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摘录 《论语》解读片段
修身方法  修身方法是中国儒家所强调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个人道德修养方法。它是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的方法,主要用于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化阶段。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要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见,孔子认为人有践行道德的能力,那么人就应该进行道德修养。在《礼记·大学》中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式:“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见,这个公式认为修身是基础,处于核心地位。  归纳起来,中国古代的修身方法主要包括:第一,提倡学思并重。人的修身包括理论修养和实践修养,其中理论修养就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古代主张学习、继承前人道德,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转化为自己的品质。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二,主张身体力行。即在道德实践中要按照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事,躬行笃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如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之于行。”第三,奉行积善成德。即通过学习和实践优良品德,实现扬善除恶,进入高尚的道德境地。第四,要求“慎独”,做到高度的道德自觉。它要求一个人独处时也要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在实行道德自律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充到人所“不睹”之处;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所“不闻”之域。第五,注重反省内求。儒家认为反省内求是完善人格,达到圣人、真人的途径。因此,十分强调“克己”、“内讼”、“正心”、“诚意”,强调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要求注重反省内求,做到“自省”“、自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提倡以身作则的传统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别重视教育者如教师、官员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古代道德教育中关于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问题,在个别历史时期曾在认识上有所偏差,但从总体上看,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的仍占主流。我国古代教育工作者既教书又育人,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无数成功事实说明,即使是在现代学校专业教育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在德育工作有专人负责的条件下,教师也必须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有些人认为,现代学校教育分工细密,德育工作是政工干部的职责,教师只要完成传授文化知识就是履行了教师的职责。这种看法之所以错误,就在于他们忘记或者忽视了德育蕴含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的道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真理的力量,但同样需要教育者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就是教育者自身崇高的品德和端正的行为。孔子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风必堰。”他认为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决定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面貌,统治者有德行,才能影响到百姓有德行。这种提倡以身作则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得老百姓有了学习的榜样,使全社会出现向仁者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   
总之,作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当前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审时度势,联系实际,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因素,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又要开创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感悟孔子教育智慧
国学经典读后感
历史: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33部书籍:4 仁爱修身定乾坤——《论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