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轻轻松松聊喝茶

喝茶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寻常之事,但喝法却有所不同。关于喝茶,清代文人梁实秋曾说过“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上焉者细品观摩,喝的是理念、意境、历史和文化;下焉者则起于身体的需求,豪饮酣畅,让自己觉得有了片刻的轻盈和迷醉。

其实,不管是上焉者的喝法,还是下焉者的喝法,在我看来都是人们自己的生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因每个人长期生活习惯的差异,其生活方式也就各不相同,这本无可厚非。但就茶叶本身的特点来说,喝茶确实还是有些讲究的。

从季节上来说,不同的季节应选择不同的茶类。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按照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通常也称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另外,以加工后的茶叶为原料窨制各种花香之后,统称之为花茶。其中茉莉花茶、桂花茶等为人们所熟悉。因加工的方法不同,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也不相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一样。所以,比较会享受生活的人们不同季节饮用的是不同的茶类。春天,温度适宜,鸟语花香,宜喝花茶。茶叶冲泡之后,花香四溢,除了解渴之外,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温馨的气息。夏天因为比较炎热,喝绿茶和白茶除了具有解渴、补充人体水分之外,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同时绿茶也是花色、品种最丰富的茶类,外形似干茶,冲泡后芽叶上下起伏,具有灵动的美。秋天的时节比较干燥,青茶和黄茶是比较好的饮品。青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茶类,属于半发酵茶类,既有绿茶清热解毒的功效,又对人体消化器官刺激不大。而黄茶虽然不属于半发酵茶类,但它在加工过程中有一个闷黄工序,也具有青茶同样的效果。冬天天气比较寒冷,红茶、黑茶则是比较适宜的饮品。红茶是全发酵茶类,黑茶具有一个渥堆的工序,同样都属于比较温和的饮品,对胃刺激性都很小,特别适宜有胃病的人群。因此,不同季节喝什么类茶是有道理的。

从水质上来说,不同的水质泡茶的效果不同。就水的种类而言,其品种很多,其性质也各不相同,基本可分为两个大类,即天然水和人工处理水。天然水有泉水、河水、井水、江湖水、天落水等。处理水有自来水、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同一种茶叶,用不同的水来冲泡,其香气和滋味不同。根据研究结果证明,泡茶用水以泉水、蒸馏水、纯水为佳,自来水、江湖水、井水最差。因为自来水一般都用氯化物消毒,泡茶时仍带有味道,直接影响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江湖水也就是地面水容易污染,泡茶时,也影响到茶叶的原有香气和滋味;井水中一般矿物质含量较高,矿物质与茶汤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对茶叶原有的香气、滋味影响最大。

从水温来说,不同等级的茶叶对冲泡水温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嫩度较高的茶叶,冲泡水温不宜过高,过高的水温会把茶叶烫熟,影响叶底色泽的颜色和亮度,水温过低,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没有充分溶解在茶汤中,使香气变低和茶汤滋味变淡。试验结果表明,嫩度较高的茶叶,如高档碧螺春等,水温宜在90℃左右;中低档茶叶水温应力求达到100℃,这样才能使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充分溶解在水中,使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更多的透发出来,得到新鲜高长的香气和醇厚的滋味。

从茶水之比上来说,也是泡茶好坏的关键。首先茶叶本身档次的高低是基础,决定了茶叶质量的好坏,但冲泡的茶水比例不对,即使是高档的茶叶也不会冲泡出好的香气和滋味的。从标准的角度来说,茶水之比为1:50,这样的比例冲泡比较合理,这种合理性是茶叶审评专家从实践中得来的。就现实生活中的习惯而言,我们大多数的消费者在泡茶时,冲泡高档茶叶时,往往超过这个比例。主要原因是高档茶叶价格高,不舍得多投。而低档的茶叶因价格低廉,冲泡的比例往往小于这个量。其实,这两种比例均违背了茶叶冲泡的客观规律。高档茶叶因一般芽叶非常嫩,内含物质较少,一般茶水之比应小于这个比例,而中低档茶叶虽然价格低廉一些,但茶叶中的水浸出物含量不一定少,茶水之比应稍大于这个量。所以茶水之比要因人、因茶而异,可以适当减少或增加茶水之比。

从冲泡次数的多少来说,随着地区和生产的季节以及茶类的不同,茶叶的耐泡程度一般是不同的。早春的绿茶、红茶、白茶,或较嫩的茶叶耐泡度稍差一些,也就是说冲泡的次数不宜多,一般冲泡2~3次,夏秋茶也不宜超过4次。此外,续泡时不宜将前次冲泡的茶汤全部喝干,宜在喝去一半左右时续泡,这样不会使茶汤一下子变得清淡;黑茶、青茶耐泡度要好一些,一般可续泡4次以上,但也不宜过多。不同茶类加工环境不同,其表面卫生状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高档红茶、绿茶、黄茶、白茶加工卫生条件较好,特别是高档手工加工的茶叶,茶灰沉积在茶叶表面很少,冲泡时不用“洗茶”。中低档茶叶,特别是大宗精制红、绿茶应将头泡茶直接倒去,不饮用,但冲泡时间要短,不宜超过20秒,其目的主要是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冲泡时间长会影响茶汤的滋味。黑茶(包括普洱茶)、老白茶必须要经过“洗茶”,一则去除表面的灰尘,二则去除茶叶表面的霉花。从而使后续冲泡的香气更纯、茶汤更清澈卫生。综上所述,喝茶虽因人、因茶而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要考虑自身因素和茶叶特点,做到科学饮茶,使茶饮料能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健康和享受,不断提高喝茶者素质和茶文化的内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评茶方法
茶叶世界,如何尊重正确泡茶方式
茶的种类、功能、鉴别及适宜人群
必看|学茶,识茶的入门知识
湖北有哪些特产茶叶 湖北省都有哪些茶叶
泡茶时注意这几个小细节,让你的茶好喝不止十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