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驼峰航线:一条改变太平洋战区格局的悲壮航线4
中国的航空人员就是这样在战火中锻炼成长。在英军从仰光大撤退时,美国驻中缅印战区司令史迪威将军命令美军两架飞机从印度向缅甸急运一批物资,尤其在加尔各答的200吨药品前线更为急需。结果,美军只空运了12吨货物,而中航公司一下运了72吨。中国的运输机成了印缅战场上的空运主力,运送了大量弹药、汽油,还撤退了2400多人。一位美国顾问在向罗斯福报告中说,在卡拉奇有1300吨主要物资,在阿萨姆有700吨,都等待运输。要完成运输工作,“我倒希望由泛美和中国航空公司处理整个事情”。
    
    据有关资料,1942年7月,美军的20架飞机只运了73吨物资去中国,而中航公司的10架飞机却运了1293吨物资。这一悬殊差距使美国最高决策机构有意想把整个驼蜂空运的任务交给中航公司来负责。
    
    史迪威将军对美军的表现虽不满意,但这位个性很强的老头却坚待要求在战区里必须由军方负责空运,中航公司只能签合同来接受任务。然而,史迪威也一时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民营公司的效率在战争中会远远超过训练有素的美军空运部队?
    
    记者在采访中对此也很感兴趣。潘国定和陆元斌老人说道:中航公司的管理很有效率,另外飞机每班都是超负荷运输,而且一干一天就是10来个小时。飞行人员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大多是比较优秀的飞行员。外籍飞行员比中国飞行员的收入要高一倍,但中国飞行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拼命地干。记者问:“多干是否会增加收入?”老人回答说:“多干当然收入会多,但大家不仅仅是为了钱在汀江,大家住的都是很简陋的平房,上了飞机后没吃没喝,一干就是一整天。许多飞行员来自沦陷区,大家多么希望能早日驱逐日寇、回到可爱的故乡。飞行员中有许多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国家的华侨,他们参加空运,也是为了祖国能早日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
    
    在整个驼峰空运中,虽然,中航公司的货运量只占整个空运货运量的11%,但其效率始终高于美军空运部队好几倍。
    
    抗战救亡是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这一心声汇成了一股巨大力量,是会超出常规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放射出来。
    
    周炳老人告诉记者:这些经过战火洗礼的中航公司的飞行员,战后都成了中国航空事业的骨干,一些到了国外的飞行员,也都成了这些国家民航公司的主力。
    
   
 四、一条不成文规定
    
    驼峰航线充满了危险与艰难。在这条航线上,一架又一架飞机消失了,一批又一批飞行人员一去不复返了。1946年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第一期刊文描述驼峰空运时说:“……至战争结束,在长520英里,宽50英里的航线上,飞机的残骸七零八落地散布在陡峭的山崖上,而被人们称之为‘铝谷’。在晴朗的天气,飞行员可以把这些闪闪发光的铝片堆作为航行的地标”。杨宏量老人告诉记者:“直至今天,当飞机在这些地域上空飞过,还能看见当年飞机的残骸。”
    
    陆元斌老人回忆说:“驼峰空运的最后一个航班也没有闯过鬼门关。那是1945年11月,一架飞机从汀江运器材到四川泸州,在返程时刚起飞不久就摔了。”
    
    驼峰航线的危险性使美国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凡是在这条航线上飞行的美籍人员可以免服军役。
    
    危险来自多方面。
    
    处于中缅印交界处的密支那被日军攻占后,密支那成了日军空军基地。密支那距汀江只有250英里,而日本零式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为450英里,他们要袭扰汀江、昆明和中途拦截驼峰空运飞机轻而易举。
    
    在驼峰航线上飞了500多次的潘国定回忆道:“我们空运是东西向飞,日机是南北线打我们。有一次,我瞧见日本战斗机追来了,赶紧超低飞行。日机从我上面飞过,直追着前一架美军飞机打,我看着美机被打得稀烂。”陆元斌老人说:“由于我们经常夜航,日寇战斗机也就经常在夜里出动拦截。有一个晚上,美军一下损失了13架,中国航空公司丢失了两架。”
    
    除了被日机击落的一部分之外,大部分失事飞机是缘于复杂的地形与恶劣的气候条件。
    
    从汀江到昆明,以及后来开辟的从汀江到叙府(今四川宜宾)、从汀江到泸州的驼峰航线上,到处是崇山峻岭,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高黎贡山、玉龙雪山等20多座高山,大多海拔在四五千米以上,山岭连绵起伏,峰顶耸立云霄。许多地区渺无人烟,人若落入深山野林之中,几乎难以生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驼峰航线上的人为什么不怕死2
【转】驼峰航线专题报道
抗战胜利日 | 霍秀:悲壮的驼峰空运,更悲壮的后来……
【转帖】抗战时从昆明到印度蓝姆伽基地的陆空旅程
Outdoor特稿 | 寻找驼峰坠机
“五十三”号机的失踪以及“峨嵋”号失踪之谜 直到57年后揭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