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茶不礼,茶礼曾被列入“家礼” 行于婚丧、祭祀、待客
userphoto

2018.09.30

关注


说起茶礼,我们现代喝茶可用到的太少了

早在宋明,儒家便把茶礼引入“家礼”,用于家中婚丧、祭祀、待客之时,其影响之深远,是儒教“礼制”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千百年来,儒教居“庙堂之教”重位,学说与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其影响之深之广,远过于佛道两教。被看成是中国人的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和谐、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

儒家主张“寓教于乐”,并在茗饮艺术中发现了“修、齐、治、平”的人伦大道,应对进退的规矩法度,乃至怡情悦性的艺术等等。这与释道两家显然不同,因为儒家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是“入世”的,是“乐生”的。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茶礼也是礼仪文化的一部分。

早在南北朝及更早的时期,茶已被用于祭礼,如我们熟知的齐武帝萧赜遗诏以茶为供的故事。

唐代陆羽就认为茶道施行之际,须规矩严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可以更明显地看到这种影响。在这里,每一器都被冠以职官名称,制度明确。

自唐以来,宫廷的重要活动,如春秋大祭、殿试、大宴等都有茶仪茶礼,以示尊崇。

人的性格就像茶,清醒、理智、平和。茶虽然能给人以一定的刺激,令人兴奋,但它对人总体的效果则是亲而不乱,嗜而敬之。茗饮最终能使人沉静,使人能冷静地面对现实,这是与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相吻合的。

因此,儒家便以茶的这种亲和力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手段,来沟通人际关系,达到互敬、互爱、互助的目的,从而创造出一种尊卑有序、上下和谐的理想社会环境。



唐代刘贞亮曾总结茶之“十德”,除了“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之六德以外,他似乎更看重精神性的另四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宋欧阳修《双井茶》诗曰:“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这些都借茶的品性,比喻人的情操。

从唐代的陆羽到明代的屠隆,都提出了一个观点,即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一之源》)明确论述了对饮茶之人的品德要求,强调了茶对于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这种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显示了人类彼此尊重的自我需求。茶成了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也是知礼行礼,人茶合一的极高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与儒——崇礼乐,重“性”重“品”
茶文化
潮 汕 工 夫 茶(362)—— 茶 道
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
茶十德与九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