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三次臭名昭著的“瞎指挥”,每一次都损失一位“国之柱石”

当你听到影视剧中某位将军对着他人说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样的台词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在猜测这位将军想谋反?

下面这三个人将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将在外,军令是真的不能全受啊,保不齐就被哪个上位者的令给坑死了。

被皇帝所坑的哥舒翰与孙传庭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不管懂不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应问题,都可以由皇帝说了算。这就坑了不少人,尤其是在军事行动当中,被坑的后果就是迅速和大量的人员死亡,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或者平民。

哥舒翰和孙传庭,就是典型的被皇帝的“瞎指挥”,坑掉性命的将领。

哥舒翰,是出身西域的唐朝将领,不但孔武有力、勇猛过人,而且颇有谋略,参军之后,很快就建立了战功,并一路被擢升为将军。

天宝八年(749年),哥舒翰受命攻打石堡。石堡此前一直为吐蕃所占,唐军久攻不克。哥舒翰接到此任务后经过缜密的部署,派出高秀岩和张守瑜两位部下前去进攻,在十天内就攻克了石堡。

唐玄宗大喜,不但给他升了官,而且赏赐了大量财物。之后,哥舒翰又陆续攻克了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池,屡立奇功,官位升至西平郡王,一时间风光无限。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驻守潼关。正值唐军势微之时,坚守潼关才是良策,唐玄宗却听信谗言,指挥哥舒翰转守为攻,率军出潼关去攻打安禄山。

哥舒翰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不宜贸然出击,加上此时哥舒翰正在生病,不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出潼关都不是良策。但哥舒翰的多次上奏均被无视,唐玄宗不断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无奈之下只好带病出征,这场不合时宜的出征注定难有好的结果。哥舒翰在这次战争中战败被俘,于至德二年(757年)被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所杀。

孙传庭,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将领,十分擅长练兵。明末,由于崇祯皇帝民心尽失,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

孙传庭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依靠练兵和“清屯”(清理地方豪强的土地作为军饷),取得了和起义军作战的一系列胜利,击败了包括高迎祥、罗汝才等起义军将领。

因此,许多人都称孙传庭是明朝“最后一位能打的将领”。

随着李自成军队的不断深入,崇祯皇帝越来越着急,于是不顾现实存在的危急状况,强令孙传庭出兵。有尚存理智的大臣力劝崇祯帝收回成命却不被采纳。

崇祯连下旨意,孙传庭只能领着当时尚未休整好的军队出发作战。这是一场必败无疑的战争,但孙传庭仍和他的部下一起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被上司所坑的种师中

种师中,是北宋末年的一名将领,生于军人世家,家中三代皆是将领。种师中原本一直在边疆驻守,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种师中被召令入京勤王。

之后,种师中进入山西,收复了失地榆次和寿阳。由于友军未能赶上,种师中将部队驻扎在了真定。

上司许翰误判形势,坚持认为金军将要撤兵,不断催促种师中带兵追击。此时,友军仍未抵达,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贸然出击实为不妥。

但许翰不断施加压力,种师中只好率军出发。出发前,种师中写信给友军告知自己的作战计划,请求友军统帅姚古和张灏率部前来会合。

大军行至太原城外,果然中了金军的圈套,种师中的军队受到了金军主力的围攻。友军的队伍也失约未至。种师中身陷重围,率领部下奋力反击,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这三次战争的失败均是由于上级领导者的不当指挥,甚至是臭名昭著的“瞎指挥”。其结果是,上位者随意的一句话就造成了军队的重大伤亡,造成了三位将领的牺牲。

原本,他们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多的贡献。可悲可叹,一代名将、国之柱石就这样殒命,只因为发布命令的人是皇帝,是上位者,就可以忽视他们其实并不懂军事的事实。

以史为鉴,今天的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去做管理者和指挥者。并且,还要注重对管理者和指挥者的监督与考察,明确才配其位的理念。如此,才能保证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进步,避免无谓的牺牲与损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历史上三次令人扼腕的瞎指挥,每一次都损失了一位国之柱石
历史上著名的3次瞎指挥,每次都让帝国损失一位柱石将军
历史上三次臭名昭著的“瞎指挥”,每一次都损失了一位国之柱石
中国古代三次臭名昭著的“瞎指挥”,每一次都损失一位国之柱石
安史之乱的A面与B面
中国历史上3次臭名昭著的“瞎指挥”,每次都损失了一位国之柱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