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文人的命运》的精彩与蛇足
放大圖片
论述明代文人的命运,是个诱人的话题。明朝的皇帝大多没什麽文化,文人们的命运自然就比较微妙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教授的这本书,是对明代著名文人生命历程的研究力作,以个案分析式的方法,对明朝十七位文人进行了论述。不仅资料详实,笔触细腻,而且往往发前人所未发,极具可读性。
文人士大夫具备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于是就有了现实的舞台上,允许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作者论述钱谦益:「虽然修齐治平是每一个传统士大夫都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实际上,并非每一个学问渊博的文人都适合从政为官。」文人并不一定要从政为官,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钱谦益写的高攀龙神道碑铭所说:「海内清名之士,淹久不用者,其应和益广。」但他却忍不住一再渴望从政为官,最终演绎了:「因为书生气太足而玩不转政治,却被政治所玩弄,直到被政治所抛弃。」的悲剧。「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一直面临两难的选择,刚直不阿,定为当道所不容,曲学阿世,则为后世所不齿。有明三百年,直如弦,死道边的士大夫前赴后继,曲如钩,反封侯也代不乏人。充分体现了士大夫个体的价值观与道德取向。」从明朝开国时的刘伯温、宋濂,直到明末一塌糊涂腐败现实中的钱谦益,并没有像姚广孝对朱棣说的那样,杀了方孝孺,读书种子就断绝了。而这些前赴后继的文人,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形成的张力,正是本书的精彩看点。
看一本书是不是有「营养」,除了看提供的思想火花,还有知识性的一面,如作者介绍了何大成的《唐伯虎先生外编》,证明了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并非完全是小说家所言;对于一些学者批评东林书院的党争弊病,也用《东林会约》等证据做出了否定的判断;而王阳明之所以在龙场驿静坐顿悟,是因为那里没有书可读,以及他的「功高而见忌,学古而人不识」的不容于世的论述,也都让人受益不浅。
此书还有《沈万三事迹考辨》一文。沈万三不过是一富翁,所以放在了附录里,但这一画蛇添足之举,却是作者看走了眼的结果。其本意是指出顾诚教授《明朝没有沈万三》的「结论并非毫无根据,却难以令人信服。」但他自己却重蹈了覆辙。顾诚教授把文士沈达卿与沈万三后代的沉达卿混为一谈。但明人陈基《夷白斋稿》载:「檇李(嘉兴)沈君达卿,起家儒林」,就把他作为论据的中高启《寄沈达卿校理》;杨基的《雨中怀沈达卿、茂卿》;还有姚广孝为沈达卿所建《清安堂》写铭和序的事,反过来说明了此沈达卿非彼沈达卿。樊教授则说:周庄的沈厅是沉氏后人在乾隆年间建造的。而明人刘昌的《悬笥琐谈》记载:「沈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亦不甚宏壮,殆中人家製尔。」
两位教授都没有注意到打开沈万三之谜的钥匙,在明人高士奇《天录识馀》的一段话:「洪武初年,每县分人为哥、畸、郎、官、秀五等,家给『户由』一纸,哥最下,秀最上;而每等之中又有分等,钜富谓之『万户三秀』。如『沈万三秀』,即为秀之三者。」莫旦的《吴江志》明言:沈万三(沉富)在张士诚据苏州时就死了。而其弟沈贵,则去终南山隐居,这应该是可信的。但明朝人还是继续说:「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柳树。」明人笔记《蓬轩吴记》还把沈万三误认为是排行老三。「沈万三」是指一富户人家,这也是「扬名立万」的由来。沈万三的传说虽然有些扑朔迷离,但从沈家人的墓志铭,以及其姻亲莫旦等人的著作中,还是可以大致了解沈家真实情况的。
阴太山的《梅圃馀录》说:「张士诚称王,勒万三资犒军,又取万三女为妃。」与张士诚周旋的,是第二代沈万三沈荣、沈旺等人。明朝建立后,沈家又旧戏重演,除了送钱粮、出资筑城,还玩犒军的旧把戏,但情况不同了,朱元璋明白文化和财富是可以与权力抗衡的。要不是马皇后说了:「民富敌国,民自不祥,天降灭之。」提醒朱元璋慢慢消受,他们当时就被灭了。
一个农民想要在元末动盪的时局中骤然发财,除了意外之财,无外乎勾结权势。所以沈万三的聚宝盆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难以明言的生财之道,这也是一个意味深远的寓言。应该说,务农是沈家最初的基础,陆道原分财应该是关键。
莫旦的《吴江志》、明中期杨循吉的《苏谈》等书载:汾湖富家陆道源家,将财产分给了帮他打理的沈富和葛德昭两家。陆道源看到了动乱中财富的危险而选择了放弃。当时还有无锡的倪云林、崑山的顾阿瑛,朱元璋时有嘉定的万二都是如此。沈、葛二家后人分成「四葛四沈」,沈旺和第三代的沈玠当了不敢要俸禄的小官,最终都逃不掉被牵扯进朱元璋一抓就灵的「胡蓝案」中。第四代沈德全时,连同沈旺等都被一锅端了。聚宝盆招来了财富,也招来了灭门之祸。王世贞的《明史·佞幸传》说:其后人沈文度拿钱财去投靠宦官纪纲,说明朱棣时沈家还有漏网之鱼。「四沈」并非被一次性处理,说其后人被流放到了云南和辽阳,都是说得通的。
《明代文人的命运》一书由中华书局于2013年8月出版以来,受到了许多爱书者的好评,读起来也确实会感受到作者「精神的寄托,思想的抒发,个性的张扬。」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4年5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万三考
沈万二的智慧
明朝江南士子为何怀念元朝恐惧朱元璋
重说中国明代史: 朱元璋高压统治 士大夫结局悲惨
自欺欺人?看完这些你还会说《明史》黑明朝吗?
消暑雅玩:明人画扇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