团官兵武装返回泸水。总部派了四名美军顾问随团前来支援工作。又带了一个营的兵力,加上原部人马,共约600余人,分别组成“挺进支队”和“独立营”。由刘晋潜(湖南人)任支队司令,谢亲自指挥独立营。于一九四二年冬初由六库经大兴地西渡怒江。在称戛休整期间,通过政工队宣传发动群众,支援部队抗日后,率部经排巴直上高黎贡山,翻越尺必哥(春风)丫口,进入高黎贡山西麓的片马、江心坡地区,驻防茶里,并将指挥所设于把吾库。随军运输粮弹的称戛民工队伍,将物资运存把吾库后,返回称戛。谢部正式进入片马、江心坡地区。刘晋潜支队进入江心坡后,因交通不便,给养运输困难,后被我远征军带走。
谢所指挥部的独立营驻防把吾库后,即命营长黄维先率部向大坝地河推进,对侵入片马的日寇发起进攻。在兰怒桥、石灰卡、大坝地河一带的进攻中,遇到日军的前后夹击,伤亡很大。营长黄维先仅率部分溃军突围,撤退称戛,夷地坝一带休整。
继谢部作战失利后,一九四三年春夏之间,英国政府以片马、江心坡、茶里地区,系属中缅北段为定界,中国军队不宜驻防。我国政府竟绚英人之情,谢都指挥所亦被迫撤驻大兴地和称戛。并向总指挥部补充了以新任营长吴若龙为首的一个营,编入谢部。偕同新兵营郝光发部进行整训,加强了武器弹药装备,准备伺机再次进攻片马之敌。
谢部被迫撤守称戛之后,一九四三年秋,日寇为巩固腾龙之安全,大举进犯腾北。在腾龙及拖角之敌军万余人,分六路向腾北发动攻势,决心扫荡我腾北游击部队。其中一路由拖角、江心坡进犯片马,并窜犯到鲁掌、茶山寨、马掌河、赖茂等地,隔江炮击我六库土司衙门。我国军36师108团,在腾北的固东、明光、桥头、大塘一带,因后路被截断,损失奇重,被包围于营盘街附近。团长宋朝蛟,营长杨玉洪不幸被俘,惨遭敌人用汽油活活烧死,壮烈殉国。全团官兵一千三百余人,伤亡过半。余部由副师长朱珍华率领突围出缅甸,绕经片马溃退回泸水。这次惨败,主要由于谢部自江心坡、茶里撤退称戛后,日寇得以长驱直入,从高黎贡山西麓翻越片马丫口,直入到泸水境内的怒江西岸各地。茶里撤兵之举所导致的恶果,是英国政府造成的。自后,日军遂侵占了我茶里江心坡地区,并在片马丫口构筑半永久性工事,驻重兵凭险扼守。
谢部驻防称戛,大兴地时,除分兵把守拉猛里等两渡口外。为充分发动群众,支援部队,积极准备反攻片马之敌。谢晋生一面忙于部署步兵第一团对片马丫口的正面反攻任务,又忙于兵源的补充整训。戎马倥偬,全力奔走于片马、古炭河、鲁祖、卯照、称戛、大兴地、六库、白水河及老窝、云龙、大理等地区之间。因交通梗塞、道路崎岖,在许多情况下,不能乘马于悬岩绝壁和羊肠小道之间,只好徒步跋山涉水,往返奔波。于由谢的个头高大,身躯魁梧,攀杨附葛,徒步于陡悬坡路上有所困难,曾在大兴地附近摔倒而跌断了大腿骨,经美军医治愈后,继续在防区紧张地进行着备战工作。在称戛做了以下的一些好事:
(一)办学校地址教会势力。谢晋生鉴于傈僳族地区文化落后,致使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势力猖獗。为启发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动员人民协助抗日,派该部政治部主任曹振书(山东人)负责在称戛兴办战时汉文学校,动员青少年入学读书。结合军事需要,自编油印识字课本,通过傈僳语翻译,使用汉文汉语教学,贯穿了抗日救国,军民合作、保卫祖国、保卫家乡,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等课程内容。开展唱抗战歌曲和军民之间的球类比赛等文娱体育活动。把污染称戛地区的教会气氛,变为生气蓬勃的抗战局面。
(二)揭露宗教侵略阴谋,打击间谍活动。英帝国主义于十九世纪侵占缅甸后,长期蓄谋侵占我片马地区,并对怒江虎视眈眈。一九三二年,派遣英籍加拿大杨志英,以传教为名,到怒江地区搞间谍活动。而该牧师在怒江十余年来的活动中,一贯自语为美国人,从不暴露其英国人身份。
一九四二年春,日军侵占缅甸后,片马、江心坡的英国占领军已撤走。同年冬,我军谢晋生部进驻茶里,和日军作战失利。谢部亦被英国政府所不容,被迫撤驻称戛期间,杨志英曾在片马、称戛一带散布谣言,对教民暗地煽动宣扬说:“将来日军溃败、中、英勘定滇缅边界时,必以双方边民投票决定”。一九四三年时,英国政府以刺探我国对缅甸的态度,竟派杨志英为中校联络官。他身着英国军官服装,佩戴军衔,俨然以中英合作抗日的身份出现,活动于大理、云龙和泸水之间。更引起谢晋生的注意和警惕。谢又在教民家中觅获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圣诞节”时,该牧师发给教民的纪念品。为英国战时首相邱吉尔相片,而该牧师却诡称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玉照。谢即将情况及邱吉尔相片事件检报大理总司令部及驻云龙的总指挥部。旋奉宋希濂与郑波命令,将该牧师密缉逐出境。杨志英闻讯后,即于同年九月先期率眷潜逃上海。仅留其徒毕德森于称戛教堂。一九四四年,谢协同设治局长鲁正黄(镇雄人)向教堂索回青少年教徒20名,编入称戛保立小学上课。并抓捕鞭挞了为该牧师奔走最得力的阿花妹扒(杨阿三)等。教民一时叛教者达百余户,大杀了英国牧师的嚣张气焰。日本投降后,一九四六年,该牧师杨志英又重返称戛,继续其间谍活动。解放后,一九五一年初,中共泸水工作团沈锡荣同志,才奉令派武装将该牧师杨志英和毕德森二人,从称戛缉到鲁掌,转解保山后,驱逐出境。
(三)组织成立“军民联合办事处”。谢部驻防称戛、大兴地期间,为筹集粮秣、肉食、蔬菜、弹药等物资的运输供应,由驻军、设治局、镇公所及地方绅首派员组成“军民联合办事处”。由大理干训团毕业生杨政文(称戛人傈僳族)负责工作,凡部队所需弹药、粮食的运输民工,由办事处征调。由杨约拿等做宣传动员工作,派杨才福扒率大批民工,把存放大兴地、称戛的粮秣物资运到把吾库,大坝地河等地,支援谢部作战。为融洽军、政、军民关系,军需物资概由办事处筹给供应,严禁士兵下乡骚扰人民。
驻防期间,按民族风俗习惯,谢晋生代表部队送婚礼,亲自参加称戛青年马拉斯的结婚典礼,并乘来宾云集之机,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保卫家乡、军民合作、支援前线的政治意义,深受群众欢迎。
(四)一九四三年夏,我国军三十六师在腾北作战失利。少数溃军散逃泸水,卯照镇利吾把村保长伍此扒(蔡万邦)被溃军捆绑起来,勒索钱米肉食,被整的死去活来,经报到称戛,谢即派兵抓捕了这些溃军,给以严厉的军纪处理,吾此扒化险为夷,感激泣零!一九四四年反攻时,驻瓦姑斋房的野战医院卫生连的担架排排长张X X(四川人)因带兵下乡抢劫人民财务,被谢晋生按军法严惩,执行枪决,大快民心。
为严明军纪,谢对其亲生儿子更不放松。谢小雄随军锻炼在称戛。平素生活散漫,作风不良,常到民间钻房入室,玩枪弄棒,舞刀扳弩,乱搞男女关系。被谢集合全部官兵。将小雄捆跪在地,亲手拳打脚踢,狠狠整治一顿后,禁闭起来,给以军纪处理,籍以教育官兵。令人望而生畏,从而更不敢下乡骚扰人民。
(五)关心群众疾苦,一九四三年夏,称戛山上的那纳米村遭受火灾,群众生产生活很苦难,谢得知后,即商同怒江守军三十六师和设治局筹集粮款,亲到灾区慰问救济灾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深为群众所感激!
谢部驻防称戛,先后一年多,由于办学校、军纪严明,关心群众疾苦,充分发动群众等原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曾在宣传大会上,通过杨约拿、欧福夷扒等的傈僳语翻译后,在访问群众的思想态度时,使数百群众,群情激昂,一致振臂高呼:“军民团结抗日,努力支援前线,誓死不做亡国奴,坚决打败日本侵略军,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等口号声震荡会场。在充分发动的基础上,及地方保甲,先后动员组织了五百多民工,配合驻军,以三个月时间,挖通了从排巴到高黎贡山分水岭尺必哥(春风)雪山丫口的进军道路。使数百民工将大量弹药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入江心坡,把吾库,支援谢部反攻片马。
一九四四年春初,由于大雪封山,刚修好不久的尺必哥进军道路被大雪封锁而影响了反攻。谢晋生又在沿途的排巴、阿尼妹、瓦多的、那纳米、怒扒拖基、瓦妈米、施扒卡、拉肯窝铺等村庄,发动了男女民工二百多人,和部队一起,用十多天时间,又挖开了大路上的全部积雪,为谢部第二次反攻片马创造了条件。
在挖开大路上的积雪后,群众还考虑到第二次进攻的后果,主动从各村砍运了大量毛竹,堆存在拉猛里渡口,万一谢部进军再次失利,溃退称戛时,立即编扎一批竹筏,迅速撤渡江东防守。同时,军民联合办事处和保甲,又向群众动员,为谢部进军作好支前准备。
一九四四年春初,谢部奉命配合远征军和滇西驻军反攻缅甸、腾龙之敌,由预备二师四团进攻腾北空树河,明光之线,在谢统一指挥下,仍由步兵第一团进攻片马丫口之敌。由于敌军在片马的工事坚固,重兵扼守,余团长率三个营轮番攻击,与敌军相持数月之久,仍未攻克片马,伤亡累累。朱营长勇猛指挥作战,不幸被俘,被敌军活剖而壮烈牺牲。
在步兵第一团屡攻不克的情况下,谢晋生亲率营长吴若龙、黄维先、连长李光浩等两营兵力600余人,由称戛经排巴翻尺必哥(春风)丫口,向大坝地河、江心坡推进。谢利用敌军只顾在片马对我军的正面战斗,忽略了对片马侧翼尺必哥丫口的防守的麻痹心理,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从侧翼包抄敌军后路,在猛烈攻击下,敌军猝不及防,终被击溃,片马守敌后援断绝,被迫撤退拖角、罗孔。敌原准备再增援反扑,但我远征军已从印度攻入缅甸,滇西国军已奉命全面反攻,与远征军会师芒友,日军后援已完全断绝。自此,我军谢晋生部和步兵第一团,前后经一年多的共同战斗,大小数十余战,终于击溃日本侵略军,收复了沦入敌手两年多的片马地区。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投降前的一年多时间里,谢晋生部在片马恢复了我国的主权,并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谢晋生收复片马后,在这一地区行使我国主权,他对英帝国主义长期侵占片马地区,派遣间谍杨志英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的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概!因此,首先派兵炸毁了英国政府早年私立在片马地区的“043、044、045、046”号界桩,并将片马、拖角、罗孔化为三个工作区(片马第一区,拖角第二区,罗孔第三区)。委任他的得力心腹干部任各区区长,委任当地山官、头人为副区长,每乡又划分为若干保,由区、乡长推荐任命各保长,实行我国战时的区、乡、保、甲行政管理体制,分官设治,便于统率开发和治理。并在片马和罗孔的揽场办了两所汉文学校,派其部属毛英等为小学教师,共有各族学生三十余人。开始接受汉语汉文的国民教育,灌输给学生反帝爱国的思想文化。
由于多年战乱,日寇的“三光政策”横行,片马地区人民困苦不堪,生产生活物资奇缺,谢晋生即从内陆购运大量食盐、布匹、针线等生活用品运销片马,并在下片马开辟了一个初级市场,便于货币交易。又在大坝地河开办了一个造纸厂,利用当地民工和原材料,生产各种颜色的棉纸和草纸,以解决人民的生活需要。
为加强片马地区的有效治理,促进“茶里边区军政特派员公署”的巩固和发展,谢经常召集各区、乡长及山官头人开会,鼓励各族人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还要征兵纳粮,维持驻军生活和必要的行政开支。为疏通军政、军民关系,谢曾以武器弹药和盐巴、布匹、针线等物,赠送给山官头人和人民群众,深得人心。而山官头人和人民群众,也将自己猎获的鹿茸、麝香、熊胆等山货药材还送谢晋生,以表感激之情。为融洽军民关系,疏通感情,谢还在片马地区动员了一批各族青年姑娘,组成工作队,聘同他奔走于片马的浪宋、景颇、茶山、普蛮等各民族地区之间,向各族人民宣传反帝爱国、支援抗战,了解当地民情等工作,博得各族各阶层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在《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九辑的“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里,权威的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评论说:“……惟茶里地区游击司令谢晋生部队,颇有作为,当地民众,竭诚协助……。”从谢部进军片马,先后得到驻军地区人民的拥护支持,使部队得以出奇制胜、击退日寇,收复片马的实际看来,方国瑜教授的评价是毫不夸张的。
自谢部收复片马到日本帝国主义全面投降的一年多时间里(1944年春到1945年秋),所谓“同盟国”的英帝国主义,对我片马地区的侵略野心不死,特别是对谢晋生恢复中国主权,治理片马的作为,恨之入骨,于是暗地里收买利诱民族败类,纠集部分亲英分子,并秘密发给武器,挑起民变。在英帝国政府唆使下,对我茶里特派员公署和片马区公所的谢部驻军实行突然袭击,我驻军伤亡很大,第一营营长兼片马区长长吴若龙阵亡,谢因公返总部述职,幸免于难,特派员曹振书等率残部溃退腾北,避难驻守光明营盘街后,英国政府便派遣军队,于一九四五年秋,后又重新强占了我国领土片马地区。一九四六年春后,潜逃到上海两年多的间谍扬志英又从上海返回称戛,继续“传教”的间谍活动。   
一九四五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崩溃和苏、美、中、英、法等同盟国家的最后胜利而告终。被英帝国主义奴役了近一个世纪的缅甸人民,恨透了英国的殖民主义的黑暗统治,终于在一九四七年向全世界宣布独立后,再次强占片马的英国殖民军,在这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被迫而灰溜溜地从片马地区撤走。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我驻守滇西的国军全部奉命整编,谢部被改编为“机场守备第三团”,谢仍任团长。云南和平解放后,四十年代中期,谢曾任昆明军官总队大队长。解放后回到湖南,在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工作,于一九八五年病逝时年逾八十高龄。

本文系笔者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材料,并走访有关的段承功、杨约拿、段庚华、茶继周、褚文章等同志撰写而成,特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参考资料《西安事变亲历记》、《怒江文史资料》第五辑,《德宏史志资料》第二辑,《云南文史资料》十九辑,泸水县工委《综合勘察材料》等有关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日英烈祭——谢晋元
八百壮士被当做囚犯看管 抗日英雄谢团长死在了哪四个汉奸手上?
腾冲之国殇墓园
【缅甸战事】克钦联军大战勐古,缅甸政府军死伤惨重!┃赴缅甸抗日远征军老兵李光钿:到死也是中国人
中国抗日远征军抗战全程记实 全集
教师节特辑:不教胡马度阴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