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纲目》:金部.石部

《本草纲目·金石部》

来源:《本草纲目》 作者:佚名 2006-12-13

摘要: 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 酒送下。用铜青二两,研细,水飞去滓,慢火熬干,再加入麝身一分,以糯米粉糊成丸子,如弹丸大。又方:用人中白一钱、铜青三分研细搽抹。...



滑石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
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
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
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
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
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
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
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
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
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
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
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
完为止。
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
疗。
不灰木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
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2、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煅红)
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
丸。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3、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煅起)、阿魏各半两,巴
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
樱桃大。每服一丸。服时,把丸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
姜汤送下。
五色石脂
释名 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
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
气味 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
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
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
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
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4、痢后脱肛。用赤石脂、伏龙肝,共研为末,敷搽肛处。另加白矾粉
亦可。
5、反胃。用赤石脂粉,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
姜汤送下。服药之前,整吞巴豆仁一枚。
6、胸中痰饮,反吐不停。用赤石脂一斤,捣碎,筛细。每服一小茶匙,
酒送下。以后,逐渐增加至三茶匙。服至一斤,不仅痰饮消失,而且身
体转为壮健。
7、心痛彻背。用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炮附子二分,炮乌头一

分,共研为末,蜜调成丸,如梧子大。先服一丸,如痛不止,可增至两
三丸。
8、月经过多。用赤石脂、破故纸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
送下。
9、小便失禁。用煅赤石脂、煅牡蛎各三两,盐一两,共研为末。加糊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汤送下。
炉甘石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
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2、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
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3、一切目疾。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放在瓦罐里,
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 加片脑二钱半。共研匀,贮存在
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多次必有效。又方:煅炉甘石一钱,盆硝
一钱,共研细。热水泡来洗眼。
4、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另取黄
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
种炉甘石粉三分,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三分、雄黄粉一分、片脑
半分,共研匀,点眼。很有效。
5、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
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
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
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6、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
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
温茶洗去。又方:炉苦石(火煅)一斤, 用黄连四两煎的水淬七次。研累
炉甘石,加片脑少许,点眼。又方: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

共研细,加少量片脑加麝香,点眼。又方:先用黄连一两煎水,加入童
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朴硝一两,再煎。另取炉甘石二两,火煅后放入
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蜜
陀僧一两,共研后贮存,用时点眼。
7、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 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
吹耳内。
8、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
忌用牙刷。日久,牙渐密。
9、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
末,调麻油,敷患处。
10、阴汗湿痒。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
无名异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味甘、平、无毒。
主治
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
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
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
(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
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
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
两眼。

石钟乳
释名 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
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喉。一天两次。
2、急喘不停。用钟乳粉五钱、蜡三两,和匀,蒸在饭甑里。蒸熟取出,
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3、吐血损肺。用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送下。
4、冷泻水止。用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过)半两,共研为末,加枣肉(煮
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乳汁不通(气少血虚,脉涩不行,故乳少)。用钟乳粉二钱,服时以
漏芦煎成的浓汤送下。又方:钟乳粉、通草,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
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石脑油
释名 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石炭
释名 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 甘、辛、温、有毒。
主治
1、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敷伤口。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
2、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块,杏核大)、硫磺(一块,皂
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3、月经不通。用石炭末一钱调汤,送下去油的巴豆三粒,有效。
4、产后儿枕剌。用石炭(火煅、酒淬,凡七次)、石膏(火煅),等分为
末。每服一钱半,粥送下。如痛不止,可再服。
石灰
释名 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
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
2、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为末,擦牙。
3、虫牙。用石灰和沙糖塞在牙中。
4、干霍乱(按:症象是欲吐吐不出,欲不出,心腹胀痛,烦闷欲死)。
用多年的陈石灰,以沙糖沙漠中淡醋汤调服二钱。此方名“落盏汤”。
5、偏坠气痛。用陈石灰(炒过)、五陪子、山栀子,等分为末,加面粉
和醋调敷患处。
6、白带白淫。用风化石灰一两、白茯苓三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
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7、酒积下痢。用石灰五两,和水成球,外包黄泥,在火里烧煅一天一
夜。去泥,研细,加醋和面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
心服,姜汤送下。
8、十年血痢。用石灰三升,熬黄。溶在一斗水里。等澄清后,每次饮
此水一升,一天饮三次。
9、虚冷脱肛。用石灰烧热,裹在布里,让病人坐在上面,冷了便换,
有效。
10、产后产门不闭,或阴道脱出。用石灰一斗, 熬黄, 加水二斗, 澄清
后熏下部。
11、腹胁积块。用石灰半斤,盛瓦罐里炒至极热,加大黄末一两,炒红
取出,再加桂末半两,略烧,加入米醋和成膏子,摊在布上贴患处。内
服消块药。
12、发落不止。用石灰三升,水拌炒焦,泡在三升酒中,每服三合,常

令酒气相接,则新发生。
13、脸上黑痣。用水调石灰一碗,把完好的糯米若干粒半插石灰中,半
露石灰外。过一夜,米色变如玻璃。治疗时,先以针轻拔黑痣,点少许
玻璃状米粉在痣上。半天后,痣内有汁水流出,须挑去米粉,痣处两天
不沾水,即愈。
14、疔疮恶肿。用石灰、半夏,等分为末,敷患处。
15、痰核恶肿(状如瘰疬,红肿发热,有时恶寒)。用石灰火煅为末,和
白果肉同捣,贴患处;蜜调亦可。
16、痄(按:即腮腺炎,一作痄腮)。用醋调石灰敷肿痛处。
17、多年恶疮。用陈石灰,研细,加鸡蛋清调成泥,煅过,再研。以姜
汁调敷。
18、丹毒。用醋和石灰涂之。
19、风疹。治法同上。
20、痱子。用石灰一两(煅过)、蛤粉二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作扑
粉扑痱子上。
21、汤火灼伤。陈石灰粉扑伤处,或加油调涂亦可。
22、打伤肿痛。用新石灰粉加麻油调搽。
23、刀伤。用石灰粉敷上,外用布裹,能止痛、止血,也好得快。如伤
口很深,可稍加滑石粉。
24、误吞金属物。用石灰加一小块硫磺(如皂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25、虫咬伤。用醋调石灰涂搽。
阳起石
释名 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气味 咸、微温、无毒。
主治
1、丹毒肿痒。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
2、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用阳起石煅后
研细,加钟乳粉等分,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调一点面粉把药合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直至病愈为止。
3、阳萎阴汗。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慈石
释名 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
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
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2、老人虚损(风温,腰肢痹痛)。用兹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捶碎,
浸入两斗水中,放在露地上。每天取此水煮粥吃。过一年,体质转强。
3、阳萎。用兹石五斤,研细,淡酒浸半月。每服三合,白天服三次,
临睡前服一次。
4、两眼昏障(眼前现空花,视物成两体)。用兹石(火煅、醋淬七次)二
两、丹砂一两、生神曲三两,共研为末。另用神曲末一两煮成糊,加蜜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慈朱
丸”。
5、子宫不收。用兹石经酒浸、火煅、研细后,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
子大。每晚临睡前,服四十丸,滑石汤送下。次早,服兹石散二钱,米
汤送下。慈石散配方是:慈石(酒浸过)半两,铁粉二钱半,当归五钱,
共研为末即成。
6、脱肛。用慈石(火煅、醋淬七次)半两,研细。每服一钱,空心服,
米汤送下。
7、刀伤后出血不止。用慈石粉敷上,能止痛止血。
8、各种肿毒。用兹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铅丹八两、香油一斤,熬成
药膏,摊厚纸上贴患处。
代赭石
释名 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哮喘,睡卧不得。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宜常服用。
2、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
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3、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抽筋)。用代赭石(火煅、醋淬十次)研细,
水飞后晒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真金汤调下。连进三服,如脚胫上出现
红斑,即是邪出病愈之证。如始终不现红斑,即无救。
4、小肠疝气。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5、吐血、血、流鼻血。用代赭石一两,火煅、醋淬多次,研细。每服
一钱,开水送下。
6、妇女血崩。用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研细。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7、眼睛红肿,不能开视。用代赭石二分、石膏一分,研细,清水调匀,
敷两眼角和太阳穴。
8、各种疮疖。用代赭石、铅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冲入一碗好酒,
等澄清后,取酒服。沉渣敷患处,干了就换。
9、百合病发(按:指伤寒病已愈而复发,是一种险症)。用百合七个(劈
破),冷水浸一夜;另取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冷水二盅,合煎成一
盅。把百合汁加入,再煎成一盅,温服。
禹余粮
释名 亦名白余粮。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
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2、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 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
去皮脐。两药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
丸,温开水送下。
3、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则干
姜减半。两药共研细。每服两茶匙,空心服。
4、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有各种颜色,小肚子痛,不能生育)。用禹余
粮、赤石脂、牡蛎,分别煅过,共研细;加乌贼曲、伏龙肝(炒)、桂心,
各药等分为末。每服一小茶匙,温酒送下。忌食葱蒜。

5、大风疠疾(眉发脱落,遍身顽痹)。用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
一斤,共研细,装在罐子里,封牢,周围用炭火煅烧自晨至晚约十二小
时。特冷却后,研细,埋土中三天。同时,每一两加胡麻(经过九蒸九
晒,炒熟)粉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送下。一天服两次。
空青
释名 亦名杨梅青。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1、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
2、翳障。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
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共研细,每日点眼。
3、各种目疾(雀目、赤目、青盲、内外障翳、风眼等)。用空青(洗净)、
胡黄连(洗)各二钱半,先取槐芽(天未明时乘露采得)适量,装于青竹筒
内,悬挂起来,等候干燥。干后研细,取一钱半,与空青、胡黄连共研
为末,再加龙脑少许,收存备用。病人每于睡前漱口后,仰头让人吹此
药入两鼻内,随即安睡。效果显著。
4、中风口。用豆大的空青一粒含口中,甚见效。
曾青
释名 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
“曾青治目,义同空青”。
气味 酸、小寒、无毒。
主治
1、风热目疾(眼红或烂,怕太阳光,眼屎多,常流泪,或痒或痛)。用
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各一两,共研细,经常以少许吸入
鼻中,有效。
2、耳内恶疮。用曾青五钱、雄黄七钱半、黄芩二钱五分,共研为末,
搽疮上。

绿青
释名 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
气味 小毒。
主治
1、急惊昏迷。用绿青四两、轻粉一钱,共研细。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药
灌下。痰吐即愈。
2、风痰迷闷。用绿青十两,乌头尖、附子尖、蝎尾各七十个,共研为
末,加糊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汁合酒送下。吐出痰涎
便是见效。
3、小儿疳疮(肾疳,鼻疳,头疮,耳疮等)。用绿青、白芷,等分为末。
先以甘草水洗疮,再搽药。
扁青
释名 亦名石青、大青。即今矿物学上的石青。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顽痰不化等症,兼有明目、利痰、生精、平肝等功效。
石胆
释名 亦名胆矾、黑石、君石、毕石、铜勒、立制石。
气味 酸、辛、寒、有毒。
主治
1、风痰。用石胆粉一钱,温醋汤调服。痰涎吐出即愈。小儿用量酌减。
2、喉痹喉风。用石胆二钱半、白僵蚕(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
少许吹喉,痰涎吐尽,风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3、口舌生疮。用石胆半两,放在锅内煅红,露一夜,研细。每次取少
许搽疮上,吐出酸涎水。如此数次,病愈。
4、走马牙疳。用红枣一个,去核,填入石胆,包在纸内,煅红。等全
冷后,研细敷牙,使涎外出。
5、赤白癜风。用石胆、牡蛎各半两,共研为末,调醋涂搽。
6、甲疽肿痛(按:甲疽是趾甲与肉间的肿痛,常溃烂流脓)。用石胆一
两烧至烟尽,研末敷患处。几次即愈。
7、痔疮热肿。用石胆煅后研细,蜜水调匀搽疮上。
8、凤眼赤烂。用胆矾三钱,烧过,研细,泡热水中每天洗眼。
砒石
释名 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 苦、酸、暖、有毒。李时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1、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
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
2、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铅丹各半两,
共投入已熔化的黄蜡中,柳条搅拌,条焦则换,六、七条之后,取出做
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冷水送下。
3、疟疾。用砒石一钱、绿豆粉一两,共研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
豆大。铅丹为衣,阴干。发病日,五更起来,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
方:砒石(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为末,包成若干个小包,每包分
量约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 新汲水上。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治
疟方。
4、走马牙疳。用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患处。极有效。
5、项上瘰疬。用砒黄研细,加浓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干,收存
备用。用时,以针挑破瘰疬,将药半丸贴上。
金星石

释名 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两者的
药效,大体相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吐血咳血。用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各等
分。取坩锅一个,铺冬月水牛粪一、二寸,铺约一层,铺灰二寸,又铺
药一层,如此重复铺好,最后盖上灰,加盖封牢。在炭火中煅一天一夜,
还要埋在土中一夜,然后去灰留药块,共研细,每药一两,加龙脑、麝
香各半钱、阿胶二钱半,炒过。每服一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礞石
释名 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
不入药。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1、湿热痰症。用礞石、焰消各二两,煅过,研细,水飞,晒干。取一
两,加酒蒸大黄八两、酒洗黄芩八两、沉得五钱,共研为末。水调成丸
子,如梧子大。平常只服一、二十丸。如大便结,可增至一、二百丸,
温开水送下。妊妇和患水泻者忌服。此方名“滚痰丸”。
2、一切虚冷久积(滑痢,腹有癖块,妇女月经过多而又持久)。用礞石
半斤,研细;硝石二两,也研细。共放坩锅内, 盖严, 炭火煅过, 以尽
灰二十斤左右为度。冷后取出,再加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为丸,如芡
子大。等干后,又放坩锅内以小火煅过,待冷即收存备用。每服一丸至
三丸。空心服,温水送下。泻痢日久者,可加至七丸。此方名“金宝神
丹”。
3、急慢惊风。风礞石一两、焰消一两,同煅过,研细。每服半钱至一
钱。急惊风痰热者,用薄荷汁和生蜜调匀送下。慢惊风脾虚者,用木香
汤和熟蜜调匀送下。此方名“夺名散”。凡痰壅咽喉,命在旦夕者,服此
都有效。

花乳石
释名 亦名花蕊石。
气味 酸涩、平、无毒。
主治
1、五内崩损,大出血。用花乳石,煅过,研细。饭后,以童便一小杯
煎温调服二钱,病重者可至五钱。血止后,宜服独参汤补身体。此方名
“花乳石散”,见葛可久《十药神书》。又方:硫磺四两、花乳石一两,
共打碎,晒干,装瓦罐中,以泥封口,再焙干,以炭火煅过,冷定后,
取出研为细末,收存瓶中备用。此方也叫做“花蕊石散”,见“和剂局方”。
治跌打损伤,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都很见效。每服一钱,童便调
服。
2、多年目翳。用花乳石(水飞,焙过)、防风、川芎、甘菊花、白附子、
牛蒡子各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茶汤送下。
3、脚缝出水。用好铅丹加花乳石粉涂敷脚缝。
金牙石
释名 亦名黄牙石。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虚劳湿冷。缓弱,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
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
金牙石捣碎后,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装
入一大袋子里。两袋同浸酒内,密封四日。取酒温服,一天服两次。这
种药酒叫做“小金牙酒”。
石燕
释名 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时珍指出:石燕有二:
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

气味 甘、凉、无毒。
主治
1、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用石燕研细,葱白汤调服半钱。以消胀为度。
2、久年肠风(按:指常年泻血)。用石燕磨水常服,不要间断,有效。
3、多年赤白带下。每日磨石燕取汁取。一枚石燕可用三天。也可以把
石燕研末,水飞过,每天取半钱至一钱,米汤送服。
4、牢牙止痛。用石燕六个,火煅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
半两,共研细,擦牙。荆芥汤漱口。又方:依上方,但须去掉乳香、细
辛,改用麝香。
食盐
释名 亦名鹾。
气味 甘、咸、寒、无毒。
主治
1、下部蚀疮。将盐炒热,用布包好,令病人坐布袋上。
2、胸中痰饮,欲吐不出。饮盐开水可促使吐出。
3、病后两胁胀痛。炒盐熨之。
4、下痢肛痛。炒盐布包熨患处。
5、风热牙痛。用槐枝煎成浓汤两碗,加盐一斤煮干,炒后研细。每天
来擦牙,同时用水冲一点来洗眼。
6、虫牙。用盐半两、皂荚两个,同烧红,研细。每夜临睡前,用来揩
牙,一月后可治愈。
7、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
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8、小舌下垂。用筷子沾盐(或用煅过的盐)点在小舌上,几次即愈。
9、耳鸣。用盐五升,蒸热,装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则换。
10、眼常流泪。用盐少许点眼中,冷水洗数次即愈。
11、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12、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13、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14、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释名 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
大青盐)。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戎盐一枚,如弹丸大,加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水煎
服。
2、风眼烂脸。用戎盐化水点眼。
3、痔疮漏疮。用白矾四两、青盐四两,共研为末,装入猪尿脬中,阴
干。每服五钱,空心服,温水送下。
卤碱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
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点眼,一天点三、
五次。
2、牙齿腐烂。取上好碱土,热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刮下,
加麝香少许,研细,搽患处。
凝水石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

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2、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
共研为末,干敷。
3、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4、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
调涂。
玄精石
释名 亦名太乙玄精石、阴精石、玄英石。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1、伤寒,头痛壮热,四肢不利。用玄精石、硝石、硫磺、各一两,硇
砂二两,共研细,装地瓷罐里,蜜封。周围用火烘半天,药色变青紫时
即停火。冷后取药以冷水拌匀,放入原罐中阴干。埋在地下半月。最后
取出再研细,加面糊成丸子,如鸡头大。病入先洗一个热水澡,然后研
碎一丸,艾汤送下。蒙被而卧,汗出见效。此方名“正阳丹”。
2、肺热咳嗽。方见“不灰木”项下。
3、冷热霍乱。用玄精石、半夏各一两,硫磺三钱,共研细,加面糊成
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4、目赤涩痛。用玄精石半两、炎黄一两:共研细。点眼。
5、舌头呆重,流涎不止,不能饮食。用玄精石二两,牛黄、丹砂、龙
脑各一分,共研为末。先用针销稍挑破舌头,放一点血,随即以盐水漱
口,然后洒约粉在舌上,口水吞下。很有效。
朴硝(硭硝、马牙硝)
释名 亦名硝石朴、盐硝、皮硝(“硝”原作为“消”)。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骨蒸热(按:即结核病)。用硭硝粉,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两次。

2、腹中痞块。用朴硝一两、独蒜一个、大黄末八分,共捣成饼,贴患
处,以痞块消除为度。
3、大小便闭,鼓胀欲死。用硭硝三两,泡在一升开水中,饮下。引起
呕吐即愈。
4、小便不通。用硭硝三钱,茴香酒送下。
5、两眼红肿。用硭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点眼。
6、眼睑红烂。硭硝用水蒸,露一夜,过滤。以清液洗眼。虽久患者亦
能治。
7、退翳明目。取硭硝用厚纸包严,放在怀内,贴肉存一百二十天,取
出研细,稍加龙脑。点眼。只要瞳孔未破,虽多年翳障,也可以消散。
此方名“白龙散”。又方:硭硝十两,溶热水中,滤过。余汁用瓦罐熬干,
露一夜。加铅丹(水飞,炒过)一两、麝香半分,再加一点脑子。每日点
眼。
8、牙痛。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
刮取擦牙。
9、喉痹肿痛。用朴硝一两,分次细细含咽,有效。或加丹砂一钱亦可。
如感气塞不通,加生甘草末二钱半吹入喉部。
10、口舌生疮。用朴硝含口中。
11、小儿鹅口疮。用硭硝擦舌,一天擦五次。
12、豌豆疮(已成红黑色,但尚未成脓)。用猪胆汁和硭硝末涂敷。
13、指头肿痛。用硭硝煎水浸泡指头。
14、风疹、漆疮。用硭硝煎水涂试。
15、难产。用硭硝末二钱,热童便送下。
16、死胎不下。治法同上。
玄明粉
释名 亦称白龙粉。为白净朴硝,先与萝卜处同煎,后与甘划同煎,
再经火煅制成。
气味 辛、甘、冷、无毒。
主治
1、热阙(按:指伏热引起的四肢厥冷)。用玄明粉三钱,热童便送下。
2、伤寒发狂。用玄明粉二钱、丹砂一钱,研细,冷水送服。

3、鼻血水上。用玄明粉二钱,清水送服。
凡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忌服玄明粉。
硝石
释名 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
气味 苦、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应该是辛、苦、大温、无毒。
主治
1、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
此方名“火龙丹”。
3、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4、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5、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
二分。点眼。
6、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
吹喉内。
7、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
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
水送下。
8、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
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
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
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
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
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
此方名“透格散”。
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9、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
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10、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
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
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

象。
硇砂
释名 亦名砂、狄盐、北庭砂、气砂、透骨将军。
气味 咸、苦、辛、温、有毒。
主治
1、肾脏积冷,心腹疼,面青脚冷。用硇砂二两、桃仁一两(去皮)。先
以酒一小碗煮硇砂,沸十多次,去掉砂石,加入桃仁涨,慢慢熬成膏,
和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热酒送下。
2、积年气块,脐腹疼痛。取木瓜三个,切开去瓤,将醋煮过的硇砂二
两装入瓜内,晒在太阳下。到瓜烂时,研匀,加米醋五升煎浓,再加蜜
收存。用时以附子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
3、痃癖症块(按:症状为心胸绞痛,有积块)。取桑条烧灰,淋去苦汁,
晒干。另按硇砂一两和水三两的比便,把硇砂、水、灰拌合起来,使干
湿适当,然后放入瓶中。放前,瓶底热灰约半寸,放后,还要将灰填盖
好。如此处理完毕,再以文武火煅红。冷定取出,倒药在小竹箕上(箕
上先铺好三层纸),用热水淋药,收取滤汁,淋至硇味去尽为止。保持
滤汁于热灰中,常令鼓出小鱼眼小泡。待汁干后,再煅一次,取药重研,
加粟饭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酒送下。
4、反胃。用硇砂二钱,加水调和,包入荞麦面中,煅焦。冷后,剥取
中间湿药。焙干一钱,配槟榔二钱、丁香二个,共研细。每服七厘,烧
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病愈为止。愈后吃白粥半月,还要服其他健
胃药。
5、各种痢疾。用硇砂、丹砂各二钱半,研细。另以黄蜡半两,巴豆仁
二十一粒(去膜)同在瓦罐内煮透。到豆色变紫时,取其中七粒与硇砂、
丹砂共研匀,和熔蜡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淡姜汤送
下。此方名“灵砂丹”。
6、月经不通,脐腹积聚疼痛。用硇砂一两、皂角五个(去皮和子,锉成
末),共研为末。加头醋一大碗熬膏,又放入陈皮末三两。捣细做成丸
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
7、死胎不下。用硇砂、当归各半两,共研为末。分两次服,温酒调下。
8、喉痹口噤。用硇砂、硭硝等分,研匀,点喉部。

9、牙齿肿痛。用老鼠一个,剥去皮后,擦上硇砂。三日后,肉化尽。
取骨,瓦上焙干,研细,加入樟脑一钱、蟾蜍二分,每用少许点牙根上,
能消肿痛。
10、眼生弩肉。用杏仁百枚,蒸熟后去皮尖,研捣后取净汁。汁中加硇
砂末一钱,水煮化。每日以汁点眼。
11、鱼骨鲠喉。用硇砂少许,嚼咽可下。
12、喝虿叮螫。用水调硇砂涂搽。
13、疔疮肿毒。用好硇砂、雄黄,等分为末。针刺疮口,挤去恶血后,
以豆大的一撮药搽入疮中,外贴纸包好。如有毒气入腹引起呕吐时,可
服“护心散”即愈。
蓬砂
释名 亦名鹏砂、盆砂。一作硼砂(李时珍)。
气味 苦、辛、暖、无毒(李时珍认为:甘、微咸、凉、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硼砂一钱,水冲服立止。
2、肺痨。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药丸下。
3、咽喉谷贼(按:指咽喉为谷物芒刺所伤,引起肿痛)。用硼砂、硭硝,
等分为末,取半钱和蜜含咽。
4、咽喉肿痛。用硼砂、白梅等分,捣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经一
丸。
5、喉痹、牙疳。用硼砂粉吹痛处。
6、骨鲠在咽。用硼砂一小块含化咽汁。
7、弩肉瘀突。用硼砂一钱、片脑少许,研细,以灯草蘸药点弩肉上。
石硫磺
释名 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
气味 酸、温、有毒。

主治
1、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
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清水(穿地约一尺二寸,投水其中,
等澄清后取用)和上述的硫磺末在坩锅中熬成膏子。再加米饭揉匀做成
丸子,如麻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2、脚气病。用硫磺粉三两、钟乳粉五升,加水煮沸,煎成三升。每服
三合。又方:牛乳三升,煎至一升半。取五合,调硫磺粉一两。一次服
下,蒙被而卧,须出汁为好,注意避风。如不出汗,再服药一次。隔几
天之后,又照此服药。如此几次,可见效。
3、伤寒阴症(极冷,厥逆烦燥,腹痛脉微)。煎艾汤服硫磺末三钱。安
卧,出汗自愈。
4、积块作痛。用硫磺、硝石、结砂、青皮、陈皮各四两,共研为末,
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气虚暴泄,日夜二、三十次,腹痛不止。用硫磺二两,枯矾半两,
共研为末,加蒸饼糊成丸子,丹砂为衣,如梧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
温水或盐汤送下。此方名“朝真丹”,暑天可旅行宜备。
6、霍乱吐泻。用硫磺一两、胡椒五钱,共研为末,加黄蜡一两,熔化
调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凉水送下。
7、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停气,凝成白涕下出)。用硫磺一两、炒
面粉一分,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
下。
8 、老人时泄时秘, 交替出现。用硫磺、半夏( 热水泡七次,焙干)等分,
研细,与生姜汁、蒸饼和在一起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
至二十丸,空心服,温酒或姜汤上。妇女用醋汤送下。
9、红白痢。用硫磺、蛤粉,等分为末,加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
五丸,米汤送下。
10、久疟不止。用硫磺、丹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发病日清晨服。
寒多则硫磺用量加倍,热多则丹砂且量加倍。又方:硫磺、蜡茶,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冷水送下,发病日清晨服。寒多则增加硫磺用量,热
多则增加蜡茶用量。服药二次后可见效。
11、肾虚头痛。用硫磺一两,加胡粉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痛时,以冷水送服五丸。又方:硫磺末、食盐等分,水调生面糊药成丸
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加蒸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至五丸。
12、酒鼻。用生硫磺半两、杏仁二钱、水银粉一钱,共研为末,每夜搽
鼻。

13、小儿耳。用硫磺末和蜡作成捻子插在耳中。一天换两次。
14、突然耳聋。用硫磺、雄黄,等分为末,棉花裹着塞耳内,数日可愈。
15、一切恶疮。用好硫磺三两、荞麦粉二两,共研为末,滴水,捏成饼,
晒干收存。临用时,取饼研细,以水调匀敷患处。
16、疥疮有虫。用油煎鸡蛋和硫磺粉调匀搽疮上。
石硫赤
释名 亦名石亭脂、石硫丹、石硫芝。为硫磺之呈现红色者,功同硫
磺。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赤鼻作痛。用呈紫色的石亭脂(红色者次之,黄色者勿用),研细,
冷水调搽患处,半月可愈。
2、风温脚气。用生石亭脂一两、生川乌头一两、无名异二两,共研为
末,葱白捣汁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服,淡茶加生
葱送下。
矾石
释名 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者名柳絮矾。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1、痰中风。用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共研细。每服一钱,温开水送
下。
2、胸胃积痰(头痛,不思饮食)。矾石一两,入水二升中煮成一升,加
蜜半合。频频取饮,不久即大吐积痰。如不吐,可喝一点开水引吐。
3、风痰病。用生白矾一两、细茶五钱,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
大。小儿一岁吃十丸,大人可吃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排出,病根可
断。此方名“化痰丸 。
4、牙关紧闭不开。用白矾、食盐等分,研细,搽牙,涎出自开。

5、喉痈乳蛾。用白矾三钱,放锅中加水熔化,投入劈天的巴豆三粒,
在火上煎干。去豆,研矾为末,点患处,病重得以醋调罐。此方名“济
生帐带散”,亦名“通箠散”。
6、咽喉谷贼肿痛。用生白矾末点肿处,吐涎。以有痒感为度。
7、小舌垂长,咽中烦闷。用白矾(烧灰)、食盐等分,研细。筷子蘸药
频点小舌上,涎水充出,小舌即渐复位。
8、牙齿肿痛。用白矾一两,烧成灰,蜂房一两,微灸。每用二钱,水
煎含漱,去涎。
9、齿龈出血不止。用白矾一两,加在水三升中煮成一升,含漱。
10、口舌生疮。用白矾、铅丹(水飞,炒过)等分,研细,搽患处。
11、小儿鹅口疮(满口白烂)。用枯矾(煅过的白矾)一钱、丹砂二分,共
研为末,每次以少许敷患处。一天三次,有效。
12、鼻血不止。用枯矾末吹鼻内。
13、鼻中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几天后,
息肉脱落。又方: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盐梅肉五个,麝香少许,捣
匀,捏成丸子,用棉花崐裹着塞鼻内,息肉自下。
14、双目红肿。用甘草水磨白矾,敷眼泡上,或用枯矾频搽眉心。
15、烂眼睑。用煅白矾一两、铜青三钱,共研为末,泡开水中,澄清后
以水洗眼。
16、耳。用枯矾粉一两、铅丹粉(炒)一钱,和匀,每日吹入耳中。
17、风温膝痛。用白矾烧过,研细。取一汤匙矾粉投沸水中,淋洗痛处。
18、黄肿、水肿。用白矾二两、青矾一两、白面粉半斤,同炒红;另用
醋煮米粉成糊,和药为丸。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此方名“推车丸”。
19、女劳黄疸。方见“硝石”条。
20、妇女白沃(月经不调,子宫坚硬,常从阴道中流出白色污物)。用杏
仁同烧过的白矾调匀,加蜜成丸,枣核大,塞阴道中。一天换药一次。
21 、遗尿。用枯矾、牡蛎粉,等分为末, 每服一小匙, 温酒送下。一天
服三次。
22、二便不通。用白矾末填满脐中,滴入冷水,如觉冷透腹内,二便自
通。如脐平不能填药时,周围用纸圈隔起来。
23、上吐下泻。用枯矾末一钱,百沸汤调下。
24、伏暑泄泻。用白矾煅为末,醋糊成丸,按年龄大小取适当分量,木
瓜汤送下。此方名“玉华丹”。
25、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矾一两、诃黎勒(煨过)七钱半,共研为末。每

服二钱,米汤送下。
26、赤白痢。用白矾(水飞)和面粉(醋飞)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赤痢,
以甘草汤送下。
27、反胃呕吐。用白矾、硫磺各二两,烧过,加丹砂一分,共研为末,
面糊成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姜汤送下。又方:枯矾三两,加蒸
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8、化痰治嗽。用明矾二两、生参末一两、苦醋二升,熬成膏子。等稍
干,做成丸子,如豌豆大。每次取一丸放在舌头下面,痰消嗽止。又方:
只用明矾末,加醋紛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睡时服二、三十丸,
茶送下。又方:明矾半烧半生,山栀子炒黑,等分为末,姜汁糊为丸,
服法同上方。又方:白矾、茶叶,等分为末 糊成丸子,服法亦同上方。
29、刀伤。用白矾、铅丹,等分为末,敷伤处。
30、漆疮作痒。用白矾煎汤洗擦。
31、牛皮癣。用石榴皮蘸白矾粉搽抹。切勿用醋。
32、小儿风疹。用白矾烧过投热酒中,蘸酒涂疹。
33、脸上身上长瘊子。用白矾、地肤子等分,煎水,经常洗擦。
34、鱼口疮。用枯矾研细,调面敷上。
35、趾甲疮(趾甲嵌入肉中作疮,不能穿鞋)。用白矾烧灰涂在疮上,好
肉慢慢生出。嵌到肉里的甲鱼,要小心剥去。
36、鸡眼肉刺。用枯矾、铅丹、朴硝,等分为末,搽患处。次日洗脚两、
三次。
37、疔疮肿毒。用白矾末五钱,和煨熟的葱白,捣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钱五分,酒送下。无效,可再用。久病的人和妊妇,忌用此药。
38、痈疽肿毒。用好白矾一两,生研,调在七钱熔化了的黄蜡中,和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逐渐加至二十丸,熟水送下。此方名“黄
矾丸”,亦名“蜡矾丸 ,不仅能止痛生肌,还能防毒气内攻。
39、交接劳复(房事之后,突发病,阴囊肿大,丸缩入,腹痛难忍)。用
白矾一分,硝石三分,大麦粥送服。一天服三次。
绿矾
释名 亦名皂矾、青矾。煅红者名绛矾或矾红。
气味 酸、凉、无毒。

主治
1、脾弱黄肿。用苍术二斤(淘米水泡两夜)、黄酒曲四两,同炒成赤色,
加绿矾一斤,拦醋,晒干,装入瓶中火煅,取出研细,再加醋和糊成做
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好酒或米汤送下。一天服二至三
次。此方名“伐木丸”,与平胃散同用,亦治肝气胀满。
2、喉风肿闭。用绿矾一斤,拌入醋三斤中,晒干,研末吹喉部。痰涎
流出后,以良姜末少许,放在茶内漱口咽下。
3、眼睛红烂。用红枣五个,去核,填入绿矾,火上煨熟,加水两碗、
桃柳心各七个,一起煎浓。每取少许点眼。
4、疟疾呕吐(少阴疟)。用绿矾一钱,干姜泡过,加姜制半夏半两,共
研为末,每服半钱。发病日清晨服,醋汤送下。
5、大便不能。用绿矾一钱,巴霜二个,同研细,放入鸡蛋内搅匀。封
好蛋壳破口,湿纸包旧,煨熟,同酒吃下。
6、大便下血多年。用绿矾四两,入砂锅内,封牢,煅红,取出加青盐、
生硫磺各一两,研匀,再入锅中封煅一次。冷定加熟附子末一两,共研
细,以粟米粥做成蛫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或温酒
送下。
7、妇女血崩。用绿矾二两、水银粉一钱,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送下。
8、腹中食积。用绿矾二两,研细,加醋一大碗,在瓷器内熬煮,以要
搅成膏,再加赤脚乌一两,研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
温酒送下。
9、走马疳疮(按:即走马牙疳。病处流动,速如走马,侵蚀口鼻,穿透
骨腮,全齿剥落,出血流脓)。把绿矾放入锅中,用炭火煅红,加醋拌
匀,如此三次,研细,再放入少许麝香,调匀后敷患处。用药前以温水
把口漱净。
10、白秃头疮。用绿矾和楝树子炼研涂搽。
11、小儿头疮。用煅绿矾一两、淡豉一两(炒黑)、腻粉二钱,研匀搽疮
上。搽前用桑木灰淋汤洗净头部。
12、耳生烂疮。用枣子去核,填入绿矾,火煅后研细,香油调敷。
13、汤火伤。用凉水冲绿矾粉浇伤处,痛立止,肿亦消。
14、癣疮作痒。用螺蛳十四个、槿树皮末一两,蒸熟,加入绿矾(煅过)
三钱,一起捣匀,搽患处。
15、小儿疳虫病(病人喜食土和某些生物)。用绿矾研细,加猪胆汁调成
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

16、甲疸(剪趾甲时误伤肌肉,或趾甲长入肉内,都能形成疮肿,流黄
水,烂五趾,痛如火烧)。用绿矾五两,煅到汁尽,研细收存。先以盐
水洗疮,后以矾粉厚敷疮上。每到如此洗敷,十日可治好。
黄矾
释名
气味 酸涩、咸、有毒。
主治
1、耳。用黄矾二两烧枯,取二钱,棉裹成球,塞耳内。
2、身上瘢痕。用黄矾(烧令汁尽)、胡粉(炒黄)各八分,研细,加猪油,
共捣成泥。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时,把药涂上,涂药五次以后,再
用老鹰粪、燕窠草烧祳灰等分,加人乳调匀涂瘢。皮肤能恢复正常。
3、急疳蚀齿。用黄矾、绿矾各半钱,白矾(烧过)一钱,麝香一分,共
研为末敷患处,吐出流涎,病渐愈。

 

滑石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

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

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

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

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

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

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

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

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

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

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

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

完为止。

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

疗。

不灰木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

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2、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煅红)

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

丸。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3、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煅起)、阿魏各半两,巴

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

樱桃大。每服一丸。服时,把丸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

姜汤送下。

五色石脂

释名 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

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

气味 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

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

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

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

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4、痢后脱肛。用赤石脂、伏龙肝,共研为末,敷搽肛处。另加白矾粉

亦可。

5、反胃。用赤石脂粉,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

姜汤送下。服药之前,整吞巴豆仁一枚。

6、胸中痰饮,反吐不停。用赤石脂一斤,捣碎,筛细。每服一小茶匙,

酒送下。以后,逐渐增加至三茶匙。服至一斤,不仅痰饮消失,而且身

体转为壮健。

7、心痛彻背。用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炮附子二分,炮乌头一

分,共研为末,蜜调成丸,如梧子大。先服一丸,如痛不止,可增至两

三丸。

8、月经过多。用赤石脂、破故纸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

送下。

9、小便失禁。用煅赤石脂、煅牡蛎各三两,盐一两,共研为末。加糊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盐汤送下。

炉甘石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眼睛突然红肿。用炉甘石(火煅、尿淬)、风火消,等分为末。每次

取少许,加清水化匀点眼。

2、各种翳膜。用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

化在开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3、一切目疾。用炉甘石半斤,加锉成小粒的黄连四两,放在瓦罐里,

煮两沸。去掉黄连,单取炉甘石研末, 加片脑二钱半。共研匀,贮存在

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许点眼。多次必有效。又方:煅炉甘石一钱,盆硝

一钱,共研细。热水泡来洗眼。

4、目中诸症(视物如五轮八廓)。用炉甘石半斤,煅赤,研细;另取黄

连四两,切片煎水浸泡炉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晒干。用时,每次取这

种炉甘石粉三分,加铅粉(二连水浸过后再炒)三分、雄黄粉一分、片脑

半分,共研匀,点眼。很有效。

5、目暗昏花。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

铅丹(水飞过)各四两,共研细;另取蜂蜜半斤,在铜锅里炼去白沫,加

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种药粉,继续用文武火熬成一碗,

滴水不散。倾入夹层纸中滤过,收存瓷缸中。随时取出点眼。

6、两眼烂边,迎风流泪。用炉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四两,放在地

上出毒三日,研细后点眼。点前用椒汤洗目。临卧点三、四次,次晨,

温茶洗去。又方:炉苦石(火煅)一斤, 用黄连四两煎的水淬七次。研累

炉甘石,加片脑少许,点眼。又方:炉甘石、石膏各一钱,海螵蛸三分,

共研细,加少量片脑加麝香,点眼。又方:先用黄连一两煎水,加入童

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朴硝一两,再煎。另取炉甘石二两,火煅后放入

先制的煎水中淬过。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复七次,研成细末。加蜜

陀僧一两,共研后贮存,用时点眼。

7、耳流脓汁。用炉甘石、矾石各二钱, 胭脂半钱,麝香少许,共研细,

吹耳内。

8、牙齿稀疏。用炉甘石(煅过)、石膏,等分为末,每次用少许擦牙,

忌用牙刷。日久,牙渐密。

9、下疳阴疮。用炉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共研为

末,调麻油,敷患处。

10、阴汗湿痒。用炉甘石一分、蚌粉半分,共研为末,敷患处。

无名异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味甘、平、无毒。

主治

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

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

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

(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

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

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

两眼。

石钟乳

释名 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1、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

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喉。一天两次。

2、急喘不停。用钟乳粉五钱、蜡三两,和匀,蒸在饭甑里。蒸熟取出,

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3、吐血损肺。用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送下。

4、冷泻水止。用钟乳粉一两、肉豆蔻(煨过)半两,共研为末,加枣肉(煮

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乳汁不通(气少血虚,脉涩不行,故乳少)。用钟乳粉二钱,服时以

漏芦煎成的浓汤送下。又方:钟乳粉、通草,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

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石脑油

释名 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

石炭

释名 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 甘、辛、温、有毒。

主治

1、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敷伤口。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

2、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块,杏核大)、硫磺(一块,皂

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3、月经不通。用石炭末一钱调汤,送下去油的巴豆三粒,有效。

4、产后儿枕剌。用石炭(火煅、酒淬,凡七次)、石膏(火煅),等分为

末。每服一钱半,粥送下。如痛不止,可再服。

石灰

释名 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

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

2、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为末,擦牙。

3、虫牙。用石灰和沙糖塞在牙中。

4、干霍乱(按:症象是欲吐吐不出,欲不出,心腹胀痛,烦闷欲死)。

用多年的陈石灰,以沙糖沙漠中淡醋汤调服二钱。此方名“落盏汤”。

5、偏坠气痛。用陈石灰(炒过)、五陪子、山栀子,等分为末,加面粉

和醋调敷患处。

6、白带白淫。用风化石灰一两、白茯苓三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

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7、酒积下痢。用石灰五两,和水成球,外包黄泥,在火里烧煅一天一

夜。去泥,研细,加醋和面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

心服,姜汤送下。

8、十年血痢。用石灰三升,熬黄。溶在一斗水里。等澄清后,每次饮

此水一升,一天饮三次。

9、虚冷脱肛。用石灰烧热,裹在布里,让病人坐在上面,冷了便换,

有效。

10、产后产门不闭,或阴道脱出。用石灰一斗, 熬黄, 加水二斗, 澄清

后熏下部。

11、腹胁积块。用石灰半斤,盛瓦罐里炒至极热,加大黄末一两,炒红

取出,再加桂末半两,略烧,加入米醋和成膏子,摊在布上贴患处。内

服消块药。

12、发落不止。用石灰三升,水拌炒焦,泡在三升酒中,每服三合,常

令酒气相接,则新发更生。

13、脸上黑痣。用水调石灰一碗,把完好的糯米若干粒半插石灰中,半

露石灰外。过一夜,米色变如玻璃。治疗时,先以针轻拔黑痣,点少许

玻璃状米粉在痣上。半天后,痣内有汁水流出,须挑去米粉,痣处两天

不沾水,即愈。

14、疔疮恶肿。用石灰、半夏,等分为末,敷患处。

15、痰核恶肿(状如瘰疬,红肿发热,有时恶寒)。用石灰火煅为末,和

白果肉同捣,贴患处;蜜调亦可。

16、痄(按:即腮腺炎,一作痄腮)。用醋调石灰敷肿痛处。

17、多年恶疮。用陈石灰,研细,加鸡蛋清调成泥,煅过,再研。以姜

汁调敷。

18、丹毒。用醋和石灰涂之。

19、风疹。治法同上。

20、痱子。用石灰一两(煅过)、蛤粉二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作扑

粉扑痱子上。

21、汤火灼伤。陈石灰粉扑伤处,或加油调涂亦可。

22、打伤肿痛。用新石灰粉加麻油调搽。

23、刀伤。用石灰粉敷上,外用布裹,能止痛、止血,也好得快。如伤

口很深,可稍加滑石粉。

24、误吞金属物。用石灰加一小块硫磺(如皂角子大),共研细,酒送下。

25、虫咬伤。用醋调石灰涂搽。

阳起石

释名 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气味 咸、微温、无毒。

主治

1、丹毒肿痒。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

2、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用阳起石煅后

研细,加钟乳粉等分,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调一点面粉把药合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直至病愈为止。

3、阳萎阴汗。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慈石

释名 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

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

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2、老人虚损(风温,腰肢痹痛)。用兹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捶碎,

浸入两斗水中,放在露地上。每天取此水煮粥吃。过一年,体质转强。

3、阳萎。用兹石五斤,研细,淡酒浸半月。每服三合,白天服三次,

临睡前服一次。

4、两眼昏障(眼前现空花,视物成两体)。用兹石(火煅、醋淬七次)二

两、丹砂一两、生神曲三两,共研为末。另用神曲末一两煮成糊,加蜜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慈朱

丸”。

5、子宫不收。用兹石经酒浸、火煅、研细后,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

子大。每晚临睡前,服四十丸,滑石汤送下。次早,服兹石散二钱,米

汤送下。慈石散配方是:慈石(酒浸过)半两,铁粉二钱半,当归五钱,

共研为末即成。

6、脱肛。用慈石(火煅、醋淬七次)半两,研细。每服一钱,空心服,

米汤送下。

7、刀伤后出血不止。用慈石粉敷上,能止痛止血。

8、各种肿毒。用兹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铅丹八两、香油一斤,熬成

药膏,摊厚纸上贴患处。

代赭石

释名 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哮喘,睡卧不得。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宜常服用。

2、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

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3、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抽筋)。用代赭石(火煅、醋淬十次)研细,

水飞后晒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真金汤调下。连进三服,如脚胫上出现

红斑,即是邪出病愈之证。如始终不现红斑,即无救。

4、小肠疝气。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5、吐血、血、流鼻血。用代赭石一两,火煅、醋淬多次,研细。每服

一钱,开水送下。

6、妇女血崩。用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研细。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7、眼睛红肿,不能开视。用代赭石二分、石膏一分,研细,清水调匀,

敷两眼角和太阳穴。

8、各种疮疖。用代赭石、铅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冲入一碗好酒,

等澄清后,取酒服。沉渣敷患处,干了就换。

9、百合病发(按:指伤寒病已愈而复发,是一种险症)。用百合七个(劈

破),冷水浸一夜;另取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冷水二盅,合煎成一

盅。把百合汁加入,再煎成一盅,温服。

禹余粮

释名 亦名白余粮。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

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2、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 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

去皮脐。两药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

丸,温开水送下。

3、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则干

姜减半。两药共研细。每服两茶匙,空心服。

4、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有各种颜色,小肚子痛,不能生育)。用禹余

粮、赤石脂、牡蛎,分别煅过,共研细;加乌贼曲、伏龙肝(炒)、桂心,

各药等分为末。每服一小茶匙,温酒送下。忌食葱蒜。

5、大风疠疾(眉发脱落,遍身顽痹)。用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

一斤,共研细,装在罐子里,封牢,周围用炭火煅烧自晨至晚约十二小

时。特冷却后,研细,埋土中三天。同时,每一两加胡麻(经过九蒸九

晒,炒熟)粉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送下。一天服两次。

空青

释名 亦名杨梅青。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1、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

2、翳障。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

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共研细,每日点眼。

3、各种目疾(雀目、赤目、青盲、内外障翳、风眼等)。用空青(洗净)、

胡黄连(洗)各二钱半,先取槐芽(天未明时乘露采得)适量,装于青竹筒

内,悬挂起来,等候干燥。干后研细,取一钱半,与空青、胡黄连共研

为末,再加龙脑少许,收存备用。病人每于睡前漱口后,仰头让人吹此

药入两鼻内,随即安睡。效果显著。

4、中风口。用豆大的空青一粒含口中,甚见效。

曾青

释名 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

“曾青治目,义同空青”。

气味 酸、小寒、无毒。

主治

1、风热目疾(眼红或烂,怕太阳光,眼屎多,常流泪,或痒或痛)。用

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各一两,共研细,经常以少许吸入

鼻中,有效。

2、耳内恶疮。用曾青五钱、雄黄七钱半、黄芩二钱五分,共研为末,

搽疮上。

绿青

释名 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

气味 小毒。

主治

1、急惊昏迷。用绿青四两、轻粉一钱,共研细。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药

灌下。痰吐即愈。

2、风痰迷闷。用绿青十两,乌头尖、附子尖、蝎尾各七十个,共研为

末,加糊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汁合酒送下。吐出痰涎

便是见效。

3、小儿疳疮(肾疳,鼻疳,头疮,耳疮等)。用绿青、白芷,等分为末。

先以甘草水洗疮,再搽药。

扁青

释名 亦名石青、大青。即今矿物学上的石青。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顽痰不化等症,兼有明目、利痰、生精、平肝等功效。

石胆

释名 亦名胆矾、黑石、君石、毕石、铜勒、立制石。

气味 酸、辛、寒、有毒。

主治

1、风痰。用石胆粉一钱,温醋汤调服。痰涎吐出即愈。小儿用量酌减。

2、喉痹喉风。用石胆二钱半、白僵蚕(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

少许吹喉,痰涎吐尽,风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3、口舌生疮。用石胆半两,放在锅内煅红,露一夜,研细。每次取少

许搽疮上,吐出酸涎水。如此数次,病愈。

4、走马牙疳。用红枣一个,去核,填入石胆,包在纸内,煅红。等全

冷后,研细敷牙,使涎外出。

5、赤白癜风。用石胆、牡蛎各半两,共研为末,调醋涂搽。

6、甲疽肿痛(按:甲疽是趾甲与肉间的肿痛,常溃烂流脓)。用石胆一

两烧至烟尽,研末敷患处。几次即愈。

7、痔疮热肿。用石胆煅后研细,蜜水调匀搽疮上。

8、凤眼赤烂。用胆矾三钱,烧过,研细,泡热水中每天洗眼。

砒石

释名 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 苦、酸、暖、有毒。李时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1、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

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

2、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铅丹各半两,

共投入已熔化的黄蜡中,柳条搅拌,条焦则换,六、七条之后,取出做

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冷水送下。

3、疟疾。用砒石一钱、绿豆粉一两,共研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

豆大。铅丹为衣,阴干。发病日,五更起来,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

方:砒石(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为末,包成若干个小包,每包分

量约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 新汲水上。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治

疟方。

4、走马牙疳。用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患处。极有效。

5、项上瘰疬。用砒黄研细,加浓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干,收存

备用。用时,以针挑破瘰疬,将药半丸贴上。

金星石

释名 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两者的

药效,大体相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吐血咳血。用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各等

分。取坩锅一个,铺冬月水牛粪一、二寸,铺约一层,铺灰二寸,又铺

药一层,如此重复铺好,最后盖上灰,加盖封牢。在炭火中煅一天一夜,

还要埋在土中一夜,然后去灰留药块,共研细,每药一两,加龙脑、麝

香各半钱、阿胶二钱半,炒过。每服一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礞石

释名 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

不入药。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1、湿热痰症。用礞石、焰消各二两,煅过,研细,水飞,晒干。取一

两,加酒蒸大黄八两、酒洗黄芩八两、沉得五钱,共研为末。水调成丸

子,如梧子大。平常只服一、二十丸。如大便结,可增至一、二百丸,

温开水送下。妊妇和患水泻者忌服。此方名“滚痰丸”。

2、一切虚冷久积(滑痢,腹有癖块,妇女月经过多而又持久)。用礞石

半斤,研细;硝石二两,也研细。共放坩锅内, 盖严, 炭火煅过, 以尽

灰二十斤左右为度。冷后取出,再加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为丸,如芡

子大。等干后,又放坩锅内以小火煅过,待冷即收存备用。每服一丸至

三丸。空心服,温水送下。泻痢日久者,可加至七丸。此方名“金宝神

丹”。

3、急慢惊风。风礞石一两、焰消一两,同煅过,研细。每服半钱至一

钱。急惊风痰热者,用薄荷汁和生蜜调匀送下。慢惊风脾虚者,用木香

汤和熟蜜调匀送下。此方名“夺名散”。凡痰壅咽喉,命在旦夕者,服此

都有效。

花乳石

释名 亦名花蕊石。

气味 酸涩、平、无毒。

主治

1、五内崩损,大出血。用花乳石,煅过,研细。饭后,以童便一小杯

煎温调服二钱,病重者可至五钱。血止后,宜服独参汤补身体。此方名

“花乳石散”,见葛可久《十药神书》。又方:硫磺四两、花乳石一两,

共打碎,晒干,装瓦罐中,以泥封口,再焙干,以炭火煅过,冷定后,

取出研为细末,收存瓶中备用。此方也叫做“花蕊石散”,见“和剂局方”。

治跌打损伤,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都很见效。每服一钱,童便调

服。

2、多年目翳。用花乳石(水飞,焙过)、防风、川芎、甘菊花、白附子、

牛蒡子各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茶汤送下。

3、脚缝出水。用好铅丹加花乳石粉涂敷脚缝。

金牙石

释名 亦名黄牙石。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虚劳湿冷。缓弱,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

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

金牙石捣碎后,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装

入一大袋子里。两袋同浸酒内,密封四日。取酒温服,一天服两次。这

种药酒叫做“小金牙酒”。

石燕

释名 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时珍指出:石燕有二:

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

气味 甘、凉、无毒。

主治

1、伤寒尿涩,小腹胀满。用石燕研细,葱白汤调服半钱。以消胀为度。

2、久年肠风(按:指常年泻血)。用石燕磨水常服,不要间断,有效。

3、多年赤白带下。每日磨石燕取汁取。一枚石燕可用三天。也可以把

石燕研末,水飞过,每天取半钱至一钱,米汤送服。

4、牢牙止痛。用石燕六个,火煅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

半两,共研细,擦牙。荆芥汤漱口。又方:依上方,但须去掉乳香、细

辛,改用麝香。

食盐

释名 亦名鹾。

气味 甘、咸、寒、无毒。

主治

1、下部蚀疮。将盐炒热,用布包好,令病人坐布袋上。

2、胸中痰饮,欲吐不出。饮盐开水可促使吐出。

3、病后两胁胀痛。炒盐熨之。

4、下痢肛痛。炒盐布包熨患处。

5、风热牙痛。用槐枝煎成浓汤两碗,加盐一斤煮干,炒后研细。每天

来擦牙,同时用水冲一点来洗眼。

6、虫牙。用盐半两、皂荚两个,同烧红,研细。每夜临睡前,用来揩

牙,一月后可治愈。

7、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

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8、小舌下垂。用筷子沾盐(或用煅过的盐)点在小舌上,几次即愈。

9、耳鸣。用盐五升,蒸热,装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则换。

10、眼常流泪。用盐少许点眼中,冷水洗数次即愈。

11、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12、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13、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14、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释名 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

大青盐)。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戎盐一枚,如弹丸大,加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水煎

服。

2、风眼烂脸。用戎盐化水点眼。

3、痔疮漏疮。用白矾四两、青盐四两,共研为末,装入猪尿脬中,阴

干。每服五钱,空心服,温水送下。

卤碱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

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点眼,一天点三、

五次。

2、牙齿腐烂。取上好碱土,热水淋之,去渣留汁,瓦罐熬干。刮下,

加麝香少许,研细,搽患处。

凝水石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

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2、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

共研为末,干敷。

3、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4、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

调涂。

玄精石

释名 亦名太乙玄精石、阴精石、玄英石。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1、伤寒,头痛壮热,四肢不利。用玄精石、硝石、硫磺、各一两,硇

砂二两,共研细,装地瓷罐里,蜜封。周围用火烘半天,药色变青紫时

即停火。冷后取药以冷水拌匀,放入原罐中阴干。埋在地下半月。最后

取出再研细,加面糊成丸子,如鸡头大。病入先洗一个热水澡,然后研

碎一丸,艾汤送下。蒙被而卧,汗出见效。此方名“正阳丹”。

2、肺热咳嗽。方见“不灰木”项下。

3、冷热霍乱。用玄精石、半夏各一两,硫磺三钱,共研细,加面糊成

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4、目赤涩痛。用玄精石半两、炎黄一两:共研细。点眼。

5、舌头呆重,流涎不止,不能饮食。用玄精石二两,牛黄、丹砂、龙

脑各一分,共研为末。先用针销稍挑破舌头,放一点血,随即以盐水漱

口,然后洒约粉在舌上,口水吞下。很有效。

朴硝(硭硝、马牙硝)

释名 亦名硝石朴、盐硝、皮硝(“硝”原作为“消”)。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骨蒸热(按:即结核病)。用硭硝粉,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两次。

2、腹中痞块。用朴硝一两、独蒜一个、大黄末八分,共捣成饼,贴患

处,以痞块消除为度。

3、大小便闭,鼓胀欲死。用硭硝三两,泡在一升开水中,饮下。引起

呕吐即愈。

4、小便不通。用硭硝三钱,茴香酒送下。

5、两眼红肿。用硭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点眼。

6、眼睑红烂。硭硝用水蒸,露一夜,过滤。以清液洗眼。虽久患者亦

能治。

7、退翳明目。取硭硝用厚纸包严,放在怀内,贴肉存一百二十天,取

出研细,稍加龙脑。点眼。只要瞳孔未破,虽多年翳障,也可以消散。

此方名“白龙散”。又方:硭硝十两,溶热水中,滤过。余汁用瓦罐熬干,

露一夜。加铅丹(水飞,炒过)一两、麝香半分,再加一点脑子。每日点

眼。

8、牙痛。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

刮取擦牙。

9、喉痹肿痛。用朴硝一两,分次细细含咽,有效。或加丹砂一钱亦可。

如感气塞不通,加生甘草末二钱半吹入喉部。

10、口舌生疮。用朴硝含口中。

11、小儿鹅口疮。用硭硝擦舌,一天擦五次。

12、豌豆疮(已成红黑色,但尚未成脓)。用猪胆汁和硭硝末涂敷。

13、指头肿痛。用硭硝煎水浸泡指头。

14、风疹、漆疮。用硭硝煎水涂试。

15、难产。用硭硝末二钱,热童便送下。

16、死胎不下。治法同上。

玄明粉

释名 亦称白龙粉。为白净朴硝,先与萝卜处同煎,后与甘划同煎,

再经火煅制成。

气味 辛、甘、冷、无毒。

主治

1、热阙(按:指伏热引起的四肢厥冷)。用玄明粉三钱,热童便送下。

2、伤寒发狂。用玄明粉二钱、丹砂一钱,研细,冷水送服。

3、鼻血水上。用玄明粉二钱,清水送服。

凡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忌服玄明粉。

硝石

释名 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

气味 苦、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应该是辛、苦、大温、无毒。

主治

1、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

此方名“火龙丹”。

3、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4、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5、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

二分。点眼。

6、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

吹喉内。

7、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

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

水送下。

8、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

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

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

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

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

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

此方名“透格散”。

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9、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

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10、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

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

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

象。

硇砂

释名 亦名砂、狄盐、北庭砂、气砂、透骨将军。

气味 咸、苦、辛、温、有毒。

主治

1、肾脏积冷,心腹疼,面青脚冷。用硇砂二两、桃仁一两(去皮)。先

以酒一小碗煮硇砂,沸十多次,去掉砂石,加入桃仁涨,慢慢熬成膏,

和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热酒送下。

2、积年气块,脐腹疼痛。取木瓜三个,切开去瓤,将醋煮过的硇砂二

两装入瓜内,晒在太阳下。到瓜烂时,研匀,加米醋五升煎浓,再加蜜

收存。用时以附子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

3、痃癖症块(按:症状为心胸绞痛,有积块)。取桑条烧灰,淋去苦汁,

晒干。另按硇砂一两和水三两的比便,把硇砂、水、灰拌合起来,使干

湿适当,然后放入瓶中。放前,瓶底热灰约半寸,放后,还要将灰填盖

好。如此处理完毕,再以文武火煅红。冷定取出,倒药在小竹箕上(箕

上先铺好三层纸),用热水淋药,收取滤汁,淋至硇味去尽为止。保持

滤汁于热灰中,常令鼓出小鱼眼小泡。待汁干后,再煅一次,取药重研,

加粟饭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酒送下。

4、反胃。用硇砂二钱,加水调和,包入荞麦面中,煅焦。冷后,剥取

中间湿药。焙干一钱,配槟榔二钱、丁香二个,共研细。每服七厘,烧

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病愈为止。愈后吃白粥半月,还要服其他健

胃药。

5、各种痢疾。用硇砂、丹砂各二钱半,研细。另以黄蜡半两,巴豆仁

二十一粒(去膜)同在瓦罐内煮透。到豆色变紫时,取其中七粒与硇砂、

丹砂共研匀,和熔蜡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淡姜汤送

下。此方名“灵砂丹”。

6、月经不通,脐腹积聚疼痛。用硇砂一两、皂角五个(去皮和子,锉成

末),共研为末。加头醋一大碗熬膏,又放入陈皮末三两。捣细做成丸

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

7、死胎不下。用硇砂、当归各半两,共研为末。分两次服,温酒调下。

8、喉痹口噤。用硇砂、硭硝等分,研匀,点喉部。

9、牙齿肿痛。用老鼠一个,剥去皮后,擦上硇砂。三日后,肉化尽。

取骨,瓦上焙干,研细,加入樟脑一钱、蟾蜍二分,每用少许点牙根上,

能消肿痛。

10、眼生弩肉。用杏仁百枚,蒸熟后去皮尖,研捣后取净汁。汁中加硇

砂末一钱,水煮化。每日以汁点眼。

11、鱼骨鲠喉。用硇砂少许,嚼咽可下。

12、喝虿叮螫。用水调硇砂涂搽。

13、疔疮肿毒。用好硇砂、雄黄,等分为末。针刺疮口,挤去恶血后,

以豆大的一撮药搽入疮中,外贴纸包好。如有毒气入腹引起呕吐时,可

服“护心散”即愈。

蓬砂

释名 亦名鹏砂、盆砂。一作硼砂(李时珍)。

气味 苦、辛、暖、无毒(李时珍认为:甘、微咸、凉、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硼砂一钱,水冲服立止。

2、肺痨。用硼砂、硇砂、兔屎,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以水一杯揉汁,送药丸下。

3、咽喉谷贼(按:指咽喉为谷物芒刺所伤,引起肿痛)。用硼砂、硭硝,

等分为末,取半钱和蜜含咽。

4、咽喉肿痛。用硼砂、白梅等分,捣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经一

丸。

5、喉痹、牙疳。用硼砂粉吹痛处。

6、骨鲠在咽。用硼砂一小块含化咽汁。

7、弩肉瘀突。用硼砂一钱、片脑少许,研细,以灯草蘸药点弩肉上。

石硫磺

释名 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

气味 酸、温、有毒。

主治

1、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

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清水(穿地约一尺二寸,投水其中,

等澄清后取用)和上述的硫磺末在坩锅中熬成膏子。再加米饭揉匀做成

丸子,如麻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2、脚气病。用硫磺粉三两、钟乳粉五升,加水煮沸,煎成三升。每服

三合。又方:牛乳三升,煎至一升半。取五合,调硫磺粉一两。一次服

下,蒙被而卧,须出汁为好,注意避风。如不出汗,再服药一次。隔几

天之后,又照此服药。如此几次,可见效。

3、伤寒阴症(极冷,厥逆烦燥,腹痛脉微)。煎艾汤服硫磺末三钱。安

卧,出汗自愈。

4、积块作痛。用硫磺、硝石、结砂、青皮、陈皮各四两,共研为末,

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5、气虚暴泄,日夜二、三十次,腹痛不止。用硫磺二两,枯矾半两,

共研为末,加蒸饼糊成丸子,丹砂为衣,如梧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

温水或盐汤送下。此方名“朝真丹”,暑天可旅行宜备。

6、霍乱吐泻。用硫磺一两、胡椒五钱,共研为末,加黄蜡一两,熔化

调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凉水送下。

7、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停气,凝成白涕下出)。用硫磺一两、炒

面粉一分,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

下。

8 、老人时泄时秘, 交替出现。用硫磺、半夏( 热水泡七次,焙干)等分,

研细,与生姜汁、蒸饼和在一起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

至二十丸,空心服,温酒或姜汤上。妇女用醋汤送下。

9、红白痢。用硫磺、蛤粉,等分为末,加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

五丸,米汤送下。

10、久疟不止。用硫磺、丹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发病日清晨服。

寒多则硫磺用量加倍,热多则丹砂且量加倍。又方:硫磺、蜡茶,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冷水送下,发病日清晨服。寒多则增加硫磺用量,热

多则增加蜡茶用量。服药二次后可见效。

11、肾虚头痛。用硫磺一两,加胡粉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痛时,以冷水送服五丸。又方:硫磺末、食盐等分,水调生面糊药成丸

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加蒸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至五丸。

12、酒鼻。用生硫磺半两、杏仁二钱、水银粉一钱,共研为末,每夜搽

鼻。

13、小儿耳。用硫磺末和蜡作成捻子插在耳中。一天换两次。

14、突然耳聋。用硫磺、雄黄,等分为末,棉花裹着塞耳内,数日可愈。

15、一切恶疮。用好硫磺三两、荞麦粉二两,共研为末,滴水,捏成饼,

晒干收存。临用时,取饼研细,以水调匀敷患处。

16、疥疮有虫。用油煎鸡蛋和硫磺粉调匀搽疮上。

石硫赤

释名 亦名石亭脂、石硫丹、石硫芝。为硫磺之呈现红色者,功同硫

磺。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赤鼻作痛。用呈紫色的石亭脂(红色者次之,黄色者勿用),研细,

冷水调搽患处,半月可愈。

2、风温脚气。用生石亭脂一两、生川乌头一两、无名异二两,共研为

末,葱白捣汁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服,淡茶加生

葱送下。

矾石

释名 亦名涅石、羽涅、羽泽;煅枯者名巴石,轻白者名柳絮矾。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1、痰中风。用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共研细。每服一钱,温开水送

下。

2、胸胃积痰(头痛,不思饮食)。矾石一两,入水二升中煮成一升,加

蜜半合。频频取饮,不久即大吐积痰。如不吐,可喝一点开水引吐。

3、风痰病。用生白矾一两、细茶五钱,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

大。小儿一岁吃十丸,大人可吃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排出,病根可

断。此方名“化痰丸 。

4、牙关紧闭不开。用白矾、食盐等分,研细,搽牙,涎出自开。

5、喉痈乳蛾。用白矾三钱,放锅中加水熔化,投入劈天的巴豆三粒,

在火上煎干。去豆,研矾为末,点患处,病重得以醋调罐。此方名“济

生帐带散”,亦名“通箠散”。

6、咽喉谷贼肿痛。用生白矾末点肿处,吐涎。以有痒感为度。

7、小舌垂长,咽中烦闷。用白矾(烧灰)、食盐等分,研细。筷子蘸药

频点小舌上,涎水充出,小舌即渐复位。

8、牙齿肿痛。用白矾一两,烧成灰,蜂房一两,微灸。每用二钱,水

煎含漱,去涎。

9、齿龈出血不止。用白矾一两,加在水三升中煮成一升,含漱。

10、口舌生疮。用白矾、铅丹(水飞,炒过)等分,研细,搽患处。

11、小儿鹅口疮(满口白烂)。用枯矾(煅过的白矾)一钱、丹砂二分,共

研为末,每次以少许敷患处。一天三次,有效。

12、鼻血不止。用枯矾末吹鼻内。

13、鼻中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几天后,

息肉脱落。又方: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盐梅肉五个,麝香少许,捣

匀,捏成丸子,用棉花崐裹着塞鼻内,息肉自下。

14、双目红肿。用甘草水磨白矾,敷眼泡上,或用枯矾频搽眉心。

15、烂眼睑。用煅白矾一两、铜青三钱,共研为末,泡开水中,澄清后

以水洗眼。

16、耳。用枯矾粉一两、铅丹粉(炒)一钱,和匀,每日吹入耳中。

17、风温膝痛。用白矾烧过,研细。取一汤匙矾粉投沸水中,淋洗痛处。

18、黄肿、水肿。用白矾二两、青矾一两、白面粉半斤,同炒红;另用

醋煮米粉成糊,和药为丸。每服三十丸,枣汤送下。此方名“推车丸”。

19、女劳黄疸。方见“硝石”条。

20、妇女白沃(月经不调,子宫坚硬,常从阴道中流出白色污物)。用杏

仁同烧过的白矾调匀,加蜜成丸,枣核大,塞阴道中。一天换药一次。

21 、遗尿。用枯矾、牡蛎粉,等分为末, 每服一小匙, 温酒送下。一天

服三次。

22、二便不通。用白矾末填满脐中,滴入冷水,如觉冷透腹内,二便自

通。如脐平不能填药时,周围用纸圈隔起来。

23、上吐下泻。用枯矾末一钱,百沸汤调下。

24、伏暑泄泻。用白矾煅为末,醋糊成丸,按年龄大小取适当分量,木

瓜汤送下。此方名“玉华丹”。

25、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矾一两、诃黎勒(煨过)七钱半,共研为末。每

服二钱,米汤送下。

26、赤白痢。用白矾(水飞)和面粉(醋飞)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赤痢,

以甘草汤送下。

27、反胃呕吐。用白矾、硫磺各二两,烧过,加丹砂一分,共研为末,

面糊成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姜汤送下。又方:枯矾三两,加蒸

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8、化痰治嗽。用明矾二两、生参末一两、苦醋二升,熬成膏子。等稍

干,做成丸子,如豌豆大。每次取一丸放在舌头下面,痰消嗽止。又方:

只用明矾末,加醋紛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睡时服二、三十丸,

茶送下。又方:明矾半烧半生,山栀子炒黑,等分为末,姜汁糊为丸,

服法同上方。又方:白矾、茶叶,等分为末 糊成丸子,服法亦同上方。

29、刀伤。用白矾、铅丹,等分为末,敷伤处。

30、漆疮作痒。用白矾煎汤洗擦。

31、牛皮癣。用石榴皮蘸白矾粉搽抹。切勿用醋。

32、小儿风疹。用白矾烧过投热酒中,蘸酒涂疹。

33、脸上身上长瘊子。用白矾、地肤子等分,煎水,经常洗擦。

34、鱼口疮。用枯矾研细,调面敷上。

35、趾甲疮(趾甲嵌入肉中作疮,不能穿鞋)。用白矾烧灰涂在疮上,好

肉慢慢生出。嵌到肉里的甲鱼,要小心剥去。

36、鸡眼肉刺。用枯矾、铅丹、朴硝,等分为末,搽患处。次日洗脚两、

三次。

37、疔疮肿毒。用白矾末五钱,和煨熟的葱白,捣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钱五分,酒送下。无效,可再用。久病的人和妊妇,忌用此药。

38、痈疽肿毒。用好白矾一两,生研,调在七钱熔化了的黄蜡中,和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逐渐加至二十丸,熟水送下。此方名“黄

矾丸”,亦名“蜡矾丸 ,不仅能止痛生肌,还能防毒气内攻。

39、交接劳复(房事之后,突发病,阴囊肿大,丸缩入,腹痛难忍)。用

白矾一分,硝石三分,大麦粥送服。一天服三次。

绿矾

释名 亦名皂矾、青矾。煅红者名绛矾或矾红。

气味 酸、凉、无毒。

主治

1、脾弱黄肿。用苍术二斤(淘米水泡两夜)、黄酒曲四两,同炒成赤色,

加绿矾一斤,拦醋,晒干,装入瓶中火煅,取出研细,再加醋和糊成做

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好酒或米汤送下。一天服二至三

次。此方名“伐木丸”,与平胃散同用,亦治肝气胀满。

2、喉风肿闭。用绿矾一斤,拌入醋三斤中,晒干,研末吹喉部。痰涎

流出后,以良姜末少许,放在茶内漱口咽下。

3、眼睛红烂。用红枣五个,去核,填入绿矾,火上煨熟,加水两碗、

桃柳心各七个,一起煎浓。每取少许点眼。

4、疟疾呕吐(少阴疟)。用绿矾一钱,干姜泡过,加姜制半夏半两,共

研为末,每服半钱。发病日清晨服,醋汤送下。

5、大便不能。用绿矾一钱,巴霜二个,同研细,放入鸡蛋内搅匀。封

好蛋壳破口,湿纸包旧,煨熟,同酒吃下。

6、大便下血多年。用绿矾四两,入砂锅内,封牢,煅红,取出加青盐、

生硫磺各一两,研匀,再入锅中封煅一次。冷定加熟附子末一两,共研

细,以粟米粥做成蛫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或温酒

送下。

7、妇女血崩。用绿矾二两、水银粉一钱,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送下。

8、腹中食积。用绿矾二两,研细,加醋一大碗,在瓷器内熬煮,以要

搅成膏,再加赤脚乌一两,研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

温酒送下。

9、走马疳疮(按:即走马牙疳。病处流动,速如走马,侵蚀口鼻,穿透

骨腮,全齿剥落,出血流脓)。把绿矾放入锅中,用炭火煅红,加醋拌

匀,如此三次,研细,再放入少许麝香,调匀后敷患处。用药前以温水

把口漱净。

10、白秃头疮。用绿矾和楝树子炼研涂搽。

11、小儿头疮。用煅绿矾一两、淡豉一两(炒黑)、腻粉二钱,研匀搽疮

上。搽前用桑木灰淋汤洗净头部。

12、耳生烂疮。用枣子去核,填入绿矾,火煅后研细,香油调敷。

13、汤火伤。用凉水冲绿矾粉浇伤处,痛立止,肿亦消。

14、癣疮作痒。用螺蛳十四个、槿树皮末一两,蒸熟,加入绿矾(煅过)

三钱,一起捣匀,搽患处。

15、小儿疳虫病(病人喜食土和某些生物)。用绿矾研细,加猪胆汁调成

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

16、甲疸(剪趾甲时误伤肌肉,或趾甲长入肉内,都能形成疮肿,流黄

水,烂五趾,痛如火烧)。用绿矾五两,煅到汁尽,研细收存。先以盐

水洗疮,后以矾粉厚敷疮上。每到如此洗敷,十日可治好。

黄矾

释名

气味 酸涩、咸、有毒。

主治

1、耳。用黄矾二两烧枯,取二钱,棉裹成球,塞耳内。

2、身上瘢痕。用黄矾(烧令汁尽)、胡粉(炒黄)各八分,研细,加猪油,

共捣成泥。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时,把药涂上,涂药五次以后,再

用老鹰粪、燕窠草烧祳灰等分,加人乳调匀涂瘢。皮肤能恢复正常。

3、急疳蚀齿。用黄矾、绿矾各半钱,白矾(烧过)一钱,麝香一分,共

研为末敷患处,吐出流涎,病渐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纲目?金石部》
石部(06)无名异 石钟乳 玄精石 石脑油 石炭
我在本草纲目里面找了所有关于癣的方子
本草纲目 金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卷一百七十八
《本草纲目》草部(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