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奇案:新官上任中途遭劫,匪首成“好官”,舅爷乔装探明真情

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省有位年轻后生叫郭丹青,文才出众,在一次朝考中名列前茅,被朝廷委任为池州太守,即刻走马上任。池州,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距离京城北京有千里之遥。

郭丹青少年得志,得知发放为池州太守,喜不自胜。为了不辜负朝廷恩典,他立刻打点行装,带着年轻的妻子刘氏与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连同随从家丁婢女,共六十余人,水陆兼程,浩浩荡荡,赶往池州赴任。

当时的南北交通虽然不是很便捷,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极佳的通衢。于是,郭丹青一行人弃陆登舟,沿运河南下,一帆风顺地行到山东境内。

有一天深夜,只听见唿哨一声,五、六条舢板船将郭丹青的官船团团围住。旋即,数十名手执钢刀的大汉跃上官船,见人便砍,十分凶恶。船上的水手,家丁们毫无戒备,一个个被砍倒在血泊之中。

息宿在中舱的韩丹青夫妇听到动静从睡梦中惊醒时,一群歹徒已破门而入。郭丹青一见来者不善,便鼓足书生的正气,一声吆喝:“尔等是哪里来的歹徒,胆敢闯进本太守的……”话还没说完,可怜的郭太守已被一名歹徒用钢刀砍断咽喉,成了刀下冤鬼。接着,歹徒们在官舱内翻箱倒柜,肆意掠取财物。

为首的一名座徒,见到躲在床角怀抱婴儿瑟瑟发抖的刘氏、再看看手中抢到的官印和官凭,脸上露出了难以捉摸的狞笑……

由于这幕惨剧发生在月黑风高、夜深人静之时,更兼四周极其荒僻,除了滔滔的河水和两岸芦荡之外,不要说是人烟俱寂,就连犬吠也难以听到。因此,谁也不知道这儿曾经出现过一起惨绝人寰的凶杀案。有近六十条生命死在强盗们的屠刀之下。

奇怪的是,十多天后,郭太守又领着妻子越氏、幼儿以及数十名随从仆役,风尘仆仆地赶到安徽省城安庆。在参谒过安徽巡抚和省城有关上司,缴验了“官凭”(即委任状)后,郭太奇一行人又立刻奔赴池州,走马上任。

新任太守初来乍到,池州府的大小官员以及有头脸的绅士富商们,纷纷赶来参谒。应酬之际,他们感到这位郭太守仪表堂堂,谈吐不俗,且又年轻有为,暗自庆幸有了一位贤明的父母官;至于郭太守带来的一些随从,也好像个个干净利索,精明强于。看来,新任太守的上任,定会给池州府带来一番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

这位郭太守似乎也不负众望。上任半年之后,便把府衙里的陈年积案,整治得井井有条。平素,对上谦恭,对下厚爱,还常常关心民众疾苦。因此,很快就博得了上下对他的“爱重”,众口一词称赞这位太守“政理精明”。

可是,这位郭太守有这么一条独特的治政习惯,曾引起上司对他的“误解”。

池州府,是个较为富庶的鱼米之乡,每年都能征收到大批钱粮。按清朝惯例,每次钱粮征足以后,都必须按时上缴。但郭太守却不按此例,久久不肯起解。对此,省城大吏感到不可思议,便加以质问。郭太守却回答得振振有词,他说道: “钱粮上缴国库可是件大事,卑职担心派他人押送路上出差池,只有自己亲自解往才算放心。可是,卑职因公务缠身,不能按时押送,想等到凑足一个相当的数字之后,再亲往押送不迟。”

说完这番话后,他又提出一个补充建议:“如果上峰对此尚有疑虑,请即刻派专人前来再验一下如何?”事后,省城大吏果真派遣一位官员前来查看。此人跨进池州府钱粮仓库,确实明明白白地看到钱粮封存完好,与账面相符,丝毫不爽。

这位官员返回省城将实情一加禀报,省城大吏更加欣喜,觉得这位郭太守果真是位对朝廷赤胆忠心的能员干吏。对池州府的钱粮何时上送,也就放心地置之脑后了。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封建宗法关系支配人们观念的时代,一人当官,往往福及全族。但对此,这位郭太守却有点特别。

他到池州上任已有一、二年,从来不给山西老家的亲属们捎去半点恩惠,连一纸问候也未曾有过,似乎将全副精力都扑在公务上。虽然如此,老家的亲戚故旧,却很惦念着这位光宗耀祖的郭丹青,几个想沾点光的亲戚,还亲自从山西赶到安徽探望。可令人不解的是,不论是亲戚还是故旧,只要谁一踏进池州的太守衙门,居然没有一人能再走出来的。

这样一来,家乡的亲友们未免犯疑,尤其是刘氏的兄长刘峰,决心亲自奔赴池州,打探个详细情况。

刘峰是个办事谨慎的汉子,他赶到池州后,当即隐姓埋名,成天在太守衙门外悄悄观察。有一天,听说太守大人出巡,他隐蔽在墙角里等候,当太守乘轿在面前经过时,他仔细往里一瞧,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这位稳坐轿中的郭太守,根本不是妹夫郭丹青,而是一名陌生男子。刘峰震惊之余,立刻感到事情十分严重,必须弄它个水落石出。

回到旅店,刘峰寝食难安。他想来想去,感觉到府衙已成老虎口,贸然前去认亲,势必有去无回;但为了打探妹妹的下落,查清这位假太守的底细,只有乔装打扮,冒险闯进太守府衙,见机行事。好在池州街头有不少衣衫褴褛的穷汉,刘峰灵机一动,换上一套破衣烂衫,装扮成从灾区来的逃荒者,混迹于穷汉之中,沿街行乞。

数天之后,他偶然碰到一位池州府衙的厨师,正在街上购买食品,便上前殷勤巴结,可怜巴巴地恳请厨师“赏口饭吃”。这位厨师见刘峰老实勤快,就将他带进府衙,以同乡名义介绍给管家,允准在衙署内干些劈柴担水之类的粗杂活。

一天,刘峰担着水跨进内院,只见后院走出一位女子,仔细一瞧,正是妹妹刘氏,慌忙震惊地停下脚步。刘氏见到担水的仆人定神觑看自己,也好奇地回首一瞧,此人正是自己的兄长刘峰!惊喜交集之余,她连忙摇手,示意刘峰不可开口。刘峰也很会意。这样,兄妹仅打一照面,便擦肩而过。

次日,刘峰又挑着一担水,慢悠悠地走进府署院中。刘氏也似无意般地从内院走出,见刘峰走近,趁四周无人之际,飞快地将一张折叠成小方块的纸,塞在刘峰手中,若无其事地调头便走。

刘峰回到住处,急忙将信纸摊开一看,原来是妹妹亲笔写下的一封信笺。信上将郭丹青携带妻儿、随从奔赴池州上任途中遭到盗匪劫掠的经过,诉说了一番,接着写道:盗匪在砍杀郭丹青后,从箱笼中搜到郭丹青出任池州太守的“官凭”和官印各一件,匪首抢到手种,进而以暴力相威胁,强迫刘氏冒充他妻室,刘氏为了保全幼子生命,并伺机为夫雪冤,只得含泪顺从。匪首在强占了刘氏后,当夜命令手下三十多名匪徒,将官船上的血污冲洗干净,继续开往安徽冒名顶替,当上了“郭太守”!他手下的三十多名匪徒,也以随从身份一起南下,如今都在太守左右充当心腹;过去前来探望的山西亲戚故旧,一踏进府衙,都被他们一一暗中杀害……。

刘峰见到妹妹用血泪写成的书信,五内俱焚,泣不成声,决心带着刘氏的亲笔书信,奔赴省城秘密控告,为妹夫、妹妹伸冤,为民除害。

安徽巡抚衙门接到刘峰的控诉后,震惊异常,他们做梦也未料到,这位“政理精明”的郭太守,竟然是一名沾满数十条人命的江洋大盗。

怎样才能捕获这个冒名顶替的“郭太守”呢?

省城大员们再三密议,认为简单地公开下达一张逮捕令,势必打草惊蛇,弄巧成拙。因为此人不但武艺高强,诡计多端,而且身边还有几十名亡命之徒作帮凶,如果公开下令捕拿,他们绝不会束手就擒,万一以武力拒捕,闹将起来,后果不堪设想。鉴于这位“郭太守”手下的三十多名党羽,不少人都精于会计,省城大员们便设想出一个“分而治之”的方法。

有一天,省巡抚衙门特地委派一名官吏来到池州,当面同假太守商量说:“如今朝廷催粮甚急,而省内许多州县至今未缴纳,钱粮数字也理不清,听说贵府精于会计的能员甚多,能否暂借一批分往备县进行核算?”假太守不知是计,反而以为这是省城大员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当场一口表示同意。于是,他手下的三十多名党羽,陆续被派到各县核算钱粮,每县二人,走个精光。

党羽们被分散之后,省城巡抚突然下达一纸命令,说有要事面商,请这位假太守火速赶到省城。假太守听说巡抚大人亲自找他面商要事,乃是另眼相看,感到受宠若惊,于是星夜登程,赶往省城。

岂料,假太守双脚刚刚踏进省城巡抚大堂,只听见正襟危坐的巡抚大人把惊堂板一拍,喝令“拿下!”被拷上枷锁的假太守还想狡辩,只见巡抚当堂丢下一张纸,正是刘氏的血泪控诉书。

至此,这位假太守才口称“该死”,如实供出了自己的罪恶行径。

首犯被捕后,三十多名党羽也在各县一一落网。省城差役赶到池州,打开府库一瞧,只见库银已积满八万两。若不是捕获及时,这帮盗匪们准备携此巨款逃之夭夭了。

这时,刘氏听说罪犯落网,而且将明正典刑,庆幸丈夫血海深仇已报,但她根据“一女不事二夫”的封建信条,何况自己忍辱负重地被杀夫盗魁霸占了多时,自认为再也无脸留于人世。于是,她留下一纸遗书,将爱子托付给兄长刘峰,自己则以白绫一条自缢身亡,希望以自己的死来洗刷以往的罪孽,表白自己的对亡夫的忏悔。

其实,刘氏何罪之有,又何必抛下幼儿寻此短见?你们觉得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国前的安徽,究竟有几个省会?
七律 送爱徒杨铁省城就读
康熙年间一奇案:强盗劫杀太守后,还冒名上任,堪称胆大妄为之极
中国古代奇案:强盗知府
清朝奇案:四品知府竟是强盗,案发后官府却不敢妄动
清史秘闻:山贼截杀安徽池州知府,取其官凭冒名顶替当假知府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