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水原理科探漫谈


                      
                                     作者: 朱辰彬


   人们一提到风水理论,总觉这是一种古代流传下来十分神秘难懂的学说,似乎玄妙得不可探究,因为它具备趋吉避凶的现实功能,个中缘由却不能都以实证科学解释,于是不可避免地招来众多非议与争论,甚至被蒙上一层迷信的色彩。

   人是万物之灵,无论什么学说理论,都应该以人为本为人所用,这才算是有存在价值的东西,风水理论也是这样。人必须依靠呼吸空气才能够生存,这是常识,为什么叫空气,因为这个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比喻成空,但气却实实在在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充斥于地球的每一寸空间,整个地球形成了个大气场,气场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养命泉源。从地球上人类生活地区的稠密分布可以知道,气场太集中的区域不适合人类正常生活,同样气场太稀薄的地方,连呼吸都困难人类自然无法居住,而处在不同时空状态下的气场,本身也具有冷热燥湿等等各种不同性质区别,所以不同的居所,受主客观环境不同的影响,自然产生不同性质的气场状态,风水理论正是基于这种状况产生的,目的在于调节不同环境的气场,使之达到保证生活质量的理想状态。所谓风水,若简单地概括,本身指的是风和水,要清晰的是,风与水,其实都只是用于调整气场的工具,不少人认为风水是所谓运道高低的代名词,其实这是理解上的误区,古人认为,风与水是影响与左右气场变幻的最大因素,《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意思是说风可使气产生流动,水则可使流动的气沉淀静止下来,以此达到藏风聚气、控制调节气场以利于人的理想效果。可见古人视风与水为控制与调节气场的最有效工具。风水理论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用于有效调节适合于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气场。

   风水学说与理论发展到当今社会,门类可谓花样众多,但应该说大部分都是遵循周易与五行运动原理,以周易“河图洛书”内容为核心扩展形成的,因为中华祖先所发明的周易与阴阳五行原理,虽哲理上博大精深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但其实用功能却因缺少实证依据长久以来倍受争议,如以阴阳五行气脉经络为立论基础的传统中医,也曾经一度遭遇类似尴尬,被崇尚实证的西学者斥为巫医,因此以传统哲理为基础的风水学说立论的科学性也难免受到质疑。不少风水学者对风水学的立论本髓不透彻,被问得心里发虚的时候,赶忙将风水与周易划清界线,以为这样论风水就不再算是迷信了,然而却不知道,周易与风水盘根交错,脱离了周易原理的风水理论,已经失去了其精髓与底蕴,变成只具“心理按摩”功能的民俗文化。传统风水文化,古人也称之为堪舆,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对堪舆的注解是“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的寓意清楚地表明,风水学说是建立在以天地间为基础的学说,目的是为了寻求人于天地间的和谐状态,而周易64卦,首卦为乾,代表天,次卦为坤,代表地,再以天地为本,生四象变八卦,再繁衍出其余的卦象,代表了世间事物各态的时空演变,以此为人类作指引,可见周易也是以天地为演说核心的理论,这与堪舆风水理论的根源如出一撤,风水学以为理论内核的“河图洛书”图谱,正是周易的演变符号。而我们华夏祖先所创造的周易文化,其本身就是把天地转换和万物运动轨迹趋势,将之精简浓缩成文字与符号方式予以表达,是人类智慧对大自然变幻规律一种认识与总结,是解释天地间万物运动总体趋势规律的通用性哲学公式,当然其哲学应用范围也包括传统中医、风水在内,由此可了解到传统风水理论为何以周易五行为立论基础的原由。当然这只是风水立论的一个大框架,古今风水学的门类繁多,如同中医一样,在经过数千年运用繁衍过程中,不可避免滋生出不少只流于纸面但却不具实效、或不合时宜的风水学说糟粕,这也必须客观辨证地去看待与分析鉴别。

 

 

                                           ————此文发表于2006年11月份亚太时报《老板周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化精髓:周易文化您了解多少?
秦汉魏晋时期的风水
风水学习总结之起源
住宅风水与人的关系
风水与中医
中国传统堪舆学与防病、治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