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浸淫于古典文化
  
  “我写东西留不住。谁碰上就拿去发表了。” 一般文章在写张充和的时候,会这样引用老太太的一句笑语,其实原话是“我写东西就是随地吐痰,留不住。谁碰上就拿去发表了。” 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把“就是随地吐痰”这个比方抹掉了,也许觉得不雅,觉得跟老太太大家闺秀的身份不符合,其实,恰恰这句话让我嗅到了可以意会的气味和我喜欢的真性情。
  张岱《陶庵梦忆》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充和有癖,非常清雅的癖好——诗词、书法、昆曲、绘画。真正有癖好的人都会有体会,当自己画了一幅画,写了一幅字,或者唱了一首歌,那感觉就像出了一身汗,洗了个热水澡,或者像老太太说的,吐了一口痰,甚至也像出了一次恭,好像越发不雅了,可确实有着这样宣泄和淋漓的快感,大雅和大俗本来就是相通的。
  了解了充和,就会了解她为什么会有这样自由、真实、不受拘束的表达?和三个姐姐不一样,母亲生她之前生了一个男孩,可是一出生就夭折了。这次怀孕殷切盼望是个儿子,甚至冲着一些迹象已经做好了贺喜的准备,结果再次降临的又是个丫头,这当然令迫切想要男孩的家人欢喜不起来。
  在充和八个月的时候,因为奶妈奶水不够,充和饿得哇哇大哭,母亲陆英难免心情复杂,不禁悲从中来,忍不住也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当时叔祖母在他们家里做客,听到母女俩悲痛的哭声,第二天就提出想收养这个女孩。
  因为叔祖母自己的女儿、外孙女都不在了,别人会认为她收养充和是为了给自己找个伴,可是充和却认为她是因为怜惜自己和母亲。叔祖母怕自己命硬,会妨到小充和,准备找人算一卦,陆英说,“充和有自己的命,别人是妨不到她的。”于是,叔祖母放心地带着充和离开上海,回到合肥。充和和叔祖母一起在合肥一直生活到16岁。
  其实,这样的安排也说不定是命运的垂青。充和的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成年后又嫁入和李鸿章一样的大家族张树声家。她信佛,取法名“识修”——认识和修行。识修很有学识,对充和要求严格,比如,要求她坐立行走时,不能显出慵懒之态,在长辈面前保持恭敬,不许插话等等。严格归严格,却并不僵化,不失自由之精神。她不强迫充和信佛,甚至不要求她吃素。
  叔祖母非常重视养孙女的教育,发现一位老师只懂得死搬硬套,应付科举考试,就毫不留情解聘了他。前前后后请了好几位先生,有一位最优秀,待的时间也最长。这位老师就是来自山东的考古学家朱谟钦,充和跟着他,一直从十一岁学到十六岁离开合肥。朱老师的工资是一年300银元,当时一般仆人的工钱是一年20银元,这样的重金当然是看准了才给的。
  充和的教育完全是南怀瑾一直勉励提倡,而现如今又无力回天的方式。她刚学会说话,就学背诗,不到六岁,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后来跟着朱先生学习《汉书》、《史记》、《左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唐宋诗词等等。我们现在的教育只晓得会在高考的时候出个选择题或者填空题,问你四书是指,然后A、B、C、D的,有谁真正通读过四书吗?连《千字文》也没几个人读过的,(南怀瑾说读懂了《千字文》,再多认些字,就可以读懂古书了)。
  充和每天(十天才休息半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除去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一直都跟着老师读书、写字。老师也并不讲解,只是教她打标点符号,然后大声地念,用的是老理儿“书读千遍,其意自现;点断句读,其意自明”。随着年龄增长,才加入一些同音字和语法之类的内容。
  南怀瑾说“中国文化都在古文里头”,深厚的童子功让充和深谙其中三味。更难得是,这位朱先生教的是传统文化,用的是新思想,他自己选择教材,不排除儒家之外的所谓“异端”,他的教学方法充满思辨性,在学问和理解上,让充和不要学他,大胆顺应天性发展。朱先生对充和来说很重要,不像很多平庸的老师只会让学生临摹自己,反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她的叔祖母和已经去世的叔祖公实际上也是秉承自由精神毫不刻板的人。叔祖公张华轸和亲祖父张华奎比起来简直一事无成,他连最初级的科举考试都没有通过。他也并不很在意,他真正爱读的书是佛教经典、小说诗词,他把这些别人看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书放进书房,闲暇可能还会跟妻子识修一起研读、讨论。充和稍大一点,翻看这些书籍,识修也并不阻拦,这也是充和后来爱上昆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她16岁以后到苏州跟姐姐们重聚,听她们唱昆曲,很多都似曾相识,原来早在书房里看过那些戏文,那种故人重逢的喜悦和亲切让她痴迷上了昆曲,一迷就是一生。
  
  清雅之艳
  像她的叔祖公一样,充和身上极少现实功利心。对于诗词、书法、绘画、昆曲的喜好、痴迷,完全来自内心的渴求和需要,她和几个姐姐不同,不在乎别人的掌声和赞扬。“她们喜欢登台表演,面对观众;我却习惯不受打扰,做自己的事。”她说她一辈子都是在玩,这样的玩让她真正的乐在其中。
  说是“玩”,在别人看来那算是吃的苦中苦了,不过“玩”的人,因为喜欢,因为兴趣,感受到的就是快乐和享受。“我想人有了兴趣才会有那份责任,想要做好。”充和甚至把这种兴趣比作宗教,“无论学什么东西,没有宗教式的观念,无法学好。我对书法、昆曲、诗词都有这份宗教般的热爱。”
  充和无论走到哪里都带本字帖,她说 “书法是一门艺术。不练字就无法画画,不读诗词就不会喜爱昆曲。都与修养有关,就是养性。比如心情烦,什么都不想做,我还可以写字。”就连抗战时期,警报声中,她也不停地书写。“防空洞就在我桌子旁边,空袭警报拉响后,人随时可以下去。那时候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我就练习小楷。”这样的人是强大的,因为她的内心有所寄托,自身形成了一个小宇宙,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也就是在抗战时期,她认识了书法家沈尹默(朱先生之后的第二位恩师),向他请教书法。沈尹默说,他不会正儿八经上课,可以让充和看他写字,也愿意阅读和修改充和的作品。“沈先生搬到重庆乡下歌乐山,当时我在青木关,距离比较近。一年中有几次,我坐着运输汽车,拿自己写的字给他看。每次到沈先生那里,总是帮他拉纸研墨。”
   和朱老师一样,沈先生不断地告诉她,不要学习老师,而是要反复查看自己的作品,哪里对,哪里不对。就连对这位女弟子书法的评价——“明人学晋人书”,沈先生也是不置褒贬,耐人寻味而不作定论。受沈先生影响,充和更强化了自己早起临帖的习惯,每天3个小时,甚至更长。如今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惯,金安平说,“她运笔写字的手臂和少女的一样强壮。”
  曾和张家打过多次交道的张昌华先生说,“我对充和先生的印象是,她的姿容是典型的小家碧玉,而气质神韵却是大家风范。”我也有同感,看到过充和一张照片,年轻的充和身着一间素朴的旗袍,梳着两根麻花辫,随意坐在蒲团上,倚靠着四个煤油桶搭起的木板,那是她漂泊在云南呈贡时的简陋书桌,她就在这里,就着如豆的煤油灯,看书、习字。说实话,充和算不上多么漂亮,可是疏朗、宁静的气质造就了她的美,让人不由心向往之。
  当时是抗战时期,充和随同姐姐兆和、姐夫沈从文在西南联大,这房间是姐夫在呈贡小镇租下的,沈从文把三间房给自己家人住,两间给画家朋友住,还有六个小房间给充和其他亲友住。充和就是在她住的小房间留影的,那里本来是个小佛堂,充和喜欢,就搬了进去。因为她会吹笛子,结果弹琵琶、弹古筝的都闻声而来,音乐爱好者、诗人、书法家也随之而至,大家喜欢聚集到她的小房间,喜欢她那里的氛围和气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收藏家461期:张充和,一曲微茫度此生
张充和: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
张充和:最后的闺秀、最后的才女
张充和,她选择留在自己的时代里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張充和
她数学零分,北大为何破格录取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