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怪婆娘”石淑芳:种苹果的“山女”也能成作家
  人活着不仅仅是种苹果,“怪婆娘”心中有个文学梦
  石淑芳1971年出生在河南灵宝市苏村乡福地村,因为兄妹多,家庭贫困,她特别珍惜在学校读书的机会。读初二时,班里来了个师范毕业的语文老师,对石淑芳的文章特别欣赏。有一次,他读完石淑芳的作文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鼓励她:“写得非常好,是个当作家的料儿!”这句话让石淑芳记得牢牢的,她决心用一辈子去追文学梦。
  1985年,福地村只有两个学生考上了高中,石淑芳是其中之一。恰在此时,石淑芳的奶奶因病离世,父亲意外摔伤,母亲决定让她辍学帮家里干活。

  就这样,石淑芳跟随父母开始了土里刨食的生活。校园生活渐行渐远,那个蛰藏在内心深处的文学梦也变得遥不可及。石淑芳不甘心精神世界的贫乏,她借同学读高中的哥哥的书来读,用自己挖草药卖的钱买书,实在买不起,就到城里的书店蹭着读。
  在父母眼里,女儿读书的行为有些不务正业。每天晚上9点钟,看到石淑芳房间里的灯还亮着,母亲就会催她赶紧熄灯睡觉:“看书费电又费眼,把眼睛看坏了,看你还能不能嫁出去?”父母监管严,石淑芳只好偷着读书,把书藏在打猪草的篮子里,打完猪草,才从篮子里把书翻出来,坐在山坡上静静看一会儿。
  1990年春节前,在村里赶集时,石淑芳发现收废纸的老头竟然有《十月》、《当代》、《小说选刊》等文学期刊,她惊喜得叫了起来,问老人这些杂志能不能卖给她,老头说可以,跟废报纸一个价,一块五一斤。没钱的话,可以拿相等重量的废纸来换。
  石淑芳兜里没钱,就飞奔着回家收集废纸,终于把那几本心爱的文学杂志换了回来。她把那几本杂志小心翼翼地放到枕头下,劳作之余,能看上几页情节曲折感人的小说,对石淑芳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为了淘到文学书看,石淑芳可谓倾尽所有。村里一位老教师家里藏有《简·爱》、《百年孤独》、《十日谈》等名著,为了能得到这些“精神食粮”,石淑芳不惜偷拿家里的鸡蛋来换。当村里的同龄女孩赶集嗑瓜子扯闲篇时,唯有她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很快,石淑芳在村里有了个“书痴”的绰号。

  23岁那年,石淑芳结婚了,她嫁给同村青年纪彦学的原因很简单:婚前纪彦学给她买过几本杂志,也不反对她婚后买书。
  婚后第二年,石淑芳生下女儿。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整日在琐碎的家务和地里的农活中忙碌,忙得连自由思想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生活一度让石淑芳十分绝望,她深感这样下去会离梦想越来越远。人活着不能仅仅种苹果,还要有梦想。石淑芳决定用文学梦来驱走精神生活的贫乏。
  于是,石淑芳重新捧起了文学书籍,苦闷的时候就在日记里倾诉。“不好好种苹果,整天看啥书啊,看书能顶饥还是当饱?” “石淑芳是不是有毛病啊!”……石淑芳的娘家也在村里,村民的闲言碎语让她的母亲和婆家人很没脸面,母亲经常为此与她拌嘴。
  石淑芳除了每天必写的日记外,也写了很多散文和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得多了,她渐渐有了发表的欲望。于是,石淑芳大着胆子把自己挑出来的几篇作品给了包村的干部夏群超,请他给自己提提意见。
  种苹果的农妇做着作家的梦,为了出书背着干粮到省城上访
  夏群超是个文化人,苏村乡有份叫作《月季花》的文学刊物一直由他来统筹稿件。看到村里一直少言寡语的石淑芳竟然会写文章,这让他大为惊讶。
  回到住处,夏群超展开石淑芳的文稿读了下去,越读他的心情越舒展,石淑芳的文章不但颇有思想,而且文笔细腻。很快,《月季花》选用了她的两篇散文和一首诗。
  石淑芳从此成了《月季花》杂志的重点作者,她不辍笔耕这件事情还被当地的《灵宝晚报》报道了。石淑芳受到了鼓励,大着胆子给各地的文学期刊投稿。随后几年间,不仅河南省内,连海南的《昌江文艺》、贵州的《山花》、山东的《桃花源》这些外省的文学期刊上,也陆续出现了石淑芳的作品。
  2003年的一天,石淑芳赶集时在地摊上买了本《安妮日记》,读完以后,她意识到原来日记也可以变成小说。她从少女时代开始,一直坚持写了17年的日记,加起来有85本。这些日记里积累了很多鲜活的素材,如果把这些日记整理一下,说不定也能出版成书呢!
  当文学梦具体为小说梦之后,石淑芳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她把十几年的日记都翻出来进行二次创作。2007年底,石淑芳完成了自己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山女的世界下着雨》。小说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山村妇女在困窘的生活中,如何坚持追寻文学梦的故事。山女的原型当然就是她自己,不过石淑芳给主人公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叫“小草儿”。小草虽然卑微但是很顽强。只要有梦,小草也可以长成大树。
  自己的书一天不能出版,石淑芳就多一天煎熬。有人给石淑芳出主意,让她去河南省作家协会反映一下,作协是写作者的娘家,他们兴许会伸出援手。石淑芳觉得有道理,就带着书稿、扛着干粮再次来到郑州。
  省作协在省文联大楼里办公,石淑芳一路打听着来到经七路上的省文联大楼,进门时,却被门口的保安拦住了。保安问她找谁?石淑芳不认识作协的任何人,只是说去省作协。
  保安板起脸说,你也不说找谁,不能进!石淑芳急得带着哭腔跟保安讲自己痴迷文学的故事。同是农村出身的保安被她感动了。他给石淑芳说,作协的主要负责人平时不上班,找工作人员起不到多大作用,你出书这事儿找作协秘书长邵丽(现任河南省作协主席)兴许有用。
  下班后,那位好心的保安冒冒失失地把石淑芳带到了邵丽的家。石淑芳鼓足勇气敲门,开门的是邵丽的爱人。弄清石淑芳的来意后,邵丽的爱人一脸歉意地说:“真不巧,邵丽到北京出差还未回来。这样吧,你来一趟郑州不容易,如果放心的话,你把书稿给我,邵丽回来我一定转交给她。”  于是,石淑芳把书稿交给了邵丽的爱人,然后坐上了返家的列车。
  出书、获奖,“山女”也能成作家,追梦的脚步每天在路上
  令石淑芳没想到的是,时任省作协秘书长的邵丽出差回来后,看到了她的日记体传记小说,通读后,认为这部书稿文笔拙朴,毫无雕饰,原汁原味,是中部农民生活的写真,很有出版价值。
  于是,在河南省作协力荐下,《山女的世界下着雨》进入了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评审之列。《长篇小说选刊》主编高叶梅在评审前,得知有农民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虽然感动,却不敢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梦
写书容易出书难
卅年屐痕 |黄国晟
我的文学梦
永不放弃文学梦
某作家为追求文学梦辞去公职,如今每月稿费收入不足1000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