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村落人物志 | 陈志华-毕生只为古村落
userphoto

2016.11.01

关注


陈志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29年9月2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河北省东光县。1947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9年转营建系,系主任梁思成。1952年毕业于建筑系。当年留母校任教,直至1994年退休。自1989年60岁时始与楼庆西、李秋香组创“乡土建筑研究组”,对我国乡土建筑进行研究,对乡土建筑遗产进行保护。每年春秋两季带学生上山下乡,进行乡土古建调查。


“将来大家会慢慢认识到乡土建筑的价值,但‘慢慢’两个字多可怕,等你认识到的时候,可能已经破坏完了。”


—— 陈志华


那时的大学,那时的先生


       陈老回忆:我是因为对建筑有兴趣,觉得挺好玩的,就坚决地转了。从社会学转到建筑学非常顺利,我直接到梁先生家里说我要转建筑系,他正在吃午饭,饭桌上就同意说,欢迎欢迎,去办手续吧。


       其实,这两个专业还是有联系的。因为建筑学里头就包含着很多社会学的东西。我们现在做的村落保护,很多是社会学、乡土文化学的问题。它的民俗、宗派等的种种制度,其实都是社会学的。我转系的时候,社会学的同学还笑话我,说我胆子小,不敢为社会学的发展斗争,结果几年后,他们被一网打尽。社会学太危险了,它犯忌。


      我转建筑系是1949年,那时梁先生很少开课,他经常在城里忙碌,找梁先生请教有点困难。毕业留系工作后,我一般有问题就去问林先生(林徽因)。当时,林先生身体不好,没有课,但是我可以去府上请教她。当然,次数不能多,时间不能长。


      我去请教林先生的时候,教研组的胡主任会一再叮嘱我:千万要注意,林先生病得厉害,需要休息。她讲的问题你听懂了,要转身就走。虽然,转身就走很不礼貌,但是大家都怕林先生疲劳。实际上,根本走不了,她讲累了就伸出食指来示意暂停一下,过一会儿又接着讲。她恨不得把肚子里的知识全掏给你。


        林先生知识很丰富。我们去之前,都事先拿小纸条写了几个问题带着,但是林先生通常一个问题讲起来就像讲一堂课,她太渊博了。


中国乡土建筑调查编辑


      1989年起,在叶同宽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1990年至2005年,由台北汉声文化基金会支持,带领建筑系师生继续展开乡土建筑的调查,十余年来主持十多个古聚落的记录和测绘,并培育出热爱传统建筑的新生代。已出版的专书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合著)《婺源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合著)等,发行海外,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影响深远。



毕生只为古村落


      只要一讲起古村落保护,别的话题就很难让陈志华分心。问他除了修订旧作外还在读什么书,他只回答一句“这就够我忙的了。”问他身体还好吗?“那要看怎么说。”问他平日里客人多吗?“不多,大家都忙。”似乎除了古村落保护的话题,其他的问题他用一句话都回答掉,之后又接着把话题带回到古村落保护。


      步入耄耋之年的陈志华,笑称自己是“80后”。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何其幸运,能够成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的弟子,当面聆听教益。但是,他又是何其不幸,跟他的老师梁先生一样,把一生都献给建筑,不停地为保护古建筑而奔走呼号,却没有几个人肯听。




       毫无疑问,陈志华是寂寞的,不知道他内心是否有晚年孔夫子慨叹“吾道穷矣”的悲凉。只知道,他内心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些正在迅速消失的乡土建筑,他要不余遗力地抢救它们。


       他说,自己研究了一辈子外国的东西,老了却发现中国自己的好东西失去保护。为此,陈志华在退休之后,克服经费拮据等困难,20多年如一日,步履蹒跚地行走在颠簸不平的乡野路上,对全国近50处研究点展开考察工作。其中一项成果就出了二十多本书。也许有人会质疑他出书的速度,陈志华也很无奈:“出书实际上是为了抢救。因为破坏的速度太快了。如果保护好了,我们就用不着那么着急了。”


       让人痛心的是,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员,对乡土建筑的保护都认识不够。“很多地方因为弄错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概念,把老房子都拆光。我们毁掉了多少古村落!” 陈志华感慨地说:“如果决策失误,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损失都将不可估量。”


       毋庸置疑,在文物保护上,我们跟西方比有较大的差距。陈志华回忆起,很多年前一位意大利的老太太带他参观家里房子的情景:“她拿着一盏很古老的琉璃油灯,指着壁炉边上只剩下不过三分之一的手绘花边说,这是洛可可的呀。你不知道她脸上洋溢的那种得意之情。这就是欧洲人对于文化遗产、文化成就的敬畏之感。”



“文化不能当饭吃,也不都是很漂亮,如果 没有人做,饭还可以照样吃,人还可以照样活,但是活得有文化和活得没文化是不一样的。”

—— 陈志华



乡土建筑装的是乡土文化


       陈老说:你要下了乡以后,就知道中国的农村有中国文化的根,而且是一个文化的大博物馆,中国文化一多半在乡土农村,中国的文明就是乡土文明。


        我们祖国的文明,比如说科举制度,一半的进士是农村出身的;中国的昆曲就是在农村发展的;龙灯、龙舟都是农村人玩出来的;剪纸也是农村出来的;读书人的书、木刻印刷出来的书,出版业都在农村;著名的藏书楼多半在农村;白鹿书院、岳麓书院都在农村,而不在城市里……


      “乡土建筑”我也只能说一个大概,就是农村生活所需的又是村民所造的各种类型的建筑,即凡是农村社会里头的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属于乡土建筑。


       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点是,它往往形成一个完整的村落——不是东一座房子、西一座房子。所以,应该以村或者小镇作为一个研究的课题。一个完整的村子有许多种建筑,功能和形体大不相同。他们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孩子一生下来,祠堂里头就有你的登记了,过了几年,有你的“身份证”了??整个我们的乡土文化都在这些村子里头。因此,我们要保护乡土建筑,就是要保护一个村落整体。不然,一个美丽的老房子,后面是几层高的新楼,怎么看怎么别扭,近年来,这种情况在全国的城乡都已经不少了。




不能让农民阳台上养猪


      陈老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地方误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房运动,甚至新农村建设评比讲出的优点竟是全村新建几十栋房子都用同一张图纸。各地风格鲜明的乡土建筑,被“千村一面”的“兵营式”公寓楼取代,这怎么就是最好的呢?


      领导们常常表决心,几百个村子半年改造完,有没有必要?一面说没钱,一面又举债大批建房,这样折腾能有钱吗?看看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建房会发现,有钱了,他们就会建一层。过两年,再建个猪圈,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土的,第二年是半砖头的,第三年可能就全部是砖头的了。陈志华说,新农村建设应该汲取农民的智慧。


      他还历数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无视农村生活方式带来的尴尬:很多地方主张农民上楼,楼建得很高大,很现代化,结果养猪上阳台了。并不是设计师叫他们在阳台上养猪,而是盖出的房子没有猪圈、没有鸡舍,可不就得阳台上养?到了过节,村民们要聚会,许多地方都是一个家。遇到红白喜事,在哪儿办、和邻居关系怎么处理等等,这些都成了问题。


     陈老说,“这些都说明,农村传统文化在这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是行不通的。另外,由于他们的职业是农民,为了农耕,他们需要堆放农具、杂物、储藏粮食,需要饲养鸡鸭鹅猪的场所,他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方式与城市人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感到了不适应。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是好还是不好,这样的高楼大厦是适合农民住还是不适合农民住。解决农村问题,一定要从农村的角度,从农民的角度,从更宽泛的文化范围去考虑。”



      “尽管我们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但要搞清楚什么是城市化。”陈志华说:“城市化是欧洲人19世纪最先提出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合适不合适?我们还需要好好研究。何况农民家家户户都会有点副业。对于房屋,不同的副业有不同的需求。养猪的人家和养鱼的人家能住一样的房子吗?如果城市化让农民在楼上阳台养猪,我们需要这样的城市化吗?”


     他还指出,新农村建设本是一件好事,但新农村建设绝不是把农村已有的建筑全部拆掉,不计各户人口数以及从事各种不同的家庭副业等等,建成整齐划一的“兵营式”的房屋,而是要提高原有的农村风貌,适应各类生活方式和农村公用设施水平。


     “农耕时代普遍提倡老有所终、少有所养。如果我们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弄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才是一个新农村的概念,而不是像现在把老房子都拆光。”最后,陈志华感慨地说:“如果决策失误,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损失都将不可估量。




文化是硬实力


        陈老说:瑞士一个村庄地下发现价值12亿美元的金矿,是开矿还是保留村子的原貌,进行了数月的辩论,公投的结果是老百姓要老村,不要开采金矿。


        这在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文化水平这种东西就是硬碰硬,这方面我们跟人家没法比。文物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不保护,一破坏就没了,它不可再生,不可补救。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提高我们民族整体的文化水平,认识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不要总是急功近利。文化再也不能随意被我们糟蹋了!


      “如果我们重视了历史,就会更文明一点,更善于思考,更知道好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么一大片土地蕴含着衣食住行,乡土建筑是这四大项的其中一项,如果将来弄得连个痕迹都没有了,有这样对待历史的吗?”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说,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二十四史中,与老百姓有关的事儿,只有赋税,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生活状况,基本上都看不到。所以,他建议研究民间的历史和文化,扩大历史的研究范围。


      陈老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从这意义上来说,乡土建筑作为乡土社会的史书,正好补充了半本历史。”




“我们当然有能力造出更舒适、更安全、更方便的崭新的农舍来,但我们,我们任何人,造不出几千年的历史、造不出古老的文明、造不出先人们的奉献。”

—— 陈志华


岁月留声


        在很多人看来陈志华根本就是傻蛋,就是活该!别以为出了几本书就怎么样,毛用没有。”“建筑系毕业两三年就可以买车了,我们出一本书还要到处募捐。”


        陈老说:“中国人穷,不是说少吃肉,而是受到侮辱,根本不把你当什么人”。10年不吃鸡可以,但真的会受到侮辱,你得忍受这些东西。” 我们不要因为一笔钱,就去放手拆除我们宝贵的文化资产——乡土建筑



       它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永不能修复。经济发展是很重要,但是能不能从文化的角度考量一下,目光放得全面一些,不要万事都只朝钱看。那样,社会会退化的。



乡土营造社卢岳鹏和陈志华老师在一起



2016年乡土营造社陈一品专程拜访陈志华老师


左起依次为:陈志华、陈志华妻子、李秋香、林夏青、陈一品


“虽然我们只能从汪洋大海中取得小小一勺水,这勺水毕竟带着海洋的全部滋味。”

—— 陈志华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识 | 中国乡土建筑之现状——陈志华教授访谈录
纪念丨秋鹭子:一起走过的日子——追忆陈志华先生
八旬陈志华仍为古村落奔走
楠溪江的特别怀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
意大利建筑文物的盛宴——《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恳谈会举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