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隽 | 人生短暂,但要闪烁光芒
userphoto

2016.09.21

关注

二 七 〇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齐隽

人生短暂,

但要闪烁光芒


人 物 介 绍


齐隽,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市分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及移植分会委员。擅长各类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根治和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根治性手术、原位膀胱术、保留肾单位手术、肾静脉(腔静脉)癌栓的切除手术;对于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尿道狭窄的腔内手术及肾脏移植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近五年来,以第一申请人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等课题9项。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多篇论著,其中SCI收录 38 篇,统计源中文论文百余篇。曾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大会进行学术交流。




采访笔记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四个行:你自己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自己行,你身体要行。”当他说起百家讲坛王立群在《读史记之秦始皇》中的这番话,我们笑作一团。他现在有个习惯,在回家途中听史,“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皆复笑谈中。以古鉴今,人生会智慧不少。”


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齐隽,擅长前列腺、膀胱、肾脏等泌尿系肿瘤的根治手术、保器官、微创消融手术与综合治疗。


一个科室二十位骨干,全年六千台手术,而十年前还只有一千台,这个跨越是惊人的,何况,有些领域已经做到了全市领先,比如结石手术量,比如早期与晚期肿瘤微创冷冻消融。“上海市内长海、仁济,中山等诸多医院泌尿外科都非常强,有着各自强项,我们虽基础薄弱,但也能找到机遇,单点突破。拿前列腺手术来说,每个医生都有绝技,这是群狼战术。”


他从长征医院卸下戎装,在新华医院开疆辟土,他说,长征医院闵志廉教授是他授业恩师,“观察力,沟通力,思考力,学习力,都得益于恩师点拨,那是一位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手术只是诸多环节中的一环。”


他在手术台上常有惊艳,护士们说,相处最是愉快,而同事说,刀法简约漂亮,毫不拖泥带水。在抢救性命关头,他面不改色,即使所有人都两手一摊,他都不肯认输,结果真是灵光一闪,峰回路转。“那个肾脏错构肿瘤,手术千难万险,结束后背心都凉透了,我告诉家属手术成功,那个东北汉子扑通一声当众跪倒,当当当连磕三个响头,周围人都惊呆了。”


他说,不要迷信指南,精准医疗,或者个体化治疗,是在指南之下的应变。“国外同行诧异于我们有些医生的唯指南论,他们说,指南是住院医生的功课,而高级职称的医生,应该是一个医学家,哲学家。”


“无论怎样,外科医生都应该是一把手术刀和一个优秀内科医生的组合,否则,你就是个工匠,无法给予病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他说。


我理解他,一个外科医生应该知道如何面对灾难,而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会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让自己很少置身于天崩于前的情况。


“其实,外科医生每天都需要做许多决定,这些决定需要考虑到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生存机会、经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尊重病人自己的选择。而最难最难的,也是只有优秀同行才能理解的,不手术的决定 。”谈话结束时,他沉默了片刻,一语既出,如释重负。






1
做医生的幸福


1978年,齐隽参加高考,他的第一志愿是交通大学,但是没能如愿,而被上海医科大学录取,对于这个结果,家里人都挺满意,“父母也希望我从医,可以帮助到别人。做医生这么多年下来,我没有后悔过。”齐隽说。


齐隽发现,自己很快就爱上了医学,特别是第二年开始学解剖课,兴趣盎然。那时候读书氛围好,大家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齐隽至今记得老师曾说,大学是学会思考的地方,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医学院的院长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说,既然来学医,就要把一辈子奉献给医学,这是漫长的学习过程,终身不能中断。”


五年毕业后,齐隽被直接分到长征医院,分科的时候,他坚定地选择外科,“我动手能力很强,在学校里打结一直是最优秀的,解剖也做得很好,我觉得,外科立竿见影,满足感强烈,没多想就选了外科。”


还记得第一次独立手术,原本有老师在旁边带着开,突然老师说有事,让自己先做起来,过了15分钟后老师回来了,说他做得挺好,手术继续——这就成了他的第一次独立手术。“也许老师当年是故意为之,现在我让已具备单飞能力的学生独立主刀时,自己会坐在办公室或手术房间外,不给学生有依赖性,让他们能迅速成长与成熟。”


1989后,齐隽当时刚当主治医生,开始独立主刀做肾脏移植,这在当时属于尖端手术,还要给领导写报告。那个时候,齐隽年纪轻,胆子大,甚至没有想过失手了怎么办,手术就这样自然而然承接了下来,似乎一切顺理成章,一把手术刀接在了手上,斩妖除魔,手起刀落,直到现在。


长征医院对年轻医生的成长是严苛的,效果也很明显:学到了东西。齐隽说,上级医生都会有留下许多印记在自己身上,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闵志廉教授给了很大的指导和帮助,是一生的良师益友。“老师的手术风格简洁,没有多余的动作,一台肾脏移植手术做得行云流水,别人2-3个小时完成的手术,他一个多小时即可以完成。”


齐隽坦言,年纪轻的时候认为手术做得快就是成功,其实,手术有没有达到预想目标,有无并发症,这些才是重要的。“手术前虽然都会有预案,但是打开腹腔之后,会发现很多不同一般的解剖结构,这时候考验医生的是应变能力。”


2
给病人争取生存机会 


2010年,一例女病人,一个肾脏巨大错构瘤破裂大出血在当地做了急诊切除。后来一查,另外一个剩下的肾脏也长满了大大小小多个错沟瘤,其中有3个肿瘤还很大,深至肾脏中央。丈夫陪着她来就诊时,肾功能已经开始减退。不做手术吧,万一再破裂大出血,不但病人会面临生命危险,而且急症手术的结果肯定会是肾脏切除,病人只能依赖于终身透析。


这真是碰上难事了,因为肾脏的血供特别丰富,手术中为了减少出血,通常的做法是控制肾脏血管,临时阻断肾脏血流。但阻断后肾脏缺血时间过长,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可逆的损伤,肾功能将进一步恶化。既要花时间有效切除多个肿瘤,又要控制阻断血流的时间在允许的范围内,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苦苦寻思之际,他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骨科常用的血液回输,这样就可以不太害怕较大量的出血,只在处理关键部位的的关键时刻血管阻断,有效地缩短肾脏缺血时间。实际手术与术前估计的完全一样,肿瘤很多、很大,手术持续近三个小时,虽然出血量多达三四千毫升,但经过有效的自身血回输,一路避开凶险,顺利完成手术目标。当齐隽从手术台上下来,走出手术室,告诉病人的丈夫手术成功,那个堂堂的汉子,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工作,而对病人和家属来说,这是全部的希望。” 


齐隽说,做医生很辛苦,但解决病人的困难后得到感激,哪怕是一个握手,一声谢谢,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内心充实。


前不久,有个病人全膀胱切除后因输尿管肠道吻合口狭窄做了整形手术,一个礼拜后腹壁造瘘口内突然大出血,经过当天的紧急检查和处理,既未发现出血点,出血也在短时间内完全停止了。本以为病人就此能够恢复,谁料一个礼拜后病人再次大出血,血压直线下降,凌晨,资深的主刀医生为其实施紧急探查止血手术,但术中并未发现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点。可当手术结束刚把病人推进ICU,立马又出现大出血。


没有办法,齐隽与其他二位医生再次手术,再上手术台的时候,还是找不到出血点。台上台下医生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几个医生一起会诊,“打开之后,找不到出血,看来只能缝合起来,但是我坚持再找找原因,对麻醉师说看看血压多少,把血压升起来,血压升起来之后,就找到了一个小的动脉上的破裂口,因为血压下降,暂时停止了出血。缝合之后就把血止住了,病人终于转危为安。有时候就是经验加一点直觉,下意识地去寻找,再多走一步,就给病人争取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另一个病人也是回肠膀胱术后,腹壁造口内大出血,造影怀疑是输尿管出血,DSA栓塞止血后回到病房。当天晚上又再度大出血。再次DSA检查,发现有造影剂从左侧髂总动脉漏向左侧输尿管。当时在场医生不能理解、也搞不明白是究竟是怎么回事。但病人已出现休克,生命垂危。


接到消息后,齐隽从家中赶来,果断要求放射介入科的医生帮忙紧急放置一个球囊导管,在漏的前方打起球囊,临时阻断动脉血流。一边输血、一边紧急手术进行修补,最终这个病人因为处置得当,救治及时而幸运得救。“能够准确判断,一定要对解剖非常熟悉。特别是对那些因前期手术解剖结构已经改变的病人,还要求对原来的手术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察觉到某些异常,考验的是真功夫。”


3
敬畏生命


齐隽坦言道,如果手术前有自己不太经常开的刀,就会把书本拿出来再次翻看,像放电影一样把手术在脑子里过一遍——这些都是准备工作。手术中要观察什么,手术后注意什么,这些都是常规,认真负责加上细心,才能成就一台漂亮的手术。


齐隽外科实习的时候在华山医院,当时的主任薛光华教授让他记忆深刻——他的主任查房会让所有学生都很害怕,他问问题会从实习学生问到住院医生,再一直追问到上级主治、主任医师们,不少女生都被问哭过。记得有一次查房,薛教授问了一个问题:从一楼到四楼有多少级台阶,结果没有人能够回答的出来,而他丝毫不差、非常准确地说出了每一层楼的台阶。当时,大家很纳闷,这跟医学有什么关系,薛教授的解释是,对医学生来说,就要注重平时的观察,你有心注意,就会知道。在临床工作中也是这样,要自己严格要求,留心观察各种现象和情况。无论是医学还是其他事物的研究,其中的道理一样。这种启发式的教学,让齐隽获益匪浅。让他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惯于观察,善于刨根问底。


齐隽是个好脾气的人,但他说自己刚进医院时,曾跟麻醉医生吵过架,“晚上手术的时候,那位麻醉医生因故走开了,我们的传统是,麻醉医生要坚守岗位,对病人负责,如果擅自离开会造成隐患。敬畏生命,才会每个环节都战战兢兢,只要接了手术,我就会对自己和搭档都严格要求。”


4

做医生的严谨


2005年,齐隽来到新华医院,担任科室主任。 “十年前还只有一千台左右手术,现在有6000多台。这个跨越是惊人的,何况,有些领域已经做到了全市领先,比如结石手术量,比如早期与晚期肿瘤微创冷冻消融。”


科室的一大特色是超微创手术,如前列腺癌、小肾癌的冷冻消融手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扩裂术。这些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达到满意的预期效果。手术并发症少,安全,特别适合年纪大、身体条件差的病人,优势明显。从去年年底开始,科室已为30多例前列腺癌患者成功施行了冷冻消融手术。“上海目前刚有三家医院在开展这项工作,相信这种超微创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很快会被普及,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病患的推崇与欢迎。”


科室现有90张床位,医生20多人,科室设有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腹腔镜、超微创手术以及男科学六个亚专业治疗组,诊治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泌尿、男生殖系统常见疾病。泌尿外科承担了住院医师培训教学任务,泌尿专科医师培训教育以及两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尿路重建和泌尿系统结石的微创治疗),培养了大批医疗人才。泌尿外科现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示范病区,是上海市泌尿外科专科住院医生培训基地。目前与美国哈佛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在膀胱癌、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以及泌尿系结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深层的医学层面来研究,生物钟紊乱对身体各器官影响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症状,但是看不到症状背后的原因,这就需要医生深层剖析,观察、检测、经验缺一不可。检查出病人的症状所在后,治疗方案会有很多,但是对病人的治疗要考虑很多因素,并不是说有这么一个技术就一定要用。一是要考虑局部和整体情况;二是尊重病人意愿,想达到什么目的,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要考虑病人身体和心里的双重需求;三是综合考虑现有条件、疾病的特点、掌握的技术资源,对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量体裁衣。”


齐隽说,医生首先应该是医学中的科学家,但这还不够,还要做哲学家,“但凡知名的前辈医学家,无一不是哲学家,充满大智慧。古人说,良相易得,良医难求,做一名良医,大抵就是自己的毕生追求。”






口述实录


唐晔

您觉得,医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齐隽

帮病人解除痛苦。
唐晔

有没有最想做的事情?
齐隽

就想把科室团队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技术更加成熟,在肿瘤微创手术上再上一个层次。

外科医生可能更加关注手术操作的技巧,但是对于一个好的外科医生来说远远不够,我的老师曾经讲过,一个好的外科医生是一把刀再加上一个内科医生,关注到整个过程,才能把病治好。比如结石,它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但是症状只出现在某些局部区域,处理完了症状,还要做其他预防。肿瘤更是如此,拿掉的是局部肿瘤,但是一旦有转移了,外科医生做什么?总不能不停地手术。我们现在使用手术刀,但是手术刀仅仅是众多工具的一种,放化疗、激光、介入等都是治疗工具。工具永远是工具,重要的是医生的思考。

有时候我会想,将来的医学会不会是机器人把所有的工具和技术都融合了,设计好操作方案,机器人可以执行大部分手术,但是恐怕永远只能做标准化的病体,对复杂的病例无法代劳,很多东西是需要思考的,没有思考永远无法升华。
唐晔

您现在还阅读吗?
齐隽

除了医学文献,其他的阅读比较少。有时候我会听听百家讲坛,上下班路上一边走路一边听。仔细琢磨这些历史,古人的智慧让人钦佩——人生短暂但要闪烁光芒。
唐晔

您会依赖指南吗?
齐隽

不会。指南是给年轻医生做培训用的,不能作为一个学术突破上的引领。宝贵的还是头脑里的idea,不然科学很难进步。在过去若干年之前的指南上写着,前列腺癌已经转移了的病例,就没有再治疗的价值,但是2014年研究人员分析了8000多病例,按照当时指南,绝大多数人仅仅采用了全身治疗,对原发病灶没有做任何处理。但还是有300多人接受了局部手术和放疗,这是和当时的指南精神不符的。现在研究的结果出来了,这些人的寿命明显高于不做治疗的人。很明显前列腺癌即便已经转移了,原发灶的处理仍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在科学进步、锐意创新、观念突破的时代,所谓的指南,随时都有可能被推翻重写。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对病人能带来什么好处,病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永远有思考的价值。
唐晔

如果不做医生,您会做什么?
齐隽

一直在忙,还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如果退休了还想发挥余热,多阅读文献,给年轻的医生多传授一些经验。
唐晔

您会给病人做选择吗?
齐隽

不会。很多病人说你来做主,但我不会替病人做出选择。我会说,如果是我的亲人生病了我会选择哪个方案。有一个病人晚期肿瘤,是一位企业家老总,跟我说他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时间对他来说十分宝贵,这时候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治疗,还有病人的实际需求,他得知自己生病后忙着要找接班人,安排事项,可能这些对他更为重要。
唐晔

有没有状态不好,手术还不得不做的时候?
齐隽

状态不好那就是能力欠缺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好不开刀。不然对病人、对自己、对科室和医院都是不负责的。
唐晔

您和病人沟通顺畅吗?
齐隽

很多病人能够接受我们的观点,也有蛮不讲理的人,作为科主任,也遇到过敲竹杠的事情,都需要一一处理,大体上我和病人沟通起来没什么问题,毕竟病人是来看病的,只要看好了病,用心和病人交流,大多数人还是很感谢我们的。
唐晔

做医生,最难的是什么时候?
齐隽

看到病人无力医治的时候最难,医生有时候也是很无助的。



采访/唐晔  编辑/王玉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年,他收到100多封手写感谢信
文汇报
癌症患者发生骨转移,还要不要治?肿瘤专家说了大实话!
黄健:不知疲倦的“下水道”名医
前列腺癌检查 中老年男子应每年查一次|医生 体检 男子
【专业*经验】浙人医盆底中心临床经验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